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
字体: 16 + -

第24章 一千克一卢布

第二十四章 一千克一卢布

确实,李韦德所不知道的是,普京等人之所以要和他这个私人军火商做这笔交易,正是有着个人的目的。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并将在五年内对苏联的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这样等等的过于急躁的决策,让普京这样有政治远见的人们是忧心忡忡。

因为这很可能会引发苏联政坛的巨大变动,甚至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变化。不能阻止这一切发生的某些人自然想到了自保,金钱自然也是自保的手段之一,也是未来政治资本的一部分。由于普京的职权关系,驻德苏军司令部的那些将领要想不被上面知道的行动,必然要拉拢普京进来参与此事。

而普京得知后则想的更远,虽然由于他现在在东德,官位上也不高,对于这场可以遇见的政坛风暴无力作为,但他早就想好要做一些政治投资,比如资助自己的老师阿纳托利-索布恰克的政治活动,这样自然需要资金。八十年代的苏联军人,可不比八十年代薪水很低的美国陆军军人要富有,只能是更加的穷困。

为什么要选择李韦德?一是因为根据普京的调查,李韦德确实只是一个私人军火商,不是西方国家的间谍特工。二是因为李韦德是个美国人,如果是苏联或东欧等华约成员国的国民作为军火商参与此事,对这样的生意就难保以后不会泄漏出去,给苏联政府知道了会倒霉的,但一个普通美国人的话可信度就几乎没有了,风险会大大的下降。三是因为时机的缘故,普京等人急需,李韦德就正好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目前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看着普京等待自己回答的眼神,李韦德轻呼了口气说道:“普京先生,您知道我是个商人,追求的就是利润。所以……利润分成70%归我,30%归你们。”

虽然有了生意,但价还是要还的,商人做生意嘛本来就是要讨价还价的。军火这种特殊的商品,在国家政府手中,是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上的战略工具;而在私人军火商手中,却只是一种参与市场交换,用来赚取面包和黄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普通商品而已。

“60%归你,40%归我们。”普京犹豫了一下,又重新开出了一个分配份额。

“好!成交!”李韦德看到普京有点犹豫的样子,知道可能这是最底价了,立即见好就收,反正这笔生意的军火量肯定是非常大的,利润总额自然不会小。当然了,这肯定和美军那边碰到撤军和裁军时,军火当废铁卖还是要差距不少,但这毕竟是自己正式入行的第一笔生意,自然想要个开门红。

随后李韦德又想到了一件事,连忙说道:“普京先生,不知你们这批军火究竟有多少?你知道我的资金有限,现在手里只有二百三十万美金。这样的话……”

普京微微摇头:“这个不要紧,你只要先付二百万美金首批款,剩下的等按照合同以后按时付清就行。况且驻德苏军裁军,也是三年之内分批次的,所裁减的十三万多人份额的军火,也并不是全部都一次就能给出的。我们要做的是一笔三年期限的长期生意。”

“这样就太好了!”李韦德一拍双手说道。他也知道,这将是一笔为期三年的长期生意,将会伴随着驻德苏军的整个裁军过程。

“那好!关于这笔生意的具体细节,等明天我们再详谈。下午我还要带着这个好消息,先跟我的那些老朋友们联系一下才行。”普京手指敲了敲沙发扶手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李韦德知道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便站起来笑着说道:“普京先生,那我现在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暂时告辞,明天我会再来的。”

普京点点头,也不再言语。

而这时,一直坐在旁边脸上挂着微笑,但沉默不语只是聆听着的*琴站了起来,笑着对李韦德说:“明天我会去旅馆接你的!现在嘛……就由我送你出去吧!”

“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你的真名了吧?”走出普京的办公室,李韦德便忽然用着俄语,转头向一旁的*琴问道。

*琴微微一怔,惊讶于李韦德的一口流利的俄语,还是标准的莫斯科口音,之前还以为李韦德只会英语和德语呢,所以刚才普京和李韦德的对话都是用德语的。

惊讶片刻后,*琴又意识到李韦德的问题,抿着嘴得意的浅笑着:“俄语不错嘛!呵呵……我叫伊夫琳-普京(eveline?putin),*琴是我的代号之一。”

“伊夫琳……很不错的名字。”李韦德口中念道,看着笑嘻嘻的*琴心中暗想,这个伊夫琳的性格可实在是和严肃、不苟言笑的苏联人大相径庭,就是不知道这是天生如此,还是经过训练的了。

走出别墅来到院子里,伊夫琳领着李韦德坐上了一辆车,没有叫司机而是由伊夫琳自己驾驶,李韦德则坐在了副驾驶座位上。汽车开动,随后开出安基里卡大街四号的大门,向着李韦德住的旅馆方向开去。

“对了,有件事情想要告诉你!”开着车的伊夫琳,忽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开口对李韦德说道,“其实关于你的信息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只查到了你的真正身份和出身、以前在纽约街头当过混混、经转瑞士来到东德、频繁的在**地段出没并试图接触政府高官,其它的像你来东德的目的我们可不知道,都是根据你去年年底做过军火生意而推断出来的。”

“还有,你行动的时候警觉性真高,为了怕你发现,好几次我们的人都跟丢了不见了你的踪影,所以你在东德期间的具体行踪我们只是知道了一部分一个大概而已,直到你来德累斯顿才让我们有了最终的推测。正好我们也有着这方面的需要,便有了今天的会面。”

“原来是这样啊?”李韦德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普京和自己的谈话,为什么一开始是绕圈子试探了,自己还以为对方克格勃什么都查的清清楚楚了呢。不过反正也无所谓了,像这种形式的生意,对方自然需要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对方也肯定会帮自己保密的,因为他们也同样不能见光。

李韦德心中想着事,伊夫琳也没有再说话,只是把汽车开的快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那天下午,普京和他的几位老朋友说了此事后,得到了他们的初步肯定,不过他们还是需要和李韦德面谈,于是普京便带着李韦德去了位于温斯多夫的驻德苏军司令部。等到了那里,李韦德才知道普京的那几位老朋友究竟是些什么人物。

主要就是四个人:驻德苏军集群总司令鲍里斯-瓦西里耶维奇-斯涅特科夫,驻德苏军集群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维克托-斯捷潘诺维奇-切切瓦托夫,驻德苏军集群副总司令兼后勤部部长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索罗金,驻德苏军集群后勤部副部长兼后勤参谋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伊萨科夫。

有了这四个重量级人物,加上普京这个负责监视整个驻德苏军,掌握着东德境内克格勃和格鲁乌情报权利的关键人物,他们要和李韦德做的这笔军火生意,自然是畅通无阻。

在众人密切详谈了一天,把所有的交易细节都谈论清楚后,李韦德和对方签了为期三年的代理合同。当然这样的合同究竟有没有法律效应就很难说了,更多的只是给双方的一个约束而已。

谈好生意签好合同后的第二天,正好有关裁军事宜的正式文件,也从莫斯科的苏共中央下达到了驻德苏军司令部。于是这笔为期三年的军火代理交易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就是这些了!根据合同上规定的,交易种类限制在单兵武器为主的小型轻型武器范围内,你可以选择的就是像手枪、机枪、步枪、手雷、地雷、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等这些武器装备,大多都是九成新或者全新的。”伊夫琳面露微笑的向李韦德说道。

伊夫琳和李韦德此时所在的地点,是在苏军德累斯顿基地的军火仓库。自从签订合同确立生意,而裁军事宜的正式文件也下来后,普京等人便让伊夫琳作为他们的代表,来和李韦德进行生意的具体操作。于是这天上午,伊夫琳便领着李韦德来到了这里,参观了存放小型轻型武器的军火仓库,以便确认正式交易的商品型号。

在参观过后,望着眼前巨大的军火仓库里,那一架架一箱箱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李韦德默不作声思考了一会时间,然后对伊夫琳说道:“7.62毫米ak-47突击步枪肯定是要的。然后o3m-72防步兵跳雷、pomz-2式防步兵地雷、tm-46防坦克地雷、ags-17式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bg-15式40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40毫米rpg-7型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筒等等这些都要。”

“嗯……手枪和机枪类的武器就不要了,因为大批量的不怎么好卖。手雷也是大量需要的,各种型号的都要点。子弹和榴弹等这些弹药,自然是必不可少。至于其它种类型号的武器,等这第一批生意完成后,再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吧。”

李韦德陆续报出了首批交易的商品型号,待他作完了决定,伊夫琳转头向旁边拿着工作簿和钢笔负责记录的一位助手询问道:“都记下了?”

见到那位助手点头肯定后,伊夫琳又转过头对李韦德说:“这样,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些武器装备的基本价吧!”

“嗯。”李韦德点点头。有关这笔交易中武器装备的基本价,是要具体的武器种类型号才能确定的。不过基本价是要上交苏联国库的,剩下的利润才由李韦德和普京等人分成,李韦德也不怕对方订的太高。

只听伊夫琳语气轻松的说道:“这基本价计算也很简单,由于都是些单兵武器为主的小型轻型武器,我们也不再一一的计算了,都是平均价:每千克一卢布。”

“什么?你是说按照重量进行计算,一千克一卢布?”李韦德不敢致信的错愕着,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

一千克一卢布是什么概念?拿7.62毫米ak-47突击步枪来说,其带弹夹的重量是4.79千克,这样一算就是一把原版ak-47仅仅卖4.79卢布。

八十年代的卢布兑换美元汇率是比较稳定的。苏联在其中央银行挂牌汇率为0.6卢布兑换1美元,但其实在国际自由市场上13卢布才能兑换1美元,这才是实际的交易价值。

按照13卢布兑换1美元的汇率来计算,就是0.37美元不到就能够买把ak-47,还是九成新甚至全新的原版。这样的价格肯定比美军撤军或裁军时,把军火武器都当作废铁卖的价格,还要便宜太多,即使是在现在的苏联国内钱比较值钱的情况下。

想想美国国内市场上,全新原版ak47平均零售价500美金、平均进货批发价400美金,二手八成新ak47平均零售价400美金、平均进货批发价230美金的价格,再想想上次和*莫尔的那笔交易中,差不多200美金一把ak47的进货价,李韦德心中有种吐血的感觉。

待伊夫琳再次确认这样的基本价后,李韦德闷了半天,才从口中蹦出了一个单词:“fuck!”

—————————————————————————————————————

ps:本文的情节是虚构的!但真实历史中,确实有一批苏联将领和官员,通过这段时期的裁军行动而获利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作为政治资金。这和某些美国军官为了他们私人的战争(如竞选),所做的行为差不多。

关于卢布兑换美元的汇率,本书今后都按照自由市场上实际成交价13卢布兑换1美元来计算,直到苏联解体。

另外关于本章里一千克一卢布这个价格其实并不离谱,因为现实历史中就有过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不只是苏联干过,具体情况就不能多说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在某些地区某些年份曾经二手八成新ak47卖过每把零售价6美元的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