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
字体: 16 + -

一百七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下

一百七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下)

忠烈祠位于红岩镇李家寨山上,如今的李家寨今非昔比,一条长长地围墙把整个山体从三面合围(相信读者还记得有一面是悬崖),最高的地方近八米,低的也有四米多,围墙宽两米,全部都是用土石相结合而建,上面有各种轻重机枪,最另我吃惊的是正面还配制了三门榴弹炮,别的地方也或多或少的配制了些土炮,这样的装备在湘西所有山寨中算是最好的了,而忠烈祠就修建在围墙内的这座山峰的山顶。

忠烈祠占地近一亩,全部采用青砖青瓦建造,都是用人力从山下一块一块地往山上背,在短短三个月内建成,可见当时采用了多少人力,消耗了多少物力。忠烈祠祠前是一块三四百平方米,用碎石铺成的平地,上面有些石凳,周围都是高大的松树,而大门也是用厚厚地红木制成,门的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不像对联的对子:告急!中华告急,烽烟四起蛮夷略;男儿,华夏男儿,提枪上阵杀血狼!横批:忠烈祠。进去后就是一行碎石铺成的小道,小道的两边都是万年青或者松树,给人沉闷而严肃的感觉,三十七米的小道走完后就来到了忠烈祠的祠堂,祠堂没有门,也没写任何字体,而是把门口的左边染成了红色,把右边染成了黑色,在门上面却是雪白一片,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人能结合环境充满幻想。祠堂内的灵位都是用金色镶边,白银色的宋字体,最显眼的就是最顶端的那一块金底面红色字的灵位了,那上面有一行字:左侧:赤胆忠心 精神励万代;右侧:卫国戍边 业绩撼千山。头顶横批:忠义千秋!每一块灵位前都有三根香和两支白蜡烛。再往后面就是坟地了,每一座坟地的墓碑上都栽种了两棵松柏树……我悄悄地问那主管忠烈祠的老人,这是谁设计的,老人告诉我是出自师傅之手,听的我是又伤感又高兴。

我站在这些灵位前,仔细的看着眼前每一个牌位,想像着他们在九泉之下又该如何,是继续在一起和鬼子较量还是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呢?他们的称呼是否依然是狙击手?……

就在我想着入迷时,刘震峰悄悄地在我身边说:“大哥,外面都准备好了,超哥叫我来问问,你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带着苍凉的神情长长地叹息了下,点点头,转身向外走去。

三四百平方米的平地上早就站满了人,中间站着的是两百多位精神抖擞的狙击手,各个全副武装,只是在他们的胸前都挂了朵小白花,因为队形整齐,看起来还好点,但在这周围,那真是人挤人了,每个人都头戴孝帕,有的还在衣服上憋了个黑色的孝布,这么多人却没发出一点声响,大家都知道来这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在这沉静的场面上有股沉痛和哀伤的灵魂在徘徊着。

“说实在的,我现在最不想来的就是这个地方,因为这儿埋葬了多少我的兄弟,可我又最想来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安息着那么多的军魂。”我低头说着,然后又抬头看了四周一眼,大声的怒吼道:“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儿,因为这儿有这么多的热血军魂,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兄弟,是让每一位军人,每一位有良知的炎黄子孙,每一位中华子民都应该敬重和永远铭记在心的英烈,他们用热血青春浇灌着中华军魂,他们用敌人的行为洗刷了中华之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完整。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时,他们义无返顾的抛妻弃子到更多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战斗;当国家危急时,他们放投笔从戎,浴血杀敌,含笑面对死亡;当战场需要他们时,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与敌血战到底。正是这种誓死报国之精神铸造了中国军魂,正是这种有我无敌的血战精神打出了中国军威。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他们的功勋,将与世长存!”

然后我努力的向四周看了看,轻声的说:“各位亲友,请你们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明白,当国家和民族危亡之时,有更多的地方需要他们,谁叫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归宿和军人的天职。面对忠孝,他们只能为国尽忠然后才能回家尽孝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国哪有我们的小家。在此,我代表英烈们,代表特勤团所有战斗队员,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这是我第一次在演讲之后没有掌声的场面,回答我的却是渐渐四起的哭声,声音越来越大,大的让人心酸,也让人心痛。为了不让这样的场面太过于悲伤,我对刘震峰看了眼,这小子立即就大声的喊道:“送英烈进忠烈祠仪式正式开始!”

马上,八个身穿孝服的小孩子,每人举着一个白色的大盘子从队伍后面向前缓缓走来,每个大盘子上面有都有几十个,用红线捆着用红布包着的一小撮头发,那都是从牺牲的兄弟们头上剪下来的。

“送牺牲的兄弟进忠烈祠!立正!敬礼~!鸣炮~!”花和尚大声喊着。

“唰!”整齐划一的军礼依旧让人震撼,依旧让人感觉到这上面的刚强,连旁边原本在哭泣的亲友们也暂时吃惊而骄傲的看着这样的场面,然后就是炮竹声密集的响起。(现在这个自给自足的时候,为了节约子弹,我们只能用炮竹来代替了。)

等那几个孩子走到我身前,炮竹声才停下来,然后我拿起一小撮头发,按红布上的名字大声的念了下,立即就有他的一位亲人出来颤抖的接过头发,再含泪的用红布把这撮头发包好,放进早已准备好的灵位下的那个盒子里,最后在一名兄弟的搀扶下向里面走去,随即就有一阵鞭炮响起。

哭声越来越大,我的心也越来越沉痛,有好几次我都想让别人来代替我,可我的心却让我坚持着,看到一双双枯燥的手颤抖着接过红布和那小撮头发,看到他们都眼含热泪,看到他们的身体都在轻微摆动,看到他们站立不稳,我心里也特难过,就好像我是他们一样,最让我难过的是有二十六位兄弟没有人来接他们的灵位,我知道,他们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我只得含泪的让两位兄弟一起送他们,看到这一切的一切,听到这一切的一切,我怎能不忍受着,我是团长,就应当为跟随我的兄弟尽最后一点义务,这也是我的职责。

感觉到时间过的比一年还漫长,终于,一百四十三位兄弟的灵位都送进去了,我感觉到就跟大病一场似的,整个身体都是冷汗连连,连右肩上的伤口都觉得隐隐作痛,在刘震峰的搀扶下,我在一边坐了老半天,听着冯浩几乎是煽动性的演讲,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想法,只有一个感觉——麻木!

……

下午的会议开的很是激烈,连彭兵和阿超都参与到其中了,别的地方大家都没什么大的意见,争论最激烈的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和人手从什么地方补充的问题,还有县保安团的问题。

在后勤补给,特别是武器补给上:由于一时还不缺少粮食,而且湘西也不缺少鸦片种植户,达叔和平叔都坚持武装贩运鸦片出去(平叔还愿意捐献其大部分家产,并乐意做这老本行,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这个控制了整个龙山及周边部分地区的武器供应大王,一次性就捐献了八万大洋,听的所有人都是头皮发麻,看来还真是赚钱啊!),然后在押运回武器和盐,这都是现在最赚钱快而多的偏门了,但这样大规模的武装走私,必定会打乱原有的势力分配,而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敌人;阿超和方挺义都坚持在大家都种鸦片的时候,多开垦荒地种粮食,然后可以卖给那些种鸦片之人,这才是长期生存的根本,可问题是这样做必须要一年以后才能见效果,解决不了当前的供给;而冯浩在我再三请求下表示,最好是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发动群众(暂时不打土豪分田地),争取早日在龙山地区进行武装斗争,让龙山成为又一个苏区,这得到了彭兵的支持至于贩卖鸦片的事,见我们大家都同意了,冯浩只好说现在情况特殊,自己不好表态。

在人手补充方面,阿超和达叔还有方挺义和平叔都坚持全部从湘西本地招募,这样的意思是便于我们自己控制军队,但彭兵和冯浩都坚持不仅仅在湘西,而应该从全国各地,特别是苏区招募,这样的目的可以快速提高特勤团新兵人员整体的狙击素质。

安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在先保安团方面,阿超和彭兵都看不起这近两千人的保安团,所以采取高压(说的更难听点就是灭了他)政策,方挺义也支持这政策,他还愿意带队攻打;而冯浩坚持拉拢过来的意思;平叔和达叔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意思,尽量忍让,特别是短时期内的忍让。

说的好听点,大家都是为特勤团献计献策,在友好的环境下热烈的争论着;说的难听点,大家都有自己的打算,有的为公有的为私,就只差拍桌子动手较量一番来决定了。

看他们这样激动,我虽然已经成了个营长,但那是对外面人说的,在座的都知道真正的权利归属于谁,最后我站起来对这三方面做了总结,其实也就是个择中的办法:为了特勤团的长久发展,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不惜一切手段’扩大特勤团的实力,在后勤补给上,在过一个月就可以开始种植水稻了,我们边开垦荒地种水稻边贩运鸦片,启动资金从平叔捐献的八万大洋加上从凤凰城建设中抽调七万大洋,专门成立一个押运营,由平叔任特派员,先教一下下面的人摸摸门路和江湖经验,以后等下面的人业务熟悉了,关系打通了,平叔也就可以专门管分配的任务了,现在平叔所分配到的任务由我暂时代理,眼镜蛇任营长,大头任副营长,人员由三方面组成,从特勤团抽调五十人组成特务排,由眼镜蛇直接管理,从方挺义那抽调六百人,平叔是把所有的家当都押在我身上了,所以他自愿提出他以前带的那支专门押运的队伍也全部参与进来(总共有五百多人,平叔留下一百多人管理他在县城的店铺和看护家园外,整整四百人都贡献出来了。),这样一共就达到了一千零五十人。还是那句老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做几次就收手(我没想到这贩卖鸦片也跟吸鸦片一样,很难止住利润的**,也成为我后来在文革初期被批斗的一大证据,还好毛主席提出‘军队不能动,不能乱!’的口号……),至于早日发动群众把龙山变成苏区,我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控制住整个龙山那是必然要进行的,但变成苏区那样的打土豪分田地,在这个环境下,那可是万万不能进行的,不然不等我发动,十三大首领(其实也就是各个县的大姓人所控制的队伍)就得先来灭了我,我的老家就在这,我可不能拖家带口的跑吧?所以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还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执法队,人数初定为五十人,由花和尚任队长,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团内的执法和对外面的刺杀。

在人手补充方面,由于从全国各苏区招募人手那最少也得等上几个月,所以先从湘西地区招募第一批人手四百人,两个月后再招募六百人,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全国各苏区招募五百人,估计两三个月后从全国各地招募的人手也应该到达龙山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狙击团了。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我当然知道从全国各地招募的人手素质上绝对要高些,但我更看重这支军队控制权的问题,我先用几个月的时间来控制新兵,等苏区的人手到了,一千三对五百,我还是可以控制的,我有这个信心。

面对这样的照顾各方利益的安排,大家也都清楚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所以都笑着点头答应了,会议一直开到了晚上八点才散会吃饭。我也是第一次要面对这样的问题,以前自己只要管好特勤团就成了,哪有现在这样多的问题,真是万事开头难,看来以后还得这样继续了,真是头痛啊,唉~!权利越大,人员越复杂,利益分配就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