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沉浮
字体: 16 + -

第15章 多出来的妹妹与新募军

第十五章 多出来的妹妹与新募军

大戴帝国平都行省并州府府衙(满满的威严感)

经过一番审讯。那一帮人贩子终于把实情说了出来。

他们接受上级的派遣,到平都一带去抓难民,然后就地处理。卖出的钱全部上交给上家后再得到三成分红。

而负责和他们接头的上级委派的中间人他们并不认识,每次见面也都蒙着面罩。

公子印很遗憾,一条线索就这么断了。

全部押解到平都去!

在打发后,所有救出的难民都发放了路费让他们回家。

除了那个陆春寒。

对于这个小女孩,公子印充满了好奇。

换做你也一样的吃惊。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此时应该是尽情娱乐的年纪,无聊时坐在闺中,绣绣花,抛抛绣球,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应该过的生活。

而这位陆姑娘却不同。孤身一人在难民中间,举目无亲(至少没找到),少言寡语,却张口闭口一套兵法那是背得滚瓜烂熟。

公子印亲自试了试,发现陆春寒除了会背帝国钦定的兵法教材《大戴陆备》《武书》等,还会背明国的兵书如《纪效新书》《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等等。

种显御还拿来一本《孙子兵法》一字一字的对比,发现陆春寒竟然背得一字不差!

奇人啊!

此时。。。。。。

陆春寒坐在知府的椅子上,下面公子印、种显御、张革嘉、范东、权重先分别在两旁坐下。

陆姑娘呆呆的作者,两手放在扶手上,头低下着,眼睛盯着桌上一样东西死死不动。

并州地图。。。。。。

公子印在一旁打量了很久,终于,他打破沉闷说道:“陆姑娘,究竟你家住在哪里,好让我们帮你回家啊!”

“。。。。。。”

“是啊,你年纪这么小,并州这么破,不适合你在这里待啊。乖,把你家在哪儿告诉叔叔。或者你家人呢?不会只有你在并州吧?”种显御有接着说。

像是被戳中了痛处一样,陆春寒突然把头一沉,上手紧紧地抓着扶手。嘴唇紧抿,脸也涨的通红。

公子印察觉到了,赶忙对种显御说:“先别问了!”

种显御闭上了嘴,公子印又说:“姑娘,无论发生了什么事,请你把事情全部告诉我们。我们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你的。”

听到这话,陆春寒突然把头抬起,水汪汪的碧眼注视着公子印。

公子印惊了一下,然后,陆春寒低声说:“我。。。。。。不想。。。。。。说。”

果然有隐情。

公子印连忙说道:“没事,不想说也没关系,待会我让人帮你准备一个房间。等你什么时候想说你就说吧。现在你先住在并州好了。”

“别。。。。。。我。。。。。。”

公子印话是这么说,但还是想得知事情的一切。

“我。。。。。。我是远州人,祖上四代都是武官。爷爷曾经是武威将军。”

公子印吃了一惊。武威将军,又姓陆,在最近几十年只有一人,那就是咸兴年间(701-734)的库沙克安司总督、兼武威将军陆德辉。

这位陆将军可是鼎鼎大名。当年南下领兵帮助索明顿王国抵抗东倭百万大军的帝国统帅正是陆德辉。

陆春寒还在说着:

“爷爷死后,父亲不愿习武,只是诵读诗书想以此考出功名,但屡考屡败。最终只是一个举人。不得已只得作为一个举人去省城求官。结果半路遇到山匪丢了性命。”

“家里没了父亲,母亲得知噩耗第二天就死了。家里仅靠爷爷留下来的财产过活。”

“后来城破了,两个老仆人护着我出逃,结果遇到了人贩子,把他们杀了,只留下我一个。把我几经转卖,倒也没对我做什么奇怪的事。然后我被偷偷送到并州。”

“小女子不才,只是天资颖慧,背熟了十几本兵书,在爷爷的教导下也熟悉军务之事。请大人收留!”

公子印顿时惊住了,好半天回过神来。他转头看看正在发笑的张革嘉等人,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然后又转过头来对陆春寒说:“姑娘,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你的身世,就可以把你送到亲人手里了。并州。。。。。呃。。。。。关键我并不擅长照顾人,怕你在这里吃苦。”

陆春寒的眼睛顿时变得泪汪汪的,她略带哭腔的说:“大人,我不要回家。我家人死光了,我不愿意一个人回家啊!”

公子印尴尬地看着眼前这个哭的梨花带雨般的小姑娘,顿时心软了大半。张革嘉强忍着笑意(忒不地道),对公子印说:“大人,您就收留她吧,怪可怜的。”

公子印这才明白陆春寒为什么一开始不回答他的话。她不愿意提及自己家人的死去而选择了沉默,变成一副沉默的样子。

此刻打开心扉,却像一个真正的姑娘。

陆春寒见有人帮腔,也顿时来了劲,对公子印说:“大人,就收留我吧!”

“大人?我才二十七啊,没这么老吧!”

公子印确实是个美男子。虽然是个武将加上外放的地方官,历经大战风吹雨打依然就好的容貌。

“嘻嘻,那我就叫你哥哥好了!”“什么!”“那么,我住哪里?”

公子印彻底傻住了。与其说他傻住,不如说他已经彻底地败在了陆春寒手里。

这和几个时辰前那个被围在桌子上的可怜人和那个沉默寡言、显得成熟稳重又带有许多神秘感的女孩是一个人吗?

转变的太快了吧!

公子印呆住了,呆呆的坐着。范东看不下去了,赶忙迎上前说:“知府衙门里有一间空厢房,我这就带人去打理。”说着,便快快溜走了。

陆春寒回到知府椅子上重新坐着,翻看着上面的文书地图。

公子印看见了,赶忙走上去抢过来,对着陆春寒骂道:“小东西,这些文件很重要的,哪里是小孩子该看的!”

陆春寒不服气了,对公子印说:“这些?当年我连爷爷的作战文件都看过呢。好几次的军事会议我都有听呢!”

公子印拿住文书的手停在半空。

将门出虎女,这女孩,不得了哎!

这时,门外走进一个小兵,对公子印下拜道:“大人,王将军带着新募军一千人来了,已经到了校场。”

公子印听了,马上回到道:“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陆春寒听了,嚷嚷道:“我要去,我要去!”

公子印回过头对她大喊道:“小孩子家,去那里干什么!”

陆春寒不乐意了,还是缠着公子印说:“我就要去嘛!哥!”

公子印惊住了,但他马上又纠正道:“听着,我不是你哥。在并州,你要叫我大人,知府大人!懂吗!”

陆春寒还是不依不挠,公子印此时觉得自己快被逼疯了,这时,张革嘉又迎上前来,笑脸道“大人,就从了她吧,毕竟是个小姑娘,怪可怜的。”

公子印气疯了。自己拿这个女孩没辙,旁边又有一个家伙出来当好人。

不行。必须得治治他(她)了。

突然,他想到一个好主意。

“张革嘉,我叫你征兵的事,办了没?”“这个。。。。。属下还没。。。。。。”“那还不给我去办!”

张革嘉灰溜溜的走了。

公子印大步走出府衙,种显御紧紧地跟着。但陆春寒还是如小鸟一般跟了过来,围着公子印转圈圈。

就当没事人一样吧。这是公子印内心的想法。

校场。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了,太阳已经准备下山了,挥发出今天最后一阵闪耀的光芒。

王显领着十个并州军和一千个投军的难民,排列在校场上。

自从张贴出募兵的布告后,在高额军饷下,投军的人那是一波接着一波。王显挑选其中的精壮一千人,带到并州来。

当王显看到公子印的身影后,赶忙迎上前去,对他说:“大人,多亏您的银子,中前卫五百亩地,几天就翻完啦!那儿现在人可多了。您瞧,您要的人我都给您带来了。”

这时,王显像看到怪物一样,指着公子印身后的那个人,问道:“大人,她是。。。。。”

不用说,他看到的正是陆春寒。

公子印回头看一眼,还没来得及说出口,陆春寒抢先说道:“他是我哥!”

公子印差点晕了过去。他急忙对张大了嘴巴的王显辩解道:“这事以后再议!”说着便走进了校场。

王显呆呆的看着这个小美女,看着她蹦蹦跳跳地跑进了校场,然后是种显御、范东、权重先意味深长的眼神。。。。。。

出什么事了?

一看到公子印走了进来,一千人顿时安静下了。在看过公子印后,统一把目光转向了他身边的陆春寒。

陆姑娘生来没有被这么多人看过,急忙躲到公子印身后。

公子印假装咳嗽一下,然后步入正题,对新募军说:

“大家,我并州知府公子印之所以张贴出这份征兵布告,就是为了为国家尽一份力。夷贼刚刚撤走,帝国防务空虚。在这时就需要新募军队。大家也都看到了,你们当兵,除了吃饭拿饷,就是上战场打仗。若在太平时节,无论刮风下雨,都少不了你们一周一两银子。”

“在我手下当兵,饷银再涨八十分钱钱(一百分=一两)。但你们必须多吃点苦。因为,如果你们参军,在兵证上签字画押,你们就是并州军了!”

就是在京军,一个月的饷银倒也只有四两银子。合着够买八十斤米。

可并州军的军饷竟然比京军还多!

并州军。。。。。。如同往平静的湖里扔进一块大石头。

并州军的威名谁没有听说过?

但是,训练肯定很苦,自己参军只是为了吃饭拿饷而已。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这是许多老兵油子的想法。

公子印早就看出来了,他大声说:“虽说当兵吃粮天经地义,但如果当兵不能保护平民,你们哪里有粮吃!如果加入并州军,我保证你们粮饭管够,饷银充足!”

前面的一番微言大义,新募军根本听不进去。知识公子印最后一番话的最后八个字。倒是如图魔力一般,一千人已经被牢牢地吸引了,在并州军和衙役的指引下纷纷签字画押。

公子印看着这一切,心里暗暗的高兴。如果训练得当,两千人就有了。

王显还是在一旁盯着陆春寒看。

“大人,这一千多号人哪里安置?”种显御突然问道。

“这,就让他们先回中前卫吧。明儿我再派人到太安调帐篷来。”

“是。”

陆春寒在公子印身后,嘟囔道:“哼,兵痞!”

此日,九月二十九日。

当日夜,第一批砖瓦一百车运到了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