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蛊
字体: 16 + -

第18章 风云突变(上)

第十八章 风云突变(上)

……

当约翰.贝克等人讲述完发生在六十年前的往事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亢长的故事没有让任何一个人感到烦躁,在场的人全都瞪大眼睛,聚精会神的倾听着。当故事结束的时候,众人无不为其震撼!精神久久不能从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抽离出来……

薛紫辰则是率先打破了沉默的人。

“贝克先生……”

“嗯?”

“你们都是英雄……”

约翰.贝克听到对方的赞美,只是淡淡地一笑,好像几十年的沧桑尽在这不言之中。

“这里没有英雄,只有普普通通的,为一个目标团结作战的士兵。”贝克说道。

“那东西……我是说您们回忆时说到的那个东西,真的没有拿回来吗?”

“没有……”

“会不会……”

“说说看……你在想些什么?”

薛紫辰看了看客厅一角的装饰物,一个精美的地球仪,转念说道:“我只是认为那东西很有可能是被日本人拿走了!毕竟您们说过,那东西没有带出占领区……”

“也许吧。但是可能性很小。战场上那么混乱,它被毁掉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万一……”薛紫辰的语气带着些许激动:“万一是被日本人拿去了!那么不正好可以解释百武军一的秘密了吗?那保险箱里藏着的,很有可能就是您们当年失去的文件!”

约翰.贝克听到这话忽然凝眉踌躇道:“你是这样想的?”

“对!我觉得那些失落的文件后来落到了百武军一手中!而且我还认为他并没有上交给日本政府,也没有交给皇族成员,而是自己留下了!在等待了六十年后的今天,出于什么特殊的原因他想要把这个秘密重新解开!而还未成功就被别人给谋害了!”

“嗯……”李振华凝眉静思着,语调低缓的说道:“你的这种想法我们倒也想过,不过有些事情还是想不通……他为什么现在才想起这件事情呢?”

“也许……是这些年中国的形势……使他无法以私人的名义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吧。就算这说得通……那么,他也已经是将近九十岁的人了……这个时候千里迢迢的跑来中国,为了一个虚无的目标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在日本生活的本来就不错,没有这些东西也能过的很好,他又为什么要挺而走险呢?而且退一步说,就算他成功了……他还有几年时间可以享用这夺来的财富?”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想,他也许是想留给自己的子孙……”

黑擎听了薛紫辰的这番言论,忽然眼眸一亮,表示赞同:“这个倒是很有可能!日本现在的社会形势还是家族制,很多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不仅在日本社会享有很高的荣誉,还能得到更多的从政机会……这就是金钱政治所造成的社会现象。我比较支持这种想法。”

“是吗……”约翰.贝克也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果那最后一份文件真的是落在百武军一手中的话……他是会这么做的……可是问题是,他怎么找到坐标的?在我们当年找到的时候,那可是密码啊?我们一直没能搞清楚……可难道百武军一已经破解了它吗?”

“很有可能。毕竟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对方可是有六十年时间用来思考这个密码的……”

“嗯,我有点支持你了,小伙子……呵呵。”约翰.贝克笑着说道。

“另外还有,您们所说的那个奸细,到最后抓住他了吗?”

“没有……只有这个最令人心寒,我们没能找到他,让他逃掉了啊……”

李振华看着大家认真的表情,忽然换作一种轻松的语气招呼大家道:“能与你们这些关心历史的年轻人聊聊过去的事真好……呵呵,不知道现在各位有没有兴趣看看我收集的当年的一些小物件……”

“小物件?”薛紫辰重复道:“是说水壶、钢盔之类的吗?好啊!”

“不止是那些……”李振华神秘的一笑:“还有一些没人要的枪械……”

厨房里,忙碌了半天的李飞等人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只见刘羽峰满面倦容,低垂着头说道:“没想到做这道菜还挺麻烦!弄了这么半天!”

李飞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很随意的说道:“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反正爷爷要说的事情很长,这样正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聊聊……”

黑羽低头看着表,把菜装点在精美的盘子当中,他一直是一副没好气的样子。

刘羽峰又说:“现在差不多了吧?在那个弄好之前先上菜吧。”

“成啊!那可是刘海的作品,你可要端好哦……”

“这没问题……刘海你亲自端吧,怎么样?”

“啊?”刘海回答说:“好啊,我来!你们弄别的吧!”说着,端起盘子就向客厅走去。

李飞则在她身后大喊:“喂!错了,还是我来吧!应该端到餐厅去的……在你的右手边……”说着,她就追了出去。

厨房内只剩下了刘羽峰和黑羽两个人,刘羽峰忽觉气氛一下子变的十分尴尬,毕竟两人已经多年未曾联系,以前的恩怨纠葛也没有了清,这时二人同处于一室,的确是不知说什么好。连切菜的动作也因为气场的变化而逐渐缓慢了下来。

但是,恩怨这种东西,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的。现在,作为被命运再度牵扯在一起的过去的同伴……应该有所表示……

“喂……”刘羽峰首先打破了僵局。

“……没想到你的手艺还不错啊!”

黑羽一副警惕的样子,迷糊地回答:“呃?”

“哦,我是指做菜!手艺不错!在哪里学过吧?”

“嗯……”

“……没想到你爷爷是老红军……”

“什么?”

“我说——”刘羽峰提高了音量:“——没想到你爷爷是个老红军……以前也没听你提起过……”

“红军啊……严格来说,他是地下党……”

“那也是为了革命事业奋斗过的啊,呵呵……”

对方沉默无语。

刘羽峰很想让对话继续下去,但是黑羽的态度依旧和过去一样——刻板、冰冷。这令他更加的尴尬了,满脸发烫,就好像有人把烧红的烙铁放在他的脸上一样。

他忽然不想再多说什么了。随他去吧,他这样对自己说。

“你也会武术么?”刘海看着李飞的步伐矫健,忽然问道。这令对方十分惊讶。

“是啊,学跆拳道的。你怎么看出来了?”

“嗯……一种直觉……因为我也很喜欢武术的!”

“是吗?你学的是什么?”

“什么都学的……我爸爸是习武之人,他从小就教我武术了!”

“是这样啊……哎?可我听薛紫辰说你父亲是社科院的教授啊?昨天你们不就是在那里待了一天的吗?”

听李飞这么说,刘海表情忽然阴暗起来,天真无邪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了。

“抱歉……我说错什么话了吗?”李飞慌慌张张的说道,但刘海只消几秒钟便恢复常态道:“没关系!我的亲生父母已经离婚了,现在我的继父就是那位社科院的教授……呵呵,我想他们之所以离婚肯定和父亲痴迷于武术有关。不过也恰恰是因为他痴迷武术,我才能习得这一身武艺!”

“呵呵,学武术强身健体,还能防身自卫,挺好的……”李飞依旧有些尴尬,迫不及待的柔声说完这句话,就打开了餐厅的门。

“放在桌子上就好了,我再去端别的菜,你去叫他们吃饭吧!”

“好啊……”刘海笑着放下盘子,转身向客厅走去。在那一瞬间,她的眼神里,分明闪烁着一滴晶莹的泪光……

此时的李振华已经将各位客人带到了一个宽敞的大厅,他从兜里掏出特殊的钥匙,开启了大门。门开之后,所有人都为房间里的景象感到震惊!这里的装潢与其说是别墅还不如说更像是博物馆。这里堆满了二战时期的各类装备,而且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装在透明玻璃柜里,看上去十分正式。

“这里居然还存有二战时期的枪械!”薛紫辰和洪峰疾呼道:“在中国,所有的枪支弹药都要被收缴的啊!”

“的确如此,但是没人知道的话也没什么关系。”李振华充满自信的说道:“这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战争博物馆,其实就在最近我也和军事博物馆商议将部分老枪支交由博物馆展出了,这些东西,以后就不属于我而是属于历史的了……呵呵。”

“还能有这种事情……”刘志真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呵呵,怪不得要赠与博物馆,这的确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早先就听说您的侄子现在在公安部工作,而外甥女是国务院的重要人物,看来是靠他们的关系而规避了审查……”

“呀?公安部?国务院?”薛紫辰显得相当吃惊:“关系还真硬啊!”

“哪儿啊……呵呵,也多亏了党和政府的照顾,我才能有今天哪……”

正在老人感慨万分的时侯,张小冲发出了一连串惊讶的声音,指着面前的一个玻璃柜,嗷呜嗷呜的说道:“哇!呜!这把枪!你们看!我在很多中国的战争电影里都见过的……这个是叫什么来着……”

薛紫辰只看了一眼就欣慰的回答说:“德国产毛瑟c96军用手枪,咱们中国人称其为驳壳枪!或者叫大肚匣子等等,带梭子能全自动连射的版本叫盒子炮,因为能调节全自动和半自动模式所以也被称作快慢机,咱们中国人给它起的名字可多了!呵呵,这把枪的口径为7.63毫米,全枪长295毫米,重1.045千克,枪管长140毫米,子弹初速每秒455米,表尺射程达一千米!不过,这把枪自从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十一日获得专利、次年开始生产之后,一直到一九三九年停产,产量达到一百万把以上!但却没有一个国家把它当作制式武器!在西方,人们都觉得这种手枪过于巨大,射程几乎等同于步枪,但威力却又比步枪小,还不适于随身携带防身所用,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但是这把枪在中国却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几乎成了中国人反法西斯的标志性武器,在中国它的地位就像美国的汤普森,苏联的波波夫一样!”

“是嘛!我也记得这种枪在欧洲并不流行,怎么在中国就这么火呢?”

“这个原因就多了,不过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把枪弹射弹壳的构件有一个缺陷,就是很容易把弹壳直挺挺的抛向射击者的脸部,造成意外伤害,这可是致命性的缺陷。但是中国人却发明了一种方法很轻易的规避了这种风险,还能继续充分发挥这款武器的威力!”

“什么方法?”

“歪着打!枪体基本上是倾斜十五度或者四十五度角来射击的。”

“啊?!那怎么看准星啊?”

“凭感觉喽!咱们国家的枪手都是很神奇的!”

“哇,真有一套……”

看着张小冲颔首点头的样子,黑擎呵呵地笑着说道:“小伙子懂的不少嘛!不过,这把枪在中国最早也是最正规的称呼,应该是‘自来得’。呵呵,而且你刚才说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国外生产型号的数据啊。其实咱们中国汉阳造的水平也不次,只不过枪管稍短,只有132毫米,而且表尺射程和实际射程也是不同的……基本上能保持精确度的射击距离只有六十米……再远就说不准喽……不过我倒是见过一些神枪手,这枪到了他们手中,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薛紫辰闻听此言忽而转向黑擎老人,不好意思的说:“呵呵,看来我是班门弄斧了!不过,我确实对二战的军事装备非常感兴趣……”

“呵呵,看的出来……男孩子没有不爱枪的!哎,那老李,我记得你还珍藏着几把好枪呢吧?正好亮出来让我也瞅瞅啊……”

李振华望着那些带有过去记忆的点点滴滴,有些迟疑的回答道:“那把枪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还真是消息灵通呐……”

薛紫辰倒是被弄的一时不知所云,十分的疑惑:“这……您们是在说什么东西啊?”

“枪啊!”黑擎说:“他这地方的武器,基本上全是报废了的,但只有一件保存的最完好,是当年理查德送给他的……”

约翰.贝克瞪圆了眼睛,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是队长……是队长送给你的那把手枪?”

“是的。不过已经不完全是原来那把了。”李振华回复道:“你们队长的临终前送给我的那把枪,经过六十年的洗礼,已经充满了沧桑……所以为了让那把枪永葆青春,我一直在悉心呵护着它。不过岁月不饶人啊……枪体结构撑不了那么久的时光,所以我就特意托人,把这把枪里里外外修缮了一番。呵呵,现在,它几乎和新的一样了……”说着,他带众人向最里面的房间走去,那是一个圆形的展室,正对着众人的是一个被玻璃阁罩着的装饰精美的带着丝丝香气的紫檀木盒子,只见李振华走上前去,缓缓地掀开其上的玻璃罩,取出了盒子,放在旁边的柜子上,随后掏出钥匙,打开了其上的锁,颤巍巍地掀开了那个盒盖,一阵光芒立即就吸引了薛紫辰的目光!

在盒子里的黑色泡沫材料上静静地躺着的——正是一把当年美国军队制式的柯尔特点四五半自动手枪。

“柯尔特!!!”薛紫辰高声喊道。他那因兴奋而变的闪闪发亮的瞳仁里映射出的不是一把普通的手枪,而是一把精心打造的柯尔特工艺手枪!纯银色的枪身,上面镌刻着白色的细密的花纹,象牙色的枪柄,让人不禁想起了麦克阿瑟那两把镶满宝石的奢华配枪。看着这把不同寻常的手枪,薛紫辰竟莫名的激动起来。

张小冲好奇的问道:“怎么?这枪你认识?”

“当然!伟大的柯尔特点四五!这是我最喜欢的手枪!”听到小冲说的话,薛紫辰立马回应道:“这把枪的全称是m1911a1柯尔特点四五半自动手枪!是美国武器巨匠约翰.m.勃朗宁在一九零七年研制的,是现代军工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款武器!从美国军队近代武器装备史来看,几近百年的m1911手枪可说是一棵常青树了!它使用的子弹是著名的11.43毫米acp子弹,就是柯尔特自动手枪子弹——威力无穷!被称为最可靠的防身武器!经典的结构设计,可靠的性能,令人信服的威力还有从血与火的实战中积累的声誉,都成为它长盛不衰的筹码。直到今日依然没有从世界军事舞台上退出!是手枪中的传奇啊!”

薛紫辰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柯尔特点四五m1911a1——是二战时期美国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想想看,步枪的口径也不过就是5.56或者7.62毫米而已,但是这把手枪已经是点四五口径了!也就是11.43毫米!配上专门的子弹,当然可以保证它的破坏力!如果我没记错,它的全枪有1.13千克重,全长216毫米,子弹初速是253米每秒。弹夹容量七发!简直就是二战时期的‘沙漠之鹰’!”

待薛紫辰滔滔不绝的说完之后,周围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但是他依旧是微笑着紧盯着那把枪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感觉。

“你这孩子对军事还真是挺感兴趣的啊!”黑擎开口打破沉默道:“的确,这把枪就算是现在已经从美国军队中退役了,但是各种变形和改进版本依然风靡民用市场!当年贝克所在的那个美军小分队,那可是人手一把啊!不过,只有他们的队长——美军少校西恩.l.兰达尔,才有这么一把工艺品手枪,大而结实,比一般的柯尔特手枪要重很多。据说是队长的朋友送给他的,但这把枪具体的来历只有振华知道喽。当年这把枪,是兰达尔亲手送给李振华的,呵呵,传承到了他的手中。看来这把枪被振华保养的非常好,应该也是能够正常运作的吧?那可就极具珍藏价值了啊……”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薛紫辰觉得黑擎在提到那少校的名字时眼神变得有些伤感,但是对于枪械的言谈很快令他忘却了这件事,转移了注意力。

“是吗?这也算是传承下来的抗战兵器喽!那这把枪现在还能不能用啊?”

“可以的,而且现在我还有它的弹药。这把枪里就有一匣子弹。”

“哇……这个也被允许吗?”

“只对我而言吧……不过那弹药的确很少的……”

听到他们这令人振奋的讲解,洪峰再也克制不住,掏出自己的手机随即开始为那把手枪拍照,嘴里还不住的说:“哎呀,这真了不起……我留张念,呵呵……”

“啊,我差点忘了,这家伙就喜欢拍照……”

就在洪峰乐不思蜀地连续为屋内的“宝贝”拍摄之时,黑擎忽然问道:“话说回来,那把匕首你还留着呢么?”

约翰.贝克听后点点头,回答说:“当然!那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您们指的是什么?”薛紫辰好奇的问。

“又感到好奇啦?是v-42格斗匕首。你懂的这么多,这个肯定也知道吧?”说着,约翰.贝克掏出了一把刀。并将它从刀鞘中拔出。锃亮地金属刀刃反射出一道刺眼的光芒,笔直地剑刃伸向前方,一看就知道是采用当时最高标准的钢材加工而成,精美无比。

“这把刀是属于美国和加拿大第一特种作战旅的。就是著名的‘魔鬼旅’!这把刀,就是那个部队里的朋友送我的。我一直带在身上,黑擎过去很喜欢这把刀,不过我还是没舍得送他,哈哈哈……”约翰.贝克大笑着,随后一脸钦佩的说道:“这样的好刀现在不好找喽!这是用当时最好的钢材加工制作的,刀刃锋利无比!最早很多人在配备这把格斗匕首后,刀锋会刺破皮质刀鞘伤到自己!所以后来不得不加装金属固定装置。”他一手指着刀鞘部分,一边说道:“198克重,318毫米长,刀柄底端还配有金属尖头,以满足其他格斗需要。这种刀由于使用范围有限,产量也很少,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收藏极品了!”

薛紫辰看着这把精致的匕首,脑中只想着这把刀上究竟沾着多少法西斯的鲜血。

“那这副头盔呢?”薛紫辰指着其中一副墨绿色的无边钢盔说道:“这上面还有一个弹孔呢……好像是德国伞兵的钢盔啊!这个就是您们说过的那个……”

“对。m-38伞兵头盔,这是属于纳粹武装党卫军第500伞兵营的……哦,或者说那时候应该是叫第600伞兵营吧……”

“这把是三八大盖啊!日本人使用的制式步枪。”

“对,这其实是别人收集到的,不过后来转手给我了。对了,这里的收藏品并不全面,有些日子久了需要精心保养的东西我是亲自带在身边的。这边还有一个相册我也收集在这里了。”

在他的指引下,众人看到了贴在玻璃展柜里的相册的书页。

“我把他们都分开存放了,这些不是原件,是最宝贵的几张照片的复印放大版,有的还进行了彩化,我就留在了这边的展柜里……”

薛紫辰仔细一看那张彩色照片上的东西,又是不小的一阵惊呼:

“霍!汤普森!”

张小冲斜眼看了看他,皮笑肉不笑似的咧嘴说道:“切,你又知道……”

“我是知道啊!美军的制式武器嘛!也是我最喜欢的了!而且这是m1a1型的汤普森!是最经典的型号!”

“最经典的型号?为什么经典啊?”

“因为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汤姆.汉克斯用的那款啊……”

“啊?就为这个啊?”

“开玩笑嘛……m1a1型是汤普森的最终改进型嘛,这把枪是美国一线部队使用的,包括第101空降师的伞兵还有美国各军种的特种部队都使用这把枪,最大的特征就是美观、漂亮!呵呵,你瞧,这枪明显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的m1928a1型号的汤普森不同,没有枪口消焰器,枪口是平的。这样虽然枪口的火花会变得很大,尤其是连发时甚至会让射手完全看不清眼前的情景!但是火力却增强了。另外枪栓也改装在了枪体右侧,这种设计可以让士兵用惯用的右手拉动枪栓令子弹上膛,更加省力,不过各个国家的军方对于枪栓的合适位置倒是都有自己的看法……”

“没错。”洪峰这时插嘴道:“德国人就把他们的制式冲锋枪mp40的枪栓设计在了左边,因为他们认为在射手为子弹上膛的同时,惯用手右手还可以放在扳机上那样比较保险……”

“没错没错!不过我还是喜欢这把枪的设计,蔚蓝色的枪身真是独特啊……哎?这把枪的木质枪托上还刻有‘中华’二字呢!这莫不成就是……”

“嗯,是队长西恩.兰达尔用的枪,那字是我刻的。”李振华微微笑道,好像一看到这些照片,便能回味起自己多年前的记忆。

“这里居然还有长剑?”洪峰兴致盎然的看着那一件件收藏品,随意说道。“原来连冷兵器都有啊?”

李振华赶忙解释说:“哦!那个不是战争收藏,是工艺品……呵呵,厨房和卧室里也有类似的东西的……”

“啊,这样啊,我想也不应该有人用这么华丽的东西做兵器哈……”

“你们都在这里啊。”刘海和李飞已经站在了收藏室的门口,对着一屋子的人说道:“开饭了哦,你们要是还想继续研究这些老古董也可以,但是可别耽误了品尝我们的大作哦。”

“哈哈,好好,先吃饭吧,一会凉了就不好了。”李振华招呼道,“这里的东西想什么时侯看都可以。”

“好啊,好啊。”薛紫辰一边急着表示赞同,一边跟着众人向餐厅走去。临走之前还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那把精致的柯尔特点四五工艺手枪。

在到达饭桌之前,张小冲不断的和薛紫辰说:“真没想到他还收集了当年德国伞兵的装备!你知道嘛,当时我听他说德国人那件事的时侯都快傻了!我从来也没想到还会有德国的士兵到中国来!还是党卫军的伞兵!历史上的这只部队的番号我都没听说过!殊不知在德国人如此庞大的军事编制中,还有这么一支部队!”

“唉,虽然你这家伙本身对二战就一无所知,但这也不怪你,这支部队确实是鲜为人知的——纳粹武装党卫军第600伞兵营。是一九四三年组建的,当时叫第500伞兵营。一样穿着宽大的伞兵服、头戴无包边的m-38型伞兵盔。装备和作战方式都和库尔特.斯图登特指挥的德国空军第七伞兵师一模一样,只不过他不是听从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的指挥,而是归属于党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整个部队由党卫军中的精英和党卫军惩戒营中的罪犯组成,首任营长是赫伯特.吉尔霍夫。当时李振华先生他们也许不知道,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晓这支部队曾经作为主力参加过在南斯拉夫刺杀游击队领袖铁托和盟国顾问代表团的‘跳马’行动!盟军英国代表团中还有一人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儿子呢,那是很著名的特种战役啊!只不过后来德国人失败了,重要人物一个也没杀成,自己倒是损失惨重,唯一的收获只是抢到了铁托元帅的军服……”

“是吗?!太刺激了……那后来这支部队怎么改名了的?”

“那是部队改编之后的事情了,大概在一九四四年。因为跳马行动失败后,他们的人员锐减,后来又作为先锋部队派驻波罗的海沿岸与苏联军队作战了,所以军队减员严重,由于当时德国的战争状况已经越来越糟,所以部队丝毫没有休息的时间……死伤也越来越多。全营一千多人当时只剩下二百九十二人。这之后他们在波罗的海国家又为了掩护大部队从海上撤回德国,和苏联人打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以伞兵的轻武器和著名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对抗苏军重型坦克歼击营!虽然最后获得了胜利,成功的掩护部队撤离,自己也乘坐最后一批船只逃离了苏占区,可是部队只剩下了九十人了,这支部队当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太惨了吧……虽然是法西斯但是也算是相当厉害的部队啊……听起来很悲壮……”

“你这孩子的确对战争话题很感兴趣啊……”薛紫辰等人的对话,也被约翰.贝克听到了,他一边跟着李振华步入餐厅,一边回头对着薛紫辰说道:“第500伞兵营也就是在那次战役之后开始整编的。后来就改名为第600伞兵营了。从党卫军中挑选志愿者填补部队空缺,还有不少前‘勃兰登堡’特种部队的成员也自愿加入,使得部队实力一时大增!”

“是一九四三年时负责营救墨索里尼的‘勃兰登堡’特种部队吧?奥托.斯科尔兹尼——德国第一特种兵!他领导的那支特种部队?”

“对,既然你懂得这么多,肯定知道这支特种部队当时已经解散了,那些不甘于被整编到普通军队的勃兰登堡的特种兵就全部加入了这新改编的第600伞兵营……所以他们的队员几乎个个身经百战……所以后来我们遇到他们的时侯,才会吃了大亏……那可真是恐怖的威力啊……”

“我明白……这支部队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是执行秘密任务和特种行动的,所以您一提到在中国东北遭遇这支部队的时侯,我就觉得这肯定关乎一个十分重大的军事机密……本来我以为和金百合是密切相关,没想到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复杂就复杂在这里了……当初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本不明白那一个连的伞兵是来干什么的?要不是碰到那位苏联间谍的话,恐怕到现在我还是对真相一无所知呐……”

“其实,刚刚听您们讲述的六十年前的经历,主要是围绕着黑擎先生和一位苏联间谍——波利科夫先生——展开的。当年您们掌握了日军的机密情报,所以被日军追杀!他们布下天罗地网就是为了抓捕您们,对吧?”

黑擎老人点了点头。

“而波利科夫先生在来到远东与中共特科合作获取远东情报之前,在欧洲还当过双重间谍,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经历也使得他成了美国和德国的狙击目标!谁都把他当做一块肥肉!都想将他所知道的众多机密情报纳于自己掌中……”

“正是如此。”

“那当初那个苏联间谍都知道些什么情报啊?感觉这个人超级重要的样子?”

“他知道多少机密,我怎么能知道呢?在我眼中他也一直都是个猜不透的神秘人物……不过,在与他合作期间,我也的确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些技巧都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派上了大用场……”

“哦,原来是这样。那您们两位在远东地区都收集了什么情报呢?”

“啊,这些故事在现代来说,很多纪录片里都有所提及,呵呵,但在当年,这可是日军的绝密信息啊……你应该知道,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和筑垒地域吧?”

“难道是说……东宁要塞?”

“呵呵,不光是那里呀,还有海拉尔、虎头的要塞群。我们就搜集到了有关于日军在东北建筑要塞防御阵地的所有设计图纸,军力的部署以及预计行动方案,还有日军在苏联境内安排的间谍人员清单。这些东西都被我们汇报给了苏联远东情报处。”

“日军往苏联派间谍的事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当年日本人找到了不少对斯大林政府不满的苏联人。因为当时有一些白俄,被苏联红军和苏维埃政府镇压了以后,他们的子女就逃到了中国境内,来反抗当时的列宁政权,这样在伪满,宪兵对他们进行反利用和培训后,又把他们派回到苏联国内,让他们返回苏联远东作为关东军的眼线搜集苏联的情报!向宪兵提供了一些针对当时的海参葳,或者是伯力——就是哈巴罗夫斯克、双城子等等地点的军事设施的情报。哈哈,您们掌握了这群奸细的名单那对日本人来说可是个重大的打击啊!”

“是的,这份清单的确非常重要,但其实,对于日军在远东的整体部署和作战计划我们掌握的信息却是更为重要的。那些档案在战争快结束时都被日军销毁了,所以我们得到的应该就是唯一的副本了”

张小冲一副不解的样子嘀咕道:“那些碉堡的位置都是死的有什么重要的呢?人员和兵力可是随时有可能变动的,那样的情报能保证精确性吗?”

“呵呵呵,年轻人,这你就不了解啦……通过观察和分析要塞的布局,就可以了解到日军的基本意图,这可是关键性的。其实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在界江对岸的日本人打算做什么?打算怎么做?那才是最重要的!”

“哦?!”薛紫辰等人同时发出了疑惑的呼声。

“要知道日本占领东北后,对苏联来说,原先隔着一片大海的威胁,现在已是只隔着一道窄窄的界江了,20世纪初把俄国从经营多年的中国东北赶回老家的,就是站在江对岸的日本鬼子啊!日本人刺刀的反光就闪烁在苏联人的眼前,他们当然是担惊受怕的。这一时期,苏联虽然极力试图稳住日本,忍痛尽量抛给对手想要的东西,但他们也深知日本此时的胃口。而且眼下还能隔开双方的边境线也并不是难以跨越的天堑。为此,苏联在不停地向夙敌挥舞橄榄枝的背后,暗中一直在积极地采取行动,加紧增强自己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其中最明显的举动,就是在一些被认为可能会是日军进攻路线的地点开始修筑工事。曾举倾国之力与俄国死战一场的日本人也很清楚对手的想法,更知道帝国在亚洲大陆扩展生存空间的方向选择上,只要是向北就必定与苏联有场恶战!所以,双方会在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那才是敌我双方都绞尽脑汁想要知道的事情……”

薛紫辰兴奋地说:“原来如此。不过关于日本人后来在东北设计的要塞,苏联人不觉得奇怪吗?那是不是也能表达出日军的意图啊?”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边正好有中国地图,我就势比划一下哈!”随即,他站起身走向那张地图,在上面手舞足蹈起来。

“你看,日本人设计的最大规模的东宁要塞,竟然是在黑龙江省的东南角?在这个位置建要塞是要防谁呢?虎头要塞的位置还算靠谱在北边,海拉尔在西边紧邻着苏联发兵最为容易的地区,兵力部署却不多?这样的设计不是把自己的屁股冲着敌人的正面——等着挨踹呢吗?”

“哈哈哈,这样的说法的确有趣!”黑擎被薛紫辰幽默的言论逗笑了,也开始兴致勃勃地诉说他所了解的日军情报:“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疑惑的,觉得他们的行为完全不成章法!不过,后来我们才发现,日本人的确是神机妙算!他们的战法也是很有一套的!”

“哦?”

“呵呵,告诉你们个秘密吧,其实那要塞根本就不是为了防御而制造的,而是为了进攻……”

“啥?!”

“是的,东宁要塞最初就是一个日军大举进犯苏联的出发阵地!首先在东边边境上,建立很多的堡垒,目的主要是为了进攻苏联,但后来随着苏军远东地区的优势不断增强,到了战争后期,就变成了决定日军命运的堡垒了!改变了最初的设想,实际上那时它们才成为了防御苏军的堡垒。日军将整个东北地区分为东正面、北正面、西正面。虎头、东宁、绥芬河属于东正面,海拉尔属于西正面,黑河、孙吴属于北正面。你看看那地图,如果以东宁为出发阵地进军的话,最容易拿下的是苏联的哪块领土呢?”

“这……这点军事常识我还是有的,这太容易看出来了,一定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了(海参崴)!那里是靠近海岸的狭长地带,很容易被日军合围的。”

洪峰:“你还是叫那儿海参崴吧,我们也听的懂……”

“呵呵。”黑擎老人也走向了那张地图,指着上面的一座城市说道:“没错,只要从哈巴罗夫斯克进军直抵东海岸就能完全合围从哈巴罗夫斯克向南到海参崴那片区域的全部苏联军队!这也是东宁要塞最初的目的。日军的作战构想是:计划从东正面发动进攻,东宁作为第一作战区。西正面的海拉尔是第二作战区。日军预测,在第一作战区发动进攻时,苏军势必会从满洲的西面进击,抄日军的后路——就是你刚刚所说的日军的屁股。因此,位于西正面的海拉尔要塞必须抵御住来自此方向苏军的进攻,以防腹背受敌。一旦日军主力攻入苏联境内,北正面和西正面再同时发动进攻,就可以一举拿下苏联远东!”

薛紫辰恍然大悟!“喔……天哪!此计甚毒啊!”

“嗯,在东北边境线上的十四座要塞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位于东面的东宁和西面的海拉尔。而日军西面要塞的建筑地点之所以选在距边境较远的海拉尔,而没有与东线要塞一样直接建在边境线上,从日军当年的战略战术上来说是大有讲究的,这里本是中东铁路的一个站点,因流经这里的海拉尔河而得名。它地处被牧民们视作马儿天堂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适合现代机械化军队高速突击的广阔战场。当年的我和波利科夫通过分析搜集来的情报,发现日军要塞选择这个地点建造,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

“咦?”

“海拉尔最大的特点是在平原上突起的丘陵地貌。它是沟通中苏、中蒙边境必经之路上的瓶颈,又是整个大兴安岭西部地区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控制了海拉尔,就能控制西面草原上呈扇型的广大区域,很容易用准确的炮火将开阔地上的进攻者打个人仰马翻!反之,突破了海拉尔,就能**,直捣东北腹地!如果不在海拉尔建要塞作为防御中心的话,那日军起码得建三个防御阵线:满洲里建一个,中蒙边界建一个,额尔古纳河建一个,这个费用开支太大了!也没这个必要,所以在海拉尔集中搞一个,在这里集中兵力,防住了就万事大吉了。”

“原来如此……”

“至于要塞的武装配置,那也是精打细算的!由于东线的要塞与西线的海拉尔要塞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在最初的设计及武器配置方面也是各自有所侧重!虎头在最初的设计中就配置了远射程的240毫米和300毫米榴弹炮。可以很容易的将对面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桥和任何目标打得粉碎!而日军修建虎头要塞炮阵地的目的就是用重炮扰乱和切断苏军的交通。在正面的防御阵地内有六门150毫米加农炮,它的射程是20公里,可以打到乌苏里江的对岸。在东宁县境内,要塞分布在边界地带的高山上。这些要塞点同样配置了大口径的远程重炮。有240毫米榴弹炮10门,300毫米榴弹炮8门。另外还有胜哄山,那里的地下要塞由5个支撑点所组成。它最西北的这一侧就是勋山要塞,正北侧是出往要塞,左前方这一侧是朝日山地下要塞,南端有个300高地,再加上胜哄山底下的要塞,它是由5个支撑点所组成,它们的连接方法有地下秘密通道和交通壕所组成,主要是防御正面苏联这一带,朝日山地下要塞距离国境仅有1500米。胜哄山阵地仅是东宁要塞群中的一个点,整个东宁要塞是由胜哄山、郭亮船口等四个这样的要塞点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进攻状态的要塞群。”

“我的天……您老过了这么多年这些情报还记得这么清楚!!!”

“呵呵,当年搜集并整理这些情报的时候,印象太深刻了!这些信息在当初那可是日军的命门所在!都是绝对的机密!我和那个苏联同伴波利科夫刚刚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也是瞠目结舌的!”

“您刚刚所说,日本人在火力配置上也是仔细研究的,那么东宁那边的情况……”

“东线要塞的火力在设计上注重射程,强调要打得远,明显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锋芒!而西线的海拉尔要塞——刚刚也说了,那是保卫日军不会腹背受敌的,主要为了防御进攻!所以在火力的配置上要求火力强,杀伤面广!因为在正面宽阔的草原上,进攻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所以这里装备的多是威力大能够压制住步兵进攻的加农炮和迫击炮等,其中射程最远的是口径100毫米的榴弹炮。对自己一方的进攻进行火力支援似乎不是这个要塞考虑的重点。这样就成了一个环形防御带了……”

“好家伙,相当深奥啊!这样的军事策略也亏日本人想的出来……”

约翰.贝克有感而发道:“我之前就说过,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好了再行动是日本人的一贯作风啊……”

“真是可怕……不过反过来想,这样的情报的确是无价之宝啊!您们可真是厉害啊!那么最后这些情报送到苏联远东司令部了吗?”

“嗯,当然。我们这些情报都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分期分批的送出去的。过去我们在哈尔滨城里有个交通站,可以随时用密文将情报传递出去。但后来……哼,由于百武军一那个混蛋,交通站彻底毁了,联络员赵青也牺牲了,我们受伤的最后一份情报便无法传达出去。那个时候刚好是首次认识了振华,还有贝克那帮美国佬啊,呵呵……”讲到这里几个老人都不禁感慨的笑了起来,“呵呵,后来托抗联的福,在许云飞的帮助下将最后的这份情报完好的传递给了苏联远东情报处,苏联人后来便是通过这些情报,制定出了进攻日本关东军拿下中国东北的计划和方案的。”

“了不起……我真是太佩服做情报工作的人了!呵呵,您老当年也属于潜伏满洲执行任务的精英了吧?”

“呵呵,无所谓什么精英不精英的,都是为了信仰而奋斗的普通战士而已……不过,我并不是潜伏者,搜集情报的方式也不光只是在敌人内部潜伏而已……”

“咦?是吗?”张小冲又是疑惑连连:“我还以为只要是间谍都得是穿上敌人的衣服,深入敌后和敌人称兄道弟的呢?那个多危险!多刺激啊!”

“呵呵,潜伏的确是一种方式,但还有别的,比如移动谍报。我和波利科夫当时就属于移动谍报人员。”

“咦?那又是什么东西啊?”

“就是装扮成记者或者是外交人员,在敌人的领土上四处移动,而不是只在一个机关部门潜伏。那种形式更像是在旅游,同时我们还得四处拍照,搜集线索,接收那些真正的潜伏者传来的情报,并加以整理。然后上报给情报交通站,用电台将情报传达给苏联远东司令部或者是中共特科总部。以前在东北被日本关东军特高科的班长土屋芳雄剿灭的代号‘波波夫’的移动谍报组织就属于我们这个类型的,他们可也算是英雄豪杰啊!只可惜当年他们被叛徒出卖,为首的谍报员张永兴被捕,连带着情报站的站长乃至整个情报站的工作人员,都被一举歼灭了……”

“哇,奸细和叛徒永远是那么的可恶啊……”

“是啊,当年的我和波利科夫,也是差点就折损在了奸细的手里啊……”

“不过,情报安全送达!这就算是任务完成了!也算是不辱使命啊……”薛紫辰感慨的说完,刘志真也是激动万分,他不禁点头低语着:“老先生呐,作为一个人民公安,说实话我没有经历过那等大风大浪的年代,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相似,我也完全能体会您们所经历的甘苦,我真是由衷的想为您们这些老英雄,鼓掌敬礼啊……”

望着诚挚的刘警官,李振华等人流露着坦然的笑容:“哈哈,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一想到就让人揪心呐……好在我们胜利了,现在人民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这不就是值得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