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刺刀
字体: 16 + -

3 墙藏玄机3

3.墙藏玄机(3)

大戏院的正门外那条繁华街道上,未打烊的买卖店铺营业,家家门前挂着纱灯,蜡烛光划破寒冷的冬夜,街上虽不是车水马龙,但三三两两的人不断流地从戏院门前经过,有的人看上一眼,指点着讲什么,议论某部电影或戏吧。***

工作人员开锁,富墨林走进去。前几天放映场电影,幕布悬挂着,他从舞台走下,穿过观众席,来到对面,顺着楼梯上去到包厢、雅座看看,下来再从一个门进去,也要登楼梯,去电影放映室,此时放映室锁着门,里边存放贵重的放映设备。

大戏院他走了一遍,然后回到宿处,点亮一盏灯,放下窗户帘。环境令他满意。他开始想他肩负的使命,搞到"贝壳计划"报,第一步选报组工作地点,确定在大戏院的后楼二楼。第二步是展报人员,索家大院的人先展对象。

富墨林在那个夜晚将我的爷辈几人,包括我四姑奶用他的报人员尺寸量了一下,最合适的两个人先挑出来:索顾在,他是自己的私塾老师,对他比较了解,有民族正义感,曾在三江县公署内务局教育做股长,方便接触县公署内一些机密。他跟自已最投机,从小感就好,对日本人不满,升华印务所承印一些官方文字,例如公告、布告什么的,接触司法人士,可从中获取有价值报;第二个人便是我四姑奶尼莽吉,不过寻思她多了些,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未来的活动躲不过她的眼睛。

对于四姑奶,富墨林吃不准,不想第一个展她又越不过她,因此他犹豫不决。为什么不把她作为第一个报人员展呢?他的考虑谨慎而周密,三爷索顾在也不需要多考虑肯定展了,和他一谈就成。关系上尼莽吉最近,未婚妻嘛,但是最近未必最合适,做报员目的抗日,只可靠不行,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要有具备,特殊任务决定选择报人员严格,这不是搜集普通的报,是关东军的最高机密,报搜集更加难,危险性也最大……因而选人必须严格。

"尼莽吉还是不太成熟。"富墨林这样想。

对我四姑奶的评价客观,她人活得像名字一样透明,一片雪花嘛!太爷当年为唯一的女儿起这个名字,是他对雪的偏爱,还是希望他的女儿一生像一片雪花,该飘落时飘落,该融化时融化,顺其自然。名字也许是宿命,她注定成为一片雪花。

富墨林排了一下序,两个人——三爷、四姑奶——中选择第一个展对象三爷索顾在。理由是他最好劝说,把握。然后是我四姑奶尼莽吉。如果家族中继续展报人员,第三位是我二爷索顾山。他为什么没选我爷?几十年后我分析,当事人都不在,只能猜测,爷爷是三江商会会长,伪满的政权掌握在日本人手里,组织机构的任职日本人说了算,不是他们的亲信做不上领导。商会会长算不得什么官儿,也是三江社会头面人物,跟日本人关系不好当不上。我爷当会长是否跟日本人关系好的原因,还是他是富,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怎么说和日本人关系可以。如果跟日本人关系可以,别说卖身投靠,哪怕不很近,也不能作为报人员。二爷又是怎么回事呢?据我父亲说他是他们老哥几个中脾气最奘(性急躁),沾火就着。不太好接触,从小不太合群,哥兄弟间他跟谁相处也不近。从一头驴身旁过,你一定小心它的蹄子,怕它尥蹶子。富墨林大概觉得他不好接近,还是粮栈不会有什么价值的报,总之没先考虑展二爷。

顺序排定,富墨林决定明天去找我三爷。

迈入升华印务所,三爷就说:"二哥刚走,我俩还唠你呢!"

"哦,二哥来干什么?"

"心里不痛快,"三爷长倒杯茶给他,说,"二哥向我大倒苦水。"

"噢?苦水。"

"日军隔几天来拉高粱米……"三爷说,"不怎么说粗话的二哥,今天开口骂人。"

"骂日本人?"

"是!"三爷道,"跟日本做事都得憋气,当年我跟那个日本副股长竹菊稻穗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