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清穿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八章 父子

那拉氏没有见到老四最后一面,死了以后老四也没有来。 皇后那拉氏的身后事是老十七和弘历操办的,老四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到场。 对于这种情况朝堂皇宫留言漫天飞,有的说是大臣和太医拦着皇上不让他来,还有的说是皇后娘娘不愿意让皇上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 传说很多,可惜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心思去查找真相,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老四和那拉氏四十几年的感情不是假的。 其他的或许不是那么重要。

那拉氏死了,对她的亲人来说这是一个噩耗,特别是以她为荣的乌喇那拉家族,这样的打击有可能是致命的。 可是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皇后的死意味着重新划分势力。 或许有些人还可以如愿以偿的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 于是那些年轻的贵人常在们开始了你来我往的上下活动,而来自潜邸的后妃们则显得很加平静,她们比那些年轻的姑娘更了解老四的个性,知道老四一向不喜欢女人们争斗。

当然我就更加无所谓了,不管谁上位都不可能把我怎么样,毕竟我的儿子是两个成年皇子之一。 再说我比谁都清楚老四一辈子就只有一个皇后,那个位置永远都是那拉氏娴雅的。 这或许就是老四对那拉氏感情的体现。 而且对于皇后的位置我真的是一点野心都没有,这样的虚名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并且有可能打破我平静的生活,我敬谢不敏也是应该地。

老四果然没有让后宫诸位美人失望。 雍正九年十一月。 老四以皇后丧后宫无主为由整顿后宫,然后无数道晋封圣旨砸的后宫朝堂昏头转向。 首先,本人从熹妃晋为熹贵妃,统领掌管后宫。 晋封耿氏为裕妃,协理后宫。 其次几个比较受宠的常在都晋为了贵人,曾经被我无意之中听过墙角的郭常在和李常在顺利的成为了郭贵人和李贵人。 还有那个安常在也成为了安贵人。 最后受益的还有几个水葱似的答应,马答应、高答应、常答应都晋为了常在。 总之。 除了死了地皇后娘娘以外,大部分女人都笑的合不拢嘴。

说实话老四地后宫比起他爹的确实小了很多。 可即使就这样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口人。 我不知道老四能不能够认得全她们,反正我对圣旨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印象,这或许跟我不怎么出门有关系。 于是面对着老四管理后宫的旨意我就有些尴尬了,人都不怎么认识怎么管理呢?好在有个耿氏,可能跟耿氏的直爽的性子有关,耿氏居然认识所有地人而且九层以上都跟她关系不错。 惊讶的看着耿氏,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 他也是这样。 什么人都能跟他成为朋友,三教九流都能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十三,豪爽的十三,不管他的豪爽是面具还是真面目,十三的豪爽是得到了所有人认同的。

既然耿氏如此了解后宫诸位美人,而我又地确没有什么心思折腾老四那些新欢旧爱。 于是我把后宫的具体事务交给了耿氏来打理,我这边派出青梅和白梅协助。 我自己则一个月听一次她们三个人的报告,从大方向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这个法子看起来有点眼熟吧?没有错。 我就是跟电视里学的,很多大老板都是这样,掌握大方向,具体的还是交给ceo好了。 而我的ceo就是勤劳地不要工资的耿氏裕妃娘娘。

老四对我怎么打理后宫不感兴趣,朝臣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没有空来关注皇帝的后院。 说起来最近紧张的朝堂气氛跟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 前些天老四晋了我的份位还让我统领后宫,接着朝堂上就开始隐晦的流传秘密立储里写的是弘历的名字地留言。 留言听多了自然就有人把持不住了。 于是两个想升官发财想疯了地家伙给老四上了折子,请求立太子。 按照老四以前的处理方法,这样明目张胆地违背他的旨意(老四在雍正初年下过旨意,宣布了秘密立储制度的建立,同时警告诸位大臣严禁讨论立太子之类的问题)的家伙铁定是嫌命长了。

可是这一次老四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训斥或者问罪那两位官迷,只是淡淡的在奏折上批了“知道了”三个字。 老四的反常让诸位大人嗅到了不寻常,于是就像见血的鲨鱼一样,无数的大臣上折子请求立太子。 这样的折子老四一律留中不发,这样暧昧的态度让大臣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折子像雪片一样飞向了老四,就连老四的铁杆心腹李卫、田文镜他们都上了请安折子。 于是在群臣的战战兢兢中老四隐晦而又明确的昭示了弘历的储君地位。

丝毫不抱希望的大臣们被这个惊喜砸晕了头。 当然这中间最高兴的肯定是弘历和他的追随者。 那孩子第一次喝的酩酊大醉。 闯到景仁宫跟我撒娇闹脾气,折腾的鸡飞狗跳。 我好不容易才哄的他喝了解酒汤上床休息。却没有想到弘历拉着我不停的念叨“额娘,额娘,皇阿玛今天狠狠的夸奖了我,还把皇奶奶(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留给他的玉佩赏赐给了我。 儿子真的好高兴。 额娘,我才是皇阿玛最喜欢的孩子对不对?对不对,额娘?”

我一怔,连忙哄他“是,我们弘历才是皇阿玛最喜欢的孩子。 好了,休息了,要不然明儿上朝迟到了,你皇阿玛该骂你了。 ”

弘历用晶亮的眼睛看着我,紧张的问“真的吗?皇阿玛会骂吗?那儿子要就寝了,儿子不要皇阿玛骂我,儿子不要……”

我失神的看着陷入梦乡的弘历,我从来没有发现他是如此渴望老四的认同,我从来没有发现他竟然有这么孩子气的时候。 他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早熟,虽然也会贪玩可从来不会过度。 他会跟我撒娇,会在我面前闹脾气,可他没有跟我说过他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今儿第一次知道弘历其实心眼也蛮小的,那块龙凤玉佩据说是康熙送给他表姐佟佳氏的信物,后来佟佳氏临死之时把它给了老四。 老四宝贝的从不离身。

那块玉佩是极品羊脂白玉雕刻而成,最特别却是它的图案,那是纠缠在一起的龙和凤。 纯天然形成,雕刻者绝对没有对它动一刀。 雍王府的女人们都知道这块玉佩对老四有着特殊的意义,她们可没有少打它的主意。 就连我都动过别的心思,当然我完全是为了玉佩本身,这样难得一见的绝世珍宝自然引起了我的贪心。 可在打听清楚这玉佩的来历和身价以后,我断然的放弃了。 要知道如果我真的弄到了手,那我得罪的就不是老四了,而是天下所有对这玉佩有心思的人,这其中还可能包括康熙。

年氏也很想得到这块玉佩,只是老四一直不松口。 老四很喜欢孩子,知道这一点的人不少,至少雍王府后院的女人们基本上都知道。 据说李氏当年让弘时找老四讨过那块玉佩,后果就是弘时被老四臭骂了一顿,李氏被禁足三个月。

年氏的儿子福慧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这孩子绝对是个极品小正太,很会讨人喜欢,老四就特别宠爱这个儿子。 雍正二年福慧又一次病倒了,年氏临死之前福慧的病都还没有什么起色。 于是年氏弥留之际求老四把那块玉佩赏赐给福慧,希望它可以帮助福慧好起来(准确点说是借老四赏赐玉佩的势来保护福慧平安长大)。 老四看在年氏将死的份上,或者还有对福慧的爱的份上答应了年氏的请求,可是老四却明白的表示玉佩不是赏赐,而是暂时给福慧用。 于是福慧一直挂着那块玉佩直到他夭折。

这件事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这其中就有弘历这孩子。 在弘历心里,玉佩给谁就代表老四最喜欢谁。 从小就优秀的弘历很不服气老四喜欢福慧,弘历从小就很**,他其实一直都知道老四对他有芥蒂。 只是他不懂当年的事情,所以他以为老四不喜欢他是因为他做的不够好而且弟弟抢了老四对他的喜爱。 于是他费尽心机讨老四欢心,可结果让他绝望。 福慧八岁殇了以后是按亲王的礼仪下葬的,而弘历和弘昼直到现在连贝勒都不是。 这样明显的偏爱让弘历心里很不舒服。

弘历渴望老四的肯定,憎恨老四的偏心。 这些我一直都是知道的,只是出于离间他们父子感情的目的我从来没有替老四解释过。 我以为这样弘历对老四就只剩下憎恨了,可我没有想到男孩子天生就会崇拜父亲,所以老四的肯定对于弘历来说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老四亲近了他让他觉得这就是天堂了。

不知道该说这孩子实心眼还是傻,老四白天刚夸他晚上他就喝酒闹事。 我看他明天肯定挨骂。 可是面对一个渴望得到父亲肯定的孩子,怎样的劝告我都说不出口。 终究还是我和老四的自私造就了今天的弘历,比起他来我们真的枉为人父人母。 是的,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