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海陵王* 4、储嗣之谜
完颜亮不明白为什么要立完颜亶为谙版勃极烈
完颜亮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让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小孩子当谙版勃极烈?他那时还不十分了解汉人的历史,不知道汉人不仅有小孩子当储君,还有小孩子当皇上的。他所知道的大金国的谙版勃极烈可都是大人,第一个就是太祖的二弟,当今皇上吴乞买,他一直跟随太祖爷东挡西杀,可谓身经百战;第二个是完颜杲(本名斜也),他也是太祖的弟弟,一直在军中担任都统。斜也不幸早逝,可是大金国还有那么多优秀的男人啊,比如他的阿民完颜宗干,还有四叔完颜宗弼,就算他们都是庶出,不能袭位,皇上不是还有嫡长子完颜宗磐吗,他也是立过战功的啊!
他问韩昉,韩昉不敢说,推托道:“这里面的事情太复杂,你还小,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
“不,我想知道。”完颜亮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韩昉了解完颜亮,他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只好告诉他,那是都元帅完颜宗翰和副帅完颜希尹,怕宗磐当上谙版勃极烈,才抢先向皇上奏请立完颜亶的。
“那为什么我阿民还有四叔也同意立合剌了呢?”完颜亮知道阿民和四叔一向与宗翰、希尹他们意见不合,“难道阿民他们也不希望宗磐叔叔当皇上吗?”
韩昉说:“你阿民要推行汉制,他希望立一个能够支持他的人。”
合剌能够支持阿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完颜亮怎么想像完颜亶都不像是个能够当皇上的人。
见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韩昉索性把他知道的女真上层社会的内幕都告诉了他。这些事,完颜亮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特别是对他的阿民完颜宗干,他了解的还是太少啊。
完颜宗干是个有大志,又智勇双全的人,自幼跟随太祖征战,他的勇敢,他的谋略和远见卓识,深受太祖的赏识和信任,不仅委以重任,对他提出的意见也十分重视,而实践常常证明,他的见解是对的。在这方面,就是当时担任都统,后来任谙版勃极烈完颜杲?,也逊色三分。
在灭辽战争中,有一次完颜宗翰军中的副帅完颜希尹,抓住了一个辽国的护卫,得知辽主耶律延禧正在鸳鸯泺打猎,因为他刚杀了儿子晋王敖鲁翰,众益离心,西北、西南两路军都赢弱不可用。
宗翰认为这是个极好的战机,便从北安州派人向完颜杲报告说:“辽主穷迫于山西,犹事牧猎,不恤危亡,自杀其子,臣民失望,攻取之策,在于速,见谕若有异议,我当以偏师讨之。”
因为当时太祖并没有命令他们攻取山西,完颜杲不敢决断。
宗翰再次派人来催促:“辽人可取之事已见,一失机会,恐怕以后再难图矣。今已进兵,当与大军会与何地,请速告之。”
完颜杲依然犹豫不决。
宗干说:“移赍勃极烈(宗翰的官名)灼见事机,再次来请,一定不是轻举妄动,况且他已经发兵,不可中止,请从其策。”再三言之,完颜杲才与宗翰约定会师奚王岭。
如果没有宗干,完颜杲终无进兵之意,那就错过了灭辽的最好战机。
但是宗干再有才干,因为是庶出,也无缘皇位。金国习俗是兄弟相传,即太祖传位给他的二弟完颜晟(吴乞买),完颜晟传位给三弟完颜杲,完颜杲再传位给太祖的嫡长子宗峻,宗峻再传其弟……但是不管怎么传,都离不开一个“嫡”字,别说是宗干,就是战功赫赫的完颜宗弼(本名“兀术”),也因为是庶出不能袭位。
太祖阿骨打去世后,吴乞买即位(庙号“太宗”),宗干为国论勃极烈,与谙版勃极烈完颜杲一同辅政。宗干汲取了辽国的文化,为大金国建立了礼仪制度,定了官名和官服的颜色,兴办了乡学、和科举考试,还制定了历法和记时方法,使女真人从蒙昧走上了文明。
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宗干被更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吸引,便想用汉人的文化和制度,改革女真旧俗。然而改革旧俗绝非易事,当年昭祖略施法制,就差一点被族人活埋,宗干要彻底改变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章法,其难度可想而知。几乎所有宗室贵族都反对宗干的改革,只有完颜宗弼理解并支持他,宗弼从中原掠来大批士人,协助宗干推行汉制,翰林学士韩昉就是其中的一个。然而宗弼力量是有限的,当时大金国最高权力掌握在皇上吴乞买和都元帅宗翰手中,特别是宗翰,手握兵权,连吴乞买都得礼让三分。
先说吴乞买,因为宗干是国论勃极烈,又是太祖的长子,当年太祖都那么信任宗干,吴乞买在明面上也不能反对宗干,?对一些诸如“治历明时”等表层的不妨碍任何人利益的改革,他还是支持的。但吴乞买不敢得罪宗室贵族,而且他也习惯于旧俗,不愿意改变。封建制度最重要的一条是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吴乞买一点儿也不讲君严,宗干再三奏请,他才同意把皇帝寨改为上京府,修建了所谓的“宫殿”(不过是大一点的土房子)。平时和大臣们握手拍肩,谁家杀了鸡,宰了羊,来请他,他就去。他常和大臣们在一条河里洗澡,高兴了还一起跳舞,闲来无事,还喜欢拿起鞭子到郊外(其实也无所谓郊外郊内,因为都城上京跟荒郊野外也没多大区别)去放马。想叫他像汉人的皇上那样,端居九重宫殿,处处讲究君臣礼仪,他还真不习惯。
再说宗翰,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奴隶主贵族,在他的思想里,打宋国就跟打别的部落一样,都是为了掠夺奴隶和财产及占领地盘。他因循祖宗习俗,反对任用汉人,他认为俘虏来的汉人就是奴隶,奴隶怎么能和宗室贵族平起平坐在朝廷当官呢?
当年伐宋的时候,宗翰率领的西路军在云中建立了枢密院,宗望率领的东路军在燕京建立了枢密院,宗望任用了很多旧辽人和新附过来的宋人。宗望死后,宗翰为打击东路军,把燕京的枢密院并入云中,又采取“磨勘法”,排斥东路军所支持的辽人和宋人。
所谓“磨勘法”,就是对官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勤务评定。经过“磨勘”,宗望当年任用的如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等有实际能力的汉人统统被斥为“小人”而罢了官。宗翰以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的身份独揽大权,不但军国大事,就是对官员的任用、赏罚以及打官司告状等,事无巨细都得申报元帅府裁决,皇上吴乞买说话都不好使。宗翰手握兵权,任用高庆裔、韩企先以及傀儡皇帝齐国的刘豫,施行“**刑毒政”,苛征暴敛,对汉人进行奴隶式的残暴压迫与掠夺。
奴隶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刑法严峻,老百姓偷一文钱,一棵葱,都得处死。当时诸州县都设置地牢,地牢外起夹城,四面用壕沟包围。地牢里深三丈,分三隔,最下面的是死囚,中间的是迁徙流放的犯人,上层是受鞭打和杖刑的人,
为了防止宋人南归和四方“奸细”入境,百姓出行都得到州府申办“番汉公据”(通行证),乘车坐船,吃饭住宿都得出示“公据”。没有“公据”不能出行,违者决沙袋二百。他还下了“令禁止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的命令,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在集市上有军人查验,有穿汉服或头发长短大小不合式样即被处斩。
宗翰把汉人都当作奴隶,时常叫各州县关闭城门,把街上的行人都抓起来,在身上刺官字,用铁索链锁上,押到云中,或散养民间,立价出卖,或把他们驱到回鹘诸国去换马,也有的被卖给蒙古人,高丽人等作奴隶。有一个县抓了六十八人,却误报为六百八十人,宗翰一定要取足数,县官无奈,只好去抓穷人充数。拘押到云中的人,都被关在城里,没法生活,只能乞讨。宗翰怕人多生事,就以散米赈济为名,诱使三千人出城,然后叫甲兵将他们全部活埋。
宗翰敌视汉人,也反对女真贵族接受汉文化,宗干要推行汉制,不能说是寸步难行,却也是举步维艰。本来按照分工,宗干管行政,宗翰管军事,可是对宗干在政事上的改革,宗翰也是明里暗里地反对、阻挠。比如,宗干开科举考试,宗翰就密诫试官不取中原人,而且止考词赋,不考经义。
宗翰的“**刑毒政”,使得老百姓造反,知识分子思南归。如此下去,女真人别说要统一中国,就是在中原站稳脚跟都难。
宗干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极力说服吴乞买,改革旧俗,限制宗翰的权力,可是吴乞买左右不了宗翰,宗干手里没有兵权,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君主身上。那时谙版勃极烈是完颜杲,他也不是个明白人,可巧,他没等继位就死了,储君虚位,便成了各派争夺的焦点。对于宗干来说最理想的当然是自己当皇上,可他是庶出,四太子宗弼也是庶出,宗峻是嫡子,又死了,还有一个宗辅,也是嫡子,但体弱多病,也不是个长寿之人,就是当了皇上也管不住宗翰。为了与宗翰一派抗衡,他必须选一个能听自己话的人当皇上,他选中了完颜亶,他是太祖的嫡长孙,名正言顺,他全力培养完颜亶,让他学汉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当皇上,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既然如此,那粘没喝为什么也要立合剌?”完颜亮问。
“因为他们怕宗磐当皇上,他认为宗磐桀骜难训,完颜亶年幼容易控制。”韩昉回答。
“哦!”完颜亮明白了,“他们是各有各的打算啊!可是……”完颜亮还有一点想不通,“粘没喝那么揽权,他为什么不自个儿当皇上?”
“可能是他觉得是旁系,名不正言不顺吧……”
这个问题太**,韩昉不愿多说。不过完颜亮知道,宗翰也不是没有资格当皇上,他的祖父叫劾者,是景祖长子,应该袭节度使之位,可是景祖却传位给次子劾里钵,穆宗盈哥继位后,觉得劾者是长子不得立,有些过意不去,便叫劾者的儿子,也就是宗翰的阿民,撒改当了国论勃极烈,以后他们那一支就都承袭国论勃极烈了。”
“唉!”韩昉轻轻叹了一口气,“虽然合剌当了谙版勃极烈,老太师要推行汉制也还是不易啊!”
“为什么?”完颜亮问,“难道合剌当了皇上,还没权力么?”
“宗翰和希尹在燕京、云中的势力太大,当今皇上几次想要削弱都没成功;还有,宗磐,本来就飞扬跋扈,这回又失去了储君之位,他也不会消消停停地看着太师推行汉制啊!”
韩昉尽量用旁观者的口气讲述这些事情,但因为他是汉人,还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宗翰暴政的愤慨及对宗干推行汉制的赞赏和担忧,这让完颜亮震撼,对阿民的做法似乎也能理解了,他不无遗憾地想:“可惜我不能当谙版勃极烈,不然,我一定能帮助阿民完成这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