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清穿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心

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水,银杏叶独特的味道让我忍不住皱皱眉。 至从穿过来的第二年知道这具身体患有轻微的心脏病开始,我日常的饮品就是银杏叶茶了,这一喝就是三十几年。 当年最开始的时候是陈茜利用老八老九的关系替我满大清的找这东西,最后终于在四川找到了合适的了。 陈茜派专人驻守在那,每年七八月份采叶制成银杏叶茶送到京城,这一送就是十几年,直到老八夫妻诈死离开这工作才被老四派人接管。 银杏叶茶其实不适合长期连续服用,所以我一般都是都是喝一个月停两个月,而且每次泡茶的用量绝不超过三克。 这么多年小心翼翼的喝过来,现在我一闻到这味道就想吐。 只是这东西对心老血管疾病确实有效果,我这病虽然不是很对症,可这些年的效果也是看得见了。 于是为了能够活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我忍了。

喝完了茶我又开始细细打量手中的茶盏,这是老四当年赐下的一套东西,据说是老四亲自设计的花样款式,专门烧的。 好像一共也就烧了五套,老四自己留下了一套,给了那拉氏、我、耿氏、李氏各一套。 那个时候年氏已经死了,刘氏还没有生下弘瞻,所以都没有分到这东西。 听那拉氏当年的意思,这套东西就是用来赏赐生育皇嗣的妃嫔的。 当然,这样的赏赐品其他人一般是拿来供着的,可我觉得这茶盏不拿来喝茶还能叫茶盏么?所以我是毫不客气拿来当做自己地专属茶具的。 老四以前也看到过我用这茶碗喝茶。 也没有说什么就是了。

只是雍正九年皇后那拉氏晏驾之后,陪葬品里面就有这套东西。 老四驾崩以后,陪葬品里也有这套东西,于是李氏死的时候我做主也让她带着这套瓷器走了。 照这个趋势看来,可能我死了以后也要带着这套东西走就是了。 对此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说实话我对瓷器什么的没有特殊的爱好,那什么粉彩。 青花,珐琅彩在我眼里基本就一个样。 我唯一看得出来的区别也就是颜色了。 这个颜色素净,那个颜色端庄大气,最后一个颜色亮丽无活泼,我的水准也就这样了。 要比玩物什么地,我拍马也比不上那拉氏、李氏、年氏她们,毕竟都是官宦人家从小熏陶出来的。 跟老四他们兄弟父子比我更是连门都没有找到地。

老四爱不爱养狗我不清楚,可老四喜欢瓷器我还是知道的。 他特别喜欢自己设计一些花样款式然后让景德镇的官窑来烧制。 以前帮老四管这些事的是十三。 后来十三死了以后就是老十七在看着。 老四这人其实蛮有生活情趣的,他的爱好跟一般的皇子不一样,多是花钱少不怎么引人注意地,但是老四的这些的爱好其实还是很风雅的。 以前是有康熙在上面压着,老四也不好怎么琢磨他那些爱好,要不然一顿玩物丧志的训斥是铁定跑不了的。 后来老四自己当了皇帝,再也没有人在他头上压着了,他的特殊品味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比如说老四很喜欢用自己设计的瓷器来赏赐大臣。 当然一般要是心腹重臣才会有这样地待遇。 而且越是铁杆心腹赏赐瓷器的时候越多。 对于老四这种行为,我一向认为是老四太抠门,为了省钱才想出来的损招。 你想啊,这一件瓷器才值几个银子?不过这些东西在21世纪倒是不错的古玩,有些身价的。

我手上的茶盏是老四特意赏赐地,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而据我所知。 老四还设计烧制了一套东西用来专门赏赐皇室宗亲。 用十三的话说那套东西是那个什么唐英亲自动手烧制的,是老四很喜欢的东西。 那套东西的数量好像也不是很多,得到赏赐的也就十三、十六、十七、二十四他们兄弟几个,还有那几家铁帽子王府。 老四对政敌确实是心狠手辣,但是对自己人老四也是很照顾的,只是想让老四把你当自己人难度实在是大了一点儿。 和老四关系最好的兄弟自然是十三胤祥,不过十六十七在夺嫡之战中也帮过老四,老四对他们也比较信任。 还有康熙第二十四子胤秘,当年老康驾崩的时候他才六周岁,老四登基以后他一直住在宫里。 对老四也算是忠心耿耿。 雍正十一年正月。 老四册封弘历弘昼兄弟地时候,这位二十四皇弟被老四封为了诚亲王。 从这一点就看地出来。 老四对这个比自己儿子年纪还要小的弟弟还是有几分感情地。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走了茶自然就凉了。 我好半响东看西看的就是不出声,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特别是看到手中的茶盏联想到老四,我越发的觉得心里堵得慌。 弘历先前说几家王府串联密谋,用膝盖想也知道这其中肯定少不了老四宠爱的这几个弟弟。 他们都是雍正朝的宠臣,位高权重,老四一直很放心他们,连带着弘历也格外的信任他们。 他们几个兄弟经常出入宫禁,和我的关系也是很好的,特别是十六十七,我差不多是看着他们俩长大的。 万一他们真的牵扯在这事儿里面,我怎么想得明白?所以有些话我问不出口,而弘历也说不出口,其实只要想想弘历先前的失常和愤怒,答案显而易见了。

弘历的脸色比刚进书房的时候好多了,看的出来他已经冷静下来了。 我看着弘历张了几次嘴,最后都没有问出来。 失笑的甩甩头,我有什么好伤心的,难道我还真把他们当做亲人了吗?说起来他们是辜负了老四的信任,是在背后捅了我们母子一刀。 但是我们母子没有责任吗?我明明知道弘历年轻又没有什么功绩,而且他们底下的几个小地又不知道那个雨夜的秘密。 不服气弘历肯定是会有的。 怪只怪我们母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太过轻易的就相信了他们。 其实现在知道他们的阴谋是一件好事,要是等到他们行动以后才发现,那麻烦才是大了。 说不定我们母子的性命都会有危险。

心里冷笑几声,我毫不退却的直视弘历地眼睛“告诉额娘,都有那几家王府想xian翻我们母子。 你那几位好叔叔有几人参加了?你十四叔有参与进去吗?”

弘历惨白着脸望着我,嘴唇抖了半天才吐出话来“额娘。 儿子真的那么不堪辅佐吗?还是儿子真地不是做明君的材料?难道比起皇阿玛的严苛来,儿子的宽容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吗?”

我睨了弘历一眼。 对他的惨白的脸视而不见“这些话等你抓住他们之后你当面去问他们好了。 弘历,现在是问这些的时候吗?人家都打上门来了,难道你还要躲着吗?额娘可不认为你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地好孩子。 ”

我是不会允许有人来破坏我几十年的努力的。 说实话我记得乾隆时间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史书记载的谋逆大案,我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不知道陈茜有没有印象?想到这里我问弘历“历儿,你八婶留下的笔记上面有关于乾隆四年宗室谋逆案的记载么?”

弘历想了一小会儿,摇头“没有。 儿子仔细看过,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八婶地笔记最多的还是关于当年皇阿玛他们争位子的内容。 乾隆时期的记载比较少,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几次对外战争的。 ”

“哦。 ”照这么说今年的这次谋逆应该不是什么大案要案,可这没有道理啊。 宗室谋逆,这么严重地事儿难道还不值得史官记下一笔?我有些想不明白。 算了,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儿吧,这些谜团完全可以等到事情解决以后再去细细探寻,或许到时候不用我去寻找。 答案自然会跳出来。

我不允许弘历逃避或者退缩,于是我再一次提醒他“弘历,你还没有告诉额娘答案。 额娘真的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皇帝,你早就没有退路了,想想你的皇阿玛和皇玛法。 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背叛不是说明你不行。 更有可能是说明对方不行。 ”我忍不住叹息,弘历终究是成长的太过顺利,这一次的打击狠狠的给他上了一课。 我倒是不担心他会挺不过来,只是我希望他能够尽快的站起来。 要不然这场谋逆到真的要上《清史稿》了。

弘历闭上眼睛,半响才睁开“额娘,主谋您应该猜地到,是弘皙。 他一直以东宫嫡子自居,至从理密亲王(胤礽)过世,他地反心路人皆知。 所以儿子查出他是主谋的时候一点也不奇怪。 只是让儿子没有想到地是十六叔和他的两个儿子,十三叔的两个儿子。 还有五叔的儿子竟然都参与在其中。 倒是十四叔没有参在中间。 额娘。 他们三家是皇阿玛在世时最受恩宠的,儿子登基四年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 儿子真的有些想不通啊。 额娘!”

我心中的怒火汹汹燃烧,老四和十三的感情我不希望被人玷污“你确定还有你十三叔的两个儿子?查清楚了没有?是那两个?弘晓有没有参与其中?”

“是弘昌和弘皎。 绝对不会有错,儿子专门让暗部核实过消息的准确性。 再说暗部盯着他们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些事儿一看就知道。 ”

我霍的一下跳起来,被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咆哮“这两个混账东西,逆子!他们也不想想你皇阿玛和你十三叔的感情有多好,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来。 难道老二害十三害的还不够么?当年要不是我提醒你皇阿玛看住你十三叔,指不定还要受多少罪。 没有想到,这些忤逆子这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痛。 还有弘昌那逆子,当年你十三叔受牵连的时候他已经是快十岁的人了,难道他真的什么都忘记了吗?弘历,抓住他们之后我要自己去问他们兄弟,我一定要亲自去。 ”

弘历扶着我的肩膀,替我顺气“额娘息怒,为他们气坏身子不值当。 您放心。 等儿子抓住他们就把他们送到慈宁宫来让额娘亲自问话。 ”

我被弘历搀扶着坐下,想到老四和十三之间相扶相持那么多年,虽说他们兄弟也玩心眼儿,可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真地。 我们两家的孩子几乎就是一起长大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弘昌带着弘暾、弘皎在雍王府里横冲直撞的情形。 老四对弘时弘历兄弟很严厉,可对十三的几个儿子却是和蔼的很,弘昌他们兄弟打小就和弘时弘历弘昼关系不错。 只是没有想到这才十几年的光景。 却变成了这样。 叹口气,我看着弘历苦笑“如果你皇阿玛和十三叔地下有知地话。 怕是会被两个逆子在气死一次。 如果你十三叔还在,以他的性子怕是打死他们哥俩地可能都有。 ”

“额娘,若是十三叔还在,儿子也用不着这样痛心了。 弘晓毕竟年轻,压不住两个哥哥,如果十三叔或者十三婶还在,弘昌他们兄弟也不可能走到这条道上。 ”

“那倒是。 十三要是还在。 这些小辈怕是没有敢跳出来的。 弘历,你十六叔那是怎么回事?他们父子都掺了进来,上阵父子兵么?以前看着胤禄蛮机灵的,怎么现在光做蠢事?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吗?”

“弘普和弘明怕是被十六叔逼的。 他们兄弟儿子还是了解的。 只是儿子一直想不通十六叔为什么要倒向弘皙。 从康熙年间十六叔就在帮皇阿玛,皇阿玛在位的时候对他也不薄。 就拿儿子继位这几年来说,乾隆元年任其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 二年。 奖其总理事务的业绩,加封一镇国公。 三年二月,摄理藩院尚书。 儿子自认还是对得起十六叔地。 还有五叔家的,儿子也从未亏待过。 额娘,您说儿子能不伤心吗?”

我拍拍弘历,安慰道“算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们要倒向弘皙谁也没有办法。 人心本就是这世上最难弄懂的东西。 弘历,他们现在怎么样了?知道事情已经败漏了吗?”

“应该还不知道。 儿子现在也不准备抓他们,只是派人看住了。 等到了时间,儿子在动手。 再说这件事儿儿子真的有些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弘皙是不用说,关键是十六叔和弘昌弘皎。 一不小心,宗室那边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

我点点头,沉默半响“弘历,你去找你十四叔谈谈吧。 他是你的亲叔叔,当年又是圣祖爷最宠爱的皇子。 后来又统率数十万大军立下赫赫军功。 在宗室里你十四叔的威信还是很高地。 特别是现在你皇阿玛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剩的不多了。 你十六叔别人怕是压不住,让你十四叔去却是万无一失。 这一次他不是没有在里面掺和吗?这说明他对你还是很看好的。 ”

弘历沉思“额娘说的倒是一个好主意。 十四叔应该是知道雨夜的秘密地。 既如此。 儿子先去见见十四叔讨个主意再说其他的。 ”

“应该的。 你十四叔在景陵守陵十年,对你皇阿玛肯定是有怨气的。 但不管怎么说你都是他的亲侄儿,比起弘皙,他肯定是向着你的。 要知道当年废太子和八爷党斗得你死我活,你十四叔可是八爷党的骨干。 他和弘皙不对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

“儿子明白。 十四叔是长辈,儿子受点委屈是应该的。 只要十四叔能够帮助儿子渡过这次难关,儿子自然不会亏待叔叔的。 现在儿子担心的是太庙那边,以他们地力量很容易就知道儿子已经看穿了阴谋。 如果他们把这个消息泄lou出去或者帮助弘皙逆党逃跑地话,那儿子还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

我看了弘历一眼,他脸上地焦急和无奈不像是装的。 我忍不住皱眉,难道老四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交待吗?为什么弘历连那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 于是我疑惑的开口问“弘历,你皇阿玛当初给你讲解九州印的时候就没有说什么吗?你真的不知道九州印的用处吗?”

“额娘的话儿子不是很明白。 九州印的用处皇阿玛都有说给儿子,它最大的用处不就是聚集龙气,巩固江山吗?难道九州印还有什么用处是儿子不知道的?还请额娘指教。 ”

“弘历,爱新觉罗家的先祖都不是省油的灯,太祖太宗皇帝更不是心慈手软的人物。 难道你以为影子一族的那些老鼠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以太祖太宗皇帝的手段,又怎么可能不留后手制衡他们。 要知道太祖连舒尔哈齐都下得了手,更何况他的后人?”

弘历有些惊疑不定“额娘的意思是说九州印可以控制太庙的那群人?”

我颔首“不错。 九州印的拥有者可以无条件要求那群老鼠做一件事儿。 而他们是没有拒绝的权利的。 当然,一辈子只能提出一次这样的要求。 孩子,难道你不认为现在需要用到这个条件吗?”

弘历终于lou出了笑容“儿子懂了。 难怪皇阿玛当时说九州印的诸多妙用要儿子自己去慢慢探索。 原来九州印还有这样的用处。 照这么算来,这件事儿子完全可以轻松解决。 额娘,对于弘皙他们的处理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意见。 儿子是想把他们定为谋逆。 额娘,不是儿子心狠,只是这样的事情容不得半分心软。 您放心,看在十三叔的面子上,弘昌弘皎兄弟儿子会网开一面的,他们的下半辈子儿子会好生照看的。 ”

我叹口气,默不作声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