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之战国风云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 帝王之道,纵横捭阖(2)



崇德殿的寂静并不是大家有意为之,而是山洪爆发的前奏,在此之前,赵卫楷和赵卫赫为了阻止造化大帝的计划,已经几乎疯狂的召集自己的人马和自己父亲的门生故吏,将这人的上言书已经准备好,石延亮如此的放肆,赵卫楷并没为出手阻止,因为他知道即使这些人跪在这里还是不能左右造化大帝的决定,而能够左右当今陛下做出决断的人全部站在大殿之内,而其中有一半的人就是自己的人,即使这样,赵卫楷也嗅出了这其中的门道。

石延亮近乎愚蠢冲动的行为,看似鲁莽,实则暗藏杀机,石延亮坐的这这些并不是做给殿外跪着的那些人看的,而是做给殿中人看的,石延亮一身戎装,手持陛下御赐荒玉剑,从哈恩到的程度上来看,给自己麾下的官员造成了空前的压力,而以西引为首的军礼镗没有任何的悬念,一定会站在石延亮这边。

赵卫楷现在搞不懂的是中堂大人荀夫的态度,这些年以来,荀夫老谋沉稳,赵卫楷找不到任何的空子,也正是这样中堂的势力才能和赵卫楷分庭抗礼长达三年之久,而自从造化大帝从幕后走到前台之后,荀夫却有意的收拢中堂的力量,而赵卫楷也趁这个机会扩大了自己在朝堂的势力,如今看来,荀夫老儿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借刀杀人,当然这把到就是造化大帝。

赵卫楷快速的分析着,眼下的情况对于自己很是不利,如果相不错对策,这次朝会就会岌岌可危,赵家这些年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此时的赵卫楷看见了一个人,现任军曹大总管旁骛,旁家的势力在这次的博弈中并没有表现的多积极,赵卫楷知道旁骛的为人,这老小子想要坐山观虎斗,现在想要掌握主动,就必须拉拢旁家。

赵卫楷给赵卫赫示意了一下,赵卫赫常年跟在自己大哥的身边,很快就明白自己大哥的意思,也意识到时局于自己不利,而拉拢旁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存在,很快赵卫赫的行动让石延亮看见了,石延亮对于旁家并没有任何的信任,即使之前有和旁政的合作,但是作为家族的高层早就有这种觉悟,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石延亮知道自己这次的赌注很大,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死,还有整个石家的存亡,而石延亮可以肯定自己不会输,造化大帝轩辕扶风可不是任何世家大族就能够操控的,一旦激怒这头沉睡中的猛兽,将会被反噬的体无完肤,而赵家在玩火,也可能是赵卫楷的一次试探,石延亮的眼中有着同龄人没有的睿智和果断,洞悉着大殿里的变化,石延亮感觉到了,这种旋窝的可怕,脸色越发的难看,现在就等帝师的表现了。

石延亮的目光扫向帝师,而帝师双眼微闭,一脸轻松的神情,石延亮突然明白这些大佬们喜形于色的警戒,正是这样石延亮才会更加的确定。

崇德殿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而此时的造化大帝轩辕扶风雄赳赳的走向了那把龙椅,绽放着一样的光芒,随着他而来的还

有轩辕皇族的几个亲王王,当赵卫楷看见这些亲王的时候,脸色再一次阴沉了起来,这些亲王可是轩辕皇族的中坚力量,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下皇上的举动就是向群臣传达一个信号,这是轩辕皇室的天下。

在三呼万岁之后,造化大帝轩辕扶风注视这群臣,这一次造化大帝并没有让群臣平身,而是坐在龙椅上俯视群臣,眼神中的愤怒表现的淋漓尽致,群臣知道,这头猛兽要吃人了。

“朕对你们很失望,真的很失望,凌晨时分,内务府来报,龙城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跪候宫门,这是想要干什么,向朕示威吗?还是想要告诉朕怎么做决定啊,谁能够告诉朕,为臣者该当如何,荀夫,你说。”

“回禀陛下,臣者,食君之碌,为君分忧,行臣之事,恪尽职守,忠君爱国。”

“好一个忠君爱国,可是让朕看见的是什么,咆哮宫闱,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逼宫还是想要造反啊。”

造化大帝的声音让群臣胆寒,石延亮这次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感觉,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启禀陛下,群臣是在得到了陛下想要重新调查十五年前的军粮倒卖案,这才惶恐不已,才会如此的行事,才会在宫闱外叩请陛下收回成命啊,一片赤胆忠心,还请陛下明鉴啊。”

“赵卫赫,你的意思是朕是非不分,昏庸至极,是吗?”

赵卫赫听到造化大帝的话之后差一点吓死,连忙叩头请罪。

“微臣不敢,陛下英明神武,微臣只是想让陛下知道群臣的意思。”

“朕如何行事需要你来教,你该管好你自己了。”

造化大帝没有给赵卫赫任何的辩解机会,直接叫他退下了,而赵卫楷阴沉着脸,眼神中露出的无奈,同时也有疯狂。

“下旨,参与咆哮宫闱的官员罚俸禄一年,领头者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石延亮,你好大的胆子,朕赐你荒玉剑是为了你能够杀敌,不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百官即使有错,还轮不到你出手,更是在崇德殿外擅杀武将,你可知罪。”

看着造化大帝问责石延亮,赵卫楷阵营的官员都开心的不得了,而西引却很是担心,刚想说话,帝师拉住了他,摇了摇头,西引这才没有站起来。

“小臣知罪,还请陛下处置。”

“好,石延亮自恃军功,恐吓百官,更是擅杀武将,罢免辽东指挥使的职务,前往关卢生的军中担任水师都统,保留义王封号,杖责一百,即可执行。”

“陛下,此举不妥。”

“帝师,不妥在哪?”

“陛下,石延亮贵为义王,杖责一百可免,即将奔赴辽东,为陛下镇守疆土,念其年轻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帝师一发话,保皇派的官员和军礼镗的武将们都跪下求情,而赵卫楷并没有阻住,因为他明白这是陛下自编自演的一段双簧,而轩辕扶风还是有点失望的,赵

卫楷的人竟然没有出手,看来赵卫楷已经知道了,即使这样又如何。

“好,朕念其年少气盛,且马上奔赴辽东,免去杖责处罚,罚俸禄三年,其武将家属由你石家全权照顾。”

“小臣领旨。”

造化大帝一上来的手段很是犀利,根本不给在场大臣们说话的机会,而赵卫楷有没有发话,所以和手下的人都很安静,而造化大帝在处理完这些事之后,坐上了龙椅,群臣平身。

赵行阳想要提醒自己父亲不要和陛下对着干,但是赵卫楷并没有搭理他,赵行阳知道帝王之道,保持朝堂实力的均衡,可是如今赵家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了轩辕皇族的地位了,造化大帝要出手了,而从此刻的种种表现来看,陛下可定是趁机削弱赵家的实力。

帝王之道,纵横捭阖,行于大道,动如雷霆,天威难测。

“之前朕接到了辽东关卢生送来的八百里急件,堂堂的太守,一方大员,满门被灭,这代表着什么,有人以为山高皇帝远,管不到他,朕想要告诉他们,在朕的眼中,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翻手即灭,可是,现在大唐刚刚经历了大战,再一次经历刀兵之苦,是朕不想看见了,姚令之,先帝当年保证其家族平安,一世富贵,以彰显对其姚家恩典,也是慰藉姚器大将军的在天之灵,这件事一定要查,一查到底,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姚令之何在。”

“启禀陛下,义王殿下今天已经将他带来了,就在殿外。”

“好,传。”

“陛下有旨,宣姚太守觐见。”

姚令之心情很是激动,昨晚的惊心动魄再一次证明了蔡家和公孙家的疯狂,他们的爪牙已经伸到了关内,昨夜被付洛的铁衣卫全部诛杀,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保证了姚令之的安全,而大早上石延亮不甘大意,亲率大军将姚令之送进皇宫,交给了叶步移,这才放了心。

“罪臣叶步移叩见陛下,罪臣无颜面见陛下,还请陛下降罪。”

“姚令之,你家族世代为朝廷尽忠,到你这里已经七代了,你的父亲姚器更是跟随先帝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千年公德一朝散,震惊朝廷的军粮倒卖案你父亲被指认是主谋,对于这件答案朝廷自有公断,如今你不镇守一方,私自进关,到底所谓何事。”

“启禀陛下,罪臣一家在不久前已经遭到了不明人士的劫杀,满门被杀,只留下了罪臣一人,如今罪臣已经空无一物,再也没有任何的顾忌了,我父亲当年并没有参与军粮倒卖的任何事宜,这些事情全部都是蔡家和公孙家联合炮制,目的就是陷害我父亲,当年赵尚律大人被任命处理此案,因为和我父亲有恩怨,竟然毫无根据格杀了我父亲,我父亲死不瞑目,儿子不能为父亲申冤视为不孝,罪臣恳请陛下重查当年军粮倒卖一案,为枉死的父亲和同袍申冤。”

“姚令之,你放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