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字体: 16 + -

第76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76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仗到这个份上,后退一步就是失败,以五千步兵对阵两万骑兵,对虎步军来说是一个很大考验。··暁·说·但这是一支英雄之师,自从跟随刘胤转战南北以来,虎步军渐渐地由一支悠闲的皇家御用军队成长为一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王牌之师,这样的战绩是打出来的,是用鲜血所浇涛的。

先期完成渡河的虎步军五千人全部都是战斗部队,完全没有一个辅兵,也可以说是虎步军的精锐所在,不断地被匈奴骑兵突破防线,眼看着整个防线形将崩溃,高远大喝一声,挺身而出,亲自带领着预备队冲了上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精神,主将高远的气势就是整个虎步军的气势,这个时候高远冲锋在前,激励着整个虎步军,蜀军士气大震,本来芨芨可危的防线倾刻间就又稳固下来。

刘延年在后面督战,眉头紧皱,战事拖延的越久,越对匈奴人不利,现在蜀军正源源不断地通过浮桥向东岸运送兵力,如果匈奴人拿不下渡口,就永远也无法阻挡蜀军的渡河行动。

刘延年此刻真是急了,连番地冲击无功而返,让他是心忧如焚,但却让他无要奈何。最主要的原因是,是地形影响了匈奴兵的发挥,军渡渡口背倚黄河,两面俱都是几十丈高的陡崖,匈奴人想进攻夺回渡口,只能是通过东面的这一个方向,所幸东面还是比较开阔的,可以让匈奴骑兵排出理想的进攻阵形来,否则换作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匈奴人可真要哭了。··暁·说·

不过这样的地形同样限制了匈奴骑兵的发挥,骑兵和步兵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机动性,骑兵不光可以冲锋陷阵,还可以迂回包抄,大范围大纵深地穿插突破。

适合这样的战术的地域也只有平原地带,象军渡渡口这样的地势,完全限制了匈奴骑兵的自由发挥,只是一条道向前突击,撕开蜀军的防线。

但蜀军的作战真是非常地顽强,明明匈奴骑兵已经占据着优势,屡屡地冲击让蜀军伤亡惨重,防线芨芨可危。

但就是这样一个芨芨可危的防线,却让强悍的匈奴骑兵始终无法拿下来,进攻的次数多了,前线阵亡的匈奴骑兵也变得多了,始终无法找到突破口的匈奴骑兵不禁都有些气馁了,进攻的势头严重地萎缩了。

而蜀军则是士气高昂,在高远的带领下,仿佛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防线,巍然地屹立在军渡渡口上,勇而无畏地接受着匈奴人的挑战。

一次次地徒劳无功,让匈奴人越发变得急躁起来,而虎步军每伤亡一人,后面必有多个人顶上来,永安军是第二个渡河的部队,虎步军为他们提供了过河的保障,永安军恨不得胁生双翅飞过黄河来给虎步军助战。

还好虎步军顶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蜀军越过了黄河,踏上了东岸的这块土地,而后续渡河的部队立刻集结起来,投入到支持虎步军作战的防线上来。

有了生力军的支援,虎步军的压力骤减,打起仗来更是得心应手,匈奴骑兵后续的进攻势头严重不足,军渡之战的形势也渐趋明朗。

如果说以前虎步军打败敌人骑兵,依仗的武器是偏厢车的话,那么今天的这个胜仗,完全是虎步军自身实力的一个体现,步兵依靠顽强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也同样可以取得辉煌的胜利。

又一天的时间快去了,刘延年郁闷地吐血,无论他想什么办法,无沦他变幻什么样的阵势,匈奴骑兵始终也无法破开蜀军的防线,眼前着黄河近在咫尺,但匈奴骑兵竭尽全力,始终也无法到达黄河的岸边。

天黑加大了进攻的难度,刘延年不得不下令停止了进攻,暂时地后退,在东面的山下扎起了营寨,等待明天太阳升起之后再投入进攻。

今天进攻的失利原因刘延年认为自己带来的兵力还是太少,不足以对蜀军的战阵形成绝对的威胁,所以他命人将左国城剩余的三万骑兵全部调到军渡来,在明天他将要发起最后决定性地一击,彻底地摧垮蜀军的阵地。

刘延年也很清楚,这一个夜里,蜀军会有更多的军队完成渡河,但他却没太担心,毕竟蜀军只搭建了一座浮桥,而一座浮桥的通行能力是有限的,一个晚上蜀军就算是不眠不休,充其量也渡过来一两万人而已,只要明天自己将五万骑兵集结完成,这场战斗就不会再存在任何的悬念了。

为了防备匈奴人趁夜突袭,高远和罗袭彻夜地坚守着阵地,无数支的火把把军渡渡口周围照得如白昼一般,蜀军在阵地的前沿,布置了很多的拒马,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匈奴人的骑兵攻击了。

黄河的浮桥上,也点燃着无数的火把,整个浮桥上,几乎是川流不息,蜀军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地通过着浮桥,黄河东岸的激战正酣,谁都很清楚,明天的仗肯定要比今天更难打,蜀军不断地增援着,但匈奴人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明天或许将会开始更为残酷的较量。

现在蜀军能有多少兵马抵达东岸,就会决定明天的战斗中所处于的位置,小小的浮桥承载着蜀军将士的决心,每个人多赶一小步,至少为后面的部队过河创造了时机。

随着曙光的来临,东面山下营地内的匈奴人兴奋地呼喊起来,大队的匈奴援兵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之中,三万骑兵,正火速地向军渡驰来。

刘延年微笑地点点头,说到效率,恐怕没有什么部队能比得上他这一支麾下的军队了,天黑之前才派出的信使,到达左国城怎么也得半夜,但三万骑兵就是这样硬生生地在天亮时候到达了军渡,如此神速,可不是一般的军队所能比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