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战
字体: 16 + -

第92章 鏖兵吴福(一)

第九十二章 鏖兵吴福(一)

月20日,国民政府大本营正式发布命令,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组建南京卫戍司令部,拉开了南京会战的序幕

孙百里早在月日就接到大本营的命令,要求十九路军坚守吴福线两周以上,为南京会战争取足够的时间来集结兵力如果单纯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南京的确是个非常难以防御的地方,唐生智居然敢一力承担下来,这份勇气让孙百里非常佩服,其后,唐生智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表态是使孙百里对他刮目相看唐生智说道:“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是有把握的: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另外,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城借一的必死决心,要交通部长俞飞鹏把下关至浦口间的渡轮撤退,禁止任何部队和军人从下关渡江,并通知在浦口的第一军,凡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队或者军人个人必须制止,如不听劝阻的话,可以开枪射击唐生智的讲话经报纸报道之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声望急剧攀升,民众开始期待着国军能够在南京痛击日军

然而,孙百里看了唐生智上任之后的兵力部署之后,立刻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训练总监产生了怀疑,因为划归南京卫戍司令部的部队已经达到十几万,可是还是全部配置在南京的周边地区,而在十九路军后方的锡澄线却没有部队驻扎这样一来,只要日军愿意,随时可以从两条防线之间登陆,夹击十九路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别说坚持两周,恐怕自保都有问题

孙百里急忙把自己的意见写成详细的电文,向大本营报告,希望督促唐生智调整部署,重视锡澄线的防御结果,大本营却把孙百里的电文直接转交给了唐生智唐生智看完之后,立即给孙百里回电,称由于兵力不足,无法把防线推进到锡澄线,如果担心后方的安全,可以后撤到锡澄线布防,南京卫戍部队就可以随时进行支援孙百里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从唐生智那里得到任何帮助,只好先做打算了

随后,孙百里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防守吴福线这时候,十九路军收拢的溃兵已经达到两万余人,其中原本隶属于中央军的有五千余人,川军的则将近一万人,其他的都是些地方部队为了方便指挥,孙百里把中央军全部划归高山峻,川军则给了向文彬向文彬和高山峻理所当然地代表收拢的中央军和川军参加了会议

孙百里简单地介绍了唐生智对防御南京的具体部署,然后说道:“南京的地形本来就易攻难守,日军又有强大的海军助阵,随时可以封锁长江,切断后方的补给线和撤退的道路,唐生智却把兵力收缩在南京附近,摆出一付挨打的架势,仗还没有打就已经输了三分如果我们真的撤退到锡澄线布防,卫戍区的部队连整补的时间都没有,如何和日军抗衡?我看了一下,南京卫戍司令部下属的部队大多数都是淞沪会战撤下来的,其中第88师和第87师损失的兵员比例高达50%,并且都是有经验的老兵,战斗力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需要时间来修整部队因此,我决定留在吴福线抵御日军,为后方部队争取时间,希望你们支持我”

高山峻毕竟是第87师的人,立即表示同意,说道:“我支持孙将军的决定,同时也感谢十九路军弟兄的好意高某誓与吴福线共存亡,一定要把日军拖在这里两周以上”

钟武说道:“如果日军真的从后方登陆,夹击我军,岂不是连退路都没有了?”

孙百里回答道:“谢长风的补充师不日就会赶到,由他进驻锡澄线掩护我军后方,向文彬、高山峻两位老弟也率部前去增援,这样一来,也有将近三万人日军如果还想抄我军的后路,至少要出动一个师团的兵力才行”

向文彬和高山峻急忙说道:“吴福线必然是日军首先攻击的目标,我们怎么可以后撤,把十九路军单独留下呢?”

孙百里安慰道:“二位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但是收拢的部队军心不稳,迫切需要修整,何况,很多弟兄连武器都没有,留下来只会增加伤亡,没有任何益处谢长风会运送一批武器装备过来,你们先补充一下,如果日军没有登陆,只是从正面进攻的话,还可以上来增援的吗”

李从文不放心地说道:“如果日军从太湖的右侧直接攻击南京,而只用少量的部队在这里牵制我们,占领南京之后,再从后面包抄,即使我们守住了两道防线也没有用”

刘谦说道:“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日军难道就不担心牵制的部队被我们击破,然后挥师东下攻取苏州,进而威胁上海吗?”

孙百里赞许地点点头,说道:“刘谦说得很对,日军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如果苏州被我们给夺回来,日本政府损失的就不单单是面子了”

钟武说道:“以吴福防线工事的坚固和我军的战斗力来看,坚守两个周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湖南路首先被敌人击破,南京失守,我们往哪里退呀?”听了钟武的话,其他几个指挥官全部把眼睛望着孙百里,显然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吴福线左靠太湖,右临长江,虽然利于防守,可是却不好撤退,如果后路被堵,形势就非常危险了因为日军控制着长江,是不可能渡江北逃的

孙百里看了看大家,用沉稳的语气说道:“我的计划是,一旦后路被堵,就集中兵力,击破当前之敌,然后攻占苏州,接着佯攻上海,往浙南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