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天罗
字体: 16 + -

第96回 宋江赵高论忠义 白虎将动恻隐心

余额不足

上回说到,世纪攻势后期,宋军围城,唐军做困兽之斗,唐王哀帝李拀宁死不降顽强抵抗。宋大军压境铁桶般围困,唐军出不来;唐军严密防守军民一心,宫城固若金汤,宋军也进不去。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若是这么拖下去,两军都消耗不起。宋军派出细作潜入大兴城制造混乱,大军在城外集结蓄势待发,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攻下大兴城。日夜操劳的唐王李拀终于因体力不支倒下,城内起火,众人掩护李拀转移。半路上赵高掉队被白虎将宋江生擒活捉,赵高贪生怕死自愿做引路向导。

大兴城东宫。

赵高听说了宋江自报家门,心里咯噔一下。要问赵高为何如此惊吓?八重门杀手的恐怖早就在大唐子民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八重门就是大唐人死神的讯号,更不用说杀手中的杀手四神兽将了,他们是死神中的死神。赵高身为大唐官员,起先只是地方小吏,不过他运气挺好,在他上头的官员接二连三被八重门的人刺杀,他就顺理成章一步一步快速往上爬了。赵高脑袋也算灵光,瞅准时机走通一些路子,升官后又侥幸逃过几次刺杀,好不容易从一地方小吏做到京都要员的位子,倒也没花费多少时间,心中又喜又怕。喜的是自己终于咸鱼翻身高高在上,怕的是大宋八重门专杀大唐高官。大唐其他官员看着赵高一步一登天的往上爬也不眼红,反而纷纷赞同。众官员都避之不及,有人冒出头来自然欢喜,于是乎众官举荐赵高半推半就你情我愿扶摇直上九万里。做了大官后的赵高胸无点墨,没有半点才能,根本不能胜任。李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初众官大力举荐,李拀以为这名不见经传的的赵高还真有点本事,后来一看,这不就是个一窍不通的二愣子嘛,可又无可奈何,因为没人啊。李拀也管不了那么多,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已经够让他头疼的了。渐渐的李拀也不操心这些浑水摸鱼投机取巧分子,就给他个虚位,先用这个萝卜把这个坑填上,免得造成朝中无官的悲惨局面。没有的逞心如意的帮手,李拀把所有的事扛在自己身上,无论大小事务一律亲自过问,皇帝做到这一步也挺不容易的,难怪要累垮。高处不胜寒,赵高做了大官之后日日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会成为八重门猎杀的对象。对此一些官员包括赵高在内接受了一些自我逃生训练,以便在危机时刻逃离杀手猎杀。为了活命,赵高学的格外刻苦,舍不得高官厚禄,学习逃生技能遭些罪也值得。赵高手脚上颇有些功夫,打不赢逃跑是没有问题的。一开始赵高还抱着侥幸的心理暗自琢磨,找个机会溜走,一听说对方是白虎大将,心就哇啦哇啦凉了。一般的杀手倒好对付,可是想要从终极杀手神兽将眼皮子底下钻空子压根儿没可能。赵高叹气,暗自叫苦。

半响,宋江见赵高坐在地上不起来,便有了八分恼火,疑虑这小子耍花招。赵高见宋江懊恼不敢多想,小腿肚子打着哆嗦颤颤爬将起来。赵高在前面低头闷走,边走脑瓜子飞速旋转想对策。宋江着急,便问道:“你带我七拐八拐绕了许多路,到底什么时候到?”

赵高想的出神,一时间没听到宋江问话,宋江从后面拍了赵高一下,赵高以为宋江要下手,连忙跪倒磕头哀求道:“好汉不要杀我!”

宋江好笑:“你这怕死的小人,缘何做了大唐皇帝重臣?大唐皇帝有眼无珠,难怪国家灭亡。我几时要杀你?只是问你还有多远。”

赵高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长吁一口气道:“再过两个廊道便是东宫侧门,皇上去接小王子,那里是必经之路,好汉只消在那里守株待兔,大唐皇帝便会自投罗网。若是好汉杀了皇帝,定要饶我性命。”

宋江哼哼两声没说话,赵高不知何意也不敢多问。沉默半响,宋江说道:“赵高,跟我说说你家主子。”

赵高略略想了一下,不知道宋江所谓何意,但不敢怠慢,便回道:“我家主子虽算不上功德明君,但绝对算不上昏君。和唐高宗的开元之治自然没法比,比唐玄宗专宠险些误国强多了。不过我家主子也有专宠的时候,他不宠妃嫔,单单宠爱王子。”

宋江有些兴趣:“说说看。”

赵高道:“王子是独子,皇上老来得子自然溺爱,星星月亮般供养。可是小王子身体不好,一直体弱多病,宫里的太医没少费心,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没少跟着操心。有时候少主一犯病,皇上急得是焦头烂额,茶不思饭不香,朝政都顾不上了。”

宋江冷笑:“嗬~!”

赵高接着说道:“我家主子若是生在太平时节必是贤明君主,只可惜生在乱世。皇上生性平和,不愿争斗,有治世之才却无征战之能啊。”

宋江道:“你倒说说唐王李拀有何治世之才?”

赵高稍稍直起腰板道:“皇上勤政爱民,对待百官更是不薄。自哀帝即位以来,大唐境内国泰民安,老百姓家有余粮库有存银,温饱自足,南北商旅互通有无,东西文化交流互补。民务农五谷丰登,牧场牛羊成群,沟渠鱼虾连片。民经商财源广进,吃穿住行均能获得满足。民求学全面发展,州郡学府林立,文人雅士齐聚唐国。此外,人们生活稳定富足,犯罪率大为下降,民间数十年无盗无抢,落草为寇者重返田间。民风甚好,不赌不嫖,但凡赌坊、妓院、监牢常年空虚。君爱民民拥君,唐王哀帝贤明早已深入人心了。”

宋江喟叹道:“如此说来,倒还真是一明君。”

赵高顺势说道:“的确是明君,所以大唐百姓才会权力拥护我主抵抗外侵……”!刚说完赵高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捂住嘴改口道:“所以这些愚民才会受到李拀的煽动诱导,自不量力胆敢与将军天兵以卵击石。”

宋江坦然道:“无妨,你说的没错,得民心者必是明君。但是我们不是要入侵你大唐,中土诸国分裂已久,各国枭雄并列于世,自古弱肉强食强者生存。我大宋皇帝神宗上顺天命一统中土,你家皇上再是贤明也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更不能违抗天意。”

赵高连忙附和道:“是是是!”

宋江道:“各位其主,我立誓效忠宋廷。纵然大唐皇帝李拀多么贤明,我也必须执行我主交予我的使命,必须刺死大唐皇帝。忠义不能两全,我既然选择尽忠就必须舍弃大义。你呢,赵高,你为大唐命官,皇帝重臣,为何要做出叛主之事?”

赵高眼皮一跳,辩道:“将军,我是一贱民,侥幸混得两天官当当。为人臣到哪儿都是人臣,唐国大势已去,我也得另寻明主。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没必要做无谓牺牲,只好顺应天命为大宋效力。我带将军来寻唐王不能说卖主求荣,只是我是明白事理之人,天命要大宋统一天下,我也是道最后关头略尽绵薄之力,一表后知后觉醒悟之心,二表顺应天意归顺大宋忠诚之意啊。”

“哈哈哈!”宋江大笑三声道:“赵高啊,你不愧为聪明奸诈之人,巧舌如簧油腔滑调。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一个尽忠的机会如何?”

赵高以为有救,‘扑通’跪倒便拜:“谢将军,将军只管说,我定听从将军吩咐。”

宋江侧过脸,冷光打在戴在脸上的面具,显得分外狰狞:“我刚刚说过,若杀了你家皇帝便不义,不杀便不忠。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帮我解决这两难的问题,你看如何?”

赵高不得其界,还是纳头道:“将军尽管吩咐。”

宋江道:“你听说过‘镜影义士’嘛?”

赵高一听,立马跌坐在地上,脸色煞白。赵高仰天长呼:“天亡我也!”为何赵高会这般害怕?所谓‘镜影义士’指的是替死之身。在这中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中土大战开战之后有许多昔日同窗好友、师生、亲朋、乃至父子兄弟各位其主,然而这些关系很好的人难免在战场上刀剑相见。要斩断这羁绊,比如父子兄弟对战,如何下的去手?无论子弑父、弟杀兄这都是忤逆之事,是不义之举,但是不战不打不杀又是对主子的不忠。君主对臣民的洗脑灌输和男人看重的名节声望,在战争年代,天平便偏向君王忠诚一方。父子不得不开战,为了寻求心理安慰,比应运产生了‘镜影义士’。‘镜影’是指这些死士便是你我在镜中的影子,便是你我的代表,‘镜影义士’作为对战父子的代表以死表示行不义之事的惩罚,算是和神明做个交换,以一条性命交换不义的无奈。这样即使做出不义之事之后也不会下地狱,这种毫无人道的欺天瞒地不耻行为却被默认流传下来。宋江的意思便是让赵高作为他的‘镜影义士’,赵高是贪生怕死之人,岂能不慌。

赵高求饶道:“将军饶命,除了这件事,你说其他什么都行。”

宋江一脚将赵高踢开,喝道:“你这叛主苟且偷生之徒,本来就是该死之人。可叹我宋江忠义不能两全,我已经弃义斩杀明主,若是还要坐视你这等小人行不忠不义之事不管,我还有何脸面谈忠义!”

宋江提刀便砍,赵高急中生智,手一指远方嚷道:“休要放走唐王!”宋江将信扭头便望,赵高乘机刀口下逃生,三步并作两步走一头钻进园中水井。宋江这才醒悟过来,追过来查开,不见赵高身影,只有井中水波尚未平复。宋江再看这井深数丈,井壁陡峭光滑,量他赵高水性再好也不能逃出来,早晚困死井中。宋江砍断井绳,转身离去。没走两步,只见前面一片嘈杂,一看正是老主管和十几个甲士太监拥护着李拀怀抱着小王子赶过来。宋江迎上去,老主管一看是大宋八重门杀手大惊:“兵甲速速阻挡住这厮,剩下尔等快护送皇上王子离开。”

这些兵甲都是死士,便一拥而上,白虎将宋江虽厉害,唐王护卫兵甲也不是省油的灯。宋江一连砍翻两个,其他人毫不畏惧前仆后继,宋江一时摆脱不开,老主管护送皇上远离,边逃边寻求救援:“白虎刺杀吾皇,速来救驾!”

宋江知道不可纠缠,一发狠将几个兵甲尽数砍倒,大步踏过来追上揪翻三两个小太监,拎起李拀后领便要砍。老主管和众小太监眼看不妙,自知不是对手又担心皇帝安慰,四下求救,一时间整个皇城都传开大宋白虎将要刺杀唐王的消息。李拀吃吓,转过身来,宋江这才注意道唐王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这婴儿正酣睡,胖乎乎红彤彤的小脸甚是可爱,宋江心一惊,不知为何,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油然袭来。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