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的真实战争记忆
字体: 16 + -

第81章:第六十七章地道改造

第六十七章地道改造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应阮氏庵村长阮宏大的邀请,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阮氏庵村的地道施工现场,检查具体的实施情况。

第一个选择点就是村长家里。民兵队长阮阿芳说道:“村长以身作则,把地道挖制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并进行,你们看,,”阿芳手指着新改建好的牛棚、羊舍、猪圈、鸡窝、鸭窝,,,边说,边讲解着。

“好的,狗呀,猪呀,再也不能让它们进屋啦!”张自立中队长说道。

“是的,喝的全是地下水。这是新挖的一口井,在这儿...”说着,村长领我们进了他的厨房。

在厨房的右角上,立着一具新装的密封式压水机。我的手轻轻一压,便“呼啦啦“直往上窜水,流到了下面的水桶里。与我在老家曲阜使用过的压水机差不多,既轻巧省力,又密封卫生。

黄宝珍走上前去,查看了压水机生产厂家,原来就是‘山东曲阜给水设备厂’制造,笑哈哈地说道:“村长,你们倒是很先进呀,早用上了这玩意啦。”

“哈哈哈...在个把月前,张自立中队长,就每家每户发了一个,可是我们不觉悟,还在池塘里吃水用水,这几天才算是明白过来啦。”村长若有所思地说道。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不是?大队长。”张自立对着白玉珍说道。

“每家每户都安装好啦?”白玉珍问道。

“是的,每家都安装好了,都用上了洁净的井水。大家都说井水,格外甜滋滋的呢。”民兵队长阿芳兴奋地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吃水不卫生,是万恶之源呀!吃水要是卫生啦,也是幸福源泉呀!”白玉珍高兴地说道。

“大队长,按你的指示,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吗?”村长问道。

“不错。人畜分开啦,畜畜也隔离开了,生活用水是井水,也洁净啦。污水也都汇集在一处排放啦。行,基本合格。”白玉珍满意地说道。“那么,再看看地道吧。请。”村长说道。

来到了牛棚间,只见村长把牛槽轻轻旋转了90度角,则露出了一个长条形的入口处;足有六百毫米宽,一米二左右长,我实地用手指丈量后说道:“巧妙!很宽敞方便,伪装得好,保密性极强。”

“哈哈,大伯,你真高见,点子多!”宝珍赞誉地说道。

“哪里是我的点子?是阮宏坤中队长的主意。前些日子他来家指导工作,提出了每家每户的地道入口,一定要利用家庭设施伪装。”村长阮宏大,乐哈哈地回答。

“还有,争取每家每户贯通,就象在地面,可以每家每户串门一样。”民兵队长阮阿芳补充说道。

“嘻嘻,岂不成了蜘蛛网样式?”宝珍吃惊地问道。

“是的,几乎就是一张蜘蛛网,陌生人是难以知道入口的。”阿芳回答。

“哈哈,百闻不如一见呀!咱们跟着村长,下去实地观看吧!”张自立说道。

村长在前面示范,只见他轻轻一跃,就进入了长条型的地道入口处,我们也一个个地随之而下。

入内一看:真是宽敞明亮,高度两米,宽度三米,自然光线的明亮程度,已足够眼睛的可视需要。等我们站稳后,只见他,轻轻一拨牛槽的一个固定拄,牛槽又恢复了原状。

接着,村长又领着我们在地道里,大踏步地前进着。

一边走,村长一边说道:“由于村民分布七零八落不规则,所以地道七拐八弯不整齐,目的主要是为了隐蔽力量,疏散人口需要啦。合适吗?中队长。”

“合适,这也就是你村地道的特点。和我们中队的地道相比较,性质不同,任务不一样,也叫做因地制宜,分工合作?”中队长张自立答道。

“那么。咱们去阿芳家出口,好吗?请。”村长阮宏大说道。

“好,我带路。”阮阿芳抢先几步,走在了队伍前列,医护大队长白玉珍和黄宝珍紧跟她的身后,我和中队长张自立及村长阮宏大尾随着。

向北转弯,直走,再往南拐,左转弯,,,我尽力辨别着方向,几乎走了一刻钟,大概有千把公尺路程啦,只听阿芳说道:“到我家啦,休息一会吧!”只见民兵队长阿芳,轻轻拉开了一个地道门口,来到了一个地道房间内。

“面积不小呀,阿芳,有十几个平方吧?”大队长白玉珍说道。

“是,宽三米,长四米呢。既能铺床睡觉,还能烧火做饭呢!”一边说着,阿芳一边把暖瓶拿出来,给每人倒了一杯水。

“哈哈,好呀,阿芳,冬暖夏凉的好卧室呢。”中队长张自立夸奖道。

“是,前几天我就在这儿睡,可舒服了。这具悬梯,可以通到地面的房间内。走!”跟着阿芳,沿着悬梯,我们一个个轻手轻脚地,来到了地面的房间。

这个房间,正是阿芳的闺房:整齐有序的床铺,端端正正的梳妆台,琳琅满目的墙上书画,阵阵扑鼻的姑娘化装用品,使我们这些男同志有些尴尬,只见宝珍说道:“阿芳妹,你想得周到呀,一般人是不会进闺房的,够保险的。”

“是呀,我也这么想。爸妈原想在他们的卧房内呢。”阿芳说。

“哈哈,有客人吗?阿芳,就领到我的房间来吧!”只听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

“爸妈听见啦,咱们去见见他们吧。”阿芳说道。

“当然,当然,我们应该去见他老人家的。”白玉珍大队长说道。

于是,我们一个个,走进老人的卧室内,与他们二老一一握手。阮宏大村长,也一个个地向老人介绍我们。

老人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傀儡政权,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几天啦。有了这地道,我们可以从地下去端它的老窝,是吗?”

“是呀,可以从这条近路,直捣伪政权的老窝呀!”张自立中队长,胸有成竹地说道。

“那好,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你们忙吧,宏大。”老人说道。

“好,好,我们领首长继续走走,看看,改进工作。大哥,再见。”

村长阮宏大辞别了老人,又领我们回到了阿芳卧室,说道:“还是从这儿下地道,可以到达最终疏散地--湄公河沙滩和岸边!”

“好,看看你的最后一站,走!”中队长张自立说道。

我们一行四人,跟着村长阮宏大和民兵队长阮阿芳,重返到地道里,笑哈哈地边走,边说,边问,边看,,,左拐弯,右转弯,向南走,向北转,不大一会儿,就到达了一个十分宽阔明亮如昼的去处。

“呀!好宽敞呀,有四、五十个平方米吧!”我惊叹道。

“是的,宽六米长八米呢。大多数人都从这儿疏散,需要开阔些的。”村长答道。

沿着斜坡形的台阶往外边走去,慢慢悠悠地,轻松愉快地,我们就来到了地面的地道出口处。

“啊!好得很!好极了。”我大声惊叹道。

原来地道的出口处,竟是如此这般摸样:隐藏在一片枝繁叶茂的密密麻麻的竹林之中呀!只有越出这片竹林,才能到达湄公河岸边呢!望着这片一望无际的翠竹绿林,看着这汹涌澎湃的湄公河水,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高呼: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定会把美帝国主义淹死在越南!一定会把南越傀儡政权活活埋葬!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岂能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