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秦广王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二章 观音大士!

水路大会伊始!

太宗皇帝早早起来,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便静候各大佛山、佛寺的道德高僧到来。

适时,各大佛山、佛寺得道高僧在陈玄奘法师引领而来。

僧众拜了唐王太宗皇帝,分班各安禅位。

陈玄奘端坐高台,便讲经道文,口吐金莲,舌辩如花,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好不疼快!

在旁太宗皇帝细细听闻,便觉经文流转间,灵台清明,浑身迎来了许久不曾有过的轻松,大喜之余,在水路大会第一日结束后,遂唤来僧众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

一千二百僧众,齐齐道谢。

太宗皇帝也是起驾回宫,静待七日后完成散斋之戒的更大盛会。

............

西天极乐佛土!

释迦摩尼佛拈花一笑,暗道:“唐王水路大会已开,三界大劫开始了!”

“阿难!”释迦摩尼佛唤道。

阿难出列道:“佛祖!”

“去唤观音大士前来!”佛祖道。

“喏!”

阿难领命而去。

一刻钟后,阿难与一白衣大士随之而来,来人手持白玉羊脂玉瓶,内插杨柳,浑身佛光弥漫,慈悲气息飘荡,无不彰显着来人的道行。

“我佛!”观音大士上前恭声一礼。

“大士,老僧有事关我西天佛土昌盛之机,今要大士前往人间走一趟!”佛祖回礼。

观音大士脸色一顿,眼底道道盘算划过,最后方才接口道:“既然我佛抬爱,小僧自是愿走一趟!”

“善!”

释迦摩尼佛便将玄奘法师的事情选择性的告知观音大士。

佛陀本就伪善,观音原为凡间一国度公主,本来金枝玉叶,不愁衣食住行,可惜天地大变,国破家亡,偶然得落于凡间的佛门经要,遂开始修行佛门佛法,修行以来,日日行善,心中慈悲,道行自然也是大涨,在天庭太昊天尊帝俊下旨后,眼见形势大变,才不得不归入佛门,成就菩萨正觉,得享菩萨果位!

此次释迦摩尼佛相召,观音大士便知晓献忠心的时候来了。

“释迦摩尼佛,为何要派遣此人前去,如此大事岂是儿戏,若有差错,贫僧定不饶你!“

眼见观音大士欣然领命,佛祖满意的点了点头,挥退阿难、迦叶就要参禅,可还没等入定,佛祖的精神世界中,便想起了如来圣人冷漠的声音。

“阿弥陀佛——”

“祖佛,观音身居大智慧,大功德,常年游走三界,扶贫救灾,深得三界敬佩,今日小僧正是要用她的功德来完成我等谋划,若不选她,事情想要完成那可就难了!”宣了声佛号,释迦摩尼佛不咸不淡的解释道。

良久不语,空间静谧。

“善,释迦摩尼你为我炼化,贫僧仁慈保你一丝灵念,若你心生歹意,算计贫僧,那就勿要怪贫道不看在我俩同根同源的份上了!”精神空间再次传来如来圣人淡然的声音。

释迦摩尼佛冷芒划过,平静道:“小僧知晓!”

“嗯!”

一番交谈后,参禅悟道的空间再次回归平静。

...........

三界稳定,纲常伦理安然不变,三界秩序在五百年来,算是安稳了下来,往日天道破碎的天道碎片也是纷纷填补了起来,圣人借大道之力,使得这收集起来的天道碎片以一种覆盖或重叠的方式密布人间,使得人间与往日的小仙界融合了起来,人们统称为——地仙界!

观音大士在南海普陀山道场挑选一番,选了往日佛祖赐予的宝贝,分别为:一件锦蝠异宝袈裟、九环锡杖。

“玄奘法师,往日多少也有交集,今日交好这未来的佛陀,想来也是合算之事!”观音大士盘算着。

玄奘法师,原为佛祖座下大弟子,名号金蝉子,只因佛祖参禅讲道时,熟睡,便为正思索着计划中意人选的佛祖给选中了,不问缘由,便直接将金蝉子打下凡间,堕入轮回中。

转至陈玄奘,已有十世了。

十世累积,缘法深厚,成就佛陀之身,也未可知。

观音大士,从凡间一女子,得道,证得菩萨果位,对于这些伎俩自是了解。

此刻授之以渔,他日方才能有收获之时!

观音大士整顿好后,唤来一护道小沙弥,收起宝物便下凡去了。

.............

大唐王朝!

水路大会,七日斋戒也正缓缓到来。

繁华的长安城内,僧众的身形也时有出现在长安街街道。

今日,两个年轻和尚在一个光头赤脚、身穿破烂袈裟,头长疥癩的老和尚前,停了下来。

“癩和尚,你那袈裟卖多少钱?”一年轻和尚喝声问道。

“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疥癩和尚坦然道。

“好你个老和尚,当真不知耻,两件粗物便要七千两,难道以为小僧好骗?原本看你二人为我佛门中人,便买下来给你二人些许钱粮,好去投奔其他佛寺,也算圆了同门情谊,可没想到你等如此惫懒,区区破烂袈裟便敢开尊大口,端不为人子!”年轻和尚气愤的责备道。

“法正,莫要管他,这两个惫懒和尚还以为穿着那破袈裟能长生不死、成佛作祖呢,他们不卖,那就算了,我俩还是快快选好物件,准备聆听玄奘法师讲经!”旁边和尚也是看不过去,出声讥讽、呵斥。

“也罢,走!”

两个和尚也不留恋,离去了。

唯独疥癩老和尚依旧是一脸和善的笑意。

随行的小和尚则是眼带浓浓的疑惑。

适时,唐王朝宰相萧星路过,见之,不解之余,勾动了少许兴致。

“老和尚,你那袈裟如何买?”萧星手下得到命令,上前说道。

“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老和尚一如既往的道。

“哦?本相今日说不得就要好好看看,到底是何等袈裟竟然值如此多钱财!”

车撵内,萧星原本和善的声音,顿时冷了下来。

下的车,萧星上前拿着那袈裟细细端详了一会,怒声道:“好你个不修德行的老和尚,你这袈裟分明就是寻常锦布袈裟,何来贵重之处,今日撞见,少不得要替佛门教训教训你这老和尚,好还佛门一片清平!”

“老爷!”见势,家将虎视眈眈的上前,这一说话间,便要动手。

老和尚制止,依旧含笑道:“且慢动手!”

萧星脸色更加阴沉,心道:“老和尚,公然倒卖破烂袈裟不说,此时竟然还振振有词,难道以为陛下信佛,便可以肆意妄为?”

疥癩老和尚一瞧,知晓时机恰好,便说道:“大人莫急,出家人不打诳语,老僧岂敢欺满大人,这袈裟当真是一宝贝,若不信大人可再次一观!”

“也对,天子脚下,为人皇之地,这老和尚即使有通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此撒野,姑且看看那袈裟,好让他彻底死心!”萧星心思流转,道:“那好,取袈裟过来!”

家将将袈裟取来,萧星接过手。

冷冷一笑,宰相萧星不似先前那般专注,而是随意的扫了过去。

这一看之下,萧星微眯的双眼陡然一变,神色惊疑不定。

皆因此刻袈裟,以不负先前破烂无光,便见袈裟宝光盈盈,颗颗宝珠镶嵌其中,光芒闪动,耀人眼目。

“大人,此袈裟可入法眼?”疥癩老和尚笑呵呵的说道。

萧星眸子盯着宝贝袈裟,心中一动:“袈裟宝光刺目,老和尚定不是普通人,近来陛下不正为那玄奘法师动了心思么?想要赠送宝贝给他,眼前这宝贝袈裟不正和陛下的意?”

想好后,压下心中的激动,萧星客气道:“禅师,本相肉眼凡胎,误了禅师,实在不该,今日见禅师宝贝袈裟,方知晓袈裟竟可达到如此地步,赶水路大会,我大唐太宗皇帝陛下好善,一直筹备着首席讲经僧人陈玄奘的厚礼,今日一见禅师袈裟,我想陛下心愿成已!”

“就是不知禅师可愿随我面见陛下?”

“呵呵,有何不可,早就听闻陈玄奘法师德行高尚,佛法精深,老僧我这宝贝袈裟穿于他身上也不算辱没了宝贝!”疥癩老和尚不在意的挥了挥手。

“禅师高义!”

说完,萧星便领着疥癩老和尚径进东华门,小黄门传令,太宗皇帝下旨至宝殿面见。

至宝殿!

唐王太宗皇帝问道:“萧爱卿急忙来见朕,所谓何事?”

萧星俯伏阶前道:“臣出了东华门前,偶遇二僧,乃卖袈裟与锡杖者。臣思法师玄奘可着此服,故领僧人启见。”

唐王太宗皇帝一听,脸露喜色,道:“袈裟何在?”

“袈裟在此!”老和尚眼神以示,陪同而来的小和尚便捧着已经是宝光灿烂、金光闪闪的袈裟上前。

“宣!陈玄奘法师!”见猎心喜,太宗皇帝大喜,便要寻得陈玄奘前来试上一试。

帝王相召,凡间一僧众岂敢怠慢,陈玄奘便自落脚之处,赶往至宝殿,面圣。

“陛下,不知唤小僧前来何事?”陈玄奘俊美不凡,样貌和善,言语淡然、平静。

老和尚、小和尚也是暗中看了眼陈玄奘,点头赞叹。

“求证善事,有劳法师,无物酬谢。早间萧星迎着二僧,愿送锦蝠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特召法师领去受用。”唐王太宗皇帝解释道。

陈玄奘叩头谢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