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向心海全是泪
字体: 16 + -

美丽的葫芦岛

美丽的葫芦岛

严冬到了葫芦岛才知道原来张辉老家葫芦岛市(当时还叫锦西市,但我觉得还是称为葫芦岛好听)竟然是那样的美丽,出乎严冬的意料之外,总听到张辉说亿家乡,严冬只是觉得谁都会夸自己的家乡好,真到了葫芦岛后还是让严冬很惊讶,这座城市真的很美丽,城市不大很干净,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

葫芦岛位于渤海北部,辽东湾之西岸,介于秦皇岛和营口两港之间。葫芦岛三面环海,一面毗邻陆地。全岛长约3.5公里,自西北而东南伸入海中,岛南端峻而突,中部尤狭(西北自高把屯起,东南至灯塔山止).原名陶河岛,后因状似葫芦,故得名葫芦岛。

看了美丽的海滨,张辉决定带着严冬看一看兴城古城。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心设有钟鼓楼,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仍筑有炮台,用来架设红夷大炮。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 (公元1428年),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在4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城、泉、山、海、岛”五大景观于一体,珠联璧合.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说到兴城古城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袁崇焕,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袁崇焕来到兴城,袁崇焕到宁远城后划定建设规范,城墙高三丈二尺,城墙垛口高六尺,城墙基址宽三丈,城墙上宽二丈四尺,城墙四角筑炮台凸出于城角用来架设红夷大炮。城内布置以各门为轴建";十字形";道路,十字形大街中间有鼓楼一座为战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察院行台、参将府建在城内东南。按察兵备司设在西北(即永和街北),城外有护城池一周。祖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别督工修造,集四万人之众人人尽力一年时间便修筑完工,至此宁远卫城遂为明末关外重镇,当时史载有兵民五万余家,屯种远至五十里,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视宁远城为一片乐土。

后金汗努儿哈赤见有机可乘便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率十三万后金军号称二十万西渡辽河,二十三日抵宁远,二十四与二十五日接连围攻宁远。袁崇焕总共集有可用之兵不会超过二万人,袁崇焕关宁健儿奋勇杀敌,后金军死伤惨重士气大落,城头上红夷大炮击伤后金汗奴儿哈赤,毙杀后金牛录额真十余人,血战三日,后金军损失惨重无法再战,被逼不得不收兵,袁崇焕率明军取得";宁远大捷";,亦是明与后金交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奴儿哈赤在回师途中叹道:";我自25岁领兵打仗以来,从未吃过败仗,唯宁远一战,惨败而归。";恼恨在心中伤势一直未愈悒悒不自得,八个月后在沈阳四十里处叆鸡堡疽发于背而故去,时年六十八岁,奴儿哈赤一生唯独打了这一个大败仗,当是纵有千江水难洗今日羞。奴儿哈赤子四贝勒皇太极继后金汗位后决心血耻,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五月皇太极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十五万大军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五月十一日,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袁崇焕部下大将赵率教,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奋勇死战,与皇太极后金军精兵大战三场胜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亦是战战必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日日有战激战之烈不亚当年宁远大战。皇太极无奈转而去攻宁远城,后金军曾败于宁远城多有忌惮,后金军前锋大贝勒代善见城中有备胆怯停滞不前,二十八日皇太极下令总攻意欲击破城外明军关宁铁骑直逼城下。两军城外恶战,袁崇焕亲临城上督战大鼓士气,城上明军健儿以红夷大炮援助关宁铁骑,击毁后金汗皇太极东山大营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毙杀后金军甚众。那一刻明末最强的军队诞生了——关宁铁骑!后金军关外无敌的神话打破了,";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成了过去。

自万历四十五年(1618年)明与后金在抚顺首战后明军屡战屡败,前次宁远大战袁崇焕还只能据城而战,而如今双方终于可以又在野战中一较高低了,明军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袁崇焕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城保卫战(广渠门大捷、左安门之捷、南海子袭营)等胜利,一生无一败绩,被敌人称为前所未有之劲敌。于崇祯帝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被逮捕入狱,半年后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的罪名于1630年八月十六日(公历9月22日)遭受磔(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焕无子,抄没家中亦无余财,袁崇焕时年四十六岁。错杀袁崇焕使崇祯帝自毁长城,标志着大明王朝亡国不久矣。

古城有四个门: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而四条主街就是由四个大门命名,主著名景区钟鼓楼在中街。

鼓楼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上为两层楼阁,第二层外部游廊悬挂历年来兴城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图片。内部辟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展出";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骨针、陶器、刀币等珍贵出土文物。还架设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径2.25米(整张牛皮绷制),实为全国罕见。1995年**总理第二次视察兴城时曾来此参观。三层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蜡像馆。此蜡像经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栩栩如生,似乎正在向人们宣布";我与此城(宁远城)共存亡";的决心。周围廊式,歇山卷鹏、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西北开函洞小门,有石阶可上下。当登上鼓楼,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兴城古城离葫芦岛市有十七八公里,严冬本来骑车去,张辉说太累了,火车很方便,而且慢车才2元钱。于是张辉和严冬坐火车去了兴城。

他们看了不夜城、古城景区、七彩城、天福商城、文化馆等地方。给奶奶和妹妹卖了一些小锅白糖、切糕、苹果和大枣。

之后他们又去了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基座雕刻大瓣玫瑰束成的花环,塔身鎏金大字熠熠闪光: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的上沿雕刻一周祥云纹,两侧各有五角星和三面旗图案。北面的碑文,记叙了塔山战役的过程。站在塔前远望,白台山、饮马河、铁路桥、打渔山等战场。依然尽收眼底。走进文物陈列馆,四面英雄团奖旗鲜艳夺目。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这次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塔山阻击战使塔山闻名于世。塔山本来没有塔,阻击战后在这里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纪念塔,使塔山有了塔,烈士的鲜血使塔山永放光芒。而从锦西、葫芦岛方向驰援锦州的敌军是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两个师、五十四军和暂编六十二师、独立九十五师,共11个师。也就是说,东北我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塔山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东临锦州湾,西接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十二公里宽。北宁铁路从村子的东侧穿过,山海关至沈阳的公路与铁路并行。村南有条干涸的河滩,架有一座铁路桥。村子周边地势平坦低洼,村西通向高桥的地方,是一片宽约八千多米的开阔地,散布着一些高差不大的小丘陵;东边靠着锦州湾的山包就是打渔山岛,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从海边往西,地势逐渐抬高,西面的白台山高两百米,是唯一的防御制高点。塔山不是山。

严冬虽然是很坚强的人,但看了塔山纪念还是流泪了,这就是当兵人的爱国精神,随时都能体现出那种爱国情绪。

这一段就算给张辉老家葫芦岛这一个宣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