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字体: 16 + -

第331章 稷下学宫(五)

第三三一章 稷下学宫(五)

因为两张最大的王牌都沒有起到作用.而对手提出的论点.自己又沒有办法反驳.因此也让洛明珠和伏琓的情绪大受影响.在后面的论战中.两人明显不在状态.而且也确实再找不到多少对自己有利的论点.而淳于钟秀则是趁势追击.丝毫也不放松.于是两人又免强坚持了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终于觉得实在是无以为继.于是提出终止了这一场论战.

而经过四位仲栽者的讨论之后.稷下学宫的祭酒孔鲋也正式宣布:“此次论战.淳于小姐和李上卿获胜.”

随着孔鲋的宣布.认为秦制更好的法家学者们立刻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其中也包括不少是纯粹支持淳于钟秀的学士.而另一方的儒家学者中.也有不少人鼓掌祝贺.还有一些人來到淳于钟秀、高原面前.向他们道贺.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学术风气还是相当的开放.学术之间会有不少的争执.甚致是争吵.但仍然保持着十分良好的私人交情.毎次争吵结束之后.大家还是能够和平相处.赢的一方不会就此气高趾扬.而输的一方也不会不依不饶.否则也不会有现在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

这时洛明珠也走了过來.道:“淳于姐姐.上卿大人.两位辩术高明.而且对秦制深有了解.令明珠十分敬服.这一场论战.也让明珠受益非浅.以后还有机会.希望能够再向两位多多请教.”

淳于钟秀道:“洛姐姐太过讲了.其实论战之道.并不在胜负.而在于对各方观点的交流学习.其实通过这一场论战.钟秀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受教许多.”

洛明珠道:“明珠还想改天邀请两位到明珠家里做客.希望能够再向两位多多请教.”

其他的学者听了.也都无不对高原投來羨慕的眼光.洛明珠并不是住在稷下学宫里.只是经常到稷下学宫來听课、论战.洛家也是齐国的大族.因此洛明珠在临淄城里另有居处.而且能够受洛明珠邀请.到洛明珠家里去做客的学者寥寥无几.据有人统计.大概不超过二十人.而且洛明珠正当妙龄.尚未有婚配.她的婚事自然也就临淄城的热门话題.因为洛明珠生得极美不说.并极富才智.家资又有巨富.因此谁能娶到洛明珠.将是才、色、名三得.

居说己有几个国家的公室宗族曾派人到齐国來向洛明珠求亲.也有传言齐王建想让洛明珠成为齐囯太子的正妃.还有人传齐王建自己想納洛明珠为妃.因此凡事被洛明珠邀请到家里去作客的男子.无不都会被齐国人联想到洛明珠的婚姻大事.

虽然高原化妆之后.年龄増加了一些.但也就在三十岁左右.和洛明珠也算是年岁相当.虽然高原以前默默无闻.但在临淄的时间不长.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将來也很难说不会有成名之日.因此在不少想要追求洛明珠的人心里.己经暗暗将高原列为敌人.

而且这一次洛明珠是邀请高原和淳于钟秀两人.也就是说高原将有机会单独一个人将和这两位名动天下的才女相处.只要一想像到这个场景.就不得不让人心里抓狂.

那知高原道:“对不起.在下恐怕不能应洛小姐之邀.”

洛眀珠也大为惊讶.因为这么多年以來.还沒有那一个男孑拒绝过自己的邀请.可以说如果自已勾一勾手.想到自已家里去作客的男人可以从临淄一直排到咸阳去了.完全沒有想到高原会拒绝.因此立刻又问道:“为什么.”

高原微微一笑.道:“在下这次出使齐国.仍是公事.武安君还在代郡等候在下回去复命.因此在下不能在临淄久留.明天就要启程发出.自然无法接受洛小姐的邀请了.”

虽然明知是推托.但高原抬出了公事.洛明珠当然也沒法说什么了.只好道:“即然是为了公事, 那么明珠也不敢让大人因私而废公, 如果大人再有机会來到临淄. 一定要到眀珠家中做客.”

高原点了点头.笑道:“好吧.如果在下能有机会再來齐国.一定答应洛小姐的要求.”

刚才都还在嫉妒高原的那些年轻的学者、士人在松了一口气之后.又在心里大骂高原.这么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居然就被高原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受洛明珠的邀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什么公事在身.根本就是个托辞.怎么样也不差这一天吧.但高原却像是根本不在乎一样.这也太沒有天理了吧.

其实尽然洛明珠和淳于钟秀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美女.但对高原的吸引力都十分有限.因为在另一时空里.高原已经见惯了各种各样美女.对美女早己有足够的心思承受力;而且高原在代郡已有三名妻妾.再加上一个剑舞姬.也都是美丽动人.就算和洛明珠、淳于钟秀相比略逊一筹.但也差不了多少.毕竟高原也不是那种见了美女就走不动路的人.答应淳于钟秀的要求.是因为淳于父女替自己隐瞒了身份, 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回报.否则高原跟本就沒有兴趣参加什么论战.

见说不动高原.洛明珠只好转向淳于钟秀.道:“既然上卿大人无法到明珠家中做客.那么淳于姐姐就不能推辞了.”

淳于钟秀微微一笑.道:“承蒙洛姐姐厚爱.钟秀自当从命.”

这时孔鲋笑道:“好了.虽然上卿大人明天就要返程.但今天來到了稷下学宫.也不能就这么离开了.现在己经到了中午.我们己经准备下了宴席.上卿大人怎么样也要出席.等用餐之后.再请上卿大人在稷下学宫中游历一番.也带上卿大人看一看稷下学宫的风采.”

对孔鲋的邀请.高原当然沒法拒绝.只好点头答应下來.孔鲋也立刻下令.开始摆上宴席.盛情的招待高原.

而在吃完中饭之后.洛明珠向孔鲋告辞.而随后由孔鲋亲自领路、淳于父女相陪.带领着高原在稷下学宫中参观游览.

和齐国的王宫相比.稷下学宫的建筑规模并不差多少.但色彩以青灰为主.沒有王宫那么明艳.而且在学宫中进进出出的全部都是身穿上袍的学者士人.或捧书苦读.或听人讲授、或围坐议论.显得学术之风十分浓厚.也颇有几分学院的风彩.因此高原到觉得这里的环境比王宫更舒服一些.

尽管稷下学宫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曾经吸引过大量的学者入住.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的故事.由其以孟子、荀孑这两位大宗师.都在稷下学宫里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留下了许多逸事.基本每到一处.孔鲋都会讲说一段历史.那位贤士曾在这里做过什么.留下过什么遗迹等等.都娓娓道來.这些故事都是高原从來沒有听说过的.也觉得十分有趣.

转了一圈之后.一行人來到了稷下学宫的藏书馆里.这也是稷下学宫另一个足以自傲的地方.

藏书馆一共有六间.每一间的平面都超过二百平米.中间摆放着一排一排的书架.靠窗的位置是桌椅坐位.每张桌案上都摆放着笔墨.不少人都伏在桌案上.挥笔书写.

孔鲋向高原介绍道:“现在稷下学宫**计有藏书八千余部.十余万卷.包罗万像.诸孑百家、史乐医卜巫.无不应有尽有.而且每一部书至少保贮五份.其中三份供学者借阅观看.而另两份则是用于分开收藏.以防火灾陨失.而有些阅读量较大的书籍.会保贮到十分以上.”

高原也点了点头.七八千本书.在现在社会也许不算什么.一般喜爱读书的人.家里也会收藏几干本书.但在这个时代.可就不得了了.七八千本书.就够得上国家图书馆的标准了.向高原在代郡发展印刷术.多方搜罗书籍.到现在也才搜罗到不足三百本.而且随便走了几个书架.绝大多数书籍都是高原听都沒有听说过的.估计都是在后世已经失传了

孔鲋一边陪着高原在书架间穿行.一边又道:“不过现有稷下学宫的藏书只有当年全盛时期的一半多.在齐威王时期.据说稷下学宫中的藏书多达一万五千余部.二十余万卷.可惜当年燕国侵齐.稷下学宫也遭到了燕军的劫掠.其中有些书被燕国劫走.也有相当一部份被燕军损毁了.只剩下十之一二.后來经过了四十余年的恢复.多方收罗.现在也不到九千部.有些书大约己经失传了.”

高原听了.也苦笑了一声.虽然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遭到毁坏.远得不说.就高原所知.另一时空时大约二十年左右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这两个事件对中华文化造成了相当沉重的浩劫.许多珍贵的上古文献书籍就从此失传了.虽然这事和高原无关.但看到这满屋的书籍.高原还是生出一些遗憾來.

说着走着.高原的目光忽然一转.原來发现有几个书架上摆放的竟然都是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