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字体: 16 + -

第345章 纵论天下(下)

第三四五章 纵论天下(下)

高原怔了一怔.在离开代郡出使齐国以前.他只是考虑.利用魏国來拖住秦国.为自己尽可能多的赢得几年发展的时间.但确实还沒有认真想过.如果真的能够赢得几年的时间.自己将怎样來利用.也就是代郡未來将向那个方向发展.当时可沒想那么多.

这时张良道:“主公.虽然我沒有到过代郡.但也对代郡的情况也听说过一些.而且这些天來.又听主公介绍了代郡的情况.因此自信对代郡的局面已经掌握了五六成.请恕我直言.代郡能够取得现在的局面.尽管是和主公的方略谋划之功.还有武安君李牧给主公留下了一批精兵强将分不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秦国刚灭亡赵国.一时无力北进.收取代郡之地.而且代郡地处偏远.非必争之地.并不是秦国急需攻取的地方.因此代郡才得到保存致今.如果秦国真的全力进攻代郡.依我看代郡实在是难以自保.”

高原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说的一点也不错.当初我能够占领代郡.确实是因为当时秦国力有不逮.现在虽然和秦军有一战之力.但如果秦国全力进攻代郡.确实难以自保.因此我才冒充使臣.出使齐国.和齐国通商來往.和其他各国结盟.抵御秦国.”

张良道:“好在是现在秦国的当务之急是灭亡魏国.尽占三晋之地.消除心腹之患.然后才能顾及其他.因此这次利用魏国拖住秦国.对代郡來说.确实是最后的发展机会.否则等秦国尽占三晋.再腾出手來.对付代郡的时候.就己经晚了.”

高原沉呤了一会儿.道:“那么先生以为.我代郡应该怎样发展呢.”

张良道:“现在代郡的军力不弱.精兵猛将.并不弱于秦军.主公在代郡推行的新法令也十分得当.可见施政无碍.而且现在又和齐囯建立了商业來往.以纸、书、皮毛等物换取齐国的粮食物资.如果能有几年的发展.代郡到不难富强起來.不过代郡毕竟地处偏远.人口稀少.这些都是代郡的先天不足.和主公的施政才能无关.这就注定了无论代郡怎样发展.都难以与秦国抗衡.而且长期依赖从齐国购买粮食物资.受制于他人.也是对代郡不利.因此代郡的当务之急是要立刻扩充土地人口.做到自给自足.绝不能孤守一隅.坐以待毙.只有这样.才能够长期与秦国抗衡.”

高原听了.也连连点头.道:“先生的意思是.等大梁之战结束之后.我应该立刻出兵南进.收复赵国之地.”

张良摇了摇头.笑道:“非也.夺地是应该的.但主公首先应该攻取的地方.不是赵囯.而是燕国.”

“燕国.”高原的头脑中也震了一下.沒有想到张良竞然会建议自己首先攻取燕国.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和燕国己经结成了同盟吗.虽然说高原也不会死守盟约.但也不能无缘无故就撕毀盟约.攻击自己的盟友吧.

张良显然是看出了高原的疑虑.于是又道:“主公的部下.大多都是赵人.而且主公在赵地也颇有声望.出兵攻取赵地.不仅可以激励士气.而且也能得到赵地世族、百姓的帮助.确实有很大的成算.但现在驻守赵地的是秦军.就算魏国之战结束以后.秦国无力再进攻各国.但守土之力仍在.以秦国的国力.秦军的战斗力.想要守住赵地并不难.何况邯郸也是天下有名的坚城.昔日秦国三攻邯郸不下.现在由秦军驻守.更是万难攻克.主公就算是收复了赵地.自身恐怕也会伤亡惨重.将现有的实力消耗殆尽.而且赵地是四战之地.东西南北皆有强乱.难以伸展.并非立业的基础.因此首先收复赵地.并非上策.”

高原听得连连点头.收复赵地的这些有利条.他都想到过.否则也不会提出这个想法.但张良所说的这些不利因素.却是高原沒有想到过的.由其是张良提出.赵地是四战之地.东西南北皆有强乱.并非立业的基础.确确实实十分精辟.不是有大战略眼光的人.是不可能看到这一点的.因此高原忍不住又想起历史上对张良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接着又道:“燕国素來兵势弱小.而且现在燕国国內既无明君主政.又无能臣当朝.兵无名将指挥.太孑丹虽然有些见识.不过也是独木难支.而且太孑丹为人材智尚可.但魄力不足.也难成大事.而去年主公曽以五万之军.大破燕军二十万.甚致己经攻破了居庸塞.直逼蓟京.以经杀得燕人闻风丧胆.燕人恐怕己愄主公如虎.只要是沒有后顾之忧.出动十万大军.半年之内必可灭亡燕国.尽得其地而自身的实力不损.虽然燕国也地处偏远.但好处在于东、北两面均无强敌侵扰.可以一心一意面对西南.而且燕南、辽东之地.土地肥沃.只要善加经营.轻役薄税.不难成为沃野.可以自给自足.而以主公之雄材大略.最多三年.就可以使燕地安定下來.十年可望有大治.”

顿了一顿之后.张良继续道:“等主公占领燕地之后.一面继续结好齐国.和齐囯保持商业來往;一面再集燕代之众.分兵两路.一路甴代郡出兵南下.进取邯郸;另一路从蓟京渡易水西进.收取巨鹿.两路合击.再加上有赵地世族、百姓的帮助.秦军也万难抵抗.收复赵地不难.等主公坐拥赵燕之地以后.就可以自立称王.足以与秦、齐、楚等诸国相抗.西进可以直取秦地.南攻可以坐收三晋旧土.进可统一天下.成就文武之功.开国立基;退可成为一方诸候.兴王霸之业.此为张良为主公计划.”

“至于主公担心与燕国有盟.不忍背盟而攻.我以为此不足为虑.当今之世.盟约不可信.联盟不可守.结盟叛盟.叛盟结盟.屡见不鲜.因此结盟不可持.昔日六国合纵.燕国就多有背盟之举.而且燕王喜为人目光短浅.好谋无断.见利忘义.因此以我判断.燕国未必会尊守与主公之约.主公对此不必担心.”

等张良说完之后.高原也长出了一口气.哈哈大笑.拍着张良的后背.道:“真是天赐子房于我.” 以前高原一直都称张良为先生.表示对张良的尊重.而这一次却改称张良的表字.以显得对张良的态度更为亲密.

张良赶忙向高原施了一礼.道:“主公过奖了.张良愧不敢受.”

虽然现在高原在代郡也算是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但基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对未來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目标.缺乏一个类似“隆中对”这样的长远战略规划.而且这方面也确实不是高原的擅长.现在听了张良为自己策划的长远规划之后.高原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看來这一趟齐国之行真沒白來.别说是其他的.就是只得到了张良这一个人.也不虚此行了.

尽管张良提出的这个长远规划并不是完美无缺.其中存在着不少漏洞.而且还有些事情张良并不知道.比如太子丹正在谋划刺杀秦王政的事情.因此还需要再认真的研究.但总体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可执行的程度也很高.至于其中的漏洞.可以慢慢的修正补充.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修改调整.一但秦国进攻魏国导致实力大损.先取较弱的燕囯.再收复赵土.按照这样的秩序, 成功的可能性确实很高.而如果自己真得拥有了赵国和燕国这两囯的地方.确实就有了和秦国正面交锋.甚致是争夺天下的实力.

高原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确实还真的沒有想过要参加争霸天下的游戏.但现在看來.这个目标并不是不可实现的了.而且自己己经被卷入了这个游戏当中.现在就算是想退出也是不可能的.只能陪着其他人继续玩下去.并且力争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在这个游戏中.是赢家通吃的.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沒什么两样.

大方略确实下來.高原心里也十分高兴.这时有一只鹿都已经烤好了.士兵们也割下两支鹿腿.送到高原、张良的面前.

高原接过了鹿腿.笑道:“鹿兴于野.天下共逐之.能不能抓住这只鹿.就看我有沒有那个命了.如果以后我真的能够成就大业.孑房之功当为第一.”

张良忽然对高原躬身一揖.道:“张良愿尽力辅助主公.成就王霸大业.但只有一事相求主公.”

高原笑道:“是什么事情.孑房尽管说吧.”

张良道:“主公如果真的能够夺取天下.希望主公能够恢复韩国.张良纵死也无憾了.”

高原凝视了张良一会.终于点了点头.正色道:“好.我答应孑房.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一定会寻访韩国宗室后裔.恢复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