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生活在陆院
字体: 16 + -

8 月21号星期四看见特种兵

8月21号 星期四 看见特种兵

8月21号 星期四 看见特种兵

作家李敖有书名曰:《上山上山爱》,眼下我的生活是“上山上山训练”。

上午,西山训练场训练,或匍匐,或奔跑,或卧倒,或狙击。烈日当头,芳草尘灰,腰酸背痛,汗流浃背。每个人都很累,但每个人都在服从。人改变环境很难,但却容易被环境改变。

下午,射击课,训练场地在陆院靶场。陆院三面环山,正面向海,景致优美。靶场在陆院的后侧,周围都是山。

靶场很大,可分为两段,一段被我们叫做小靶场,另一段我们叫大靶场。靶场土地平坦,视野开阔,荒草茫茫,尽头就是山了。后面有观礼台,深处有废弃的坦克。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后来才知道,那是用来训练69-40式火箭筒。

我们卧倒在小靶场的射击基线处,教员讲解射击姿势和要领,班长们则负责帮我们调整姿势。我匍匐在地,狙枪瞄准,轻轻扣动扳机,瞬间击发,枪击的撞击声响起,但是枪里并没有子弹。我们都在这样训练,凭想象完成着射击,凭手感熟悉着击发。

时间一长,我也无心训练,抬头看天,忽觉得此刻眼前的景色似曾相识。蓝蓝天空白云飘,远处高山静悄悄,清风吹起,荒草摇曳。那山、那云、那草、那远处若隐若现的目标。是的,我在游戏中走过,在显示器上看过,在幻想中经历过,今天它真正出现在我的面前。很突然,也很熟悉。

我们训练在小靶场,大靶场也有训练的,那些是狙击手。听说他们眼下在陆院集训,集训结束后将要执行特殊任务。我们休息时,狙击手也在休息。只见他们上身黑色半袖,左胸前印有“狙击手”三个字,短袖上印着臂章,臂章上的图案是:上面一个黄色虎头,下面两道麦穗包裹着好似一道闪电伏在一把宝剑上的象形图案,中间有“sy”字样。下身是绿色迷彩裤,脚穿黑色陆战靴,脸上涂有迷彩油。他们各个都身体健硕,露在外面的皮肤成古铜色,看上去杀气腾腾。戳在他们一边的是85式狙击步,长枪身,木质的黄色枪托,看上去很漂亮!我十分喜欢这85式狙击步枪,可惜的是我到野战部队时,85式狙击步枪已经在我部队退役,我部队配备的是88式狙击步枪。没有拿过85狙,对于我来说是个遗憾。

多年后,才知道当年在陆院和我们一起在靶场训练的是军区特种大队的狙击手。闪电利剑臂章是全军特种部队的统一标志符号,“闪电利剑”的寓意是:像闪电一样快,像利剑一样狠,置敌人于死地。而那“东北虎”就更不用解释了,是我们军区特有的标志。

休息时,我们和新来的班长聊天,他18岁。回想我的18岁,刚刚走入大学。大家和班长聊了几句,但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一会他便被孤立出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的战友都是大学毕业,同样的大学经历让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而我们聊的话题又常常有一定的专业性,这使得初中毕业的班长们无从插嘴。

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很“残忍”,无形中冷落了班长,无形中伤到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之后我们走入野战部队,也是如此。少当四年兵和大学毕业在一个普遍是中学毕业的人群中无疑会被嫉妒,近而遭到讽刺。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兵,当然这太晚了,我都复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