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二七六章 判官无私 义正又词严

原来,从老阎王升堂开始,那杏儿哥就一直没离开过阎王殿,不仅如此,他还悄悄地潜进老阎王的内室,把自己的道袍又穿到了身上,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初次登这阎王殿,不能坏了道士的仪容。

只不过是,他把乾坤挡又披到了道袍之上,这样,别人看不到他,而他却可以看到别人,一旦需要自己出面,只要一掀那乾坤挡,就会出现在人前,因此,那堂上每一个人的问答,以及老阎王想为霍家开脱的每一个表情,他都声声入耳,历历在目。

最后,在听完了崔判官的一席慷慨陈词以后,杏儿哥认为自己应当出场了,可是,如何出场?他略微思衬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别暴露出乾坤挡的秘密。

于是,就来到了阎王殿的门外处,装作气喘吁吁的样子,对着阎王殿上喊道:“恳请阎罗大王:……请饶恕草民无知,刘杏哥因为道路不熟,致使草民蜗行牛步,……姗姗来迟。”

这阎罗王虽然在心里,也盼望着杏儿哥快点到来,一来可以快点了结了这个案子,二来自己也可以快一点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可是,当杏儿哥真的来到了堂前,他心中有一股怨气,此刻,一下子就冲到了头上。

可是,在那嘴上还不得不敷衍道:“是刘杏哥么?朕饶你迟来无罪,你进来吧。”

“草民谢阎罗大王隆恩!”说话间,人已走进阎王殿,满殿文武一看来人:穿戴整齐干净,一副道士的打扮,身背黄色背家,手提一根木杖,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那满脸的浩然正气,一看,就不像是一个能够害人的歹人。

来到堂前,杏儿哥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霍家父子,带着很厌恶的表情,在离开他们稍远一点的地方,把自己的背家和木杖,放在身旁,跪了下来,先为阎罗王磕了一个头,嘴里再次说道:“草民叩谢阎罗大王的恕罪隆恩!”

面对着如此彬彬有礼的杏儿哥,那老阎王只得说道:“那刘杏哥,你来得正好,你可认识堂上这两个人吧?他们控告是你把他俩给害死的,现在,你要把那事情的前因后果,如实都说出来,朕要还你们一个公道!

不过,朕可要把那丑话说在前面,在你说的过程中,若想要搞什么花样,歪曲了那事实,我这阎王殿上,那可是不会饶你的,现在,你就开始说吧!”

虽然,这老阎王说话时,还是有所收敛,可是,在这番话语之中,已经明显增加了一些恐吓的意思,这一点,满殿文武已经明显感觉到了,那杏儿哥当然心里更加明白:这老阎王对我是心里有气呀,他想找茬整我呢!

那杏儿哥此刻也不在意,心想,我既然来到了你的阎王殿上,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想来争个天地的良心和公道,还能怕你阎王爷的几声恐吓吗?

想到这里,于是,他就把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前后后,以及诸般情形,一件件,一出出,都详详细细的说了出来,那是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口若悬河,娓娓道来。

满殿文武那是听得瞠目结舌,虽然,这里,都是那些已经早已放下了红尘俗事的人,但是,在听了杏儿哥这一番叙述之后,尤其是听到了其中那些隐情之后,各个的心中不免都感觉得有些添堵: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已经这么多年了,何以还会产生那么多的罪恶呢?

待到杏儿哥叙述完毕,那崔判官当堂问话:“霍家父子俩:你们可听清楚了吗?那刘杏哥已经将那事情的原委,述说了一遍,你们感觉到,对于此事的叙述,还有哪些疑问吗?”

“回大人:小人对其他事情不甚了了,心中只是对那刘杏哥巧言谎骗小人,致使小人进入狼腹一

看’。书网历史’声不响了。

“那霍坛兴,你也听好了:你身为当朝命官,本来应以国家社稷为重,守一方疆土,就应造福一方,不用你爱民如子,可是,你也不能贪赃枉法,穷逞**威,乱杀无辜,致使生灵涂炭,冤魂四起哇。

亏你能想出那、用活人喂狼的凶恶刑罚,历数古今之苛刑,你可以名列其中了,似你这种藐视人伦,丧尽天良的疯狂之徒,已经确定了必将坠入十八层地狱,永无翻身的悲惨命运!

更何况你自入本殿以来,所说之事,一派胡言,极力掩盖事实真相,混淆视听,也失去了一个读书人的本分,尘世有你这样的命官,真是国之大不幸,如不铲除,真是天理难容!”这还是崔判官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至于刘杏哥,你也听好:自小你就是那三清观的道士,本应当是学着忘记尘事,修成正果,可是,你却一点也没忘记红尘,这一次,又管了青石村里的争水之事。

但是,念你那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着想,这事,虽然做得过于智谋,可是,却使百姓抢了农事,避免饥饿,得了人心,顺应了天意,功过相抵,可以算你无过。

至于野狼谷之事,虽然,事情好象是由你而起,但是,根源却不在你,在当时情形之下,能够激起你报复之心,当也有情可原,“遇见凶恶之徒,当举仇恨之剑”,这与法、与理、与情相符,以本判官看来,你也似乎无大过!”

这崔判官的最后一句话,说得那是非常耐人寻味:“以本判官看来,你也似乎无大过!”是呀,既是无大过,一个活生生的道士,就把人家弄来阴间进行审讯,这在阳世意味着什么?那是意味着这个道士已经死亡了,这还有天理吗?

因此上,那老阎王焉有听不明白的道理,听得他是眉头连皱好几次,还没来得及接话,崔判官的话语又传了过来:“堂下三人听着:本判官的话已经说完,你们还有什么话语要说吗?”

见堂上三人没有言语,崔判官又说道:“堂下既是不言,那就是说已经默认本判官的判断了,那么,你们三人要在供词上加盖指印,以此备案,然后,等待着阴天子最后的审判!”

听到崔判官如此说来,那阎王殿上的书记员拿着供词的笔录,走上堂来,让三人依次加盖指印,那霍家父子虽然还有着侥幸的心里,但在事实面前,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在供词上盖了指印。

事已至此,又听崔判官说道:“启奏阴天子:臣的当堂讯问已告结束,三个人犯也在供词上加盖了指印,此案的终审,奏请阴天子做最后定夺!”

听到崔判官的话语,刚才还经历过了庭审的整个过程,那阎罗王不得不佩服崔判官的审理精到,那是精辟有力,论据充实,几乎是无懈可击。

尽管在刘杏哥的审理上,似乎有些偏袒之意,但是,现在,自己若是再说什么,那反会引起众人的猜疑,对于霍家父子,那罪恶也着实令人发指,自己若是再有一些微词,那就是有些不识时务了。

于是,他只能是顺水推舟地说道:“崔爱卿,你的审理很好,以下审判,你可代朕操劳,只要依照律条来办,也就是了。”

“谢阴天子的信任之恩,臣本应效犬马之劳,那么,臣奏请阴天子,请允许老臣以律宣判!”崔判官又说道。

“准奏。”老阎王说道。

于是,那崔判官展开《阴律》,高声宣判到:

“霍坛兴听判:你身为朝廷命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无视律法,私设私刑,利用那野狼谷,屡次害死人命十余条,到案后,又极力掩盖事实真相。

按照《阴律》,你必须遭受那“腰斩”和“拔舌”的酷刑,然后,抛弃在那“狼啖地狱”,永不脱生!”

这是一种什么刑罚呢?

腰斩:就是用铡刀拦腰铡断人的身子,这在阴律中,是专门对付那些在人间时冷酷无情的人的。

拔舌:就是用烧红的铁钩钩住舌头,并将其拔掉,这在阴律中,是专门对付生前摆弄是非,巧言令色的人的。

至于“狼啖地狱”,那里倒是与霍坛兴害人的野狼谷有些相像,在阴森的峡谷之中,一群恶狼凶狗整日在那里咆哮着,它们专以那些活在人世上的、作威作福的高官大面者为食,白天吃掉的**,到了晚间再长出来,依次循环不尽。

接下来的宣判是:

“霍秉德听判:你身为县官之父,平时已经目见耳闻霍坛兴的恶行,可是,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四处炫耀,这无形中已经怂恿了你儿子罪恶的发展,到案后,又巧舌争辩,希图掩盖事实真相,另据调查,你还有倚仗儿子的势力,鱼肉乡邻之行。

按照《阴律》,你必须遭受那“吊舌”与“蛆蛀”之苦,然后,堕入畜生道,以观后效。”

他所受到的惩罚是这样的:

吊舌:那是在冰冻的寒洞里,将人剥光了衣服,用一个铁钩子钩住舌头,悬空吊在那洞顶,按照阴律,这是专门惩罚那些生前巧言令色,靠欺骗发家的富人。

蛆蛀:那是一个飞蝇满空,蛆虫遍地的地方,将人剥光了身子,放到那里任其叮咬,按照阴律,在这里的鬼魂,那都是些生前表面冠冕堂皇,暗地里男盗女娼之徒,反正他们的内心都是充满了坏水,在这里可以更快的腐烂。

堕入畜生道:这就是说,霍秉德还可以脱生,只是不能脱生为人,只能做成马、牛、羊那样的生命,或者是比这些还要低贱的畜生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