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雄关
字体: 16 + -

第1章 十万火急

第1章 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

“重机枪!重机枪!”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在满山遍野的枪炮声中显的是那么渺小。

117师357团上校团长林冬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支中正式步枪不断的举枪、击发、上膛,再举枪、击发、上膛。虽然省略了瞄准那一项,可林团长的枪法真是没得说的,差不多每一次都会有一个倭国小鬼子倒下。

他的‘射’击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他根本没有时间管,他只是希望快速‘射’击,尽量把日本鬼子打倒。

可日本鬼子的火力实在是太密集了,又是枪的又是炮的,将很多官兵压制在战壕下不能‘露’头。

而且鬼子采用散兵连续式冲锋,你抬头寻找目标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敌人打中。

所以,必须先压制敌人的火力,可光靠步枪断断续续的‘射’击有些力不从心。他是多么渴望这时候重机枪能够吼叫起来,减轻阵地上的压力。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重机枪那沉闷,间隔有序的‘射’击声了,他真的心急啊,不得不发出歇斯底里般的吼叫。

林冬团长也是一个老兵了,从一当上兵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大小仗经历了无数,可从来没遇上今天这么难打的。

对于有着哪怕一点点军事常识的人来讲,‘药’姑山绝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阵地,海拔高度1227米,坡度49。进攻方肯定讨不到好,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整个被颠覆了。

警卫员任强刚想把头抬起,就听到有子弹“咻”从头顶飞过,他赶紧将头又缩了回来。这*鬼子也太疯狂了吧,子弹就打不完,好歹你让我抬次头,也象个爷们。这时他听到了林团长的吼叫,转身看向重机枪阵地。三个重机枪阵地此时连个人影子也没有,有的阵地上连重机枪都没有看见,有的重机枪歪倒在壕沟边上。很显然重机枪阵地都遭到日本军队的重火力的重点照顾,我们的那些重机枪的主‘射’手和副‘射’手们不是阵亡就是负重伤失去了作战能力。

“团长,三个重机枪阵地全部被鬼子摧毁了!”警卫员转过身体,对团长林冬报告道。

作为警卫员的他这时的心里不好爱啊,这才短短二天不到的时间,全团的死伤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

刚赶往阵地时就听团长说能够坚守阵地5天以上,可天算不如人算,真正对决开始,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所预计的那样。这仗难打啊。

任强终于伸出头去,出枪对准面前最近的鬼子就是一枪,鬼子应声倒地。这是他今天打倒的第二个鬼子。

‘药’姑山这一带原本是一片茂密的森林,357团在这里设下阵地之后,立即将阵地前沿清理了一番,树木被砍光了去修工事、避炮‘洞’、掩体部等,剩下一些灌木和荆棘。

现在这些东西大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泥土。而30至40米这种情况更加厉害,完全看不到青绿的颜‘色’,黄土也不知被翻了几遍。

那全是手榴弹炸的。

阵地这边被破坏的更加厉害,原本2米多深的堑壕,现在只有不到半米,不是前面还有一个土墙,恐怕他们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一百多个鬼子在2‘门’大队步兵炮的支持下,在10‘挺’轻机枪6具掷弹筒的直接参与下向‘药’姑山发起猛烈的进攻。

林团长心中突然冒出一个不详的预感,难道用不到等到天黑了,自己的这一千多人马都要‘交’待在这‘药’姑山上了,来的太快,死亡的‘阴’影笼罩在357团头上。

1939年9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制定了一个奇袭作战计划,妄图消灭第九战区主力。

9月21日,陆军中将甘粕重太郎指挥日军第33师团的第213、214联队分3路向杨森指挥的第27集团军发起攻势。北路的214联队一路过关斩将,相继攻占了高冲、塘湖市、鲤港、麦市。第79军的第140师因伤亡过重,只能与赶来增援的第20军的第134师并肩战斗,继续阻敌南下。第20军的117师在‘药’姑山、苦竹岭、南楼岭、葛斗山一带设防,希望能够拖上几天,让长官部分析出日军的战略意图,以重新布署部队。

几个小时之前,林团长下达了全团总动员的命令:能够拿得动枪的官兵全部到阵地上。

立即各连队全部行动起来,营合成一个连,连文书、通信员、司务长、炊事员、司号员全部编入战斗班,做饭的事全都委托当地的老百姓负责。团里的文职人员最多,成立了以参谋长为连长的战斗连,参谋处、副官处、政训处、情报处、后勤处、修械所的人员,大车连由于需要照顾马匹和往阵地上输送弹‘药’,饮用水、食物等而成为唯一的没有参加战斗的的部队。警卫排、通信排、工兵排由团长亲自指挥,各自划定了防御区域,独立作战、相互协同。

下达完全团总动员令后,林团长和师长通了电话,将目前的局势细细报告给师长,并请求支援。他很清楚,照这样打下去自己坚持不了多久,战士的伤亡速度太快,如果死要面子说自己保证守住阵地,那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对整个防线的不负责任,对全体参战官兵的不负责任。

师长沉默了很久,他要对师所辖防御阵地进行全面的的评估。师预备队已经在昨天被派到了木鱼山阵地,手上根本派不出人了,如果再要人只能请求军部支援。

“你们尽量拖,我马上向军长报告,如果军长批准的话,晚7时增援部队就能赶到。就这样吧。”说完师长毫不犹豫放下了电话,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林团长也不想多想,仗打到眼前这个境地,人人都心知肚明,就靠这点人马要守住整个‘药’姑山,那可比登天还难。现在重机枪也哑了,步枪手将承担更为艰巨的阻击任务。

林团长又从弹‘药’箱中抓起一把子弹,一一的将5发子弹压入枪膛,然后顺手将子弹上膛、举枪、击发。

“手榴弹准备!”林团长高声喊着。小鬼子越来越近了。

这手榴弹是目前357团最为重要的强大火力,鬼子前几次的冲锋都是让手榴弹炸下去的,看来现在又得故伎重演了。

林团长略带嘶哑的吼叫声让离他不是很远地方的一位穿着老百姓衣服的人听到了,他停止了‘射’击,转身靠在战壕边上观察了一下,重机枪阵地毫无生息,随即拉了一下身边的一位少尉军官,对他说:“崔参谋,我们上重机枪阵地吧?”

这个人一张布满尘土和烟灰的脸,从他的眼睛里我们看不到坚毅,看不到恐惧,就象一脸盆清水:平静、清澈、透亮。让人感到可笑是他头发,一缕长一缕短,就象狗啃的式的,有可能是一个极不耐烦的外行人用平常的剪刀剪的。

他是谁?这个阵地上怎么会有老百姓出现?

“你会摆‘弄’重机枪?”崔参谋对重机枪虽然略知一二但他自认为无法控制好重机枪,所以才疑问的问道。

“没问题,小菜一碟,你给我当助手吧。”老百姓打扮的人信心满满。

一般情况下,一‘挺’重机枪是由多人组成的一个班来管理的,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二名弹‘药’手。但由于马克沁重机枪较重,而且要有人专‘门’提供冷却水,所以5到6人是重机枪班的常规配制。有的师重机枪班的标配是8个人,1个‘射’手,2个副‘射’手,5个弹‘药’手。‘射’击状态下至少要有二人‘操’作才行,一人负责‘射’击,一人负责供应子弹。

眼前的局势崔参谋是心知肚明的,作战人员如此奇缺,如果再失去重机枪这唯一的强大火力支援,那阵地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好,上。”崔参谋没多犹豫,和他提着步枪,猫着腰向最近的重机枪阵地跑去。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