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62章 战幕的拉开

第六十二章 战幕的拉开

两个砍柴的农夫走在下山的路上,一个农夫说:“你小子行呀,来得比我晚,砍的柴却比我多。”另一个农夫说道:“那是因为我的斧头比你的锐利,你看看,我的斧头亮闪闪的,你的却生满锈。”“合着你比我来得晚,难到是在磨你的那把斧头。”那个农夫说道。“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着另一个农夫拍了拍那个农夫,接着说:“你想砍柴砍得多一点,你的斧头可要磨得锋利点哟。”

两个农夫把话题转到当前的热门事件——淮王造反之事上。

那个农夫说:“你说说,淮王的人马能打到我们这里吗?”

另一个农夫回答说:“我看难,淮王偏于一隅,他那点兵力怎么能跟帝国的军队斗呢。”

“说话可不要那么绝对,万一淮王真有这个本事,到时我们怎么办?”那个农夫说。

另一个农夫说道:“没什么办法,如果淮王真能打到这里,我们也不需干什么,以前怎么活到时就怎么活。”

“你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淮王能对我们做出什么行动。”那个农夫问道。

“淮王能对我们做出什么举动,淮王说到底也曾是帝国的人,他又不是疆外的蛮夷人,他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另一个农夫说道。

两个农夫正说着,耳边传来人群和马匹奔跑的喧杂声,他们连忙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在声音传来的山路边的林中卧倒,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支头戴墨绿色钢盔群的军队,整齐划一,骑兵在步兵的两边飞驰而过,像一道急速流过的流水,一往直前。

罗夫康看着地图,对周宾、陈世充、段举飞、张国雄、郑维浩说:“这里离重泸城大约还有五十公里,让部队全速前进,争取早点赶到重泸城与孙炳南都尉会面。”

在重泸城的孙炳南手头刚拿到帝王四世的一份告书和示文,告书的内容是通知孙炳南史大尉已派出厉荣和王芝贵两部合计三万人增援这里,除了厉荣和王芝贵外,还有罗夫康的帝国一师和安易鲁的五千鲁军。孙炳南一看,呵,竟来了这么多人马,他心里颇感十分安心,再也不用担心淮王的军队会入侵他这里了。当然,帝王四世给孙炳南这么多部队不是让他来固守的,示文中指示孙炳南与前来各部组成西路军,夺取淮军在岭南西面外沿固守的瓮城,由孙炳南统一指挥西路军,务必攻占瓮城。

帝王四世的这份示文使孙炳南感到身肩重任。孙炳南想到今年三月帝王四世突然给他下了一个指令:从淮军的手中接过瓮城。瓮城,按理说它所处的位置应在孙炳南的管辖区内,但是由于瓮城在密林的边缘,地理位置偏僻,如果不是当年淮王提出在这里建个城当作肃西和岭南之间物资运输中转站和贸易的交流所,谁会在这个偏僻地方建个城。城建好后,淮王就派军入驻,本来这也没什么不正常的,淮王的军队也是帝国的军队,可随着淮王与帝国中央的关系越来越不正常时,孙炳南逐渐意识到,淮军入驻的瓮城是个危险。帝王四世上任后,给孙炳南下了一道密令:监视驻在瓮城的淮军。接到帝王四世的密令后,孙炳南对瓮城的淮军更加警惕了。今年三月,帝王四世让孙炳南派兵接替在瓮城的淮军,孙炳南感到有点突然,还有些担心,淮王在瓮城经营多年,他会心甘情愿把瓮城拱手相让吗?万一淮王不肯,怎么办?孙炳南上文给帝王四世,请示帝王四世要是淮军不肯让防,不把瓮城交给他怎么办?帝王四世给孙炳南的答复是:相机处置。

孙炳南派人传达帝王四世的命令,令在瓮城的淮军撤防,交由肃西管理。瓮城的淮军守将表示服从帝王的命令,但是那名守城的将领说这个命令必须得让淮王知道,否则在淮王不知情的情况下,瓮城的淮军擅自撤离,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孙炳南同意了,同时他心里惴惴不安,不知道淮王会做出什么举动。令孙炳南没想到的是,淮王服从帝王四世的命令,瓮城的淮军迅速撤防,离开了瓮城,孙炳南的部队顺利接管瓮城。

仅仅过了不到三个月,淮王的军队就卷土重来,偷袭了瓮城,重新把瓮城占为己有,得到瓮城的淮军还不善罢干休,又接连攻克瓮城附近的几个据点,并攻击临近的几个县城。得知淮王出兵占了瓮城的消息后,孙炳南又得到南面的几个靠近瓮城的县城也遭到淮军攻击的消息,孙炳南迅速派兵增援,才击退了淮军的进攻。

在孙炳南暂时稳定了战局后,陆良虎的部队一路有惊无险地逃到了孙炳南这里。陆良虎告诉孙炳南,淮军绕过他的监视,跑到他后面偷袭了岳黄城,现在岳黄城失守。闻知岳黄城失守,又看到淮军夺占瓮城,孙炳南知道这是淮王的全线出击,淮王果真叛变了,孙炳南叫骂道:“*养的,淮王果真率兵叛变了,我就知道淮王那家伙当年要建瓮城是别有用心,不安好心,我们上了淮王的老当了。”把淮王骂了一通后,除了警惕淮军随时有可能发动的攻击,加强防御外,孙炳南不得不为瓮城的丢失给帝王四世写一份战报,孙炳南不知道帝王四世会怎么处置他。出乎孙炳南的预料,帝王四世不仅没有处分他,连责备的口气也没有,只是叫孙炳南守好自己的地区,不要再让淮军得手了。

联想到侯担烈失守岳黄城所受的处分,孙炳南丢失瓮城的代价竟是如此微不足道,孙炳南心中暗暗庆幸,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丢失瓮城未受责备的原因:瓮城的丢失造成的影响怎么能跟岳黄城比呢,岳黄城可是岭北的中心城市,瓮城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城市而已。帝王四世当然不会因为失去一座不惹人眼目的城市而对孙炳南苛求责备。

如今孙炳南得到帝王四世的增援,厉荣和王芝贵的部队、罗夫康的帝国一师以及鲁军,即将到达重泸城,归孙炳南指挥。帝王四世派到孙炳南管辖之地的援军,都是曾跟蒙金联军交过手,历炼战火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吃苦耐劳能力强。有了援军,再加上自己手头的部队,孙炳南顿时底气十足,再加上得到淮军在瓮城大兴土木的情报,孙炳南已感到淮军无力再攻,只能修墙筑垒,凭城固守,淮军由进攻转为防御,而得到支援的孙炳南,将由防御转为进攻。帝王四世给孙炳南下达的收复瓮城的命令在孙炳南眼中,不再是个问题,等援军一到,孙炳南即将率兵收复瓮城。

厉荣和王芝贵的部队先到了,接着罗夫康的帝国一师也到了,紧接着到的是安易鲁的鲁军。大军云集重泸城,使城内的百姓啧啧称叹,他们从来没见过重泸城来过那么多的军队,孙都尉告诉城内的百姓,这些到达的兵马是来打淮王的,叫百姓们放心,淮军是绝不可能打到这里来的。

外面军队的涌入给肃西的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孙炳南率文武官员出门特地迎接到来的将士,为他们接风,稍事休整后,孙炳南召集全体将领,向他们传达帝王关于组建西路军的命令:“一俟厉荣和王芝贵部、帝国一师、安易鲁部到达重泸城,即与孙炳南的部众组成讨淮西路军,各部当在肃西都尉孙炳南的指挥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完成收复瓮城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念完帝王的命令,身披蓝灰色铠甲的孙炳南对下面的将领慷慨激昂地说:“我愿与在下的将领和西路军的战士一起,不负帝王的重托,把失去的土地全部夺回来!”

孙炳南的肃西部队,因身穿蓝灰色的甲衣,被人称为蓝灰军,孙炳南其人,长得一表人才,他的年龄跟侯担烈差不多,四十岁左右,帝国史对他的评价中用“柔中带刚”四个字来形容他。所谓柔,指孙炳南为人说话柔和,对部下友善,不是一个动不动就瞪鼻子上眼的脾气暴躁之人。所谓刚,是指孙炳南有着刚毅的性格,作为军人出身的孙炳南性格刚强,有迎难而上,不怕艰难困苦的气概,是一个在危难关头值得信赖的人。

从孙炳南都尉炯炯有神的眼睛中,罗夫康看得出,孙都尉吐出的慷慨激昂之词是他真情的流露。

既然大军集合完毕,孙炳南的西路军与淮军的战幕很快就要徐徐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