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字体: 16 + -

第109章 慷慨陈词

第一百零九章 慷慨陈词

“禀陛下,昨夜臣收到家兄从征北行辕寄来的家书,其中对公开明示的战报多有补充说明,经过臣仔细研究,于今晨拟定了整套的方案,请陛下且听臣一一道来。”安明仲的脸上挂着镇定自若的微笑,全然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

“首先,伤亡数字并不符实。春华营和秋实营虽然遭遇了灭顶之灾,但此二营将士,多来自于东南鱼米之乡,熟习水性者并不在少数。因此,不能由此断定十六万将士已全数殉国。实际上,在此战的前夜,皇甫将军已对此结果有所预料,连夜命军士就高处扎营,并多备木材等物。臣相信,至少秋实营的生还将士不在少数。以家兄在书信中的预计,当在两万左右。”?

“其次,对羽国南方军战力估计过高。臣查过,战前南方军正式编制为二十五万四千人,其中参加此战的有二十三万左右。在谷阳关外围保卫战中至少损失了六个旅以上的兵力,约五万人。而在持续十余日的攻城战中,损失也应当在三万至四万左右,以此推断,南方军目前可用之兵,约为十三万人,而并非二十多万。”?

“还有,刚才诸位以最坏情形来推断事实,即羽军不顾辛国的威胁,从谷阳关倾巢南下而攻我大宪。试问诸位,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几分?羽国大都督宁子蔺并非等闲之辈,怎会行此自绝后路的做法?”?

“众所周知,今年羽国遭遇前所未见的粮荒,不但库存余粮已是颗粒不剩,而且今年秋季勉强收上来的粮食也已经全部扔在了两线战事上。现在时已入冬,北地一向酷寒难耐,庄稼更是难以存活,对羽国来说,若再继续不顾一切,穷兵黩武,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一场蔓延到全国的大饥荒,届时不用我们动手,光是揭竿而起的反贼,也足以让他们手忙脚乱,无暇南顾了。”?

“另外,诸位只注意到谷阳关惨败的战报,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另一封来自夏宁姗将军的军情。想必陛下早已明了在心,夏将军半月之前自北安府出发,跨过荥水,攻入羽国西南重镇怀州,歼灭羽军三万余人,羽国西南守备将军申炼战死。宁子蔺为了应付联军主力的正面攻势,将南方军的精锐嫡系都调到谷阳关,导致整个西南防御力量极度空虚,这三万军队应该是唯一一支建制在万人以上的正规军。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只要夏将军牢牢地在怀州站稳脚跟,不但整个羽国西南唾手可得,而且也能起到对宁子蔺的牵制作用。”?

“再看我军的情况,虽然新逢惨败,但半数以上的主力犹存。托陛下十年休养生息之策的福,粮草辎重仍绰绰有余,库存军粮足以担负二十万人出征所需。陛下,打仗并不单纯是士兵们舍生忘死的厮杀,更多的时候,拼的是后勤和国力。兵没了,可以再招再练,可粮草却不能马上变出来,以此看来,其实我军在谷阳关下的失败并非致命。”?

“结合以上几点,臣斗胆向陛下提议,请陛下恩准,坚持北伐,必要时,御驾亲征!”?

“嘶——”大殿里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所有人都惊的说不出话来。御驾亲征,这安明仲是疯了吗?打仗可不是过家家,何况前线刚刚遭遇一场失利,若皇帝亲征,一旦有个闪失,这弑君亡国的罪名谁来背?谁背的起??

龙椅上的靖平却猛然睁开了半闭的睡眼,眸子里爆发出前所未见的光彩来。所有人都知道,靖平皇帝是治国的圣君,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中年男子的身体里,却隐藏着一颗渴望纵马驰骋的不安分的心。?

好啊,太好了,安明仲,你总算是把朕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他极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沉住气道:“御驾亲征,也并非不可,明仲,你可有具体的计划,说来让朕听听?”?

明仲见皇上的神色,便知这事已成了八九分,心下更加泰然,当即接口道:“启禀陛下,臣反复思量之下,觉得应当将冬雪营撤回。”?

“将冬雪营撤回?”吏部侍郎王怀义刚才被明仲打击到了,此刻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哈哈,你莫不是疯了吧?既然要继续北伐,还将冬雪营撤回,这不是扇自己耳光么?陛下,看来明仲公子的神智不太清醒啊,望陛下明察,勿信小人之言。”?

“王大人,我还没说完,你急什么。”明仲知道皇上必是支持自己的,轻蔑地瞥了王怀义一眼,将他气个半死,“陛下切莫误会,调回冬雪营原因有二。辛国虽然同我们一样遭到了重大打击,但有情报显示,最近两个月来,从西平府至达遂府的汜水河段东岸,有大规模部队调动的迹象,应当是久未露面的猛虎兵团。想必辛国在与我们结盟的同时,暗地里并不老实,防人之心不可无,调回冬雪营加强东部边境的守备是绝对必要的,此其一。”?

“另外,我军四大营自组建之初,便是完全直属于四神将指挥,擅长单独作战,其军令体系也是由最高指挥官直通到底层士兵,因此上行下效,运转流畅。若陛下御驾亲征,家兄势必要将指挥权交予陛下,陛下固然英明神武,但也许并不熟悉冬雪营的那一套系统,反而容易弄巧成拙,不如另起炉灶,此其二。”?

听到这里,大臣们已是目瞪口呆,居然在大殿上公然声称皇上不适合指挥冬雪营。言辞之间,也不见委婉,不如说是直接否认了皇上的统率能力。?

饶是靖平心胸宽广,也不由心下不悦,他皱眉道:“若如你所言,那么朕亲征前线,却无兵可用,岂非令人笑掉大牙?”?

“陛下,我堂堂大宪,兵广将多,四大营只是其中一部分,怎会无兵可用?臣心中已有成计,目下漠南已基本无战事,臣请调兴平府,波府,沙府,德直府四府之兵,六个军团共十二万大军,即日北上,供陛下驱遣。”明仲拱手道。?

“南方四府共有十个军团,你只调六个军团北上,是不是太少了点?陛下万金之躯,怎么能如此冒险?”左都御史杨宁站出来反对道。?

“杨大人稍安勿躁,陛下,臣方才说漠南基本无战事,但沙人生性狡猾残忍,决不可轻视之,是以留下四个军团已是最低限度。当然,臣不会让陛下仅仅带着十二万军队便冒险亲征。陛下,不要忘了,还有一支军队,勇猛善战,号称天下第一军,他们存在的意义便是听从陛下的征召,为陛下出生入死,在所不惜。”明仲慨然道。?

“你是说——御林军?”靖平眉头一展。?

“没错,御林军乃我军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堪比四大营,而且完全听从陛下指挥,是天子亲军,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再加调京师直属军团六万人,完全够用了。”明仲循循相诱。?

“如此一来便足有八万之众,加上南方的军团,二十万人也够用了。明仲,你倒是考虑的周全。如此,朕便依你,御驾亲征!”?

“陛下,万万不可!”一众重臣大惊,纷纷跪下苦苦劝阻。?

“朕意已决,卿等不必再多说了,自今日起,有敢论及反对亲征的,一律罢官去职!”靖平断然道,“明仲,朕封你为征北特使,与兵部尚书荣威钺,兵部侍郎柴勇共同负责大军调集出征事宜,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朕要看到一切准备就绪!”?

“臣,领旨谢恩!”明仲面色平静叩首道。?

“免了吧。”靖平淡淡道,“明仲,上次你推荐的那位小兄弟,还在御林军里吧?”?

“承蒙陛下恩泽,确实还在。”明仲不知道皇上为何提起这事,如实回答道。?

“让朕带着御林军亲征,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你那位小兄弟给你出的主意啊?”靖平看似寻常的玩笑话,实则打着试探他的算盘。?

明仲心中无鬼,自然行的端坐的正,他毫不犹豫道:“当然是臣自己的主意。维轩虽然与臣关系亲密,但此事事关陛下安危和社稷存亡,臣怎敢有半点私心?”?

“朕问你,你的这位兄弟,是在御林军哪个营?”靖平突然问道。?

“回陛下,他现在隶属于朱雀营。”明仲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那好,传朕旨意,除朱雀营以外的御林军其余各部,都将随朕出征!”靖平说到这里,顿了顿,“御林军朱雀营,接到旨意后,立刻集结全营至北安府,增援夏宁姗所部,不得延误!”?

这条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命令让所有人再次陷入呆滞状态,很显然,靖平虽然采纳了明仲的计策,却并不完全信任他。明仲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本来就没想对皇上不利,只是这么一来,却把维轩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了。?

明仲暗自苦笑,也只得接受。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就此结束,强硬派在皇帝的支持下大获全胜。?

“明仲大人——”朝会结束后,见众人散的差不多了,落在后面晃晃悠悠的明仲被一个急匆匆的声音唤住了。他定睛一看,却是朝会上一言不发的兵部尚书荣威钺。?

“荣大人,何事如此匆忙?”明仲疑惑道。?

“明人不说暗话。”荣威钺压低声音道,“方才上朝时,听你吹嘘御林军战力如何强大,本官没有出言反驳,是因为信任你明仲大人必有道理。现在四下无人,你能不能给我一个解释?”?

明仲双眼直视着他,他也坦然与之对视,没有任何逃避。明仲暗叹一声,他知道终归必须给这个兵部的一把手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