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刺刀
字体: 16 + -

3 冻僵复活3

3.冻僵复活(3)

第一批工人二十人,他们的成分特别,都是来自开拓团,从大田地里招募来的,干农活却不是纯粹的农民,他们大都是退役老兵,背着枪种地,需要的时候回战场作战。这次一共招募来几十人,活儿是他们从来未接触的印刷,甚至有人没见过印刷机器,不知印刷是怎么一回事。

教印刷理论很少,主要在机器上操作。马化堂本身是那种有实际操作经验而没理论的工师,让他说未见得说出子午卯酉,让他操作技术很高。日本人轮训的印刷工,是尽快掌握印刷技术,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总之是急需。

"怎么就一台机器?"马化堂心里画魂儿,铃木印务所占着粉房偌大院子,只一台机器能干什么活儿?他当然不清楚日本人的真实目的:报站和培训急需的印刷工,开这个印务所功夫在所外,要机器干什么?技术人的思维在他的业务范围内,工人的配备需要生产规模,最直接的是机器设备,一台印刷机所需工人数他还是清楚的,按三班倒也用不了几个工人。

有了一个疑问,马化堂时时留心答案。工人中有个和日本人不一样的日本人,对自己强行招募来做印刷工心存不满,又不敢表示出不满。此人叫田边,是地道的日本农民,来满洲为了种地。刚买下一块肥沃的河套地,年收成也不错,被弄来当印刷工种不成地。不满的绪庄稼一样成长,分蘖出来给马化堂看见,他有目的接近这个日本人。田边走路不慎摔倒,胳膊错骨环儿(脱臼),疼得满脸淌汗。马化堂从堂叔哪儿学会端(推拿)膀子,三下两下解决了问题。

"嘢,神啦。"田边惊奇道。

"好啦,没事喽!"

田边的疼痛立马解除,他鞠躬感激马化堂帮助了自己,在那个年代是破天荒的。有一天田边喝酒后吐真,说他们培训完去山里印刷,再也种不成地啦。

三爷听到这个消息,留心是富墨林对他的要求,对日本人的行动多留心,多问个为什么,尤其是不可思议行为更要注意。到山里印刷三爷认为怪,不符合印刷行业特点。印什么需要到山里啊?所有印刷厂都开在明面上,接活儿方便,弄到背旮旯里去,那是开印刷厂吗?

"培训印刷工人为搞印刷这是无疑,用那么多,我觉得奇怪……"三爷百思不得其解,才来对富墨林说。

奇怪的背后是什么?富墨林问:

"你认为日本人要干什么?"

"印刷厂弄到山里去,印刷的东西准是背人。"三爷脑袋不空,日本人干背着中国人的事很多,背着也正常,印刷一些文件、传单什么的,"可是背人的东西印量不会大,用得了那么多印刷工人?"

富墨林直觉感到这一报的价值,看到一棵植物的果实,目前这棵植物尚未长大。印刷厂到山里去办,附近山只有白狼山,"贝壳计划"在该山里实行,一切都是巧合吗?印刷跟"贝壳计划"有什么联系?像是风马牛不相及。任何一个阴谋都不是那么合乎道理,有悖、玄奥、曲折才不易被破解。他说:

"印刷,能否跟军事扯上关系呢?"

"不着边栏子(边际),刀枪手榴弹都是制造出来的,不是用机器印出来的。"

富墨林赞成,印是印不出来武器。跟军事没关,跟那个"贝壳计划"也没关系吗?现在尚未清楚"贝壳计划"的内容,难以确定是否有关系。他说:

"三哥,这件事深一步摸摸(调查),也许真的有戏。"

"墨林,"三爷走之前说,"我看好一个人,正考察他,想展他。"

"三哥,必须在绝对把握的况下……"富墨林此前反复强调展报人员要慎而又慎的原则,"保证质量!"

"我明白。"三爷回去了。

冻僵的人后半夜彻底苏醒过来,像似睡了一个长觉,他第一眼看见身边的富墨林,昏暗的煤油灯光中,屋子只有一个人,虽然面孔陌生,但慈祥平易。

"我这是在哪里?"冻僵的人问。

"三江大戏院的宿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