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蛊
字体: 16 + -

第12章 无法完成的犯罪

第十二章 无法完成的犯罪

“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对你们有用的资料也就这些了。”约翰?贝克对刘志真说道。

“那贝克先生,您不是还有事情没说完呢吗?看样子这件案子中的受害人和当事人您都比较了解!我确实希望您能够告诉我们更多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事情……”

“真的有所帮助的话当然好了,不过有很多事情和你们这个案件没什么联系吧……”

刘家骏教授比起警方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度倒显得更为突出,他近乎两眼放光的走到约翰?贝克身前,一个劲儿的询问着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兵。

“啊,对这起案件来讲我们也许是越说越远了,但是对我们这些历史工作者来说,这件事简直就是传奇!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绝对是近代史学界的又一个重大发现啊!您能和我们谈谈您过去在中国的经历吗?那场……那场为了逮捕苏联间谍而开展的特别行动……”

约翰?贝克看了看失望的刘志真警官和急切的刘家骏教授,无奈的耸了耸肩:“我完全没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还真想和你们说说当年我在中国的经历。毕竟我也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等我死后,六十多年前的秘密和经历也都会随着我而入土为安了……比起这个若能将历史传承下去我才觉得更有意义!不过我想,要说采访我,回忆当年的故事,最好还是等你们找到李振华和黑擎之后,我们在一起的话就能告诉你更多的信息,我们是在一起经历的那次绝密的行动!从三个人的角度进行回忆肯定更为全面,比起我一个人在这里唠叨,对你们的帮助会更大,能告诉你们的也会更多。哎,说不定还能因此找到当年的那些老战士,那样的话对你们的考证可是有很大帮助的啊!对警方来说这也是很有建设性的提议啊!你们所关心的百武军一过去的经历、百武军一保险箱内丢失文件的猜测、还有百武军一手中那把皇族佩刀的谜团……对破解这些谜题肯定也会有帮助的!”

“我觉得肯定是有帮助的!”刘志真也坚定的表示:“现在看来,当年的历史事件极有可能作为一根导线,带领着我们直接找到凶手犯罪的动机!或者哪怕只是能缩小嫌疑人的范围!所以我们当然希望尽早获得线索啊……”

“我明白。但我毕竟是个外国人,我对当年历史的记忆也只是从我们美国人的角度来进行的,我想对在中国发生的这件案子的帮助恐怕就不是很多了。但是如果找到李振华和黑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黑擎!他当年是特工,有些事情只有他最清楚,所以找到他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你们警察来说,黑擎对百武军一的了解反而比我还要详实!”约翰?贝克即刻对刘家骏教授说道:“那么今天原定的对稿件的讨论可不可以推迟进行呢?我想优先帮助他们吧……”

“你昨天打电话时就说过有这种可能了。”刘家骏回答道:“不过推迟的话我想今后的工作会变的更加紧张才是……”

“没关系!”刘志真适时的回应道:“我们会先就现有的线索进行调查的!现在警局的人正分成几个小组在完成各自的任务。您们社科院的工作也很重要,我们实在不好意思搅扰。”

看到刘志真客气的样子,约翰?贝克倒是觉得自己欠了对方什么似的,想了想又说道:“这样吧,明天我会去找李振华,如果那个时候你们能联系到黑擎的话,到时候你们和他一起来吧,我和他会把百武军一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你们,看能不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对了,振华他……现在身体还好吧?”

“你是说李振华?呵呵,他老人家的身子骨很硬朗。我们之前见过他,就在彭珉文一案的时候,他还亲自来警局接自己的孙女李飞回家呢。”

“那就好啊……这样的话,我又能见到以前的老战友啦……”

看着约翰?贝克口口声声把这个既不属于自己民族同胞也不属于自己国家军队同行的中国人叫做战友?薛紫辰不禁预感到他们一同经历过的故事一定非同小可。那几十年前的军事行动能对今天的他们侦破谋杀案起到多大的帮助呢?真是令人翘首企盼呐……

刘志真警官和刘羽峰就要离开社科院了,临行之时薛紫辰问道了警局内部的进展情况。

“现在专案组分成了几个小组,主要以追查录像带中的那群人为目标,在周围的村庄以及高速路的各个关卡进行走访调查;另外还有一批人留在现场继续进行刑侦调查;还有我们这两位,进行对所有案件当事人的背景调查,以期找到凶手犯案的动机。”

“原来如此。那么,都有什么收获了呢?”

“刚刚我们的收获你不是都亲眼见证了吗!我想已经有些眉目了,那个当初从菲律宾逃出去的中国劳工极有可能是黑羽的爷爷!还有那把凶器的事……现在虽然我还说不上来具体发现了什么,但总感觉这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知道这其中的渊源我们也许就能了解到隐匿在案件背后的动机了!到时候凶手的面孔自然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其他小组的情况我现在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想在现场的调查应该已经快结束了。至于那个约翰老人……唉,他说话还真是嗦呐……所以我得尽量快点想办法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线索才行!毕竟时间不等人,市局的领导一直在督促我们要尽快侦破此案呢……”

“嗯。真不容易呢……那么就祝您们好运了!希望能早日破案!”

“谢谢。对了,你还要留在这里吗?”

“嗯,我现在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经过这几次走访,我对金百合事件忽然有了很大的兴趣,我想待在这里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

“呵呵,好吧,那你待着吧,我们先走了!”

告别之后,刘警官他们便乘车扬长而去。薛紫辰等人则留在了社科院的研究室里,看着各路的专家们聚在一起研讨黄金武士的相关文卷和资料,他们的学术研讨会终于正式开始了。

闲得无聊,待在隔壁会客室的薛紫辰忽见周围的桌子上有一叠空白的打印纸便伸手拿了一摞过来。洪峰见状嗔怪道:“你别乱动人屋里的东西啊!”

“没事没事,这是空白的嘛……”薛紫辰翻来翻去的看着那些白纸,忽然说道:“对了,中尉!你对建筑设计不是非常感兴趣吗?那你还记不记得碧歆山庄的结构图,能不能帮我画出来?”

洪峰自信的说道:“嘿嘿,还真不是吹牛,我对建筑设计图从小就有一种天赋。可能因为我父亲也是设计师的缘故吧。呵呵,我可以保证我作的图和原设计图差不了多少。”

薛紫辰闻听此言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太好了!来,你帮我把旅馆的地图绘制出来吧,怎么样?”

“啊?这……我也没有笔啊……”语毕,薛紫辰就冲着一位研究员的桌子跑了过去借笔。

“好好好,你真是到哪都当自己家一样。我凭记忆帮你画出来,可能会有少许差错,可别怪我啊。”

“那是,不会的。”薛紫辰说完,洪峰就开始绘制地图。薛紫辰对他的绘图能力还是了解的,但依旧没想到他画的有如此之快。

“好了,你看看。”

“啊!真不错,我看这就算不完全精确,也有百分之九十九了吧!哈哈!”

“黑色的方框是建筑物,白色的方框是停车场,小方框是后门的传达室,我还用大圈代表了灌木和树,最小的圈呢就是摄像头啦,不过只是我看到过的。”

“嘿,真不错,连推拉式的大门都画上了,呵呵,还是开着门的状态。”

“另外我还原了小巷里的那两个垃圾箱。怎么样,还算全吧?”

“嗯,这样就够了。左边的是餐厅,还包含了二楼三楼的ktv包间;右边中间的部分是和餐厅相接的旅馆主楼,一共六层;最右边的是碧歆山庄的仓库对吧?嗯,还原的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你们由这张图也可以看到后门的那个摄像头,是完全正对着那条小巷的,所以应该也拍到了那群可疑的人去垃圾箱捡交易物品的镜头吧?”

“那你刚才不问问。”

“呵呵,大意了……我当时没想起来这件事啊……不过,我是看过那个录像的,当天晚上漆黑一片,那几个人一走进漆黑的小巷就完全没了踪影啊,从屏幕上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不过,说不定警方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技术放大图像呢?或者把画面调亮一些什么的……”

“也许有可能。”一旁的张小冲说道:“呃,不过你怎么能肯定是旅馆里有人给那群可疑的人传递东西的?”

“你傻啦!如果不是旅馆里的人的话,有什么必要在这碧歆山庄内传递物品呢!录像里显示那群家伙从靠近仓库的地方翻进院子,贴着树丛进入小巷,那时他们的手上绝对是没有东西的,没过一分钟他们就出来了!那时手里拿着类似包裹的东西,还有一个较长的东西看不清是什么。你想想看,不管他们交易的是什么东西,毒品也好、古董也罢,这附近深山老林、偏僻村落有的是,凭什么到一个有监控设备的高级旅馆的地界上交易物品呢。”

听到薛紫辰这番话,张小冲顿时像说错话的孩子一样,尴尬的耸了耸肩:“呃……说得是哈!看来一定是旅馆里有谁给了他们什么东西了,哈哈……对了,你还说过东西一定是从六楼楼梯间的窗口扔下去的,我怎么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见得有扇窗户开着就一定有人从上边扔过东西吧?”

“原来我只是推理出有这个可能,现在我已经可以确认――凶手一定是从楼上的那扇窗口扔了什么东西下来。原因很简单。刚刚刘队长都说了,死者死于十二点十三分,而那群可疑份子渗入旅馆小巷是十二点十五分,后来取走了什么东西,由此出现两种可能:一,有人事先在那里放了什么东西;二,就是凶手从百武军一的房间里偷出了什么,然后从楼上扔了下去,交给楼下的人。我们最早搜查垃圾箱的时候,那里的垃圾全部打包完好,没有被翻动的迹象,只有垃圾袋子表面上,有一些零碎的垃圾和一副带血的手套――还有那打碎的茶杯――后来,我大胆的提出有东西从楼上扔下来的观点,并要求刘队长确认有没有可能有人提前在垃圾箱内放置东西。他的结论是没有。最后一拨去小巷放置垃圾的清洁员以及一直照着小巷的前门和后门的摄像头就是证人和证据。从最后一拨清洁员运送完垃圾直到后来后门的摄像头拍摄到可疑份子出现的时间内,都没有人再接近过小巷的垃圾箱。垃圾也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这也排除了有人在垃圾中提前放置东西的可能性――本来嘛,那么一包东西,要让接头的人冒着被发现的危险花时间在垃圾袋里寻找,本身就是愚蠢的计策。而且还完全不知道垃圾会不会被旅馆的清洁工处理掉,完全没有保障――那么现在就只剩一种可能性了!就是东西是自上方而来――从楼上扔下来的!那么很自然死者居住的六层楼梯间处那扇开着的窗户就是扔东西的地点了。另外――你也知道,大厅服务总台那里一直有人值班,他们正对着大厅正门的落地窗,完全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此外在一层拐角楼梯那边的值班室里还有代翔和小马。所有人都可以证明没有人在夜里进出过大楼。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下来藏在小巷和那群人接头。那你想想看,既不是有人事先在小巷中放置东西,也不是有人出去交接物品,那么就只能是我说的情况了:凶手在杀完人之后,偷盗百武军一的保险箱,把里面的东西和他作案时使用的手套还有证明自己来过案发现场的茶杯一起扔下了楼,以期同伙可以将这些东西一起取走。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同伙只拿走了那些偷盗来的东西,却把手套和茶杯什么的证据当作垃圾一样扔在了那垃圾桶里,呵呵。看来我们的这位凶手和同伙配合的不默契呀,也可以说明那些同伙们的反侦查意识不强,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倒是件好事……”

洪峰:“……啊,你解释的很好……”

张小冲:“……嘿嘿,我算是明白些了……可是……”

“你有那么多的问题吗?”

“没,只是还觉得……你之前也说凶手是两拨人了,那……你认为有嫌疑的人选……都是谁啊?”

“这个……不好说。总的来说,我认为人数不可能太多,因为尽管两拨人都有各自拉拢同谋害人的可能性,可是如果人数过多的话……一是不好配合,二是案件结束后也无法有效的串供……”

“同个谋有这么难啊?”

“那当然了!你们还不了解这一点吧。所谓同谋杀人,在咱们国家正式的说法叫共同犯罪!也就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故意的犯罪行为。当然计划犯罪者,并在犯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个人即是主犯。其他人就是共犯,还有胁从犯――就是被主犯他们威逼才不得已加入犯罪行动的人――在共犯方面,还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

“哦?这是有什么区别吗?”

“是有区别。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就是犯罪集团――那些人就是特殊共犯了。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当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逮捕后就会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予以处罚。当然有的组织里面不止有老大,还有老二、老三之流,在此之外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他们亲自组织的罪行进行处罚。还有共同犯罪人里除了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对于教唆犯,应当视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当然可以从轻处理。要是两个人以上共同犯过失罪,就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就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我靠,你法学院的啊,记得这么清楚啊?”

“一般般啦……”

“那照你这么说,共同犯罪岂不是比一个人作案要复杂的多吗?”

“就是如此!你还记得当年咱们去云南旅游时遇到的灵猫案吗?凶手就是因为竭尽脑汁的想要摆脱同谋的关系结果反倒弄巧成拙暴露了自己!而且他们在犯案过程中遭遇了太多的意外,让自己的破绽显得更多了……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计划好的例子。从古至今,共同犯罪――最难做到的就是配合!配合不好容易留下破绽,配合的太好又容易被人怀疑到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从而发现他们同谋的身份。”薛紫辰正了正嗓音,严肃认真的说道:“我认为,要实施一起完美的共同犯罪要满足两大条件:其一,就是要隐藏罪犯之间以及罪犯和死者之间的联系;其二,要让任何人都证明不了这两个人或几个人有可能是同谋,但是罪犯所犯下的案件又必须是在多人配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成的――能制造出这种逻辑矛盾的,就是最完美的共同犯罪诡计。”

张小冲撇撇嘴,挠着头说:“好复杂的样子啊,很难理解耶……”

“我可以打个比方,比如著名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你们听说过吗?”

洪峰摇摇头,小冲点点头,刘海歪着头。

“啊?唉……那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侦探小说之一!这怎么能没听说过呢?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故事。书中所讲述的一个车厢里十二名乘客都是杀人凶手的结局真是亘古未有!经典之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计划破产又是必然的结果――要是看过这本小说的人都知道,那件案子罪犯的作案手段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必须有人能够接近被害人并在他的茶水里投放安眠药使其安静的睡着;第二,夜里必须有人能在死者从内部锁上房门之后也可以自由的出入那间包厢,当然也就是说必须得有人合情合理的拥有死者的房间钥匙;第三,必须得有多人联合做假口供,证明凶手不是这节车厢里的人,以此扰乱警方的视线。这三点看似环环相扣其实有些是弄巧成拙的破绽!你看我们都知道了车厢里除了侦探外其余十二人都是凶手的事实对吧?那么我们逆推回去,想想看凶手是如何安排杀人的:想要有人接近死者并给他下安眠药,这件事由凶手的共犯之一――死者的管家负责了。想要合理的拥有钥匙在死者锁门并由于药物睡着后依然能够不动声色的打开他的房门这件任务,由掌管所有乘客钥匙的列车员负责。一切完成之后就是其余的人一起上,一人扎了死者一刀以表示复仇成功。接着呢。谋杀结束后,列车员照原样锁上房门,所有人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再度成为了互不相识的人。可是,第二天,案子浮出水面后通过调查他们每个人的背景,侦探波洛找到了这十二个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分别是美国一户名门望族的亲戚、管家、司机、保姆、仆人等等,而那户名门望族正是被这次东方快车事件的死者阴谋算计,才导致家破人亡的!这样的调查结果完全揭露了凶手们的犯罪动机还有犯罪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一车厢的人都是死者的仇人。最后,对每个人所进行的单独审问使得波洛最终发现了他们之间证词的矛盾之处从而推理出了事实的真相!”

薛紫辰停顿了一会以令周围人的注意力再度回到他的身上然后继续慷慨激昂的雄辩道:“波洛为什么能找到真相?难道仅仅因为他是鼎鼎大名的侦探?当然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节车厢里的十二个人无法摆脱他们之间的背景联系!而且由于无法串供,众人的说辞互相矛盾反而指出了破绽之处!看到小说结尾你就可以发现其实波洛是没有什么实际证据可以拿得出手的!一切只是由于知晓了凶手之间的联系、知晓了凶手联合杀人的动机之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逻辑推理!试想一下死者的仇人都聚集在一个地方怎么可能不被人怀疑呢,只要沿着这个线索去思考要破案就是水到渠成了!这个案子如果不是因为同谋之间的关系被发现了的话,是没有人可以从现场侦查中找到证据证明他们是凶手并加以定罪的!”

“那么,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同谋杀人――或者说共同犯罪的成功与否是要靠所有人的智慧的!参加犯罪的人数越多,风险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就算这十二个人里有十一个人一点错误也没犯,只是一个人出了一点差错也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更何况事实上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不止有一人犯了错误……但是,犯错误也是实属正常,因为既然是有心杀人,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是必然的。大部分的犯罪者都要面临随机应变的考验。而如果我们假定一名凶手必然会经历这样的意外考验,那么当凶手是十二个人的时候,就自然会有十二种不同的意外经历!几率翻了十二倍!每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都决定了他自己能否顺利蒙混过关!也直接的决定了这十二个人的共同命运……但是,人的智慧是有高下之分的,你也许有可能骗过警察的眼睛、侦探的目光,但并不表示你的同伙也能挺过去!这就是计划和串供的重要性了――要将所有人的行动集中于一个人的智慧之上――集中于犯罪策划者――即是主犯的智慧之上!让其他人成为他的臂膀!这就是同谋杀人的关键之一――统一性!”

薛紫辰忽然敲了敲桌面,神情高昂的说:“东方快车里的凶手们,就是因为没能遵照一个大脑的智慧行动,才造成了错误。由于波洛第二天就立即分别审讯了他们,导致罪犯们无法统一口径串供才会漏洞百出!在小说中经过分析我们能够看到,能打开房间的只有列车员,能下药的只有管家,死者身上的刀口有深有浅就证明凶手下刀的力度不同,这说明举刀刺杀的人有男有女,所以力道参差不齐!所有这一切的线索,都证明一定是一伙人联合作案,而绝非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发现和案件有关的所有嫌疑人――就是死者的仇人们都和死者聚在一辆列车里,侦探必然会对这种巧合表示怀疑!那么真相被揭破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张小冲:“原来如此。那照你这么说的话,同谋杀人必须要遵照组织者的意志严格实施计划喽!再来就是得尽量隐藏同谋之间的联系喽?可是他们怎么做才能不被发现啊?这两条有些矛盾的……”

“怎么矛盾?”

“你看你也说过,一场谋杀无论怎么精心策划总是会有意外发生的!对吧?案件永远不会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对吧?”

“是的,现实中真正完全顺利的计划谋杀并不多……”

“那就是喽,这点我绝对同意。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能顺利完成谋杀的只有名侦探柯南里的凶手~呵呵。那你瞧瞧,在这种现实中,还要保证所有人按照策划者的计划行使犯罪,太难了!凶手中每名成员可能碰到的意外事件,以及意外后随机应变所产生的后果,策划者都必须得提前考虑到,从而制定杀人计划!这简直就不可能――你总不能说犯罪的策划者是诸葛孔明转世,天赋异禀、神机妙算吧?”

“嗯,兴许我们真碰上了一班天才呢……”薛紫辰忽然笑着回答道。

“得了,你别跟我逗乐啊!我可是很严肃的和你在讨论呐。”

“好好……你说的这点确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万事都是如此啊……对吧。理论总得结合实践才行。一个完美的计划就是行动成功的大前提!必须有一个计划既能发挥到每个凶手的才能,又能让他们完全摆脱互相之间的联系。说穿了就是想办法证明他们根本无法同谋,而一个人却又不可能完成这件案子!一旦能制造出这种矛盾!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同谋杀人计划。可以让警察和侦探陷入迷宫之中……”

“有可能出现这种完美的杀人计划吗?”刘海带着迷惑不解的神情像金鱼一样张着嘴,一开一合的问道。

“恕我直言,我觉得这次的案子就比较完美。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凶手用了何种手法……”

刘海一边用纤细的手指拨弄着自己的头发,一边转着眼珠,仔细想了想后发问道:“那……你能举个例子吗?其实你说的那个东方快车谋杀案。我小时候看过电影版的!很有意思!我本来认为凶手的计划已经很完美了。那个案子中的受害人本身就是个大坏蛋,以前绑架并杀害了一个美国富豪的女儿,导致最后富豪和其妻子悲痛欲绝,双双自杀。后来在东方快车上的那伙凶手――前来复仇的人――正是那富豪一家人的亲戚、司机、管家、保姆等等。的确是他们之间的这种联系被发现了,波洛才推理出了可能是他们同谋复仇的结果。毕竟这就是很明显的杀人动机了!他们这伙人无论如何也是掩饰不了的,只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警方到最后自然会发现!怎么能不被人识破呢?他们计划的漏洞又在哪里啊?”

“问得好,其实要想隐藏他们之间的联系的确太难了,一旦身份被确认,要想知道这伙人的关系就再简单不过了,就算他们的人物关系很复杂,也只不过是调查取证困难些罢了,但总能查清楚。不过作为犯罪者也可以想别的办法来脱罪,对于东方快车,找好几个节点就完全可以阻止波洛的推理了。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完美计划的模式一样:想出一个计划证明每个人单个无法犯罪,但这个群体又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犯案!也就是说从时间和空间上设置假象。这样就可以阻止侦探往同谋杀人的方向去想!”

刘海:“啊?就是你所说的制造矛盾点?”

“对!这种计划的制定……的确很难,但也并非全无可能!”薛紫辰说道:“你看,在东方快车中,钥匙只有列车员才有,也只有他能帮忙打开房间,那犯罪策划者就应该想个办法证明案发时列车员无法为他们打开房门!不管是什么理由,列车员的不在场证明也好、能证明钥匙一直放在某地没有动过也行!只要是能帮助同谋脱罪的主意就可以;而下安眠药的事情只有死者的管家可以办到,那就想办法证明死者死亡时管家正在别处,从而摆脱他下手杀人或者参与犯罪的嫌疑!证明他与此案无关,就可以摆脱他给死者下药的可能性。这两个人,恰好就是这伙同谋杀人中最关键的两个点,一旦他们的嫌疑被解除了,其他人自然就不可能被怀疑,因为没了那两个人的话:一,他们无法让死者就范。二,他们无法自由的、不动声色的出入死者的房间;单是有这两条,他们就无法继续犯罪!只要证明这两个人不可能犯罪,保证他俩不被怀疑!这案子就永远也无法按照正常的逻辑继续推理下去,波洛的思路也就断了!”

“能这么顺利吗?”

“我早说过万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你可以想想另一部小说的情节――也是阿婆写的,叫《尼罗河上的惨案》。那本书中的凶手就拥有与我所说的完美同谋诡计类似的思路:凶手是一男一女,男的叫西蒙,女的叫杰奎琳。女人是主犯,他们本是情人,但西蒙被一个有钱的富婆勾引走了,杰奎琳就成了一个伤心欲绝的女人……”

“哼,我就恨这种男人!”听着刘海的愤愤不平,薛紫辰赶忙进一步解释道:“假的!都是假象!其实是杰奎琳主动让他男朋友西蒙离开她去跟富婆结婚的!然后他们打算杀了那富婆,夺取她的遗产。够毒吧……她想了个好主意让两个人可以互相证明对方无罪!杰奎琳假装痛恨西蒙,在众目睽睽之下开枪打伤了他,好证明男方无法去杀人――中枪的人怎么能去杀人呢?对吧?但其实她根本没有打中对方;而自己则装作开枪打了别人而神经崩溃,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忙于照顾她,当大家一拥而上将杰奎琳小姐送回房间时,在场的群众们就成了证明杰奎琳没机会犯罪的证人;同时这就使装作受了枪伤的男人有时间去行凶!你看这个诡计就比东方快车要高明得多,主犯杰奎琳明白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隐瞒的,所以她干脆不隐瞒了!反而大胆的展现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旧情人,但如此一来人们反而错误的认为他们之间的仇恨根本无法消除,这两个人也就不可能是同谋!既制造了令对方忽视她们二人之间联系的假象,又证明了他们二人都不具备作案的可能从而排除了嫌疑,这就是近乎完美的同谋诡计。唯一的缺陷是西蒙犯的幼稚错误――他在冲着富婆的脑袋开了一枪之后又用富婆的手沾着血在墙板上写了个别人的名字打算诬陷别人,这个自作聪明的愚蠢举动完全暴露了他们――脑袋中枪的人是无法写下死前留言的――结果他们就被波洛盯上了。但总的来说,这个计划很厉害,我想侦破咱们遇到的这件案子就应该参考《尼罗河》……”

“喔,那个蠢货可真是破案的关键啊,这个人就算是没有遵从主犯的意愿行事吧?所谓的意外……呵呵,不过这次的案子,貌似没有这么愚蠢的凶手出现啊……”

“意外总是会有的,杀人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不过,谁知道能不能成功呢!万一成功了那可就是塑造了一桩惊世悬案,对吧?杀人者都是赌徒,赌的就是这百分之五十的几率!”薛紫辰换了个姿势后继续认真的分析道:“反观侦探小说中的共同犯罪,还是阿婆更有研究,其实除了《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以外,另一部著名的作品《阳光下的罪恶》也是同谋杀人的典范,同样也是男女搭配――一男一女两名凶手,同样也是前情侣关系但是装作已经决裂,核心思想和诡计的原理与《尼罗河》一般无二,只不过这个案子对女方的不在场证明做的不够扎实,比起这个诡计还是《尼罗河》的更完美一些……”

洪峰一直坐在一边安静的听着薛紫辰的讲演,这时他方才缓缓地分析道:“虚拟的案子先说到这儿吧,刚才聊的倒是对我们思考这件案子很有帮助。有的地方还很相似!你们想啊,这次的案件……能打开房间的只有那个值班经理代翔,因为只有他有钥匙。可是监视录像却显示他从没离开过值班室。和百武军一有世仇的只有李飞和彭云翰,但她们俩在案件发生时却正在楼下的大厅里?!”

“对……前台的服务员也可以证实,虽然时间的误差很微妙……”薛紫辰静静的回应道。“代翔也不是没离开过值班室,他离开了一会,说是去打热水冲茶喝,但是他离开的那段时间太短根本不足以上六楼进行犯罪或者协助别人犯罪。”

“……哎?那他可以把钥匙交给别人啊!交给同谋啊!录像里又看不出他拿没拿那备用钥匙!他用身子一挡镜头从抽屉里把钥匙带出来,再把抽屉一锁,谁也看不出来!然后他借着打水的时间把钥匙交给他的同伙!等杀人结束后同伙再把钥匙交给他,然后他就一直随身带着这把钥匙,直到早上有人发现尸体来找他的时候,他在假装打开抽屉取钥匙,这不就成了!就算是有监控摄像头也看不出什么的。”

“嗯,我渐渐发现大家好像都同意这件案子是多人同谋所为喽?呵呵,那你们认为他的同伙有可能是谁?”

“这还用想!”洪峰忽然从椅子上坐直了身体,激动的说道:“肯定是他那帮同学呗!”

“可是,要是那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他把钥匙交给谁呢?当时李飞、彭云翰、许乐言、陈小雨全部都在楼下,如果说代翔就是其中一位凶手,他的同学们就是同伙,同学聚会就是为了这次的杀人行动打掩护的话!那么在刚才我们所设想的境况之下就没有人可以接应他!而他也只在那个时间出去沏茶了,只在那个时间有机会把钥匙传送给同伙,那么他把东西传给谁呢?”

“这个……”

“这是个难题……”

“啊!我想到了!”张小冲忽然大声喊道:“黑羽!”

刘海一听小冲的话就皱起了眉头:“你傻啦!黑羽和代翔还吵架呢!关系那么不好还会是同谋吗?”

“唉!你才傻了呢!难道就不能装吗!你忘了《尼罗河》啦?”小冲语出惊人!“说不定黑羽才是代翔真正的同伙而并非是和他同来的那些人!那几个同学都是为了掩饰他们之间的联系才被请来的!对吧?!制造矛盾点,不是吗?”

薛紫辰惊讶的看了看正兴奋的张牙舞爪的小冲:“嚯……你有的时候也经常能冒出新鲜的想法啊,小冲。”

“呵呵……”

“这么说你把代翔当作是主谋喽,呵呵。但是这里面有点问题哦……”

“有点问题?那你看我的猜想到底是那里还有瑕疵呢?”

“呃,说到瑕疵……何止是瑕疵!哈哈,你想想看。黑羽在吵完架后就立即上楼了,同一时间代翔也进入了值班室,还为小马出去打水。而那时陈希也刚好凑巧在楼上看到了黑羽――当然,也许看到的是他――还有坐在大厅的我们,也是亲眼看到黑羽上楼了,所以恰恰可以作为他的证人。等黑羽上楼之时就正是死者被害的时间了,这样的话他是没有时间取什么钥匙的。而且他也根本没去过值班室那边,值班室所在的地方和楼梯间相隔很远,他要想假装上楼再下来也是不可能的,电梯就更不可能了,电梯的出口正对着大厅,所有人都能看见。你看我都可以为他作证了!”

“呃……那你怎么看这事?”

“我啊……”薛紫辰又眨巴着眼睛盯着那张地图说:“我觉得,代翔那时离开值班室应该就是去打水了,不是为了什么传递钥匙。钥匙就算是被拿走了,也不一定就是那个时间。说不定早就丢了,代翔只要用一把假钥匙替换真钥匙的位置就成了……而黑羽那个时候也应该是真的上楼去了。应该就是这样……”

“哦,那你觉得黑羽是与此案无关了?唉……”洪峰夸张的摆了摆手,而薛紫辰只是沉默。

“好吧。看来的确是一个很狡猾的凶手啊……”

“是啊……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如果假设掌管钥匙的代翔是凶手之一的话,他为同伙传送百武军一房间钥匙的机会倒是有一次。”

“什么?你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他有一次机会,或者说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因为他是值班经理也只有他掌管着所有的钥匙,所以除了他以外没人能打开装着所有房间备用钥匙的那个抽屉,也就没人能发现什么时候少了哪把钥匙。他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偷出百武军一房间的钥匙然后带在身上,接着传递给他的同学――就在他们在大厅聊天的时候。”

“对啊,那个时候的确可以。如果他的同学就是同伙的话……但是,还是不对,那时没有人上楼啊?”

“有的!中尉你忘了,当时的陈小雨本来是想上楼的,后来碰上了陶元就坐过来一起聊天了――恕我直言,这就是一次意外――紧接着,或者说几乎是同一时间李飞就上楼休息去了对吧。”

张小冲:“没错没错,我记得也是这样!而且,那个李飞是在陈小雨被陶元叫住之后立即起身说累了要回房间休息的人,当时还是和那个陈小雨擦身而过的呢,但是却没有和她说一声。”

刘海:“说一声?说一声什么?”

张小冲:“哎呀?她们是朋友嘛!上楼之前好歹应该说一声‘那我先上去了’之类的话吧?我当时就觉得奇怪,李飞从她背后一声不吭的就擦肩而过了。”

“那叫擦背而过吧?哈哈”薛紫辰笑着说:“你想的倒还真细啊。小冲,我发现其实你是心思很缜密的那种人哦!”

“呵呵,天性使然,哈哈。”

刘海:“他还老爱说‘我当时就觉得’之类的话,你那么明智你怎么不去破案呀?”

“当时没怎么当回事啊,毕竟还没发生凶案。现在想来有很多细节有可能就是最关键的线索了吧――”

“但是上了楼又能怎么样呢?那时死者可还活着呢,距离案件发生还有几个小时呢!她上了楼又能怎么样呢?而且我看到过刘警官的笔录上写着:李飞上楼的时候刚好碰见了百武军一和他儿子还有秘书,哦,李逸风当时也在,后来李总还因为发现了代翔安排他的同学和百武军一同住在一个楼层而训斥了他。”

“哦,李逸风教训代翔的时候我们看见了。”

“那就是了,后来代翔和黑羽发生了冲突,李飞就下楼了,是过来劝架的,那个时候百武军一还是活着的……等到他死时除了黑羽所有人都在楼下,如果说那几个同学关系的人真的就是凶手的话――那当时唯一有可能动手杀人的就是因为吵架恼火而最先上楼的黑羽,可是他又不可能得到百武军一房间的钥匙?没有钥匙的话怎么打开房门还不能让别人注意到呢?”

“啊!我又想到个主意!”张小冲再度显现的兴奋异常!“代翔一定是凶手!哦,或者说是共犯!因为他可以借助吵架趁乱把钥匙塞给黑羽!”

薛紫辰听后随即咋了咋舌,无精打采的回应道:“小冲,你脑子其实挺好使的,就是不懂得谨慎使用……”

“咋地了?”

“你不要老是空想!这不叫推理,你得结合现实!你当时也在场,咱们都清楚的看见了,这俩人吵架根本没有肢体接触!或者说,更像是隔着老远就为了让周围人听到和看到他们在吵架而已!那你说他怎么给他钥匙?大厅的监控录像头都照着他们呢!会有人在那里交接钥匙吗?”

“呀……”小冲又沮丧了。

“还是谈谈刘警官所说的毫无声息的谋杀环节吧?”

“对……没有钥匙开门的话就必须叫门,那样的话隔壁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声响的……可是……完全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真是奇了……”洪峰也被现在的气氛搞得迷迷糊糊,他的手指不住地在桌子上敲击着,“哎?李飞上楼的时候可以把钥匙顺门缝塞进同伙的房间啊!我是说……如果那个黑羽真是凶手之一的话,这样的话不就可以……”

“你忘了我刚说完,李飞上楼的时候碰到了百武军一,当时那一帮人可是都站在楼道里呐,李飞径直走回了自己的房间,就算你说的有可能是事实那她也没时间把钥匙给黑羽。”

“呃……那她可以趴在门上听听动静,等没人的时候再偷偷出来把钥匙塞给黑羽……”

“呵呵,你的意思就是代翔偷钥匙,交给李飞,她带到楼上顺着门缝塞给黑羽……然后等他们大伙在楼下装着吵架的这场‘戏’结束后,其他人待在一楼塑造不在场证明,黑羽上楼直接行凶……”

“对嘛!你看,这样不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完美同谋杀人模式了吗?到时候调查起来,黑羽和他们关系那么不好,谁也想不到他会是罪犯同伙,而只有他可以帮助李飞犯案,这不就是塑造了一个逻辑矛盾吗?”

薛紫辰思咐道:“你的看法是代翔、黑羽、李飞是一伙谋杀组合?想法倒是不错,只是有漏洞。本来嘛,那个时间是旅馆里最热闹的时候,旅客人来人往……这次是赶巧了,六层除了李飞他们几个同学和百武军一一行人以外没有别的住户,如果李飞一行人是凶手的话,那这情形对他们可是极为有利的。可是作为一个犯罪策划者的话他能想到是这种局面吗?不,作为策划者制定计划时一定是按常理推断的,那时是旅游旺季,如果六层的豪华套间也有不少陌生的住户的话那他们怎么犯罪?想想看提着钥匙正准备往门缝里塞,或者轻轻敲门,黑羽打开门时,正好有一户旅客开门外出,看到本来如仇人般的两人在密谈一般……哼,等案件发生之后,警方一调查周围旅客的证词,这就穿帮啦……与其这样,我倒觉得在假装争吵时直接把钥匙塞进黑羽的兜里倒更现实……”

“那……那你说还能怎么样?”

“嗯……”薛紫辰一副深思熟虑似的样子,趴在那里仔细思索着,“不过我想……你的推理也不是毫无道理。但,就算是想要用这种方法传递钥匙,要想避免出现我刚才说的被外人看到的场面――那就只有等到众人入睡的时候了。也就是夜晚,十二点以后。”

“啊,你说的对。只要等所有人都睡觉了就不会被人目击了。不过死者也是在那个时候死的啊?”

“是啊……”

“而且那个时候所有咱们刚刚怀疑的人都在楼下!”

“呵呵,你看,逻辑矛盾已经出来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我看过那扇房门,几乎是严丝合缝的,除了一张纸以外,不可能有东西可以塞进去的……”

“啊!那不是都白说了!唉……”

终于,所有人都陷入了无限的静默之中,都为这不可能的犯罪而深深地苦恼着。

代翔、黑羽组不可能犯案,代翔、黑羽、李飞组不可能犯案,还能有什么组合呢?还有多少种组合呢?谁才是主犯呢?现在,一切都是个谜……

“反正掌管钥匙的代翔,可算是这起案件的重中之重!”洪峰阴沉着脸,说道:“这个人正是你所说的关键点!也是不在场证明最确切的家伙!”

再看现在的薛紫辰,以一副夸张的表情右手成八字型托住自己的下巴。好像还在意犹未尽的不停畅想着各种破案的方法。

此时,在北京市公安总局,刘志真和刘羽峰正在参加一场针对碧歆山庄谋杀案的讨论会,刘志真针对案件的进展正在与市局的高级领导斟酌商榷。

坐在宽大的会议桌一端的北京市公安局长马振川首先发话,请刘志真就之前专案组的破案策略和案件进展进行汇报。有几个市局的领导没有参加以前的会议,所以现在的汇报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令刘志真感受到此案受重视的程度明显上升了。

“是的!针对我们在碧歆山庄的侦查,在接受案件之后,我们初步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走访碧歆山庄的所有住户,以及旅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在死者被害当晚与死者有过接触的人,还有与死者同住一层的人。第二,考虑到本案作案手段的残忍,以及现场并没有丢失财物,我们认为仇杀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开始全面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在日本的以及在中国的社会关系都在我们的侦查范围之内。第三,针对监控录像里的可疑份子,迅速对碧歆山庄周边地区进行严密搜查,我们认为他们和这件谋杀案有脱不开的关系,早日逮捕这几个人对案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听到这里,马局长连连点着头,询问道:“那么现在,你们的进展怎么样?”

刘志真一向是实话实说,绝不会隐瞒现状:“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那伙可疑份子的身份还没查出来。由于碧歆山庄的所在地离北京较近,他们坐长途汽车即可到达,而长途汽车上人员混杂,没有登记,很难查出这几个人的身份……这几天我们的进展主要是关于被害人的社会关系这方面的。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百武军一其人的个人经历,通过对现场证物的调查,我们还发现这有可能不止是件单纯的仇杀案。”

“哦?”马局长显得很是好奇,于是刘志真迫不及待的说了下去:“这是这几天行动的报告,我把所掌握的情报都总结在里面了。”说着,他把文件递向局长。“我们通过咨询一些社科院的历史学教授,还有在现场的案件当事人的帮助,找到了在战争时期就认识百武军一的人!”

“哦,对了!你不是说过百武军一……是抗战时期的日本关东军军官是吧?”

“对,局长。他是战犯!但是逃脱了罪责,还成了知名的商人。我们找到的那个人以前在战争时期和百武军一交过手。叫做约翰?贝克。是美国老兵,他认识彭珉文,在中国执行过特种任务,对百武军一的经历也比较熟悉。他所讲述的百武军一的过去,很有可能揭示出有动机对百武军一下手的人!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锁定嫌疑人了。此外,在他的帮助下,我们还了解到刺杀百武军一的凶器――那把太刀,很有可能是历史革命文物!”

“文物?!”

“呃。那把刀已经确认了,正是当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兄弟所使用的武士刀,也就是说是日本皇室成员的佩刀……”

“什么?!”马局长十分震惊,但随后他就抬了抬浓重的眉毛,渐渐板起了脸,低沉着声音说道:“这下问题可就复杂了……这件事是什么时候查出来的。”

“嗯……昨天知道的。今天我们还特意去社科院确认了一下。”

“这种事情一定要及早汇报啊!这样吧,我们和社科院的人联系一下,看能不能给出正式的评估文书,一定要确定那把太刀到底是不是历史文物。”

“明白……”

“越来越离奇啦……那么,你所说的那个美国老兵……还提供了什么线索么?”

“现在知道的还不多。但是我有种感觉,他可能知道死者之所以被杀的原因。我们会想办法调查出更多的秘密的……”

“只要能尽快查明真相,什么办法还是都要试试的。志真,侦破案件的黄金时段你应该了解吧?”

“是的。七天……一周时间是破案的黄金时间,过了七天的案件一般都很难被破解了,甚至有可能成为悬案……”

“你明白就好。我也有种感觉,这案子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的……现在是日本皇室成员的武士刀,以后还说不定会发现什么奇怪的事情?!”

刘志真默许的点着头。他明白这种感受。从他接受侦办这起案件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这远不是一件简单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