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向心海全是泪
字体: 16 + -

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

辉的童年应该算是幸福的,亲爷爷是烈士,继爷爷又是因工死亡,父亲煤矿工人,在那个年代算红五类,是最吃香的。而辉又是掉到福堆里,奶奶极疼爱这个可爱而又隔代遗传长的象爷爷的长孙,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辉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说他懂事是因为辉从小爱干活,而且还很能吃苦。

四、五岁时候看到家里劈好的劈材快用完了,就会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用斧子一点点劈木块,木块被劈成一小块一小块来引火,由于人小力气也小,经常是一劈一个下午。有时候大人们看了也挺心疼的,这孩子太懂事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干活。

上小学的时候,辉每天放学路过草地都会捎上一小篮子猪草回来喂猪。

辉曾经还养过兔子,是用五角钱买的一对黄颜色的小兔子,辉把它们当成宝贝,每天给兔子打扫窝,每天喂兔子。,和个月后兔子长大了生了小兔子,那时候人们穷,一年到头吃不到浑,很多人把养的兔子杀了吃肉,辉生性善良,幼小心灵对杀生很反感,父亲有时候嘴馋想杀一只兔子吃,辉坚决不从。辉养的兔子长大后全部卖掉,挣的钱一分都不花全部交给母亲。每次卖兔子要走十几里的路,用篮子把兔子放进去,用胳膊挎着篮子,有二十几斤重,小小的年龄,胳膊被勒的痛红痛红。每次到了收购兔子的日子,辉和小伙伴(也有大人去卖兔子的)早早就起床,把兔子喂的饱饱的,这样可以增加重量,急匆匆地上路了。有一次辉装的兔子多了,把胳膊勒的三、四天无法写字。每次卖完兔子小伙伴们都会花几角钱买一些好吃的,而辉却从不乱花一分钱,因为他知道母亲和奶奶身体不好,吃药需要钱花。此时的辉怕尴尬,总是躲着小伙伴们,当然他也馋,他也想吃,看着小伙伴们吃的那么香,他只流口小,唾沫不停地往下咽。

一天放学后,辉照往常一样到兔子窝边去喂草,突然发现少了两只大兔子,辉以为是在窝里没出来,喊了半天不见动静,平时这个时候兔子都会到窝边等他来喂草,难道跑出去了不成。

这时花走到辉的身边告诉辉,他的兔子从窝里跑出来,吃邻居家的韭菜,让邻居给打死了。

辉哭了骂道:“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人,吃了韭菜赔它不就得了,为什么要打死我的兔子。”辉一边哭一边向邻居跑去,他要让对方赔它的兔子,他不要别的兔子,就要它那两只兔子,因为这两只兔子,是最早买的那对一公一母的兔子,辉对它们感情非常深,而这两只兔子已经下了好几窝小兔子,全凭这两个兔子下崽儿,养大了卖钱。最近母兔子刚下了一窝小崽儿,还没出窝呢,而其他长大的兔子已经全部卖了。

花死死的拉着辉不让去找,怕小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闹出别的事来。花告诉辉:她已经找过对方了,人家给赔不是了,主要他们不知道是咱家的兔子。

任花怎么劝,辉就是不干。花没辙几乎要给儿子跪下求他了。辉是个懂事的孩子,看着母亲瘦弱的带病的身体,怕把母亲急坏了病情加重,只好一边哭一边往回家走。

回到家后用书包把两只兔子装上,一直哭着向外走。花看到辉的样子很可怕,问辉去哪儿,辉也不吱声,径直向草地走去。花怕辉憋坏了,让老太太劝一劝辉,但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由辉去。

辉找了一块很远的草地把她一天天看着长大的心爱兔子埋了,颇像林黛玉葬花,在埋兔子地方哭的凄凄惨惨,哭够了才回来。

没出窝的小兔子最终的命运是饿死了,兔子窝里空了,辉的心也空了。

后来又发生了打狗事件,从此辉再没养过什么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鸟等等小动物,因为这些事让他伤极了心。

奶奶裁衣缝纫是一把好手,辉很小的时候(六、七岁的样子)就跟着奶奶学会用缝纫机(也就是跑直线,而且跑的非常的直)。奶奶看着孙子聪明好学,还亲手教会他裁剪衣服的手艺,奶奶教他如何裁剪,教他如何缝制。而辉确实对裁剪衣服有着特殊的本能,小小的年龄,奶奶一教就会,领悟非常快,由于奶奶的细心指点,辉的努力,小时候打的基础牢靠,也由此让辉受益终身。

在辉七、八岁的时候就懂得帮助家人谋生,每天放学后,辉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奶奶给人家扎鞋垫,一副两毛钱。有时候活多了奶奶忙过来,奶奶会将裁剪好的裤子交给辉,交待一番后,辉会帮助奶奶做扎裤缝等活。奶奶检查后往往都会很满意,奶奶对这个懂事的孙子是不仅仅是疼爱,更多的是偏爱。

辉八、九岁的时候,学校放假了,辉会做饭给大人送到田间地头。辉做的面可以说是一绝,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做法,可是他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般,谁吃了都说好吃。所以,在家里只要是做面条,其他人不用动手等着吃就可以。辉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人们的一片赞扬,人们非常喜欢这个有礼貌,长的可爱的男孩子,也是人们让自己家孩子学习的榜样。

辉在十二岁那年父亲调到葫芦岛市,由于父亲一个挣工资,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工资较低,那时候辉妹妹已经六岁,也到了上学年龄,父亲要养活五口人,花和老老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吃药花钱,一家担子全部压在了父亲身上。为了给家里挣钱,辉小小年龄开始和奶奶学裁衣、缝制等活,揽活挣钱,也由此为辉打了下坚实的基础。虽然辉没有在正规学校学过裁衣、设计和和缝制,由于从小受奶奶的熏陶,辉做的一手好缝纫活。最后到北京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为央视及影视界等很多名主持人及名演员设计和制作过报装。

在辉的小的小时,大人们见了他都夸他懂事,心灵手巧,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也有人开玩笑说将来把某某姑娘许配给他,谁找了辉一定能享福。这种玩笑总是让辉很不好意思,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禁锢,特别是小孩子们,是不能随便说这些的,否则在大人们眼里,这个孩子思想不健康,趣味低级。那个年龄、那个年代,辉不可能明白找媳妇要干什么,有什么用。在他幼小的心灵觉得找媳妇就是为了做饭,我自己做的饭比她们还好吃,我自己会做饭,还找什么媳妇,长大了我才不找媳妇呢,和父母在一块多好,娶了媳妇还得单独出去过日,他才不要呢。辉常常会这样想

辉一直是奶奶的骄傲,在小学的时候辉当过班长,可是到了初中,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到了高中成绩一落千丈几,为什么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也想努力学好,可就是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越是听不懂也就越是不想学,最终没有走进大学校门。那时候考学不容易,只有百分之几的升学率,虽然不像刚一实行高考时升学率那么低,但大部分省市升学率不足8%,像现在的人们考公务员,可以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