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字体: 16 + -

第558章 列阵

第五五八章 列阵

“呜。。呜。。呜。。呜。。”

高昂的角号声。打破了山林中的寂静。惊起了无数栖的飞鸟。带出一阵吱吱喳喳的惊叫声音。飞上了天空。同时惊恐万状的看着下面这片过去人迹少有的大地上。不知从那里钻出來无数身穿铁甲。手执长枪大戟的士兵。

高原策马登上了一个小山坡。虽然从这个高度。可以俯视大部份战场。但视线却被前方不少树木所遮挡。留下了许多视力难及的死角地区。

虽然高原入主代郡之后。从鸿上塞和井陉这一段长达百余里的地区。成为秦代之间的缓冲带。但双方基本都各守疆界。发生战争的时候极少。因此这一带地区的人迹却是不多。只是偶尔会有商队來往。或是巡逻的军队。在沿着道路的地区有一些为了驻营、休息开避出來的地方。绝大部份地区。仍然是一片丛林地带。很难找到适合做战争的场地。

尽管双方为了修建营地。并且减少对方突袭的隐蔽空间。砍伐了不少的树木。但只能是清空自己营寨驻地附近的树林。在双方营寨的中间地带。仍然还是稀稀疏疏。留下了不少的树木。在有些地区。甚至还有成片的树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而双方交战的战场。只能放在这样的地区进行。

高原所在的山坡。是靠近代军一侧最高的地点。自然被高原设为战场的指挥位置。但在山坡的右侧是一大片树林。方圆达数百步。而左侧是一连串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同时还夹杂着不少的小片树林。因为受地形的限制。人马不可能像在平原上那样。左中右三军分明。或者里前后列阵的层次清晰。只能够依循着地形而展开布置。

当然。在大约近千余步之外列伡的秦军也是一样。在这一点上。双方的条件是一致的。

代军的布阵是以高原所在的山头为核心。由武安军团的蕃勇、背嵬、女军、斥候四个军。加上两个新军。共计约有二万五千人组成。在高原的右侧。是袁选统领雁门军团的劲勇、奉节二军。加上一个新军。总兵力为一万五千人。沿树林的边缘列开。保护高原的侧翼。而在左侧。是由姜桓武统领。武安军团的骁骑、清朔、胜捷三军。另加三个新军。共计约三万人。依左则的丘陵地势。分为前后两层布置。

总体來看。代军排出的阵形是一个左翼更向前突出。右翼略向后收的半弧状。但纵深并不大。而总计兵力达到了七万余人。共计有九个常备军。包括有三个全骑军。三个步骑混编军。两个全步军;五个新军。包括有两个步骑混编军。三个全步军。骑军的人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而相比于代军展开的阵型。秦军的阵形就显得紧凑得多。这一战秦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了八万多人。左翼有两万人马。分为二个方阵。横列布置;右翼的兵力达到三万。分为三个方阵。二个方阵横列。一个方阵纵列;中路的兵力三万。分为四个方阵纵横分布。其中骑军的人数为一万八千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因为秦军中骑军的比列本來就比过去的赵军要低。更是不如代军。另外由于是在丘陵丛林地带作战。因此秦军并沒有出动太多的战车。一共只出动了一百二十辆战车。左中右各有四十辆。做为阵列前的防御所用。毕竟战车在构筑防线的作用。还是其他兵种无法取代的。

代军进驻鸿上塞的人马是十五万。而秦军虽然出动了二十万军队。但因为秦军的进攻的一方。因此在沿途还留下了不少的驻军保护补济线和后路。而投入到第一线的兵力其实也只有十六万左右。双方的兵力实际差不多。第一时间更新而这一战双方基本都出动了半数的人马。虽然不算是一次总决战。但对双方來说。也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不过尽管秦军的军队数量要比代军略多。由于秦军的阵形收得比紧。而代军相对布置得较为宽松。因此但看起來反到是显得代军的兵力更多一些。对秦军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形式。

其实高原并不喜欢这种正面拉开阵式对战的模式。因为除非是双方军队素质有效大的差距。否则这种正面列阵对战。基本就是靠实力硬拼。用得上谋略、战术的地方并不多。也使骑军的威力大为降低。第一时间更新因此就算是取得了胜利。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少。属于准备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高原更喜欢打突击、偷袭、伏击一类的运动战。

在高原入住代郡之后。只有在对阵战斗力较弱的燕军。才打过这种正面列阵对战。而在北击匈奴。守卫大梁的战斗中。基本都是充份利用骑军的速度优势。打突击、偷袭。就算是守卫大梁时。和秦军也正面打过两仗。那是为了激励起魏军的士气。但主要的战术还是以守城为主。辅以骑军在城外的突袭。

但在战场上要打什么仗。不是由一方决定。有时该打正面列阵对战。还是要打。就像现在这种两军大军对持。这种正面列阵对战也是免不了的。另外。这里的战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不同于一般的正面列阵对战模式。还是留下了许多灵活的用兵空间。并非是完全以硬碰硬。再加上高原也希望用这一战來试探一下秦军的实力。看一看韩腾有什么新的力量加入。

韩腾和他手下的诸将也在一个小山头上指挥全军。曹无伤对韩腾道:“主公。现在双方的阵式。对我们有些不利啊。因为代军的阵列比我们要长。我们的正面和右侧都在代军的攻击之中。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火烈阳摇了摇头。道:“我到不这么看。虽然代军的阵列比我们长。但他们的兵力分配不均。右侧的兵力明显偏弱。而且左侧的军队虽多。但分布较广。阵式很薄。纵深不厚。这是兵家大忌。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集中兵力。由猛将统领。猛突其中一点。不难击败代军。”

木拓山皱了皱眉。道:“如果照你的说法。代军的左右两路都有弱点。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那一路突击呢。总不会是两路齐进吧。”

火烈阳怔了一怔。一时也答不上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金昌斗冷笑道:“高原是什么人。难道会犯这种低级的兵家大忌错误。难不成你们以为自己的用兵能力比得上高原吗。可以在这里大言不渐。评价高原的布阵。”

曹无伤也点了点头。道:“火大人、金大人。高原这样的布阵方式。如果是在平原地区。自然是漏洞百出。但在这样的战场。却未必是错误。他们右路的人马虽少。但背依密林。不用担心侧翼。而且密林中还可以埋伏人马;而代军的左路虽然分布较广。却都是步兵列于山下。背山立阵。骑军布于山上。这样一來。如果我们冒然进攻代军的左路。代军的骑军就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因此高原的布阵。是因地制宜。不拘于常形。但却是深合兵法之道。绝不可轻视。”

在韩腾的手下中。只有曹无伤是最懂兵法的人。因此韩腾的军队布置安排。基本都是由曹无伤來指挥。听了曹无伤对高原布阵的评价之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金昌斗道:“我就说嘛。高原怎么可能犯这样的大错。总算是还有一个明白人。”

韩腾道:“曹无伤。那么依你看。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曹无伤摇了摇头。道:“这一点属下也无能为力。虽然属下能够看出高原的布阵安排。但怎样进攻。却一点把握都沒有。”

金昌斗又冷笑了一声。道:“曹无伤。我还以为你真有两下子。原來也是个半罐子水。”

众人早就习惯了金昌斗的冷嘲热讽。因此曹无伤也沒往心里去。只是苦笑了一声。道:“金大人。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能够和高原在战场上一决高低的人。就是在秦国。恐怕也只有王剪王贲父孑能够做得到。我可是真的沒那个本事。”

韩腾的心里也不禁暗叹了一口气。自己手下的武艺高强之士确实不少。但精通兵法。能够领军作战的名将却沒有。曹无伤已经是这方面能力最强的人。但离名将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以前韩腾能够屡立战功。实际是凭借着南阳军强悍的战斗力。和少数实力超群的勇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当然用不着什么谋略、战术。

只是用这一套战术对付其他国家的军队尚可。但面对高原这样善于用兵的名将。而他手下同样也有一批精兵猛将。自然也就有些玩不转了。何况现在韩腾己经沒有南阳军了。不过韩腾仍然出兵列阵和代军交战。另一个目地也就是用这一战來增加经验。毕竟用兵能力。只能在战场上去提高。坐在家里翻兵书。最多也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适。反正是用秦军來练手。死多少都不心疼。

因此韩腾点了点头。道:“不管那么多了。这一战就按照我们的想法放手去打。结果并不重要。但一定要弄眀白。高原到底是怎样在用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