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剿匪无名英雄的悲壮故事:脑袋开花
字体: 16 + -

第13章 草鞋税1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草鞋税(1)

民国十年,全省大干旱。

十里八寨的灾情最严重,水稻无法下种,一些地主和高利贷者趁机抬高米价。山上的木材卖不出去,村民吃不上饭,只好到山上吃树皮草根。山上能吃的树皮草根不多,很快吃光了,不少人就到白石坡上挖白色的石头来充饥。十里八寨的人把这种白色的软石头叫做观音土。观音土能吃,但吃多了消化不良,最后下头一堵,把人活活撑死了。

仅上半年,白石坡就被人吃了个大窟窿。

路边上,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狗不吃狗骨头,人却吃人肉。

要是饿极了,人连狗都不如。

刚开始是吃死人的肉。亲人死后,大家煮了吃,用以延续亲人的生命。娘老子吃儿女,或者儿女吃娘老子,哪个死了,就吃哪个。后来连大活人也煮吃了。最先吃活人的是乞丐。临县有三个乞丐住在一个山洞里,十天半个月也难得吃上一点东西,后来,其中一人饿得晕死过去了,两个同伴趁机用石头把他砸死,煮吃了。

寨子里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了延续香火,自己干脆爬到树梢上,让不懂事的孙子孙女在下面使劲摇晃,如果从树梢上掉下来,死了残了,孙子孙女就煮吃,如果自己掉下来没事,就继续活着,一切听天由命。

当然也有个别孝顺的子女,剜自己身上的肉给娘老子吃。黄玉圣是十里八寨出了名的孝子,家里穷,有个瞎了眼的老母亲,全靠他一个人给在外面做短工养家活口,这一闹饥荒,就没有几户人家请短工了,就是请,工钱也少得可怜。家里实在没东西下锅了,他就从自己的手臂上剜块肉下来,给老母亲炖汤喝,自己则到山上吃青草树叶。每每老母亲问他,哪来的肉?他就说,现在旱得厉害,没收成,米太贵,咱们吃不起,只能吃猪肉,这猪肉卖不出去,烂便宜的。老母亲就信了,觉得有肉吃也挺不错的,殊不知,每天都在吃儿子身上的肉。还好,没多久,政府放粮赈灾,黄玉圣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期间,父亲呼吁当地政府放粮赈灾,但没有人听他的。父亲只好开自家的仓库救济难民,派人在路边上摆“粥摊”,过往难民每人喝一碗粥,后来是半碗。

一时间,难民从四面八方涌来了。

其实,父亲的仓库里也没有几担谷子,没几天就断了炊,难民还在不断地涌来。

难民开始打砸抢,先是抢地主的粮仓,然后是抢政府的粮仓。

芷江城头的难民更是不要命了,无论男女老少,都提着盆子桶子和布袋,不要命地冲向城头最大的粮仓。保安团的人在粮仓的门口架起两挺重机枪,他们开始是对着天空放枪,但不管用,然后是对着疯狂的人群扫射。

然而难民们前赴后继,踩着尸体不要命的往前冲。

三天三夜下来,机枪手的手软了,无法扣动扳机。

政府为了控制这种混乱的局面,最后不得不下令,全县范围内放粮赈灾。

一时间,全县每条路口都摆上了“粥摊”。

这些“粥摊”都是政府委派地方乡绅摆的。

“粥摊”前排起了一条长龙,长龙长得望不到头,长得都让难民感到绝望。为了保存体力,饥肠辘辘的难民除了排队,不得不放弃一切活动了。孩子们不再奔跑游戏,男人们也停止了对女人的调笑。有些女难民想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向某个男人换取一个稍稍靠前的位置,但是都没有成功,在饥饿的面前,性这个与生俱来的玩意已经退后到了很不重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