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字体: 16 + -

第192章 看我能奈你何

第192章 看我能奈你何

197、开张大吉释迦牟尼,多宝如来自菩提树下看破过去现在未来,悟得无上正等正觉,证得圆满,演化佛陀之身,最终入主小乘佛教,成为了一方教主,可谓是功德齐全,既然已经成佛,多宝如来自然寻回了从前的记忆,也知道自己所存身的小乘佛教今后要干些什么,而眼下最急切的工作当然是将教派的架子搭建起来,是以在证得圆满之后,释迦牟尼驾云而起,纵身前往老子为小乘佛教选定的道场――婆娑净土。

高大的婆娑树随风飘摇,树上的长生果香传遍了整个净土,一直留在婆娑净土,暗中保护转生多宝的玄都和孔宣在婆娑净土中苦修了三十余年,今天终于迎来了证得圆满的多宝如来,在多宝证得圆满的那一刹那,二人齐齐在入定中回醒过来,相视一笑,如今多宝转身成佛,二人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算是了清了这份立教的功德,看着驾云而来的多宝如来,二人起身,双双迎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抚掌大笑道:“今日佛陀功德圆满,成就无上正觉,真是可喜可贺,不枉我二人替你在这替你看守了数十年的婆娑净土,也算是份善缘。”

“二位道兄有心了,释迦受执念所扰,今日方才证得圆满,却是让二位道兄久候了,我小乘佛教新立,乃顺天数,共举佛道,实乃功德之所在,自是少不了二位道兄的扶持,释迦再此深表谢意。”多宝如来见玄都和孔宣纵身相迎,自是不敢怠慢,这二人代表的可是老子和红云两位圣人,实为洪荒最大的两股势力,自己前世虽然是截教首徒,但眼下已然转世,算是与通天圣人脱离了关系,剩下的只是一份香火之情罢了,是以截教首徒这个身份却难再用,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自己独立门户,自掌大教,万般因果俱从头来过,虽然天数使然,但天数不过是圣人们的游戏而矣,却要与圣人门下却要好好结交一番才好,是以,多宝如来双手合什,深深的向玄都和孔宣深施一礼,感谢二人数十年来的照护之情。

“佛陀客气了,小乘佛教起立,天数早定,佛道同流,已成定数,只是佛陀身负共兴佛道两教,却是责任重大,今日佛陀证得圆满,这小乘佛教算是有了主人,想来佛陀成道,天道必然有感,先前由洪荒圣人所做的诸般定制,既将实行,如此教派兴旺,更是可喜可贺。”玄都见释迦言语颇为客气,是以一边还礼,一边暗中提点了一下多宝如来,告诉他今后教派发展的重点。

“确是如此,玄都师兄所言甚是,佛陀有掌教功德在身,推进佛道同流乃是天数,如今佛陀证得圆满,想来这婆娑净土即将迎来各路神诋,共享盛世繁华。”孔宣也回了释迦一礼,顺着玄都的话题说了几句,告诉了释迦牟尼,这小乘佛教自有圣人所定的众多**力的神诋来扶持,不会让他释迦一个人去承担推进佛道同流的责任。“哈哈哈,今日佛陀证得圆满,却是可喜可贺,陆压一路急赶,不想还是来晚了,佛陀莫怪才是。”

孔宣的话音刚落,虚空中传来了陆压对释迦的祝贺,陆压被红云推为小乘佛教的现在佛,是三个主事人之一,地位仅次于释迦,是以,释迦这边一成佛,陆压就被老师红云送了出来,陆压修习虚无身法,快捷无比,更是融合了妖族王者金乌一族的本身飞行的本领,演化出一套长虹遁身之术,长虹过处,即为虚无,虚无身法在陆压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是以陆压在释迦牟尼证得圆满之后,来到这婆娑净土却是最快。

“师弟却是说错了,如今你也算得上是这小乘佛教的主事之人,也要演化佛陀之身,如此你贺佛陀圆满却是贺你自己一般,哪里有早了,晚了一说。”孔宣看到师弟陆压来了,如今陆压投身小乘佛教,也是功德圆满,不由的调笑起他来。“呵呵,师兄却是爱挑我『毛』病,小弟怕了你了,不过你不给我点好处,老师让我转诉于你,关于你修行的话我可不说了。”

陆压自虚空中降下身形,先是朝着佛陀释迦行了一礼,接着才转身向玄都见礼,最后才是自己的师兄孔宣,这样施礼却是有些说道,首先陆压即将入主小乘佛教,成就现在佛,而释迦牟尼为过去佛,排位在陆压之前,是以先敬释迦却是应当,而再敬玄都是因为玄都身为老子门下,这小乘佛教却是老子所立,敬玄都却是敬老子,示意根本所在,是以,虽然陆压最后对孔宣见礼,孔宣却是明白其中的缘由,和二人同门而出,师兄弟感情极深,可不会挑师弟的礼。

“哦,老师有何话交待,琼霄和小牛儿的伎俩都让你给学去了,快快说来,莫再卖关子,以后老师再分下果品,多分你一份就是。”孔宣自随老子一路游历,出函关,化胡为佛,心头之上有了一丝的明悟,体悟到天道玄妙,并隐隐的有感觉到自己的机缘就要到来,可是在这婆娑净土苦修数十年却仍然没有进益,却是心中搔痒难耐,是以此时一听陆压说老师对自己修行一事有些提点,哪能不急啊,看着陆压一幅捉弄自己的样子,急忙许下众多好处。

“呵呵,老师说师兄修行进了瓶颈,我就想到一拿修行来说事,师兄绝对没有不答应的,看师兄这么大方,我就将老师的转诉的说与你,只是老师说的也不太真切,我却是不太明白,老师说,师兄之道俱在洪荒,让你不要急着回山,到洪荒各处多走走,多看看,用心体悟天道,自有功德圆满之时。”陆压说的简单,可是孔宣的心头却是一片窃喜,自己在随老子师伯一路西行,隐隐感到自己的道就在那些不能体悟天道的人族之中,不想与老师的建议极为稳合,老师修为至圣,早已超脱出天道,想来是看破了未来,却要自己去感悟,如此却是机缘不小,看来此间事了,我确是应该再到洪荒之中游历一番才是。

陆压对孔宣转诉完老师所说的话,见师兄一幅沉思,以为师兄有了什么感悟,不好再打扰师兄,便留下了孔宣一个人在树下静想,自去与释迦牟尼交流去了,释迦牟尼成道,小乘佛教有了主人,天道有感,早先被众位圣人定下入主小乘佛教的各教弟子纷纷向婆娑净土赶来,在陆压之后,有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带着阐教广成子、文殊、普贤和慈航也来到了婆娑净土,燃灯道人得公明定海珠之助,早已斩却二尸,道法大成,入主小乘佛教添为总护法,地位尊崇,既使是释迦牟尼也要礼让有加,而文殊、普贤、慈航三人得红云许下三人一个成道的机会,此番借助小乘佛教立教,功德加身,修为自然更进一步,再加上幽冥界中的地藏菩萨,小乘佛教四大菩萨算是齐全了,后来四位菩萨推动佛道同流,显圣洪荒,渡化众生,世人称文殊为大智菩萨,称普贤为大愿菩萨,称慈航为大善菩萨,称地藏为大悲菩萨,功行圆满,都有诸般功德随身。

天数已定,阐教门下入主小乘佛教的俱已来的齐全,截教、西方教也没落下,因为释迦牟尼为多宝道人转世,又有老子扶持,好职位再没有了截教的份,不过作为中间力量的五百护教罗汉却大多被截教抢了去,足有三百多截教弟子分去了此份功德,而西方教也不示弱,接引的小弟子弥勒佛陀被接引指定为小乘佛教的未来佛,气运流转自有他当家作主的时候,另外,接引和准提篡改道祖的言论,将未来佛和准备引经文三藏传入东土,以教化众生的人分散开来,这样西方教便多占了一个佛陀之位,多得了一份功德。

小乘佛教的建立虽是天数,却是为保天道平衡而不得已而为之,而圣人们对大教气运看的无比重要,纷纷想独霸洪荒,奈何天不可欺,既使是圣人逆天,也要受到天罚,而圣人们见无力逆转天数,不能搅『乱』天机,便纷纷到小乘佛教中安排人手,以分取那份功德,好在红云以一力力斗四圣人,将四位圣人压制的狠狠的,又有道祖从中周旋,算是将小乘佛教之事准备周全,没能引发大的异议,各方势力齐齐到小乘佛教中分取功德,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自是乐得圆满。

不过半天的时间,小乘佛教的班底纷纷来到,教派的实力却也不容小视,更有洪荒各方势力代表不请自来,明为祝贺观礼,实为探听虚实,一时之间,婆娑净土人满为患,好在婆娑净土地方较大,经过众人左推右选,老子门下玄都,元始门下广成子,通天门下乌云仙,红云门下孔宣,接引门下宝幢王佛,女娲门下彩凤金宁,以及天庭代表太白金星,幽冥地府代表轮转王等八人被选为小乘佛教开山典礼的见证人,数千西方教下转过来的比丘和五百护教罗汉拥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佛陀,三大菩萨,燃灯道人等齐齐的走了临时搭建的祭坛,礼天拜地,告尉上苍,小乘佛教正式开门大吉,天道有感,婆娑净土被一片金光笼罩,以功德金光为众人赐福,释迦牟尼现出佛陀圣像,金光闪烁,陆压在金光之下,脑后升起一团佛光,酷似一团红日,更有本命金乌在红日中嘶鸣不已,顾而现在佛又被称为大日如来,未来佛弥勒也现出一身佛像,单手朝礼,满脸笑态可鞠,一串菩提子暗暗生香,却是功德满身。

礼天拜地,一番周章之后,小乘佛教三位主事佛陀纷纷向来观礼的各方势力致谢,教派新立,无物谢客,陆压也不顾众人的想法,自作主张让西方教下转来的比丘将婆娑树上结下的长生果采摘下来奉客,虽然不是什么奇珍异果,却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前来观礼的人都知道小乘佛教新立,毫无根基,也都不在意陆压此举,在送上礼物之后,便纷纷告退,小乘佛教也在释迦牟尼的带领下,开始了大兴土木,建立这份属于自己的根基。

在释迦牟尼的带领下,数千入主小乘佛教的各派势力门下纷纷礼天拜地,算是将教派最基本的架子搭建了起来,有了人,其他的一切都再不是问题,无论对于哪方势力来说,小乘佛教的建立是天数,既然不能逆转,那就只能投入其中,争取一份主动,分取一份功德,是以在释迦的号召下,无论是入主小乘佛教的西方门下,还是东方道门之下,都是有力出力,有财出财,在婆娑净土之中大兴土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设。

孔宣对自己所修行的道果有了一丝明悟,天道的玄妙时时缠绕于心,想到老师交待自己到洪荒之中游历,自游历中体悟道心,却是急切的不得了,是以婉拒了玄都的邀请和陆压的盛情挽留,急冲冲的开始游历洪荒之旅,可是当孔宣出了婆娑净土,才发现自己居然毫无目标,洪荒大陆分成四大部洲,何其大矣,既要游历却该有个路线才是,想到这里,孔宣连连摇头,暗叹自己却是太过急切了,如此不能分清根由,迟早要落下魔障,误了修行,险此毁了道基,如此却要先找个地方好生理顺一下思路才是。

孔宣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眼见自己在心情急切之下险些生了魔障,立刻断了尘念,就在这西方之地寻了一处山头,为了避免山中野兽的打扰,又布置了几个小阵法,自在阵中打坐起来,在参悟天道中,一边理顺这段日子以来修行所得,一边谋划着游历洪荒的路线,就这样,孔宣一坐就是一年,不但稳固了道心,更将今后的思路完全理清,对那天道中透出的那一丝玄妙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眼下的北俱芦洲可谓是族群兴旺,自红云以盘古真身引动星相,改变地貌,整个北俱芦洲灵气充裕,从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一跃成为了万类生灵的繁衍生息的乐土,并且截教在红云的支持下,将这北俱芦洲划为势力范围,苦心经营数百年,早已改变了以往的贫瘠和荒凉,洪荒各方群族纷纷向北俱芦洲迁移,以求谋得一个发展的空间,也正是因为各方族群的迁移,使得北俱芦洲各种势力林立,这些小势力不断的吸纳其他部族,壮大自己,最终建立国家,并在探求天道之上得到截教的支持,以此教化众生,但是对各个族群在融合的过程中,难免要发生各种理念、信仰,追求之间的碰撞和冲击,各种学说,理念纷纷产生,北俱芦洲成为了洪荒各教、各派道法传承的集中地,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花,基于这种情况,孔宣将自己游历洪荒的第一站便定在了北俱芦洲。

在首阳山老子的道场,孔宣在与老子的问答中将自己对人之道的见解俱都说了出来,虽然不甚清楚,但让孔宣隐隐的感觉到人族既为洪荒主角,洪荒人族俱可敬天、礼道、释佛,探求天道,然而道心开发者,探求大道者万不及一,实在是少之又少,那剩下的人族,天道不可能将之弃之不顾,那么剩余的人族在道果上是不是可以禀承人之道,遵循仁、义、理、智、信五个方面来拓展,以德行行走洪荒,演化人族大义?孔宣的心中朦朦胧胧的想着,却是天道太玄,自己看不透根本,实在有些拿不准,不过这些都不在孔宣的考虑之中了,只要有个大致的方向,先试着走下去,看一看再说。

就这样孔宣开始了在北俱芦洲的游历,仍与先前随老子西行一般,孔宣隐去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面貌做了一番幻化,孔宣成道的依仗就是身后的先天五『色』神光,再跟随红云修行之后,天资好,基础牢,被他另辟蹊径,将斩尸之法融于五『色』神光之中,本应是善、恶、执念三尸,被孔宣分成五个步骤斩出,现在已经斩出三个分身来,近于大成,这一番幻化,不但将自身实力隐藏,连五『色』神光都隐于体内,再不见光华,却是藏了个彻底,并且孔宣暗暗告诫自己,尽可能的不显现神通,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完成这次游历,在苦行中推演验证仁、义、理、智、信与天道之间的关系。

孔宣在北俱芦洲游历,一路缓缓而行,孔宣知道要想自己真正的有所感悟,就必须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是以每到一处,便扎在红尘之中,先是了解各个族群的生活方式,将自己融入其中,以普通人的思维与他人接触,对每一种理念,学说、观点都尽可能的去了解,再自内心中进行推算,不停的加以融合、论证,这一番游历,孔宣从未动过法术,也未曾与人争斗,以德行去感说世人,在观尽人间百态,王国兴衰之后,孔宣心中对人之道的感悟也越发深遂,大道的理念越发的成熟,隐隐之中孔宣心中升起了再开辟一条寻求天道通途的想法,只是这个念头一起,却把孔宣自己吓一跳,如此狂妄的想法,岂不是亵渎那些立教成圣的混元圣人吗?却是罪过太甚,急忙将这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的想按在心头。

但是,随着孔宣对天道体悟的越多,对大道玄妙感触的越深,孔宣的内心就越是想到破除天道束缚的想法,矛盾的天道玄妙时时困扰着孔宣,也难怪孔宣想的太多,如今洪荒之中人教主张无为而治,阐教主张阐明天道真理,截教主张截取一线生机,西方教更是开辟了掌中佛国,演化一花一世界,从而教化众生,就是那妖族的修行之法,也是远古妖族结合道祖造化玉碟传下的道法相结合,在天庭建立之后,称为勾阵天书,才留传于世的,这些远古秘闻,红云在逆天道诀中记的清清楚楚,孔宣在道基有成之时就牢牢的记在心中,是以孔宣最是明白无论哪一门的教义道法不是历经无数年才静心打磨而成的,精辟奥妙、玄机无究,自己岂能创出与这些圣人所创立的大教相媲美的修道通途来,这下孔宣没了主意。

但是孔宣到底修行了亿万年,道心坚韧,认准的目标,绝不肯轻言放弃,是以孔宣咬着牙做出了决定,先游历,待一切完结之后,再去考虑那玄妙异常的天道,等回到风火岛,既使修行毫无所成,心成魔障,老师也会给自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于是孔宣又开始了游历,不过游历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之前的游历是感悟红尘人族之道,接下来的游历,孔宣把重点放到了洪荒教派的教义之上,想要从根本上了解诸多大教,从而验证自己的道果,以求有所突破。

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孔宣再一次轻装上阵,洪荒太大,要走的地方又太多,孔宣又恢复了与老子出行时一样,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驾云而行,在滚滚红尘之中,则用心感悟世间百态,这一走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孔宣时而遁入红尘,与凡人一般,从事生产,时而与阐教门下讨论道法,时而参加截教门下的聚会,时而又转到西方教下听佛陀讲经,好在孔宣修为很深,幻化的最为玄妙,洪荒之中除却圣人之外,能看破他跟脚的却是不多,也使得孔宣每每混迹于各个教下,听取各教教义至理,而不被发现。

在这二十年的游历之中,孔宣通过旁听,推算,论证,体悟对各教所传下的教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孔宣修行的是逆天道诀,是红云对大道的体悟,而各教派教义道法也同为圣人为传,互相比较起来,虽然都是演化大道法则,各有所长,但总体上来说逆天道诀要超出其他大教的功法,如此看来老师红云对天道的体悟确要超出其他圣人,也难怪老师敢以一已之力独斗四位圣人,孔宣暗暗庆幸自己拜了一位好老师。

然而,虽然逆天道诀超过其他各教功法,但是孔宣知道,自己修为的功法高,不是说人教、阐教等教义一无是处,道祖讲道,每位圣人对天道的理解都有不同,其他教派都有很多法门是逆天道诀中所短缺的,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了孔宣在探索天道中的一个乐趣,不断的吸收转化他教的长处,结合自身道法,使之演变成为自己的主张观点。

同时孔宣也发现,诸教道法之中的不足,比如人教教义虽然精辟,但人教教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却是只有教化之名,而无教化之实;阐教教义深遂,精深,却是实在难懂,非是天资过人之辈不能解义其中,却是不易广播;截教主张有教无类,使得门下弟子良莠不齐,虽然经过严格的治理,但时间一长,仍是一片匪气;小乘佛教劝人向善,固然是好,只可惜其教根本不过是圣人们推出来渡化气运的,没有镇教之宝,没有圣人压制,却是空无之论,虚有其名;而西方教最擅鼓『惑』,并且先度了自己,才能再度他人,却是不入正道;而妖族勾阵天书只适合教化妖族,与其他种族无缘,若非孔宣本是妖族,连听都懒的听。

既然其他大教都有缺点,那是不是我所立的大教能弥补这些不足呢,孔宣似乎又看到了一点亮光,有逆天道诀做根基,又吸取了这么大教的优点,若是我立大教,岂不是站在诸教的肩头之上,起点高了,就更能凭高远望,可是这知仁、行义、尊理、明智、守信,怎么才能成为人族之根本,怎么才能去行那教化之事,难,实在是难,我师从洪荒第一圣人,也只能看得这一丝玄妙,却是大道太玄,想不透就不想了,在这洪荒之中游历了数十年,数十年未曾见过老师和各位师兄弟,不知道他们可还好,是否都回到了风火岛,如今我自游历中又入了瓶颈,也该回去了,想到此间,孔宣心中升起一丝思念,脑海中不由的想到了阔别已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