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蛮
字体: 16 +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赵一平(二)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让丽丽跟那赵一平单独沟通了许久之后,一直守在山洞口的阿蛮听得丽丽招呼了自己一声“进来吧”,这才撇了撇嘴,进到了山洞里。

这一次再相见,周围的气氛已不再是剑拔弩张的样子,融洽中还带着些尴尬,让阿蛮这个神经大条的人都觉得有些脸红。

“一平哥是个好人。”

丽丽对着阿蛮说道。

阿蛮的眉头不自觉的抽了一下,心说你跟他才认识多久就说他是个好人,他是好人,难道自己便成了坏人了吗?

赵一平被丽丽这么一说,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儿的直搓手,——看样子他也不是什么油滑之人,至少看起来不是。

可阿蛮心中还有一股怨气未消,当时自己还想出去帮他取些食物进来,没想到这小子就趁那个当口偷袭自己,那一脚踹的可是不轻,也就是阿蛮这等体格,要是换做旁人,早让他踹得倒在地上吐血了。

赵一平也知道自己是莽撞了,可那时候他真的以为阿蛮跟那巨人是一伙儿的,而自己与那巨人的怨恨当真不浅,一时热血灌顶,才做了件蠢事。

不过现在误会已经消除,话也已经说开,两个人也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人,所以互相点了点头,这一页就算是揭过去了。

揭过去虽然不假,但阿蛮还是有些不放心这赵一平,谁知道他究竟还有没有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心思,所以无形间就与他产生了隔阂。

三个人坐在山洞之中,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话来,——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丽丽在与赵一平聊天,阿蛮只是在一旁安静的倾听。

听赵一平所说,他的身世倒也有些可怜。

他从小便无父无母,一直靠着村中邻里的帮衬才长到了五六岁的样子,可天不佑人,也就是在那一年,村中闹起了瘟疫。

瘟疫过后又是蝗灾,整个小村里的人几乎都快要死绝了,剩下的人没得办法,只有结伴出去逃荒,当时年纪尚小的赵一平真是福大命大,没有死在那一连串的天灾当中。

一路向着东边逃荒,最后是到了青城,那会儿,赵一平已经有七八岁,而原先村中的同伴已经死得差不多了,他在青城中没了依靠,幸而赶上了青城在招弟子,于是赵一平便去了。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不是青城在招弟子的话,只有几岁的赵一平如何能够在偌大的一座青城中觅得活路,要知道城里人可不必乡下人,人味儿不是很重,——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乡下人也没多少人情可言。

那时候的赵一平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招弟子,他只是听说了那地方管吃管住,而且有好几天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赵一平是赶上了,被青城给收下了,却不是以弟子的身份,而是一个打杂的小童。

只因为他从小便无亲人,村民们虽然愿意给其衣食,但是很少有正眼相看他的,从小生活在那种环境里,也就养成了赵一平有些自闭的性格。

不多言、不多语,第一眼看上去还有些木讷,这就是当时在青城主持收新弟子的一位长老对于赵一平的印象。

青城家大业大,养个把闲人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收徒这种事情万万马虎不得,新生代的能力决定着一个门派的未来,所以那位长老当时就想将赵一平遣走,因为他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个聪明的孩子。

结果才说了两句,尚且年幼的赵一平便垂下泪来,本来按着他的性子,哪怕是刀架脖子上也不会做出什么软弱之举,可他那年毕竟太小了,而且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在希望一点一点尽数破灭之后,眼泪水哪里还是他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

幸亏那位长老是个仁厚长者,在听过赵一平自己叙述了过往之后当即动了恻隐之心,收徒这种事虽然没得什么办法,但安排他去做些杂活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赵一平就在青城中干起了杂活。

每天清晨,还没个扫帚高的赵一平早早的就起了床,抱着把大扫帚来来回回的清扫着青城的内城,——那里是青城子弟居住的地方。

冬扫积雪、秋扫落叶,转眼已是一年。

赵一平生于一个小山村,从来也不知道世上还有修道这种事情,但在这一年的生活当中,他已经明白了这青城是个什么地界所在。

这可是修道界第一大门派啊!

寻常之人哪里有机会像自己这样,在如此近的距离去接触这些凡人眼中的神仙中人,他们修行的可都是种种能夺天地造化的大功法、大能力。

明白了这一些之后,赵一平的心中不禁冒出了个想法:

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那该有多好……

但那时的赵一平已经饱尝世间炎凉,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不切实际,不然的话,一年之前那位好心的长老为什么不收自己为徒呢?

他是看自己资质不行,不愿在自己身上白费功夫罢……

想到此处,躺在卧榻上的赵一平辗转反侧起来,他虽然性格内敛,但骨子里很是傲气,别人不信他能做到的事情,他偏偏就要去做给别人看看!

可那些功法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那都是门派中绝不外传的秘密,自己一个扫地小童,哪里能够轻易的接触得到?

思来想去也没个头绪,那一夜,尚不满十岁的赵一平就在胡思乱想中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一平当然得要起床干自己的活,可他因为昨夜没有睡好的关系,扫地的时候也不是很清醒,糊里糊涂的就走到了那些青城正式弟子的居所去了。

抬头一见那圆拱门上硕大的几个金字,赵一平“哎呀”一声,这里可不是自己这种打杂的能够进入的,趁着现在没有发觉,还是赶快离开此地的好。

这边脚才刚一抬起来,赵一平就有些迈不动步子了,——只因为这青城中当然也有勤奋弟子,早起修行的事情再正常不过。

耳中听着那从最近的一扇门后传出来的还略显稚嫩的女声,赵一平的那颗小心脏“砰砰”直跳,尽管他从没有亲眼见过青城弟子所修行的功法秘籍,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那些平日里来来往往的青城弟子一多半时间都在互相谈论彼此的修行进度,言语之间自然也就带上了那本功法。

昨夜还说没得可能,今天就叫我撞上,莫不是老天垂怜于我?

心思这种东西,一旦动了起来就断没有一发儿散尽的可能,此时此刻,那阵诵读之声在赵一平听来不另于蛊惑之声,勾着他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走出两三步,赵一平忽然浑身剧震,偷学功法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大忌,被捉到了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想想当日,那位将自己安排在青城中打杂的老者,完全是出于怜爱才如此照顾自己,自己又怎么能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

假若那位老者知道了赵一平在这一瞬间脑海里划过的念头,肯定得要骂自己眼拙,——试问哪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能够如此明大义?

说他不善言语,那是的确,可说他木讷呆板,那就有些离谱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慧根的人,恰恰相反,他身具慧根,不然又哪里会大智若愚。

天人交战之间,赵一平直在那拱门处站得浑身冷汗横流,最后他狠命一咬牙,选择了转身离开。

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制住自己的欲望之心,能识得如何才是正确的选择,倒也当真难得,——只不过那一个夜晚,比前一晚更加难熬。

又是一天清晨。

两晚没有休息好,赵一平已经熬出两个黑眼圈,顶着那颗还在犯着迷糊的脑袋,赵一平抱着扫帚,鬼使神差一般的再次走到了那扇圆拱门之前。

经过了一夜的挣扎,他脑子里的两种想法谁也没办法彻底压倒对方,于是他就再次将这一切托付于天:若第二天我再听到那诵读功法的声音,便是上天让我踏上修道之途,若听不到,从此就安安心心做一个扫地童子罢。

一步一步的往青城正式弟子的居所处蹭,听着周围树梢上早起鸟儿的百般鸣叫,赵一平只觉得心中无限失落,看样子真是天意如此,不叫我赵一平有什么非分之想。

正待转身离开,也不知那身居第一间小屋的青城弟子是有心捉弄赵一平还是怎的,居然推开了门,对着赵一平喊道:“喂,那边那个打杂的,去厨房帮我催催早饭。”

赵一平费了好大的劲才转过身来,只看了一眼,便觉得自己的整片天都亮了。

那丫头扎着两个小辫子,生的唇红齿白,煞是可爱,虽然她那粉雕玉琢的脸上有几粒小小的雀斑,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她的可爱,反倒透着股活泼的气息。

“说你呐!发什么愣!”

那小丫头显然很不满意赵一平的态度,几步走到赵一平的面前,指手画脚的数落了他老半天,最后撂下一句“快点儿!”便转身回屋了。

从始至终,赵一平一个字也没能说出来,他张着嘴,全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