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1章 阿勒儿的直觉

第二十一章 阿勒儿的直觉

一支三千多人的蒙汗骑兵在帝国的西北部狂奔,他们刚从生死战中逃脱出来。“头,能不能歇息会儿,我们都累了。”一位部将对如大佐说。

如大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好险,没想到到帝国来装运财宝差点把自己栽进去了,大伙累了,原地休息一下。”

“郎大佐死了,他的人马没几个逃出来,唉,想不到会是这种结果。”如大佐下马后小声嘀咕。如大佐叫人清点蒙汗骑兵的残存人数,等手下将士休息恢复体力后,继续向北,回到蒙古汗国,向左大将汇报情况。

如大佐率部从帝国军队的合围圈中逃了出来,他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方向突围而出的,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在混乱的战场,在活命为第一要义下,成功脱险的如大佐部已搞不清东西南北,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在向北行进,其实他们正向东南方进发,反而离自己的领地越来越远了。

在同意第二纵队的请战后,史大尉思考再三,给周世荣去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对一二两纵队作战的部署:

周世荣:

第二纵队的主动出击,须有第一纵队的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战果,但是为了在你们作战时保障你们的后方,第一纵队分两部,一部与你们并肩作战并交由你指挥,另一部负责保障你们的后方,维系供应线。请你们不可轻动,等第一纵队的一部与你们会合,另一部担起保护后方的责任后,方能对敌实施大规模进攻。

史大尉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与此同时,史大尉也给罗夫康下达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指示:

罗夫康:

第二纵队将士求战欲望甚强,我已令他们担起主攻的任务。现他们决以一部引诱敌军,待敌到后,与敌决战。第一纵队派一部加入第二纵队参与即将到来的战斗,另一部则负责保护好后方,配合友军作战。望你们能迅速作出具体的行动,打好第二阶段的作战。

史大尉

十一月二十六日

史大尉给两个纵队的下示,由信使火速传递给周世荣和罗夫康。

二场战斗打下来,一纵队牺牲再加上负重伤丧失战斗力的近万人,罗夫康的第一纵队的机动兵力已不足四万,部队休整好后,罗夫康发布了一纵队与周世荣的二纵队会合的命令,今日启程,正当一纵队准备开拔时,史大尉的指示到了。

罗夫康阅过史大尉的示文后,知道先前制定的进攻计划有变,二纵队担起进攻的重任,这本也是无可厚非,只是本来制定是两支纵队合在一起联合作战,史大尉现在却要求把第一纵队一拆为二,一部与二纵队一块作战,另外一部负责保护好作战部队的后方。这样好吗?罗夫康心里想。他知道史大尉为何会这么做,史大尉害怕敌人切断我军不断拉长的供给线,使我军孤悬在外,粮弹得不到补充,丧失战斗力,遭敌围歼。

一方面,史大尉允许部队出击;一方面,史大尉要千方百计保障出击部队的安全。罗夫康对史大尉作出的决策,谈不出什么好,也说不出什么坏,罗夫康眼睛直直看着这份作战指令,说不出一句话,周宾在一旁见罗夫康踌躇的样子,对他说:“大军出击在即,不可耽搁,我们照史大尉说的话做吧。”

“好,就这样吧。”罗夫康回话说。

罗夫康和周宾召集四个联队长及各部指挥官商议第一纵队下一阶段作战的行动:抽出多少人马加入第二纵队?由谁来指挥?余下的部队由谁来指挥?

在罗夫康与其将领商议具体作战行动之时,周世荣的第二纵队开始向北推进,周世荣部队的出击很快便被金军的侦察兵获知,并把这一情报报告给了阿勒儿。

阿勒儿对敌人展开的进攻没有感到多少意外,他对此早有准备。在计划进攻危都城前,阿勒儿的金军占据了两座城池:布哈达城和海玛城。布哈达城在金军撤出帝国沿途的路上,阿勒儿派二千金军据守该城,是给自己留条退路,防止金军的退路被敌人切断。海玛城位于瀚海沙漠与布拉哈山脉之间,它所控扼之地是帝国军队朝东北方向杀向金军的必经之地,阿勒儿派三千金军固守此城。

在两座城池与阿勒儿的主力部队之间每隔百里又建有哨所,以便能更快更准确传递敌情。

布哈达和海玛两城在阿勒儿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既是敌军进攻金军的警报器,同时又是监视岗所,可以监视敌人的动向,尤其是海玛城,在阿勒儿看来,它还是一个引诱敌人来攻的诱饵。

海玛城就像是钓杆上的钓钩,城里的金军就是钓钩上的鱼饵,而沿途所建的哨所好像钓线上的一个个浮标,只要敌人一咬钩,“浮标”就会迅速起连锁反应,把当面的敌情传递给阿勒儿,阿勒儿得知敌情后,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化被动为主动。

当阿勒儿得知敌人开始新一轮进攻时,他命令部队做好战斗的准备,同时阿勒儿密切注视敌人接下来的行动,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周世荣和四个兄弟在出击时拟定好了具体的作战方案:派出周世锋的五千人为诱敌部队,先行出发,其他人马与之保持一段距离,跟在其后;周世锋的先头部队不得越过杀谷,如不能在野战中诱敌,则取攻城引诱敌人前来,待敌来,视敌情相机行动。

周世阳说,据得报,敌人在海玛城有驻兵,我们可以进攻海玛城来引诱敌人前来。周世康提议,最好能跟罗夫康的第一纵队一块行动,部队力量得到增加,才能抵抗强敌。周世锋认为部队应该立即向北出击,不要耽误时机,至于罗夫康的第一纵队,可派人告诉他们我们的行程,到时与我们会合,也不误事。

周世荣采纳了周世锋的意见,令二纵队向北击击,同时派人跟罗夫康联络,告诉他们二纵队先行,到时与二纵队会合。

周世荣的二纵队第一天行军一百五十公里,周世锋的先头部队行军二百公里,两者相距约五十公里。夜深,二纵队停下来休息,天明再出发。周世荣推算照这个速度,很有可能到后天才能碰到敌军。

如大佐的三千残兵在帝国西北逗留多日,这几天,他们停停走走,身上所带的口粮不多,马料更是没有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觉得部队好像走错了方向,按他推测,向北走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到家呢。身上没带地图,指盘针在作战时弄丢了,真是倒霉到了家。如大佐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走了,可战马得不到营养补充,没力了,还得给这些宝贝喂草,行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如大佐的残部慢吞吞行进在他们自以为回家的路上。

夜空泛起了鱼肚白,周世锋走出自己的帐篷,打了个哈欠,吃了点东西,骑上马,开始新一天的征程。白天驱散黑夜,周世锋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向远处定睛一看,发现有一支灰白色的骑兵正向他这边驶来,是蒙汗骑兵,“好家伙,总算被我逮到了,弟兄们,抄上家伙跟我上。”周世锋的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在他眼中,蒙汗骑兵不是敌人,而是一群猎物。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大佐的残部才逃脱帝国军队围殴没几天,又遭至厄运,一支黄色骑兵呐喊着向他们扑来,如大佐和他的将士此刻除了争相向北逃窜,别无他法。不过,这次他们确实是在向北的方向了。周世锋的先头部队与蒙汗骑兵交上了火,一路向北砍杀而去。

周世荣得到周世锋遇敌的情况,负责汇报此事的人说,周世锋碰到一支蒙汗骑兵,人数众多,现两军正交战,向北驶去。

周世阳说:“这很有可能是敌人的引诱之计,五弟危险了。”

“我们不能丢下五弟不管。”周世涛说。

“是的,二弟,三弟,你们随我一起去助五弟,四弟,你与步兵随同,负责接纳罗夫康的部队,到时我们会合后,再一起行动。”周世荣下达了命令后,与周世涛和周世阳率部向北疾驰。

如大佐的残部与周世锋的部队缠斗在一起,不断有人从马背上摔下来,人马尸体散落于途,不知不觉中,双方发现自己已置身于瀚海沙漠之中。

瀚海沙漠,东西宽约三百五十公里,南北长约二百公里,由无数独立的小沙漠组成,间隔地带往往是平坦的岩石原野,而且生有水草。沙漠之上是宁静的,行旅之人往往能看到魔鬼一样引诱迷途者奔驰到死的沙蜃。除了海市蜃楼,瀚海沙漠还生存着戈壁熊、野骆驼、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生长着有“沙漠人参”美誉,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肉苁蓉。

周世锋的部队与蒙汗骑兵厮杀着,周世荣率部追赶着,周世康所部则落在后面缓缓前行,周世荣的第二纵队一分为三,头、身、尾互不衔接。

阿勒儿得知帝国的军队没有朝他这里杀过来,反而径直向北,越过沙漠,跟蒙汗骑兵交上了手,他不知道在这中间到底发生什么事,出乎他的预料,不过他有感到当前的态势对己有利。敌人的部队已一分为二,前锋与后继部队拉开了一段难以在短时间内弥合的距离,阿勒儿以其军人的嗅觉,看到战机出现了。阿勒儿命令藤山贝勒率一万五千金军,快速楔入到敌人前锋与后卫部队之间,把敌人两支分开的部队割裂开来。

贝勒王拓善跋问阿勒儿,要不要派出一部人马对付敌人的前锋部队。

阿勒儿回答说,暂且不用对他们动手,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阿勒儿在等什么时机,也许他心里也有点模糊,不过直觉告诉他,将有好戏可看。越过沙漠继续向北,将进入蒙古汗人的地盘,蒙古汗人能容忍敌国军队进入他们的领地吗?不能的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战争!这是阿勒儿乐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