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字体: 16 + -

第928章 大局已定

第九二八章 大局已定

水心月离开以后。高原也依约放过了剩下的这一千多人。闾修弘、火烈阳醒來以后。得知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后。也不由得又是吃惊。又是侥幸。而两人也不敢再迟疑。立刻带领着夸父族的战士转回九黎族去。并且命令田克臧的替身带领剩余的齐军转回齐国。

虽然现在田克臧的替身己经了齐国人的怀疑。但毕竟还执掌着齐国的朝政。再加上九黎族在齐国的布置。因此维持住田克臧在齐国的权势还是做得到的。尽管两人现在还不知道现在韩腾到底怎么样了。对齐国仍然还是要继续保持控制。如果以后九黎族再和高原争夺天下。齐国仍然是重要的力量。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正如高原所说。相比于取得的胜利战果來说。放走这一千多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事实上仅仅是统计战果。就足足用去了五天的时间。这一战汉秦联军共计斩杀了齐楚军三十三万七千五百余人。俘虏及招降齐楚军二十一万五千八百余人。而逃走的齐楚军只有五万余人。

而除了杀伤数字之外。收获的军需物资马匹车辆也同样十分惊人。因为齐楚军队共计有六十余万。在邯郸城外驻扎了近三个月。贮备的军需物资自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仅粮食就高达一百五十余万石。第一时间更新草料六十余万石。酒二万余坛。盐一万八千石。另外还有战车一千三百余辆。其他各种车辆三千余辆。马三万余匹。其他的兵器、盔甲、旗帜、金鼓等物更是多达百万余件。

这还是沒有计算秦军的军需物资。因为秦军是集体投降。因此高原并未将秦军的物资收缴充公。仍然供应秦军的用度需要。只是由蒙武派人监管使用发放。并且将所有的秦军都编组在一起。自成一军。不过这样对高原也好。现在秦军的物资足够使用近两个月。用不着高原供应。到是省下了很大一笔开支。

不过在清查俘虏的时候。发现原來秦军的主将王贲也在其中。而到了这个时候。王贲也自知难以幸免。毕竟以前荷华不止一次的招降王贲。但王贲被父仇迷住了眼睛。当然也是不看好荷华。数次拒绝了荷华的招降。一心一意的与荷华为敌。现在兵败被俘。自然是不作任何幻想。因此见了高原、荷华之后。王贲也跪伏于地。直言不讳。自己的罪不容赦。无话可说。只求速死。而且并无怨言。只希望高原、荷华能够宽恕王氏一族。

看着在另一时空里。率领着秦军灭魏吞燕亡齐。为秦国统一天下。开朝立基。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的名将。这时却成为阶下之囚。跪伏于地。只求速死。高原、荷华也不由得唏嘘不己。这一翅膀扇得好像太大了。

其实从高原心里來说。对王贲还很有好感。并不想杀他。但在这个时候。却不容私人的情绪。无论是从那一方面來说。王贲都必须要杀。因为王贲反对的不仅仅只是高原。还有秦王政的遗命。以及荷华。现在荷华代表着秦国的正统。因此王贲的行为也就是背叛秦国的行为。而且夺回了咸阳之后。荷华也正式告招秦国。宣布王贲为秦国的叛将。而叛将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看一看秦国另一个叛樊于期的下场。也就可以断定。王贲根本不可能有活路。

由其是现在。高原刚刚占领秦国。要稳定自己在秦国统治。不仅仅是要稳定人心。同时也是要在秦国立威。恩威并施才行。如果放过了王贲。也就无威可立了。因此高原下令。给王贲准备一桌酒宴。让王贲喝得大醉。然后下令将王贲斩首。同时又下令。将王氏一族降为平民。迁到雁门关外居住。

杀了王贲。而且大局己定。但这一战还并沒完全结束。因为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沒有处理完。就是占领大梁。

因为只有占领了大梁。汉军才能在中原地区占据一个牢固的据点。东可以挡住齐国西进。南可以压制楚国。第一时间更新让汉国占据战略上的主动权。而且只有这样。高原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來稳固自己在秦国的统治。

于是就在三天之后。高原留下赵轩驻守邯郸。自己与荷华一起。以司马尚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统领四十万军队。分别是秦军三十万。汉军十万。秦国的官员全部随军出征。出兵东进。攻取大梁。

之所以这样安排。高原也是精心的计划。现在汉秦联军的总数大约有六十二三万余人。秦军的人数要略多一些。约为三十五六万。而汉军为二十七八万。本來击败了齐楚军队之后。尽管还要攻取大梁。但保持这样庞大的兵力根本就是多余。只是高原现在不敢轻易的削减军队。

因为一但削减军队。就意味着要将大部份秦军都遣返回秦国去。现在高原虽然己经占领了秦国。但实际是以蛇吞象。以小并大。高原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王八之气。可以让秦人心甘情的服从自己的统治。可以想得到。在秦国不服自己的一定还大有人在。

而高原之所以还能控制秦国的局面。除了有荷华的因素。以及现在高原在咸阳也有不小的威信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秦国的精锐军队基本都在邯郸。第一时间更新留在秦国国内的。基本都是二三流军队。而且人数也不足十五万。这也是高原、荷华敢在这个时候离开咸阳。赶到邯郸來督战的重要原因。就算两人不在咸阳。只要沒有军队。也就闹不出什么大事來。而且就算是有人在咸阳发动反叛也不用怕。因为高原可以立刻统领大军西进。平定局面。

只是在这个时候。高原当然不敢把秦军都遣返回去。有这样一支精锐秦军在咸阳。谁敢放心得下來。而秦军不能撤。汉军自然就更不能撤。只好全都留在邯郸了。

这次进攻大梁是以邯郸为后方。而现在邯郸的军队。秦军要多于汉军。有高原、荷华在邯郸坐镇。自然不会有什么事情。一但高原、荷华离开。就不好说了。这到不是说高原不相信秦军或是秦国的大臣。只是在这个时候。防人之心不可无。高原可是知道。秦国的大臣可都是不甘寂寞的人。在另一时空里。秦始皇一死。李斯就伙同赵高、胡亥。窜改秦始皇的遗诏。逼死扶苏。改立胡亥为二世。直接葬送了秦王朝。

如果把秦国的大臣。还有大量秦军都留在邯郸。高原也不敢保证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高原、荷华才决定进攻大梁的军队以秦军居多。这样邯郸的兵力将以汉军居多。自然就不用担心了。而尽管进攻大梁的军队以秦军居多。但有高原、荷华在军中坐镇。也不用担心秦国的大臣、秦军会闹出什么事情來。

可以说这一次出兵进攻大梁。军事方面的考量实际并不多。相反参杂了大量的政治考虑。高原也颇有一些思绪疲惫。搞政治果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样。总算是达成了一个平衡点。因此高原、荷华也安心的带领大军。由邯郸出发。直奔大梁而去。

当然。高原敢在这个时候大玩政治平衡手段。也是因为这次进攻大梁。几乎并沒有任何难度。现在驻守大梁的军队约有八万余人。其中有约六万秦军。齐楚军各约万人。主将李信、副将杨端和。

李信、杨端和都是秦国的名将。本來是秦国准备迎战三国合纵大军的王贲的副手。后來局势变化。齐楚反叛三国合纵。而王贲又执意与高原、荷华为敌。李信、杨端和虽然不赞同王贲的主张。但却无法说服王贲。也只好跟着王贲一起干。而两人并沒有马上投降荷华。是由于在一开始的时候。秦齐楚三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两人也不认为高原、荷华有什么翻盘的手段。

不过王贲也看出两人并不甘心情愿的跟着自己一赶干。因此也沒带两人到邯郸参战。而是留他们在大梁驻守。付责秦军的粮草物资供应。而齐楚军队的粮草物资供应。也都是经由大梁而过。于是都在大梁城里留下一万军队驻守。而这时大梁城里也堆积了巨量的粮草物资。

汉秦联军到达大梁的时候。李信、杨端和也己经收到了邯郸的战报。知道秦军已经全部倒戈。投降了荷华。而齐楚两军被汉秦联军击败。王贲己经受诛。现在高原、荷华带领四十万大军來攻取大梁。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自然不愿。也不敢和汉秦联军交战。而是派出使者。出城向高原、荷华请降。愿意将大梁供手献出。

见李信、杨端和主动请降。高原、荷华自然十分高兴。能够兵不血刃的收取大梁。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因此高原、荷华当即接受了李信、杨端和的请降。并且保证不追究两人的罪行。并且仍然保持两人的官职爵位。

于是就在第二天。李信、杨端和打开大梁城门。迎接高原、荷华进城。只到这时。这一场战斗才算是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