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归途
字体: 16 + -

第81章 魂断松山04

第八十一章 魂断松山04

滚龙坡是拿下了,可144团也损失的差不多了。不说别的,就说王为正的连,手下5个排长死了4个,剩下的一个还被炸断了腿,排长都死伤成这样,底下的士兵就更不用说了,这个连基本废了。

战斗结束之后,王为正才知道自己的营长也阵亡了。对于不顾他们的死活,就下令炮击阵地一事,王为正除了愤怒,也只能表示理解。战争就是以胜利为主,为了全局的胜利,少数人的牺牲算不得什么。就像周永和说的那样:牺牲少数人的性命,换来整个团的胜利,是他们的光荣。

滚龙坡虽然收复了,但依然无法撼动松山主峰的根基。虽然美军轰炸机把松山阵地犁过数遍,虽然战士们每天都在这片土地上抛洒流血牺牲,但胜利依旧遥不可及。

面对着坚如磐石的松山,中国军队除了死伤累累,几乎无计可施。就在大家绝望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了,他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战斗的格局。他就是第8军副军长李弥。

李弥副军长是7月29日从龙陵转至松山协助何绍周的,李弥一来就把指挥所搬上前沿阵地,亲自到主攻团督战。经过反复观察和琢磨,李弥在作战日记中写道:攻打松山,乃余一生最艰巨之任务,敌之强,强其工事,堡垒,火力。若与敌争夺一山一地之得失,中敌计也!须摧毁其工事,肃清其堡垒,斩杀顽敌,余始克有济。

李弥的意思是说,松山之战不应以占领山头为目的,应当先摧毁日军的堡垒,在击杀残敌,最终才能大功告成。

8月4日,李弥在集团军军事会议上,为如何攻打松山献计。什么计策呢?松山上日军的碉堡群不是一个母堡连接若干子堡吗,咱们挖地道上去,挖到母堡的子高地底下,在安上炸药,从底下把它炸了。母堡一破,子堡也就不攻自破。

这个计划已提出就得到卫立煌的肯定,当天就开始实施。工兵营负责挖掘,美国顾问团计算测量,为了加快挖掘的速度,还引进了美国最先进的钻机。

为了不让日军发现,炮兵照样往山上大炮,步兵照常进攻,迷惑敌人。

宋希廉抽调出四个工兵营,分成四班,昼夜不停的施工。日子一天天过去,地道越挖越深。终于有一天,美国顾问从地道里走出来说:已经挖到松山主峰底下。”

听到消息,何绍周,李弥等人激动地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接着,工兵营有挖出两个房间那么大小的洞,用来安填炸药。接着士兵将美军用飞机运来的120箱、共3吨美制**烈性炸药,全部装入子高地母堡底下。

8月20日,卫立煌,宋希廉登上竹子坡观战。9时15分,军长何绍周在竹子坡通过电话下令起爆。

随着一声巨响,现场所有人都感到地动山摇。只见主峰碉堡被掀起数米,烟柱冒起一两百米高,接着松山主峰塌陷。

母堡的爆破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母堡内的日军全部被炸死压死。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懵其它子堡里的日军,他们还以为地震了呢。直到远征军将士不费一枪一弹,冲上子高地,周围这些地堡里的日军才开起火来。

残余的日军迅速组织反击,子高地先后数次被中方占领,后被日军反扑,又被中方占领,接着日军在反扑......整整一天,子高地上枪声喊杀声不断,双方进入肉搏战阶段。

当时主攻子高地荣一师加强团1800命官兵只剩下200人,负伤下来的一营营长陈载京在次组织敢死队冲上子高地。

一连数日,中日双方在子高地上不断上演争夺和反扑。子高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烈的程度令人发指。许多士兵都用手指戳进敌人的眼球,把眼珠子都扣出来了。双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许多扭在一起厮打的士兵还在**和蠕动。活下来的士兵,嚎叫着不断踢打日本人的尸体,甚至用枪托砸,用刺刀刺,他们的精神已经崩溃。

到了九月一日,子高地还是没有拿下来。李弥急红了眼,抓起一顶钢盔扣在头上,亲自带领特务营冲上主峰阵地。9月6日,李弥被人抬了下来,军服都被撕碎了,身上两处负伤,人已经走了样。

9月7日,日本人的手榴弹都打光了,扛起**往石头上砸。到中午枪声变得稀少,隔上十几分钟才响上那么一下。到了下午4点,山上传来消息,说咱们胜利了。

当时李弥就坐在指挥部外面。参谋向他报告松山已被攻克,李弥动也没动,就着么僵直的坐在那里,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松山战役我军总共阵亡8000多人,失踪200人,伤者更是无数。日军一个守备大队1300人除十几人被俘外,全被歼灭。松山,腾冲和密支那成为日军在亚洲战场上仅有的三块“玉碎”地。

松山战役虽然胜了,但是胜的令人心痛,中日双方的阵亡比是8:1,。中国军士在此十荡十决,完全是用血肉堆砌至松山顶峰。每当七八月雨季的晚上,当地人还会听见山上传来士兵的喊杀声。

后来松山战役被写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案。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