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字体: 16 + -

第17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宣政楼里,也来了不速之客。

    一席玄色大宋官服的国师楚绝期,从来以后,便一直冷着个脸。

    除了大宋国师这不轻不重的官职以外。

    他还是黎幽道宗内门长老。

    算是仙门监视管控大宋朝的工具人。

    只可惜他昨日去黎幽道宗议事,并未参加朝会,刚一回来,内侍太监就传令让他去金銮殿收尸。

    徐青松的死搅的他一夜未眠。

    各处都在传徐青松是因为袭击圣上而被国运反击致死。

    可楚绝期却听说,昨日右相之子郑州也在朝堂,还有两句立世之言从朝堂流出。

    昨天郑州还是弑杀黎幽道宗修炼者的阶下囚。

    今日便成了大宋天子口中的儒道天才。

    这两件事有没有联系,楚绝期因刚从黎幽道宗回来,还没时间深究调查。

    但他可以确定,郑州绝非常人。

    不然也不会让赵欣如此重视。

    甚至不惜祭出传儒塔。

    要知道,赵欣可一直视仙门为大宋道统。

    对儒道的压制,从未停过。

    大宋曾经也有过像王文公这样的儒道亚圣横空出世,但因为赵欣坚定不移,黎幽道宗也不想彻底跟大宋朝撕破脸,就一直保持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现在看来,是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依国师见地,郑州能登上传儒塔第几层?”皇后剥了葡萄给他,赵欣轻巧扔进口中以后,含糊不清地问。

    楚绝期不冷不淡地说:“我从未接触过他,对其天赋知道的并不多,故不敢揣测。”

    赵欣点头笑着说:“王文公说,以郑州的天赋登上传儒塔第七层,不是什么难事,我觉得他在胡说八道。”

    什么?

    楚绝期顿时提起精神。

    王文公现在是大宋儒道魁首,他说的话,十有八九会是真的,如果郑州真的可以登上传儒塔第七层,那后果肯定难以想象。

    心神俱震的楚绝期强压悸动冷静说道:“王大人从不无的放矢,于大宋儒道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赵欣道:“但对仙门来说却是天大的坏事,国师放心,郑州要是真能登上传儒塔第七层,我立刻将他诛杀,绝不给仙门留下祸端。”

    这话虚伪的厉害,楚绝期更是明白,赵欣所言是在给自己施压。

    黎幽道宗能成现在局面,多半缘由赵欣敬重,若非如此,凭大宋朝积攒千年之国运,黎幽道宗能做到这份上,还是很难的。

    “考核开始了。”楚绝期道。

    在不知道郑州天赋以前,他只打算跟天子赵欣打太极。

    “文公何在?”赵欣喝道。

    王文公很快上前,国子监大祭酒不是什么权臣,自然无法待在第一排。

    “生出考核虚像,朕也想看看郑州能做到何种地步。”赵欣道。

    “是。”王文公颔首,心念稍动,宣政楼内呈现出郑州步入传儒塔的虚影。

    传儒塔作为儒器,为方便考核,亚圣可将内部情况呈现出来。

    算是传儒塔另一神奇之处。

    郑州站在第一层,初窥时,眼前一片混沌,再窥时,他已身处荒郊野岭。

    “大宋将衰,百姓民不聊生,各处战乱不休,适逢动荡不安年月,你会作何选择?”

    郑州已经有了想法。

    乱世最好死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已经呼之跃出了。

    他来到一处灾民聚集的荒郊野岭,入眼俱是骨瘦如柴,如僵尸般的人。

    土地干裂,用锄头都凿不开。

    跪地乞讨者多如牛毛,甚至还有父母,将一双儿女的腿打断,用稚童的眼泪,换些果腹粗粮。

    见此情形,宣政楼里的赵欣,都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他好像看到了大宋的未来。

    “诸位爱卿觉得,郑州会怎么做?”赵欣问。

    群臣相顾无言。

    此事可轻可重,往轻了说,这只是传儒塔的考核,往重了说,这是大宋有可能发生的未来。

    言之有失,很可能触怒圣上。

    赵欣无奈又说道:“宣政楼里各位可以畅快直言,不必在乎礼节。”

    楚绝期用余光扫着赵欣。

    这位大宋朝恶名足以传扬千年的昏庸天子,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曾几何时,赵欣何曾说过这么平易近人的话?

    然而,任凭赵欣怎么问,诸权臣俱摇头不肯说。

    赵欣忍耐不得,阴沉沉说道:“今日不开口的人,全部割掉舌头,罢免官职,反正口齿对你们来说也没什么用。”

    楚绝期:这才是熟悉的感觉。

    诸臣子纷纷争前恐后的开口。

    “以郑州之气节,肯定会坚守大宋之气节,战至最后一刻。”

    “侍郎说的对,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过第一层考核。”

    “这对郑州来说根本没难度啊。”

    “的确。”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让楚绝期陷入迷惘。

    在此之前,他也曾听闻郑州的名字,是东京城最大的纨绔。

    不少人借郑州纨绔之名,在朝堂上弹劾他的父亲右相郑临沅。

    今日这些人都是怎么了?

    就算郑州真的开窍,昨天在朝堂上还留下两句立世之言,可这个时候,他们不应该更加低调吗?

    赵欣究竟想做什么?

    楚绝期在大宋做了十几年的国师,生平第一次有点看不懂这个他可以如臂指使的庞大皇朝。

    “难道说,赵欣和大宋朝都不怕黎幽道宗了?”楚绝期轻抚下巴短髯,思绪万千。

    赵欣听到七嘴八舌的声音,满意点头。

    群臣因怕死而情绪激愤。

    唯独两人例外。

    一人是国子监大祭酒王文公。

    另一人则是右相郑临沅。

    作为为数不多经历过传儒塔考核且成绩不错的他们,知道这第一关的考核没这么简单。

    若选择坚守大宋,此层必败无疑。

    “郑州第一关的考核,怎么就这么难?”王文公喃喃自语,心情紧张起来。

    郑州第一层的考核内容,可比他当初经历的难多了。

    宣政楼外,乔诗晗也看到了第一层考核,与王文公不同,他用巧劲,乔诗晗则硬是用磅礴仙法,将传儒塔的考核虚像呈现在自己面前。

    “这考核着实有点恶劣。”

    “郑州别连第一层都撑不过去吧?”

    乔诗晗看透了第一层考核本质。

    可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再加上些功利,赤诚之心,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除非他真的不怕死——

    众人继续看。

    郑州起初表现都很正常,忍饥挨饿,向东京城迁徙,很明显是想投靠大宋官家。

    直到抵近东京城时,郑州忽停下脚步,这时他的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数可观的饥瘦农民。

    因为郑州有文化,又能在饥寒交迫时找到解决之策,这些农民都很愿意跟着他。

    远眺东京城石块垒起来的宏伟城门,郑州叹气道:“大宋兴,百姓苦,大宋亡,百姓亦苦不堪言。”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决意造反,寻那一丝生机,愿意跟着我的以后可成开国功勋,享世袭爵位,顿顿吃香的喝辣的!”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要嘛别墅靠海,要嘛下海干活!你们可愿意随我推翻大宋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