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生活在陆院
字体: 16 + -

9 月9日星期二教师节

9月9日 星期二 教师节

9月9日 星期二 教师节

上午的卫生课迷迷糊糊,被教导员拍了三次,可是还是一会便困的左晃一下,右晃一下。

下课后,我们在门口集合。带队班长没有像往常一样组织我们回营房,而是带到环操场路,让我们拿着书包奔袭了一圈,而且后十名,加罚一圈。

我还好,没有被罚。人员到齐,班长讲评。挨罚是因为睡觉太多,然后带队班长开训:“学习是为了自己…”末了,带队班长又谦虚的说:“你们这些大学毕业生,让我一中学生这么说,你们好意思吗?你们好好想想。”说过,班长脸上略显尴尬,手一挥,“带回!”

虽然迷糊了一上午,但是还想午休能睡个好觉。但是明天是个特殊日子:教师节。今天要庆祝一下,因为明天教员们放假。

营房前集合,头上烈日炎炎,我们拿马扎在楼下整齐的坐好。队伍前放着桌椅,是为教员、队长等人准备的。其后面是两块黑板相连,上面写着:“教师节感谢教员和班长的教育之情”。

我坐在队伍后面,看不清前面坐着的都有谁,也没有关注他们在台上讲什么,一直觉得头上的阳光太热了,晒的人头皮发烫。会议开的时间不长,但其实午休的时间也不长。带回楼,各班开始集资,集资目地为教员和班长买教师节的礼物。

我几年军旅只被过过这么一个教师节,在基层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在野外驻训,根本没人关注教师节。在野外,我们不关注任何节日,因为我们根本不关注时间,关注的只有手里的活计和到点吃饭。

我的成长中教育我的老师很多,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但是让我记忆深刻的老师不多。现在回想起来,这么多年的校园生活,我的班主任都是女性,竟没有一个男性。我大学时,五一假期和一个兄弟到另一个兄弟家串门。这个兄弟带我们去看他的高中老师,是个教语文的男老师,个子不高,却很有气质。我们一起吃的饭,席间我同学称老师为大哥。我与之交谈,有一种亲切之感。虽然只有那么一面之交,但是记忆犹新,不能忘怀。在企业中的人际交往,让我时常觉得亲切的是,年纪和我们父母相仿的人常和我称兄道弟,而我作为晚辈,常以“师傅”相称。其实,这种兄弟的称呼无形间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拉近了距离,才能更好的沟通。

我时常想起学生时期读过的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感触很深,却无法言表。其中那句“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直念念不忘,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做过父亲,无法实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