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归途
字体: 16 + -

第17章 约瑟夫.史迪威

第十七章 约瑟夫.史迪威

在远征军挥师入缅的同时,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迈阿密空军基地,一位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老人登上一架军用飞机,他身形清瘦,厚重的眼镜片也难以掩饰住他兴奋的表情。老人的名字叫做约瑟夫.史迪威,中将军衔,他的目的地是飞往缅甸,他的任务是担任中缅印战区的总参谋长。

现年59岁的史迪威毕业于美国西点军事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与中国有着不解之情,他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也出任过美国驻天津第十五兵团营长,代理参谋长。晋升回国后也多次访华,所以他会讲中文。

对于这次前往他国指挥中国军队作战,史迪威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他在飞机上俯望着无边大海,对即将来临的战事是既紧张又激动,他誓要用尽毕生所学,改变亚洲战局。

腊戌,缅甸北部一座城市,滇缅公路的终点,国际上的援华物资都是由仰光港上岸,再由火车运到这里然后改用汽车运往国内。第五军200师作为入缅的先头部队,军长杜聿明兼远征军代理指挥官把入缅的第一个作战会议在此处召开,在各级军官到达之后,杜聿明却头裹绷带进入会场。大家都看傻了眼,军长怎么会受伤呢?原来在行军途中,司机不慎一个急刹车,杜聿明一头就撞在挡风玻璃上,就这样,仗还没打,军长却先负伤。

随后大家又发现和杜聿明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位瘦高的外国人。“这位是史迪威将军,是美国任命的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大家欢迎。”在杜聿明的介绍下,大家想起一片象征性的掌声。

“下午好,先生们。”这个老外一张嘴竟是一口流利的中文:“中国有句话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既然大家再次相遇就是朋友,今后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心,精诚合作,打败我们共同的敌人。”一个美国人,在刚才简短的发言中,先后用到我国的论语,成语,说明他对中文有很深的造诣。

在简短的开场白和互相介绍后,杜聿明向200师下达了一条简要的作战任务:先让一个团开往平蛮纳,接替英军在那里的防务,其余各部原地待命。

1942年3月初,蒋中正首次以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身份飞临腊戌。一下飞机他就遇见在此等候的杜聿明及中外记者,还有他的美国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

“mr.chairman,nicetomeetyou。”虽然史迪威与蒋中正握着手,但是蒋中正给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他只感到这位委员长眼神冰冷,缺乏**,一脑袋的秃顶让他很不喜欢。

“感谢您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蒋中正热情的回应,但是他无论怎样热情也无法掩饰那双冰冷的眼神。

史迪威不愿意去对视蒋中正的眼神,握完手后竟然一时无话,好在热情活泼的蒋夫人及时化解了尴尬,她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让这位远方的客人倍感亲切。

随后蒋中正及夫人在史迪威的陪同下视察了腊戌各处,记者拍下了三人的合影,标志着中美联合作战的开始。

下午英国驻缅甸总督来访,蒋介石随即召开中英美三国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命200师于第二日开往同古。

入夜,戴安澜检查着部队的车辆辎重,确保第二天能顺利上路。虽然作为师长他大可不必这样做,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确保队伍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通讯兵突然跑来:“报告师座,委员长来电,召您速去。”

戴安澜赶紧命司机驱车前往。在委员长行辕处戴安澜下车,随即整理一下军容,徐步而进,就见委员长的秘书早已在此等候。秘书将戴安澜迎进室内,只见委员长和夫人正在用餐。

“委座,学生前来报到。”戴安澜身体挺立,他从来没有在这种场合下与委员长相遇,此时的他有些很不自在。

蒋中正笑道:“来,衍功,一起坐下吃饭。”

“学生在部队吃过了,您请慢用。”

蒋中正不以为然,说:“吃过了就在少吃一点吗,来,坐下陪我喝一杯。”

“戴师长不要客气了,难得委员长今天有兴致,你就陪他喝一杯嘛。”身边的蒋夫人也说道,她的声音更动听,一身高开腿花边旗袍将身体彰显的玲珑有致。

戴安澜要是在推脱就是不给委员长面子了,于是识趣的坐下,旁边立刻有侍从给他倒酒。

这时蒋夫人对中正先生说道:“戴师长是黄埔的优等生,你又是黄埔的校长,今日有此机会,何不为你们的师生情义干一个。”蒋夫人不愧是宴会的交际花,一句户就缓解了戴安澜紧张的心情

戴安澜举起酒杯,说:“夫人所言极是,学生在此借花献佛,谢委座栽培之恩。”

“好,为我们的师生之谊干一个。”蒋中正举起酒杯与戴安来碰在一起。

喝了一口酒,蒋中正又问道:“对于此次出国作战,你有什么想法。”

戴安澜立刻正色的答道:“此次入缅作战,正是扬我中华国威,一血前耻之时,学生誓要率全师重创日军,以报党国的厚望,委座的栽培。”

“嗯,不错。”蒋中正看似欣慰的点点头,随即又意味深长的说道:“仗肯定要打,并且要打的哄哄烈烈,不过损失要有个限度。你率部队在前线须见机而行,不可让我国军队有太大的损失啊。”

“是,学生明白,请委座放心,学生对此次作战深感信心。”戴安澜多聪明的一个人,他立刻领悟蒋中正的意思,这意思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

“嗯,有信心好。”蒋中正举起酒杯说:“来,为了你能凯旋而归,为了黄埔精神,我们在干一杯。”说罢,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戴安澜紧随其后将杯中的红酒喝干。

旁边的侍从立刻再往酒杯添酒,鲜红的葡萄酒倒入玻璃杯中犹如鲜血一样,古诗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