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兵的传说
字体: 16 + -

第53章 南部晴政的致命危险(二)

第五十三章、南部晴政的致命危险(二)

“报~~~~~~~,安东主家,我军前锋突然被南部家的一支骑兵堵截进路,双方正在对峙,请求您的示下?”。

“哦?”,安东爱季端坐马上,沉吟起来,心说南部晴政你果然反应很快啊,我这才刚刚过来,你就派人过来了。

“。。。。。主家。。。,请您示下,需要小人们主动发起攻击么?”,传令兵跪在地上半晌,却听不见安东爱季的命令,只好硬起头皮请战。

安东爱季稍一沉思,“传令,我军全体就地结阵扎营,摆出防守阵型,走,带我去看一看前方的情况。”

“哈伊。”

。。。。。。

与此同时,正在跟安东军前锋对峙中的九户信仲则是一脸愤然之sè,南部骑兵的威名声震陆奥全境,虽然在德山馆遭遇惨败,但是在这位正宗骑兵出身的猛将心里,他一点都没有认为是我击败了他。在他的思维里,两军交锋,只有大家都拉开队形、摆好阵势,然后堂堂正正的火并一场,最后鹿死谁手,活下来的才能真正的叫“赢”。德山馆两次惨败,他一直认为只是我这个yīn险狡诈的卑鄙小人耍yīn谋手段而已。虽败如此,但是他骨子还是保留着骑兵的天生骄傲,(实话说,野战之地,尤其是平原地形,骑兵战力绝对高于足轻,当然,这不是指骑兵与足轻一对一的单挑能力。骑兵最大的威力不是本人,而是来自于*坐骑的强大冲击力,马匹肯定比人类有劲,所以一旦骑兵结阵,人打马冲,不用说万马奔腾,几百匹马排好阵型联袂全力冲刺的话,任你什么足轻长矛都是不可能阻挡得住这种的强力冲锋的。

我国汉朝名将霍去病就是骑兵战术的高手,率领两万汉朝骑兵横扫漠北,甚至把匈奴人的祖先坟地都挖了,清朝时候李鸿章剿太平天国遗患时,也是吃足了太平军骑兵神出鬼没的苦头,最后被迫制定了步步为营的圈地战法。这就能充分说明古代战争中,骑兵绝对是野战的王中之王,具有高度的机动力和杀伤力。

一些电影里面步兵拿着长矛死挡骑兵队冲击的画面只是导演们的艺术创作而已,关于骑兵的战术和威力,我会在本书中的第三卷——“龙虎相争”里着重描述,这里也算提前给各位读者大大预告一下。游戏里,上杉谦信(越后之龙)和武田信玄(甲斐之虎)均是使用骑兵战术的超级高手牛人,越后之龙的车轮战法和军神特技、甲斐之虎的啄木鸟战法及赤备骑兵、都是威力逆天的特sè战法,我呢,力争把我脑子里理解的他们的形象和xìng格,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到时候还请大家到多多支持、多多鼓励,主要是多多捧场,随风先在这里谢谢大家)。

九户信仲轻蔑的看着安东军的足轻们在不远处结阵,他心里很清楚,前面与他骑兵队对峙的那些士足,纯粹是骑兵铁蹄下的杂草,只需南部晴政一声令下,他和他身后的南部骑兵们将会不顾一切的杀入敌阵,他很有把握一举冲垮安东军的整个阵型,甚至冲到安东爱季的面前。。。。。。

“九户队长,怎么我们派回去的传令兵现在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武枪重信有点担心的问九户信仲。

九户信仲点了点头,“是啊,武枪,现在确实去了很久了,要不,你再派几名回去请示一下主家是否攻击?武枪,你看,现在他们还没有扎稳阵脚,正是我们冲击的良机,等会他们扎好了大营,虽然我们还是很有把握冲溃他们,但是毕竟比现在冲要费力得多啊。”。

武枪重信也看了看对面的举动,点头同意九户信仲的看法,“是的,队长,小人也是这个看法,我这就下去安排传令兵的事。”

“报。。。。。。。。”,九户和武枪同时一愣,心说世事果如中国的那句俗话,“说曹*、曹*到”。

“报。。。。。。九户队长、南部主家有令,今夜我军立刻开始悄悄撤退,命我们骑兵队拖后压阵,掩护本队,骑兵队不得擅自主动出战,明天以后再徐步后撤,务必掩护主力脱离战场。”传令兵姗姗来迟,终于带来了南部晴政的决定。

“什么???。。。。。呃。。。,撤退????”,九户和武枪同时愣了一下,“为什么?你小子是不是听错了?我们今天才抵达这里,今夜却立刻撤退?撤到哪里去呢?”

“回队长,我这里有南部主家的亲笔命令,请你过目。”,传令兵慌忙从怀里掏出一个手札,恭敬的放在九户信仲手里。九户和武枪对视一眼,带着点疑惑的拆开了手札,只见雪白的帛绢上只有四个字——“三户有变”。

九户信仲和武枪重信同时惊讶得“啊”了一声。

。。。。。。。

“报、、、、、津律主家,城下,城下情况发生异动”,同样不敢放松的津律为信此时也不敢大意,接到军报,忙站起身子,“快报”。

“禀报主家,城下突然出现另一支大军,人数不祥,目前天sè太暗,故小人们暂时无法分辨到底是那一家的军队?不过从那只军队过来的方向判断,很有可能是桧山城的安东军。主家,需要小人们出城前去打探一番么?”,传令兵小心翼翼的建议到。

“。。。。。。。安东爱季????”,津律为信有点吃不准了,开战之前,他确实派出了使者到桧山城与安东爱季交涉同盟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使者却一直没有回来,他有点弄不清楚安东军的来意,究竟是为津律城解围,还是。。。。?

“传我命令,正在城内休整的士足全部登城,全军戒备,不管安东爱季的来意是什么?我们自己现在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考虑良久,津律为信终于拿出了一个折中的对策。

“哈伊”

。。。。。。

“报。。。。。津律主家,城下南部军好像正在撤退!”,不多久,刚刚出去的传令兵又带给了津律为信一个吃惊的消息。“什么????”,津律为信有点不敢相信,“快,我要亲自到城上看看”。

果然如传令兵所言,站在城头上的津律为信吃惊的发现,城下围城的南部骑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撤离了津律城门,整个南部军团现在也分为两大块,虽然南部军的中军大营仍在,但是里面的来来往往的人影好像少了许多,借着营内火把的亮光,依稀能看见里面的人员正在悄然有序的后撤,另一部分,则是从城门消失的南部骑兵正在通往桧山城的棒道处集结,这一点,从棒道那边传来的密集人嘶马鸣就能判断出。。。。

此时局面瞬间变得微妙起来,许是当局者迷,津律为信可能还没有看出来,而我这个站在高处的旁观者,却通过手里的千里镜看得清楚,那安东家哪里是来为津律城解围的?他跟老子一样,都是准备过来浑水摸鱼的。如果是盟军,现在安东爱季绝对开始展开队形了,傻子才会在南部骑兵的面前摆密集阵型,生怕骑兵们没有明确目标冲锋么?。。。。。。我料定安东爱季绝对是过来捡便宜的。结果很快,事实就证明了我的判断。

而此时的安东爱季也在安东武士的护卫下,也拿着一只千里镜紧张的观察局势(看样子,那个时代的商人很赚钱啊),前方,南部家的骑兵们正在集结,组织冲锋阵型,津律城上,照明用的火把越点越多,很明显,津律家的守备兵力突然增多了。时间不等人,现在*迫着安东爱季马上下决心,是战是退,必须马上决定,如果,一旦南部骑兵集结完毕,开始冲锋,此处无依无据,足轻们根本挡不住骑兵的冲击力。。。。。

“下令,中军、后军立刻后撤上山,防止敌军冲击,前军展开队形,准备迎战。”,安东爱季痛下决心,摆出了一个能攻能守的折中形阵型。不过我还是必须对他的这个命令表示肯定,是的,足轻上山是最好的选择,骑兵纵马上山费力不说,山上的密林也会给足轻们很多的机会,南部骑兵的威力必定有所限制。至于安东军前军展开队形,这个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集合在一起必定被踏平,不如索xìng让你们冲过去。。。。

。。。。。。

津律城头,一脸镇定的津律为信也紧紧注视着局势变化,见城下南部军真的分兵了,一名津律武士悄然建议,“主家,要不,我们也带点骑兵出城,插到南部骑兵的身后跟他们狠捅一下子?”。

“住口,你懂个屁”,津律为信还是没有继续淡定下去,“你看,南部骑兵和安东军对峙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发起进攻,不可疑么?你再看,南部军的中军、后队正在撤离,很明显的,南部家的这些骑兵只是在压后稳住阵脚,确保他们的足轻本队顺利撤退而已,你个笨蛋。”。

见这名武士好像还是没有理解,津律为信又遥指安东军,“你瞧,现在安东爱季调整阵型也已经完毕了,但是还是没有主动展开攻击,看来,他不是来解围的。”,那名武士居然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不由接了一句,“那他们是来干嘛的?”

“啪。。”,津律为信干脆赏了这傻货一个耳光,心说老子见过笨的,可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笨的,你爸是不是姓“猪”哦。没等那名武士磕头谢罪,他不觉失言了,“。。。。看样子,这是前脚驱狼、后脚进虎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