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刺刀
字体: 16 + -

5 暗语发报5

5.暗语发报(5)

"我想让他先做戏院的保安队长,这个角色很重要。***"富墨林说。

齐文玺同意。

三爷展一名报员,或者说愿意向他提供报的人员,身份挺特别,我今天也想像不出他老人家怎么用这样一个人,他是在三江县城里走街串巷耍耗子的人。

打把式卖艺的在三江县城亮子里很多,行道上称"挂子",说书、唱戏的则称"吃梆子的"。像耍猴的,打麻雀的——用骨头制作的球抛向天空,雀儿使嘴接住,连扔三个雀儿都接住——驯化表演,称什么我不知道。耍耗子的比较少见,打从去年起来了一位耍耗子的,自己说叫崔长久,此人生得人高马大,职业的缘故,笑呵呵平易近人的面容,有人叫他大老崔,随着跟三江人混熟,人们直接叫他耍耗子的,叫什么他并不在意,有生意做就成。他出现在亮子里是一道风景,背着装耗子的箱子,孩子们跟着后面哄喊着,等于有人替他打场子、拢人(观众):

"大老崔耍啦!"

"都来瞧!都来看!耍耗子啦!"

孩子为他做广告,按行道规矩,卖啥吆喝啥,使用不同叫卖声,有嗓子和工具两种市声,例如剃头匠在走街串巷使用"唤头";锯锅匠

直接喊:锯锅锯碗锯大缸!耍耗子的则吹唢呐,崔长久的一只唢呐别在腰后很少吹,孩子们为他吆喝。

崔长久准备演出,弄带绳的木鱼,木桶,可转动的木轮道具。四面八方涌来的人围成一圈,较小的孩子都由大人们手牵着,这些多数是贫穷家的孩子,富裕人家请耍耗子的进门去表演。

最令孩子们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崔长久开启木箱子门,小耗子溜了出来,它们在主人的小木棍的指挥下,向观众问好,姿势由它们做,话由主人说,实际是命令:

"小姐、少爷们好!请接受我们耗子兄弟姐妹一拜。鞠躬!"

呵,七八只小耗子给观众鞠躬,然后是小耗子们表演,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活儿,挑担子、爬梯、钻圈、走独木桥、爬高偷油……耗子当猴来耍比猴的表演还吸引人,猴子蹬转轮和耗子转轮,前者用脚蹬,后者则用四爪向后紧捯……

三爷决定展崔长久做报员,不是他耍耗子技术,而另有原因,就像没知道耍耗子人真实姓名,他知道一样。三爷对崔长久的了解远不止这些。往前追溯,若干年前,我太爷身体没坏当家时,派三爷到西满的古镇郑家屯开皮毛铺子,收购牛毛、骆驼毛、羊毛,主要用来擀毡子,做毡嘎达(鞋)和毡帽(便帽,暖顶、护耳,遮脸挡迎面吹来的风),毡子用途很广泛。结识了驻守此镇的东北军侦察排长于印清,时常到茶馆聚聚,他们成为朋友。后来皮毛铺子不开了,三爷回到三江,再没有于印清的消息。去年,三江县城里出现一个耍耗子的人,凭三爷的身份不会到街头看那玩意,也不可能请到家里演出。偶尔一次在街上,三爷碰见耍耗子的人,不由得一愣,他惑然道:

"你?"

"是我!"

"印清兄,你这是?"

"耍耗子!"

东北军的侦察排长,满街走耍耗子,三爷说什么也理解不了,出现变故才会这样,他问:

"出啥事啦?"

"唉,一句两句话说不完哪!"

"我们喝杯茶去!"

三爷拉起多年未见面的朋友去了茶馆,三江县城最好的茶馆。三爷拉他去哪里都行,偏偏选择茶馆他老人家故意,过去他俩在茶馆消磨许多时光,喝起茶容易想到昔日往事。

茶馆设了包厢雅座,三爷当然要坐雅座,茶也是本茶馆最好的铁观音,还配了几盘小点心,一切都是郑家屯茶馆的样子。

"请,印清兄!"

"请,索老板!"

一杯香味独特的茶下肚,旧事云一样飘过来。于印清说:"记得我们经常喝茶的秦时月茶馆吧?"

"怎么不记得,你选择的喝茶地方,好像你特别喜欢茶馆的名字。"三爷说,往能勾起往事上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于印清神凝重,吟诵起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