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音
字体: 16 + -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如果各位像我一样曾悲催地准备过gre,那么一定会对这么个拉丁文词汇记忆犹新:“annusmirabilis”,它的意思是“奇迹年”。

史学上称1905年为奇迹年。这一年,有一位长得像猴子的犹太青年发表了5篇论文,尽管这些论文后来推动了人类世界科学,哲学研究事业跑步式地向前发展。可在当时,这些论文的发表却犹如石沉大海,毫无波澜。多年后,这位犹太青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始实至名归,扬名立万,连史学界也主动向他示好,以他的名字命名了1905年。

同样,在1905年,另外一位犹太学者发表了3篇论文,本来指望着拿点论文稿费,回家讨老婆欢心的这位苦逼犹太医生打死都没想到,他的论文在当时保守的德语学术界排山又倒海,男女老少群起攻之:“下流胚”、“色情狂”、“登徒子”。他开始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用来养家糊口的私人诊所也备受连累一时间门可罗雀。然而,多少年后,他也同样一不小心沦为名人,一脸青春痘的青年们都喜欢色迷迷地讨论他的理论,他的书成为了畅销书几乎人手一本。

你猜的没错,第一位犹太青年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二位就是本文的男猪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1905年发表的那三篇论文分别是:、。又过了很多年,这两位已经在学术圈把握了话语权张牙舞爪呲牙咧嘴的犹太大牛在柏林亲切见了个面,谈话内容可以摘要为:。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大家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总喜欢仰视膜拜熠熠发光的英雄,可却从未思考如何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星识英雄于未显之时。

开门见山,弗洛伊德是个居家好男人,尽管他的研究内容开放又前沿,尽管他著作中“性变态”、“性冲动”、“性倒错”之类的词汇高频度出现,但这并不能证明弗洛伊德就是个色老头色情狂性变态。弗洛伊德是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在最好的年龄谈了一次爱,结了一次婚,娶了一个老婆,一辈子琴瑟和鸣鹣鲽情深。虽说他的女学生中不乏**之流,比方说尼采同学一辈子的香飘飘优乐美:莎乐美同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美女弟子。可尽管如此,师生之间也从未有半点花边新闻传出来。然而,这世道总是如此荒谬,理论的怀疑批判总会上升到人格的怀疑批判,舆论放不过弗洛伊德,诋毁之词不绝于耳。为证明自己,苦逼的弗洛伊德不得不放下男子汉的尊严,他自曝短处:“哥不是色情狂,哥从41岁开始就停止了滚床单,有木有有木有!”

苦逼医科生弗洛伊德最有名的一本书叫做,写完这本书时,弗洛伊德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在扉页上用维吉尔的诗题词:“假如哥不能上撼天堂,哥将下震地狱”。可怜的弗洛伊德打死都没想到,天堂地狱他到底没够着,唯一撼动的却是自己个了,因为这本书花了8年才卖了不到600本。这都怨当时的图书编辑不谙市场之道,要是打上个“周公解梦,预知未来”的小广告,怎么也不至于落个如此惨淡的下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我可以为大家简单概括为四部分: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与人格理论。其中,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所有理论的出发点。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氏又建立了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以及人格理论。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包含了两大类: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就是能为大家所认知的观念的集合体;而无意识潜伏在意识之下,不为人所知。无意识又可分解为:能转化为意识的前意识,压抑很深不能转化为意识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弗罗伊德曾打比方说,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犹如冰山,那些显现出来的意识无非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藏匿在水下冰山的绝对构成。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真正的推动力!

关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弗洛伊德有个生动的比喻: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一座三层小楼。楼顶住着意识先生们,他们温文尔雅高尚有道德;他下面住着前意识们,这些人比较安静守礼。在楼梯中间有一位警察站岗,但是警察叔叔对前意识们比较nice,他们可以经常上楼拜访意识先生们。住在最底一层一天叽叽喳喳,骚乱不休,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就是潜意识们,他们每天都企图逃过警察叔叔的监控,溜到楼上打扰意识先生。这群狡猾的潜意识们要么伪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前意识,要么就当夜晚来临,警察叔叔睡着了,他们就蹑手蹑脚偷偷溜了上去。

潜意识的夜间作案其实就是人类的梦。

弗洛伊德解释到:“梦,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和荒谬的;也不是像有人所说的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乍醒的产物。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如果要要一句话概括梦,那就是:梦是这群潜意识们愿望的冲动,梦的本质就是愿望的达成!

当然,这种愿望的达成不是那么地大马金刀直截了当,它有可能经过多层扭曲,又伪装地面目全非。所以你的梦面(manifestcontent)大多是隐秘晦涩、支离破碎、毫无逻辑,但经过福尔摩斯似地抽丝剥茧侦探一番,你的梦底(latentconten)正是你那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真实释放。将梦底变成梦面,会经过凝缩(condensation)、移位(displacement)、象征(symbolization)、退行(regression)等造梦工作,这些梦工场的工作大胆新颖,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于是,你发现你那五花八门梦面与真实的梦底总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着。

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曾说过:“凡是掌握精神分析学知识的人,无异于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懂了弗氏梦的理论,你就突然发现所谓的周公解梦,尽管是伪科学,但是它有着一定的科学成分。比方说“梦是反的”这句老生常谈,我就可以给大家做个弗洛伊德式地解读:晚上你做了一个噩梦,结果发现第二天你却吉星高照红鸾星动,于是你说:看吧,梦是反的!其实在潜意识里,你对第二天发生的那些事情过分看重过分忧虑,于是焦虑的潜意识夜间溜进意识层里行凶作案,成为噩梦。但正因为你在现实中的小心翼翼谨言慎行,这些事情可能才真正成功于是才有了吉星高照红鸾星动。再比如晚上你梦到自己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起来才发现自己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你失望:看吧,又是一场黄粱美梦南柯一梦,梦是反的!其实,你是如此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而现实又残酷如碉堡,你很难攻下。于是,你渴望成功的愿望在梦中得到实现,但在现实里你依旧是卢瑟悲伤依旧逆流成河。

也许你会问,既然潜意识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人类的潜意识来自于哪儿?弗氏继续回答:性本能是潜意识的动力来源。性本能就是力比多(libido),它是一种性冲动的机能,是对快感肆无忌惮追求的一种驱动力。性本能并不仅仅是生殖意思上的性。比方说,婴儿幼时对母亲**深深依恋,这种性本能,在婴儿长大成人后,可能就转化为抽烟,酗酒等行为,这种行为延续了婴儿在口欲中得到的快感。力比多就像人饿了要觅食儿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一种本能。在无意识的众多本能中,力比多这种性本能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力比多,就有了“俄狄甫斯情节”(恋母情结),有了“伊拉克特拉情结”(恋父情节),这都是性本能到了青春期,以亲属为对象,来发泄力比多。

弗洛伊德到了晚年,在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人格三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本我”以追求快乐为目的,是力比多的大量储存器。它原始简单,无理性无道德;“自我”代表理性与常识,它来源于本我,又作用于本我,试图用现实原则来代替快乐原则引导本我。弗洛伊德说本我是马,提供能量;自我是骑手,驾驭着马引导马发挥能量跑向正确的方向。“超我”是道德化、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的高级部分。如果说“超我”是天使,那“本我”就是魔鬼,而“自我”处在良心与欲望之间。还有个很可爱的说法:“超我”是唐僧,“本我”是八戒,“自我”是沙僧。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潢色段子:“马克思与弗洛伊德都解放了人的下巴,一个是上面的,一个是下面的”。编笑话的人显然了解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又浅尝辄止。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解决吃饭问题,弗洛伊德的理论也不是主张性解放。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力,而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即力比多)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我最喜欢的两个哲学家其实就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他俩的共同点很多:一都死了;二都是犹太男人;三后世对其的评价都毁誉参半。可谓石头与鲜花起飞,唾骂共喝彩一色。当然,如果你学哲学已学到到心明眼亮,你就会轻易发现,哪位哲学家的理论对现实影响最大,他的追随者和诋毁者就成比例上升。这就是为嘛儿有的哲学家外行都不知道是谁,内行也不过写paper时引用下;而有的哲学家却引来无数的反对者写无数的文章试图攻击他,但他永远比他的攻击者们都伟大。所以,马克思在我眼中是英雄,在他人眼里可能是妖魔。同样,有人认为弗洛伊德是科学大师,有人认为他是江湖庸医。毕竟freud(弗洛伊德)离fraud(骗子)也只是一字之隔。

因为马克思,我看清了社会和历史,因为弗洛伊德,我看清了人的意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虽然不是玄之又玄的读心术,但掌握了它,无论本质藏得再深扭曲得再厉害,你都能轻松把握。于是你知道了:那些高傲的家伙内心其实是自卑的;那些打着开玩笑的旗子说出来的话里,其实都是有真实的成分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口误,其实你内心深处是希望这样的。因为弗洛伊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群哲学家:萨特成名后风流成性,那时因为他小时候曾被妹纸们深深鄙视过,自卑心作祟他亟需证明自己个;叔本华厌恶女人甚至打骂女人,那是因为他爹自杀,他妈又是个强势自私的女强人,喜欢寻欢作乐且对一辈子对叔本华挖苦打击惯了;尼采说见女人要带上鞭子,这娃儿从小生活在聒噪的女人堆里,对女人他想靠近又充满恐惧。因为弗洛伊德,我们甚至可以弗洛伊德一下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晚年对名利异常地热衷,那是因为他年轻时家庭负担过重,书卖不出去,理论界又不承认他,他穷怕啦!

弗洛伊德之后,文学界哲学界艺术界刮起一阵精神分析之风。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就是弗洛伊德的忠实粉丝,他的画中充满着弗洛伊德梦式的呓语。2010年,导演诺兰拍了一部名为)的电影。这部大胆荒诞但又构思精致,推理缜密,充满视觉美感的科幻片看得我小宇宙蹭蹭爆发,倘若我有天失业在家,我定要当编剧为我们这个讲究现实的国家写点充满哲学思考味道的科幻剧本,或者写个哲学版的理论支撑点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理论,以及梦的形成理论。因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就有了片中的多重梦境,当莱昂纳多扮演的盗梦人cobb试图进入目标人物的梦境时,根据弗洛伊德“梦的防御”机制,潜意识要保护自己,于是有了片中激烈的打斗枪战场景。

电影结尾,cobb在对早已死亡的自己却在梦境中构造出来的妻子mal说的:i’dmissyoumorethanicanbear,我们有过一段属于你我的共同时光,但现在我要放你走了,而我必须这么做!)看到这里,我直接泪奔。

其实,你我应该庆幸,我们都还年轻,世间七苦之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我们未曾全部遭遇,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不幸也无非是失恋挂科木有妹纸。人生这条路越往前走,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愈多折射现实的意识,也就会产生愈多我们本想隐藏却欲盖弥彰的潜意识。心理严重负荷,步履愈发蹒跚。所以,就让这条路走得轻松些吧,该letitgo的letitgo,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路人甲注定也只是路人甲。

当你遭遇不幸,总会有热心肠的人千篇一律地安慰:“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可说着容易做着难,何况有些坎儿真得高似珠穆朗玛。所以,之后,且当人生是多层梦境吧,结束这个梦境,下一层梦境里你我照样全血复活精神焕发。连加菲猫小朋友都知道“梦想决定现实,我要多睡一会啦”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擦干眼泪,

然后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