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59章 帝王的反击

第五十九章 帝王的反击

陆良虎的部队没能探知淮军来攻的消息,却等来了岳黄城被淮军攻占的噩耗。突如其来的战祸,使陆良虎和他的部下不知所措。淮王的军队竟绕到陆良虎的后面,奇袭岳黄城。现在,在陆良虎部队的后面布满淮军,陆良虎和他的数千官兵该何去何从,陆良虎问他的副官胡钦杰,现在该怎么办?胡钦杰对陆良虎说:“当下我们不宜久留,多待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所以我们应当立马突围,才是上策。”

听了胡副官的话,陆良虎说:“对,你说得对,我们应当马上突围,否则难逃一劫。”

陆良虎和胡钦杰商讨该向何处突围,很快,他们就达成共识:向西突围。理由很简单,东、南、北皆有淮军,惟有西面淮军兵力稀薄,只有向西突围才能成功脱逃。

陆良虎问胡钦杰:“要是在途中遇到淮军怎么办?”

胡钦杰回答:“尽量甩掉他们,甩不掉抽一部分兵力掩护大部队撤退,真要是不行,就化整为零,能逃出一个是一个。”

“也只能这样了,在这等险境之下,我们只能自行其是,别无它路,岳黄城都被人占了,也不能苛求我们什么了,好,就这么办吧,你快通知一下将士做好准备,到孙都尉那边去。”陆良虎对胡钦杰说道。

陆良虎率领他的部下,向西前行,此刻他们唯一祈祷的是最好别在逃行的路上碰到淮王的军队。

陆良虎的及时突围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淮王已派出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正向宾达岭赶来,随两万淮军一同出发的还有一辆辆装满粮食、肉类、蔬菜、箭炮等后勤物资的车队,张稼天的淮军攻占岳黄城后,后勤物资已快告罄,急需补充,所以在得知张稼天攻击岳黄城得手后,淮王迅即作出这一决定,以此巩固到手的胜利。陆良虎的部队如不能及时离开原地,向西逃去,必将遭到来自南北两面淮军的夹攻,到时等待他们的就是覆灭。

侯担烈和随他出来的将士来到安全的地方——帝国的湖庆地区,湖庆地区的都尉是杜德祥,中心城市是长宁城。来到安全地带,侯都尉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当他碰到从岳黄城逃出来的黄士祺时,两人相视无语。淮王起兵作乱的消息已传到杜都尉那里了,用不了多久,整个帝国,帝王也会得到淮王兵变的消息。侯都尉知道,岳黄城的失守自己逃脱不了干系,到时帝王四世定会严惩他的。他不会想到,自己会栽在淮王手上,他没想到,自己在跟淮王的交手,竟会输得这么惨。侯都尉输得一干二净,却输得心有不甘。只是,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实摆在面前,侯都尉已不可能再与淮王交手了,等待他的是军法的制裁。帝王四世对侯担烈的处分是撤职查办,判十年监禁。黄士祺受到的处分是:撤职查办,判三年监禁。淮王终于狠狠“教训”了侯担烈,解了心头之恨。

在北面达成突破后,淮王名正言顺地占据了黄金甲的故地和瓮城,淮王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当淮王下定决心走出这一步时,用他的话来讲是“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淮王子明瑞挺对他的父亲说:“父亲,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来讲是一片大好,我们要趁此良机,扩大战果,东闽海王那边是不是要派人去一下,跟他通声气,好声援我们。”

淮王点点头,说道:“好,我非常欣赏像东闽海王这样的敢作敢为的汉子,我欣幸在帝国有东闽海王这样的人,他的存在实是我们的福音,我待会去一信给东闽海王,告知他如果率兵动乱,淮军将会与他遥相呼应。”

明瑞挺高兴地说:“太好了,到时父亲去信一封,东闽海王率众起义,我们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东闽海王,是生活在临近东海的原始森林中的土人的首领,据说部众在万人以上,东闽海王对帝国的不满源于跟他作对的北瓯江王,北瓯江王由于投靠帝国,所以东闽海王认为北瓯江王跟他争地盘背后有帝国的支持,遂对帝国滋生出了不满。淮王捕捉到了东闽海王对帝国的不满之情,成功把东闽海王拉到他这边,成为支持他的盟友,现在淮王意识到是到利用东闽海王这股力量的时候了。只是连淮王也清楚地知道,东闽海王的利用价值有限,且势单力薄,难以造成大的影响。

当淮王出兵攻占岳黄城传到帝国中央时,帝王四世及中央高官没有感到多少惊讶,毕竟,有关淮王意图谋反的小道消息早就传到他们的耳中,只不过是淮王的谋反由“意图”的将来时变成了“已经”的进行时。淮王兵锋甚锐,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岳黄城已落入淮王之手,陈学相闻知心里紧张不已,得知帝王四世叫他入殿后,陈学相急忙进殿,赶到帝宫的宣议室。进入宣议室,陈学相见帝王四世、徐统尉及将领们比他先到一步,正等着他。

帝王四世见陈学相到了,发表了他对淮王出兵叛乱的看法:“大家现在都知道了,淮王派他的军队攻占了岭北的岳黄城,对于淮王这一举动,没什么好惊讶的,我看他心里早就想这么干了,晚叛不如早叛,既然他不想再掩饰什么了,我们也无需顾虑了,我叫你们过来,就是商讨如何解决淮王这个问题。”

帝王四世话音刚落,徐特立统尉发言说:“淮王举兵作乱,已彻底撕掉了假伪善,我认为帝王应立刻向帝国发布淮王叛乱的逆行,调动军队,坚决消灭之。”

徐统尉的话一说完,其他将领随即表态赞同:“帝王,统尉所言甚是,应马上召告天下,说淮王反了,迅速派出大军,镇压叛军。”

陈学相向帝王四世建言:“淮王出兵夺取了岳黄城,兵势正盛,而我们派出军队镇压须些时日,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大军未能出动之前,可先向淮王进行和谈。”

陈学相说出“和谈”两字立即引起不少将领的不满,在有的将领看来,和谈是懦弱的表现,是向对方示弱,仗还没打,就与对方和谈,实在是太窝囊。陈学相看到自己的和谈言论引起在场将领的抵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和谈的策略:“帝王,我所说的‘和谈’只不过是个手段,帝王可开出一个使淮王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和谈条件,淮王肯定不接受和谈,到时帝王可理直气壮率军平叛,这样一来深孚人心,使民众晓得谁不仁不义,谁仁至义尽;二来可争取调动大军的准备时间,从容应付,一举两得。”

帝王四世觉得陈学相说得有一定的道理,说道:“陈学相所说的和谈计策我看不失为一个可用之计。”

徐统尉说道:“不过,我们现在必须对淮王的公然叛乱作出及时处置,以防战火的蔓延朝着对我们不利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我召你们过来的目的。”帝王四世说道。帝王四世问徐统尉,有什么相应的对策应付当前的战局。徐统尉说道:“我认为,当下我们首要做的是遏制住淮军的攻势,使其不能更进一步,所以与岭北相临的肃西、湖庆、江宁这三个地区的防御显得尤为重要。”

“嗯,是的。”听完徐统尉的话,帝王四世陷入思考,他转过身,踱了几步后,对徐统尉说:“你着即令肃西的孙炳南、湖庆的杜德祥、江宁的康泽生做好自己管辖地区的防御工作,绝不能再让淮军乘虚而入,若再有城池失守,负相关责任人等,概不宽怒,依律处分。”“还有,本来调往脱布达犁的帝国中央军与滕冲的人马一起,开往湖庆,由滕冲指挥全军,对付岳黄城的淮军。”帝王四世说完后,徐统尉问帝王四世,还有什么吩咐?帝王四世想了想,说:“暂时还没有”。

陈学相,徐统尉及将领离开了宣议室,宣议室只剩下帝王四世一人,帝王四世踱着步思考着接下来该作何部置。淮王既已出手,帝王四世自然不会再对淮王客气,面对淮王的大举进攻,帝王四世决定采取反击来回敬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