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字体: 16 + -

第24章

11月,德国警察培训班和美国警察培训班先后开班。

因为我与德国的“淮北——合肥”铁路协议,各国的驻华公使纷至沓来,想分一杯羹。骄横的英国驻南京总领事威勤逊,傲慢的法国领事侯耀,贪婪的驻华代办小幡轮番而至,我自然不会让他们占便宜。失望的公使们想必给南北京施加了很大压力,双方一致要求我取消协议——自然是反对卖国求荣什么的,我一概不予理会。北京政府那里有德国公使哈豪森,袁世凯不敢如何;南京政府敷衍一下就可以,反正它也不能做什么。我和美国驻华代办威廉斯相处融洽,我应该算是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现代人,我们还谈得来。而且,阿庭是真正的美国公民,在美国很有影响力。现在,阿庭在安徽开矿山办工厂,自然对美国有利。更有趣的是,中国承认双国籍,华裔自动拥有中国国籍,阿庭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中国国籍。所以,同盟会也无法以阿庭来攻击我——顶多说说以权谋私——然“以权谋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指责一点效果也没有。

听说,我有意聘请外国专家帮助培训警察时,德、美双方都很感兴趣,努力推荐自己国家。我也有些为难,一个现在坚挺,一个是潜力股。于是,我遂开了两个培训班。

民国二年(1913),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国会大选开始了。

看到国民党的声势,我不由后悔莫及。辛亥之初,我一时忙碌,忽略了上海的形势,致使光复会的实际领袖陶成章被陈其美所害,遂使同盟会一家独大,将来可怎么收场。

自1900年之后的中国、有同盟会之前,光复会几乎是国内唯一重要的革命团体,徐锡麟、熊成基、赵声、温生才等烈士,毁家起义于黄冈的许雪秋都是光复会人。光复江南,光复会的功劳最大。而陶成章,就是光复会的实际领袖,在他死后,光复会失去最有力的组织者和有行动能力的实干家,“领导乏人”,也就星散了。

国会的选举中,宋教仁的表现太出色,别说袁世凯,我看着都打躇。我犹豫了好久,要不要保住宋教仁的命。宋教仁是个人才,更是民主政治的宠儿。许多人后来回忆起宋教仁,都说他很像遇刺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宋教仁的活力、天赋和讨人欢喜的丰彩,一出现就能使整个场面在他控制之下——真是让我惊叹!这样的人不去作明星,非来作政治家,不是和我做对嘛。

一团糟的国民党,就因为有宋教仁的主持,在国会大选中大获全胜。在安徽,民生党据有绝对优势,可是在宋教仁的努力下,仍然得到了九个议席。在参众两院870议席中,国民党共占了392席,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加起来在两院中也只223席,加上民生党的31席,也不过254席,也就是说国民党有绝对票数可以影响参、众两院。

我不得不考虑,在将来的选举,我是否能胜过宋教仁,赢得大选——我一点儿把握也没有。权力场上,容不得半点儿软弱。而我是不能失败的,总统制只需要一个领袖。来到这段历史中,我最大的本钱,就是眼光,智者不过是有过人的眼力,能见人所未见,“振兴中华,舍我其谁”,我深信自己会做的更好。我将来要做的事情,宋教仁一定会反对。现在救了宋教仁,要是将来再想方设法谋杀他,可就成了大笑话。

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救下宋教仁。中国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何况民主这东西,我并不很了解,需要有人拾遗补缺。说到底,我是想到办法了,不然,我才不会给自己留下后患。我曾看过一个故事,大意为:世界上什么神的力量最厉害?答案是,制定规则的神——我只要制定一个有利于己的规则就可以了,自然看起来要公平合理。

我命令隐龙社注意宋教仁的安全,并且派了两个好手,以霍元甲弟子的名义——确实更霍元甲习过武,保护宋的安全。我不担心南北方打不起来,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而袁世凯就是借责任内阁迫使清廷让国的。现在袁世凯做了总统,遂把责任内阁制度当做了洪水猛兽,打起来是一定的。

民国2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宋腿部中枪,子弹有毒,伤到了腿骨,但没有生命危险,刺客武士英当场被擒。第二天,主使者应桂馨在家被捕,矛头直制袁世凯,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国民党有意法律解决。但是,袁世凯却已经决定要彻底解决国民党。于是,不顾国民和议会的反对,以盐税为抵押,达成了条件极苛刻的借款协议——借款2500万英镑,然袁实际到手不过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

其间,袁世凯为对抗国民党,支持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于5月29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合并而成。到会者1500余人。推举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汤化龙、伍廷芳、孙武、蒲殿俊、那彦图、王赓、王印川为理事,张謇、冯国璋、蔡锷、汪大燮、熊希龄为名誉理事,党内实权为梁启超、汤化龙等掌握。

与历史略有差异,张謇没有参加此次大会,对合并也不关心。此时,张謇正忙于淮河治理一期工程的后期工作,并为二期工程做准备。对张謇来讲,没有比治理淮河更重要的事情了。

“宋案”发生以后,孙中山立即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召集紧急会议。他提出“非去袁不可”,主张马上兴师讨袁。宋教仁认为民主宝贵,主张法律倒袁,黄兴则认为“南方武力不足恃”,也主张法律倒袁。由于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武力讨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采取有效的实际行动。善后借款一到手,袁世凯就让赵秉钧称病请假,指定陆军总长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组成“战时内阁”。接着,袁世凯连下升命令,免除国民党入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的职务,并派北洋军南犯。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于7月1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

1913年7月5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招集旧部,宣布独立,发表讨袁檄文,随后,黄兴在江苏南京起兵响应。广东、福建、湖南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国民党联络了我,希望取得我的支持——本意是希望我出钱,张孝准这回可不好使,被我直接拒绝了。我建议他们法律解决,现在主持国民党工作的孙黄二人,自然没有结果。宋教仁带伤坚持党务工作,腿伤再次严重起来,听说,搞不好要截肢的——谁叫他不配合保镖的保卫工作的。

同盟会一向无组织无计划,改组成国民党后,算是有了组织。但是,没有计划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于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在江苏战线,讨袁军于7月16~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其余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

安徽国防军此时此刻早已整编完毕,其第1、2、3、4师均是训练一年以上,官兵训练有素,只有新编第五师训练时间稍短。8月中旬,安徽国防军大举出动。

现代战争是不可能没有预兆的,安徽在“二次革命”爆发不久,就进行了动员。但是,在开战之前,还是有许多迹象流露。战争爆发后,湖北黎元洪倒向北方,安徽宣告中立自守,但发了许多通电,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停止内战。这些电报看起来,不痛不痒不起作用,许多人看了就一个感觉——“董正朝是谁呀?装什么大瓣蒜”。现在,都明白了。安徽国防军打着“中立调停”的名义,向北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此外,7月安徽民生党总部以隐晦的语言和方式,通知在北京的27位民生党议员及其它安徽议员离开北京,返回安徽。开战前两天,遍布东南的兴华银行分理处,突然停业——不过,战争一开始,兴华银行就开始收缩各地分理处。而且,各地分理处很少保持现金,人一撤就停业了——仅租界内的分理处继续营业。这样一来,自然不可能保密,袁世凯很快得到了消息。但是,北洋一系从来就没有重视安徽。哦,这么说也不对,袁世凯想把我调到北京失败后,就没有做什么小动作,对我也有些顾忌。只是觉得安徽军还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我又胸无大志,鲁莽冲动,安徽与南京的关系更不好,暂时还不会与北京翻脸。前一阵,熊凤凰(熊希龄)来电要钱,从我这里拿了五十万元,所以,安徽与北京关系尚可。

安徽新军只有一个混成协,不到六千人,其他都是在这一两年招集的新兵,士兵数量及安徽购买武器的过程又一直保密——那时候,安庆不断有机器金银运抵,经常码头戒严,运输全部由军队进行。而新兵的招募,完全由新军负责。三总司的人员入选十分严格,又有隐龙社的监视调查,保密工作不错。袁世凯觉得安徽战斗力、武器装备不错,但也有限,还不是北洋军的对手。虽然号称“十万”,但总兵力估计也就五六万,能打的有个一二万人就不错了——这还得算上在南京招募的老兵。所以,袁世凯只是在盘算,战争过后,怎样想方设法,把安徽这个富裕之地拿到手。

安徽的建设日新月异,安庆的主要马路都是水泥路,垃圾处理及下水管路系统完备,大部分城区都通了水电,2分钱/度的电价让大多数人家都能用得起电灯。毕竟,安庆电灯厂的光明牌35w灯泡,每月一般有1角钱也就够用了。对享受义务教育的父老来讲,孩子们的学习更重要。边远农村的电费在4~6分钱,也有一少部分人员使用电灯。想必来年丰收后,家里有了点富余,用的人家会多一些儿。现在,德国公使和我相处不错——洋鬼子更注重实力,其实我也一样——曾说“有十年时间安徽足以匹敌一些欧洲强国”。我也知道,公使指的‘欧洲强国’是不会包括德法这样的国家——若没有欧战自然如此。

此时,安庆大米每斤约0.03圆,猪肉每斤约0.12圆,食盐每斤0.02~0.03圆;普通人家月收入多为4~7圆,警察6~8圆,义务兵4~6圆,普通办事员12~16圆,小学教师20~25圆。因为,军人有各种补贴,相对而言,比警察收入高一点儿。仔细一点儿的战士,甚至每月可以不花钱,或者花上二三角也就够了。同期北洋军士兵的收入只有四两——5.5圆,没有补贴,还要负担自己的伙食。

安徽新军一向有‘同情革命,看不起同盟会’的传统,安徽国防军理所当然的继承了下来。北军进入江苏、江西后,军纪又很差,国防军很有些同仇敌忾的样子。其后,北军进逼南京,很多人觉得大局已定。北军与国防军的磨擦,突然间多了起来。国防军仗着装备和训练的优势,占了便宜。可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占便宜’只是死的少。国防军死了弟兄,对北军很是衔恨。此时此刻,一经动员,顺理成章地对北军发起进攻。

北军几次可吃了大亏——也不想想国防军的装备,知道国防军有重兵把守,只得暂时忍耐,都想:“早晚要收拾你”。没有想到国防军先打了过来。

国防军的战略决策,有些儿难产。我召集了蒋百里、陈士诚、汪道铭和韩铁,一起商议对策。现在的麻烦,主要源于安徽的位置。安徽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这样说吧。安徽恰好在北方到南京的直线上。现在,北洋段芝贵的第一军,辖王占元第二师、李纯第六师在江西,冯国璋的第二军,辖第三、第四、第五三个师也投入对南军的进攻,此外还有雷震春的第七师和徐宝珍的江苏第四师。加上海军的海琛、应瑞、楚有、永丰四舰。

北洋精锐尽在于此,如果我一举将之歼灭,恐怕就不得不统一全中国了。那是万万不可的事情。没有经过一战,我的实力不足以与列强相争。再说,现在的形势下,谁在那个位子都不会讨好。没有经过欧战,我就算统一了中国,也没有那份财力治理,我还指望袁世凯多坚持几年。而且,最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我统一中国的话,我在欧战中站在哪一方呢?德国一定会强迫我对俄罗斯开战的。这可不行,以中国的实力,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一边,发发战争财吧!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北洋军赶走,但不要伤了它的元气。

韩铁负责秘密工作,在座的几位自然都清楚,以他的身份,既不方便结交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与之打交道。今天,韩铁就是来提供情报支持的,他把情报介绍完,就一言不发了。

我这样的要求一提出来,别人不说话,百里先呲之以鼻了。我讪讪地道:“我这不是相信你们嘛!”

也许是不想再听我蹩脚的马屁,秀才出身,总是文质彬彬的陈士诚用手指指江苏,“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如果,我军截断北洋第二军的后路,而北二军一时又吃不下我们,那就只能退向江西了。”

汪道铭摇摇头,“上海制造局有大批的军火,如果冯国璋部退往上海,就不好办了。上海现在驻有郑汝成率领的海军警卫队1300余人(由陆军第四师第十三团临时改编的,团长臧致平)和2000北军,驻军制造局。此外,还有刘冠雄率领的4艘军舰及海军陆战队(由陆军第四师第七旅临时改编,旅长李厚基),驻军吴淞炮台。第四师是北洋主力,战斗力不弱,人数近万,海陆军联合防守,不是轻易就能攻取的。而且,南京、上海距离不远,也要考虑。”

蒋方震说:“海军是个大问题,战事发生在长江两岸,安庆水军可不占优势。”

……

反复研究,我们确定了大体的战略方针,具体的情况分析、应对方案、作战计划,还要蒋方震带领参谋部制定安排。/game.do?method=game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