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刺刀
字体: 16 + -

1 设点监视1

1.设点监视(1)

天黑下脸来,夜色笼罩亮子里。***

从新京回来后,铃木信大佐安装更先进的一部电台,随来的两位特高课宪兵少佐、大尉同他研究截获电波,翻译密码,目的破获隐藏在三江县城的报组织。

特高课宪兵十分重视报来源。从破译的电文内容上找线索,出去的报较详细地讲了白狼山的秘密工程,兵力守卫况,机器运入山里时间,印刷工人进山……

"如何获得这些报的?手法是什么?"宪兵少佐说。

铃木信详细分析电报内容,现一个特点,运进入白狼山的物资很详细,联想到此前吉原圭二讲送特殊工人的火车到达亮子里的时间被泄露,忽然大悟,他说:

"火车站有问题,有问题。"

"火车站?"

"重点是货场。"铃木信说。

火车站很小,只那么几间值班室和候车室,宪兵少佐说没有使用电台的条件。

"货场很大。"

亮子里火车站的功能为军用,修建时比例失调,客流这部分的建筑规模很小,一天停不了几趟客车,主要停靠货车。白狼山有丰富的资源,日本人蚂蚁搬家一样往本土倒腾红松、落叶松等木材,还有一些掠夺来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装上火车拉到大连,然后再装上船……还有军用物资运到这里,再分到各个部队。因而军用和民用两大货场谈不上如何宏伟,在当时也算一流的建筑,合并后的货场规模更大。

"有人守在那里呀!"宪兵少佐说。

货场是重要地方,宪兵一个班和守备队派驻的一个班,由一位中尉指挥,还有副主任山田乙三马在那里,电台藏匿在这种地方?绝对不会。铃木信也不认为电台藏在货车,怀疑货车有人向外提供信息,他说:"这个人应该在货场内担当一定的职务,不然没条件获得报。"

"那里满系人应该很少。"

"有一个人,很值得怀疑。"铃木信说,他有一张三江宪兵队提供的货场重点人物名单,也就是宪兵平时注意的人员,小到装卸队长,排除一些人后,最后落到一个人身上,"货场主任,他有问题。"

宪兵少佐不了解货场主任,未置可否。

铃木信说机器到达的时间,运走的时间,尤其高度机密的印钞纸到三江,他们都知道。谁能够知道这么详细?货场主任有可能知道。他判断道:"有一个报组织的人员在三江,货场主任即使不是报人员,也是他们的内线。"

"三江宪兵队没有有关该组织活动的线索……"

要哭那一!要哭那一!铃木信连说两句不好,他对角山荣的报工作不无微词。三江地处满洲国的腹地,三江宪兵队在全国宪兵系统中多次受嘉奖,怎么会有一个报组织存在,竟然还使用电台。如何将电台带入亮子里的?活动如此猖獗未察觉?铃木信说:"贝壳计划第三期马上开工,这个报组织隐患巨大,威胁我们的安全,必须彻底清除。角山荣不指望他,我们自己干。"

宪兵少佐明白大佐说自己干的含意,他问为什么还要跟宪兵队特高课合署办公?

"强龙不压地头蛇!"铃木信狡猾地笑说,他说了半截话,后半截没说,吉原圭二忽略或冷淡角山荣虽然没造成严重的后果,到新京去告状险些撤了联队长的职。他倒是不怕角山荣把自己怎么样,只是不想得罪他。身负"贝壳计划"重任来三江,完成任务打马归程。合署办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我们还需要他的报网,三江报网犹如人血管图……"他拿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报人员如同静脉窦,遍布三江各个部位。"

争强好胜的三江宪兵队长角山荣,破获三江报组织的头功必定争抢。铃木信不是吉原圭二,他对角山荣的了解比吉原圭二多,在三江不能同角山荣争食,他能破案让他破去好了,找到隐藏的电台,破获三江报组织,清楚对"贝壳计划"的隐患,他的三江使命也完成了,最后光彩地回新京司令部去。

"看他的态度,不怎么愿配合我们。"宪兵少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