夺清
字体: 16 + -

第001章 【炮兵和水兵必须建】

听了薛兴华的编制计划,几个当家的个个都跃跃欲试,瞪大眼睛看着薛兴华。从他有条不紊的安排中,他们都发现自己的思维远远不如这个少年,虽然他们已经当了多年的土匪了。

接着,薛兴华宣布了任命:第一营“猛虎营”营长刘镇海,人数二百;第二营“猎隼营”营长马奎,人数二百;第三营“蛟龙营”营长关应雄,人数二百;第四营“火炮营”营长田虎,人数二百;第五营“斥候宪兵营”营长彭二叔,副营长王岳亭,人数二百;辎重营营长秦洪刚;预备营营长罗长林。

薛兴华全部说完后,询问大家的意见,结果出乎意料,所有人都有意见。其意见全部集中在田虎的“火炮营”和关应雄的“蛟龙营”。就是田虎、关应雄自己也认为这二个营的人数太多,完全没有必要达到二百人,而是应该扩大“猛虎营”和“猎隼营”的实力。

他们都认为天鹰军虽然不是土匪,但也就是实力高于其他土匪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官兵,也不是准备造反的人。既然不准备造反,又不是官兵,那么自然就不需要跟大部队官兵对决。仅仅对付几个土匪无须炮火,即使要火炮也只需一二门就行了。按天鹰军现在的实力,就是遇到一千多土匪队伍,几百支快抢打过去,他们不是投降也得逃跑。

再说,一门炮少则几百斤,重的几千斤,在丛林里实在不好移动,这次英军大部队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了几门火炮到了簸箕坪,实际上却没有用上。

如果说大炮在景栋发挥了巨大威力,薛兴华因此而舍不得扔下,那也没有必要搞一个炮营出来,有四五十人就够了。

质疑完“火炮营”,大家再把焦点对准“蛟龙营”,对这个营的意见比对火炮营的意见还大。

他们所处的位置位于云南南部,是中国、寮国、暹罗、缅甸的交界,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几乎没有在水里交战的可能,更没有乘船打仗的机会。如果天鹰军要到南垒河抢劫,只需在岸上用洋枪对准河面上的船只放几枪就行,那些船主不敢不乖乖地kao岸缴纳过水费。大不了派上几个人坐小船冲过去打几枪。完全用不着专门养这么一支大队伍。

养二百个天天在水里、船上玩耍的汉子,百分之二百是浪费粮食。就是从不提反对意见的彭二叔也觉得薛兴华有点好大喜功,他忍不住也劝薛兴华不要建什么“蛟龙营”。

他见薛兴华总不松口就折中了一下:“少爷,那就跟火炮营一样,最多设置一支四五十人的队伍。他们二个营加起来一百人足够了,在山沟沟里打仗还是kao‘猛虎营’、‘猎隼营’这种部队。”

薛兴华暗里笑了:他一直心系着二年之后的甲午战争。在前世历史上的甲午战争中,最惨的就是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

虽然他还不知道怎么用水军,但养着他们绝对比没有好,也许将来能训练一支水鬼队出来,潜入日本鬼子的战舰下面安放一个炸弹、水雷、鱼雷什么的。只要能炸掉或者炸伤一艘军舰,这二百人就是全牺牲掉也值得。

至于到底能不能参与到甲午战场,薛兴华现在自然不知道,算是有备无患。

至于火炮营那更是不能少,火炮可是将来的陆军之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起来。薛兴华不指望英军教官能把这些文盲土匪训练出多高的水平,也不苛求土匪们能在纸上计算弹道。只求他们能在洋鬼子和自己亲自督促下,学会拆卸、学会拼装、学会装炮弹、学会发射、学会调整炮口、学会使用测量瞄准仪器……,让着弹点逐步接近打击目标。打不了远目标就打近目标。

薛兴华心想:“老子反正不吝啬炮弹,加上中国人能吃苦不服输,二年多时间里我就不信训不出几个能开炮的人来。”

通过与英军的交流,薛兴华发现英法军队里文盲的比例很大,普通士兵一半以上是文盲,并没有后世宣传的什么洋鬼子都是有纪律有文化的“文明”人。他们唯一比中国人牛叉的就是“贪婪”,敢于冒险,不安于现状,见得世面比普通中国人多一些。在带回来的三个炮兵中,只有少尉托尼进过正规的炮兵学校进行过专业培训。

“洋鬼子能打炮,老子的手下也能打炮。不行?老子用胡萝卜加大棒逼得你们行!”薛兴华狠狠地想。

内心坚定的薛兴华自然不会被几个当家的劝转,他手一挥,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而且蛟龙营和火炮营的饷银参照斥候宪兵营,每个月比其他营的士兵高出一两。从下个月开始,正式士兵每个月发三两银子,辅助兵发二两五钱银子,斥候营和火炮营、蛟龙营发四两银子。

对于能进入炮兵营的人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聪明伶俐的年轻人,最好能数数、识字的,他们的选拔由我亲自抓。

蛟龙营的训练不能松懈,选择水急浪大的地方练。我要求他们能潜入水下凿穿船底,能够在水下的潜伏很长的时间、潜游很长的距离。他们的伙食比其他营的都要好,要特殊照顾。

招人的时候,你们要当面跟所有人说清楚。选拔士兵的顺序是先火炮营和斥候宪兵营,然后是蛟龙营,最后是猛虎营和猎隼营。”

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薛兴华,想不到大家争论半天反而比不争还要糟糕:本来只是平起平坐的蛟龙营、火炮营一下摆到猛虎营、猎隼营的前面去了。

心里虽然有点怪怪的,但看到薛兴华态度坚决,大家都没说什么。在大家的心里,这支部队基本上是kao薛兴华一手撑起来的,没有他就没有这支部队,他愿意怎么闹就让他怎么闹吧。也许不用到打仗的那一天,薛兴华自己就会改变了主意。

见意见基本“统一”,薛兴华说道:“今后大家就不要大当家、二当家地喊了。各位可以称呼我为团长、你们相互称营长,一营长、二营长……,大家也不要拱手施礼,就以我告诉你们的军礼来招呼。好了,大家都休息去吧,明天评完功以后就开始进行编组分配,训练也随之开展。”

大家一直谈到很晚才离开。

薛兴华在水儿的侍候后,喝了好几杯茶,揉了揉醉后还有点昏的脑袋,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