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字体: 16 + -

第579章 机关术(下)

第五七九章 机关术(下)

淳于博拿起一张草图。出示给众人。所画的正是秦军使用的巨形战车。道:“居在下所知。此车名为临冲吕公车。相传为扶周建国的姜太公所创。此车宽六丈四尺、长八丈六尺。高四丈八尺。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外用坚厚的皮革遮蔽。坚固无比。而且车中可载几百名士兵。可配有各种机弩器械。可攻可守。十分厉害。”

李瑛鸿道:“这种战车真的是姜太公所创的吗。怎么以前一直沒有听说过。也沒有见过呢。”

淳于博笑道:“是否真是姜太公所创。确实无从考证。或许只是一个托词也未可知。不过居在下所见。仍是从一书中看到的。”

高原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淳于博道:“就是战国时名匠鲁班所著。记载的都是鲁班设计的战争机械。楚惠王四十四年。楚国欲灭宋国。并聘用鲁班为其督造攻城机械。而墨子为救宋国。曾与鲁班在楚王面前斗法机械。结果鲁班所设计的九种攻城机械全部被墨孑所破。而墨子尚有余手未使出。因此逐使楚王断绝攻宋之念。这就是墨子救宋的典故。而鲁班回到鲁国之后。心中却极为不服。于是潜心研究十数年。尽其生平所学之术。将此前所设计出的九种攻城机械一一修正完善。同时又设计出四种全新的做战机械。共计一十三种。欲与墨孑再决高低。那知等鲁班赶到宋国去找墨子时才得知墨孑早己过世数年。于是鲁班回国之后。编写了一书。将这十三种机械尽数记录。以留后人。而临冲吕公车更是四种全新的做战机械之一。只是书中注称此车仍姜太公所创。故名临冲吕公车。”

听淳于博说完之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高原道:“此书现在何处。不知淳于先生可有。”

淳于博摇了摇头。道:“在下是在一个偶然之机。看到过一些的残本。其中记载了这辆临冲吕公车。只是残缺不全。又无图样。在下也只知道此车的尺寸大小。作用威力。对一些细节结构并不知详。后來曾多方搜罗。也沒有找到。居传闻说。鲁班在临死之前。曾嘱咛弟子。此书所记。均是杀人之器。只因自己一时赌气。与墨子争胜。才设计出这些杀人之器。而墨子设计机械。仍是用來救人。因此自己始终要逊色墨子一筹。如果此书流传后世。恐怕多造杀戳。因此自己死后。将此书随自己陪葬。不使流传。”

高原听了之后。也叹了一口气。道:“太可惜了。如此一本珍贵的好书。居然就这样失传了。鲁大师也太愚腐了一点。”

淳于钟秀皱了皱眉。道:“我到觉得鲁大师做得很对。这样一本书如果流转后世。不知会造成多少杀戳。因此让它失传。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高原摇了摇头。道:“淳于小姐。我到不同意你的看法。水能覆舟。但亦能载舟。因为会产生火灾而不再用火。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墨子设计机械。虽是用來救人。但如果落到恶人手上。也就成为杀人之器。可见机械也罢、武器也罢。终究只是死物。并无善恶对错之分。而制造杀戳的。是使用这些机械武器的人。因此不可将过错推到器物之上。而且如果能够流传下來。里面所记录的那些机械稍加改造。也不难成为造福于民的机械。如这辆临冲吕公车。如果用來运物载人。不是比马车更为方便有效吗。”

淳于钟秀呆了一呆。因为高原的这种观点。她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过。不过细仔想來。也不无道理。有心想反驳一下。一直居然还找不到合适的言语。

幸好这时淳于博笑道:“不过看來此书已经落到了韩腾的手里。因为除了这辆临冲吕公车之外。其他几辆车在下也在残本上见过。”

他这一说。果然把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开。于是又都看向淳于博画的这些草图。

淳于博又拿起一张图。道:“此车名叫霹雳车。是在下所见的残本上记录最全的一种战车。此车宽一丈二尺。长二丈四尺。高九尺。以四轮驱动。车前立门梁。下设木杆。以牛筋缠绕绞转。可发射石块。虽不及一般投石机力大投远。但胜來轻巧灵便。全车共乘五人。由两人居于车体前部。以脚踏轮轴。驱使战车前进。其中有一人并控制战车的方向。两人操木杆发射石块。”

高原点了点头。简单的來说。霹雳车就是利用皮筋一类物品的扭力发射石块。这样的投石机虽然不能投掷大石块。射程也不远。但却胜在轻巧灵活。易于改造成车辆。

这时淳于博将其他的几张草图也一一向众人说明。其他的几次战车的名称分别为箭巢车、撞冲车、如意车。

箭巢车的大小和霹雳车略一点。第一时间更新也是五名成员。只是动力系统在车后部。在车首安装着两部大型的弩弓。这种弩弓也是专门为这种箭巢车定制。比床弩要小。但比一般单人使用的弩弓要大。每一部弩弓只用一人就可以超作。同时可发射三支弩箭。虽然弩枪的穿透力道远不及床弩。但这两部弩弓轮流发动。可以给敌人造成连续的打击。另外箭巢车可以灵动移动。还可以直接冲撞敌方的士兵。因此实际的作用威力要比床弩大得多。

撞冲车和如意车的体形要比霹雳车、箭巢车要大一些。车宽都在一丈五尺左右。长度在三到四丈之间。高度在一丈以上。车轮三对。而车载乘员都超过了十人。

其中撞冲车的乘员达到十六人。主要的武器是一根粗达一尺八寸的撞木。由六人为撞冲车提供动力。十人使用撞木。撞击敌方的城门。木栅等防御工事。而车顶呈尖型。可以防止敌人从车顶上攻击。

如意车的乘员为十二人。六人驱车行驶。六人付责作战。不过如意车并沒有专门用來做战用的武器。主要是依靠车内的士兵使用弓箭、长枪作战。不过如意车的顶部和前挡板都是活动的。可以分解拆合。平时分开做为掩体。进行防守作战。进攻的时候可以搭建桥梁、能够通过四丈以内的沟渠。

只是对这些战车。淳于博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并不清楚战车的详细结构。由其是战车的内部构成。动力糸统。不过这也让高原等人觉得受益非浅了。因为了解了这些战车的原理。至少可以证明。这些战车其实都是人工制造。并不是什么怪力乱神。而只要是人制造出來。那么就有应对的办法。

高原向淳于博点了头。道:“淳于先生。多谢你的指点。看來这部一定是落到了韩腾等人的手里。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将这些战车制造出來。

淳于博也点了点头。道:“应是如此。”

这时李瑛鸿也有些发愁。道:“但怎样对付这种战车呢。一般的弓箭武器对它们几乎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大石或者是重锤砸击。但我们现在根本就沒有几架投石机。而能够使重锺的士兵也找不出多少來啊。”

高原笑道:“沒有那一种武器是无懈可的。既然是人制造出來的东西。自然就有它的弱点。战车也不例外。这些战车无论是大是小。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可以产生动力。在战场上灵活移动。这样自然就比一般只能固定不动。或者是需要用人力、畜力拉动的大型武器要强得多。另外车体是全封闭结构。而且外覆生牛皮。因此防御力也大大的增加。一般的攻击手段。对它们的作用不大。但只要是仔细想一想。它们当然也是有弱点的。”

赵轩道:“所有的战车是木质结构。就算是车体外部都蒙上了生牛皮。加强了防御力。但只要是木头。就会怕火。这恐怕是这些战车的最大弱点吧。如果我们在火攻上想想办法。应该能够破了这些战车。”

李瑛鸿的眼睛一亮。道:“对啊。我们不是带來了不少的火油弹吗。正好可以用來对付这些战车。”

在代军驻守大梁的时候。曾经使用过陶制的火油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其是在水战中。是代军取胜。大胜秦军水军的最主要的武器。后來回到了代郡之后。对这种火油弹也十分重视。而工匠们也进行了一些改进。首先是用粗竹或圆木刨空代替了陶制弹体。使火油弹的体形更为修长。轻便。另外还专门制做了一批发射这种火油弹的弩弓。而不再是用床弩改造。因此射程也更远。稳定性也更强。威力自然也就更大。而代军随行到是带了不少这样的弩弓火油弹。

但高原却摇了摇头。道:“我认为用火油弹來对付秦军的战车。作用不会很大。”

李瑛鸿大为不解。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