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特工绝地厮杀:潜伏
字体: 16 + -

五魔鬼训练2

第二部分 才华初现 (五) 魔鬼训练(2)

所以孙立虎培训拆弹特工的重点是要培养他们冷静、沉稳、敏锐的心理素质。特工的心理素质是什么样的心理素质?那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极端控制力,可以应上一句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绝对不夸张,正是因为极端,所以才难以达到。严格来说,特工的训练要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十二岁到十六岁是塑造人性格的最佳年龄,十六岁到二十岁其次,过了二十岁就很难了。但是由于目前需要的是临时特工,所以没法找年龄小的过去。这也让孙立虎在培训的时候备感压力,想要塑造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和心理,是很难的。

不过孙立虎在培训的时候发现,秦远具备这种冷静沉稳的心理素质。无论什么情况,他都冷静得很,能沉得住气,这份冷静跟他的木讷又是如此契合,以至于让人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会说话,天生就没有表情。他知道,这不光跟秦远本身的性格有关,还跟他的经历有关。

除此之外,秦远在数学物理化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更是令人惊讶,电路方面的知识一点就通,而且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像是一个高中生所能达到的知识水平。

总而言之,在孙立虎看来,秦远绝对是个特工苗子。

唯一让孙立虎烦的就是,每天在培训开始结束之前都必须朗诵五分钟的《毛主席语录》。朗诵结束后,督政人员还会提醒大家:

“各位,不管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被淘汰回原地还是被派遣到祖国的其他地方,都请你们铭记培训守则!守则最重要的一项是什么?就是不多问!不多说!不多看!你们要保密!保密!再保密!”

底下的人就跟着喊:“保密!保密!再保密!”

连孙立虎都得跟着喊。其实就是一句话:必须保密。大家也能理解,即使这是处在那个“全国一片红”、“人人要革命”、“参军最光荣”的时期,依旧得保密。从某些方面来说,虽然这里只是一个为剿匪而临时组建的特工培训营地,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安危。以浅显易懂的逻辑来说,本次训练的目地是要选出五位顶尖的拆弹特工派到云南,而他们去云南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并且安定民心,这些将来无疑对战争起到关键作用,是尖刀人物,保护一个炮兵营的营长实际上就是在保护大半个炮兵营。退一万步讲,即使一个炮兵营的营长还不能相当于大半个炮兵营,但谁又能保证他的死亡不会使战争的天平倾斜呢?

这就好比现在的蝴蝶效应: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五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三年,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递交给纽约科学院的论文里说:“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就是非线性。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比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四百万年间,方向突变十六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要比非混沌系统快。也就是说,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潜伏着,躲都躲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