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一五九章 琴声未落 太宗封枣刺

这时,老婆婆又托了个梦给她。

说她现在的本领,能够降服绿龙了。

瑶琴姑娘不愿怠慢,背上琴,从后园偷偷的出走。

到了大和尚山北坡的山洞里,坐在清泉边上,就开始弹起琴来。

第一天,绿龙驾着乌云,来到洞边,威胁瑶琴姑娘不要再弹了。

瑶琴姑娘没理它。

第二天,绿龙又来了,它来时带着飞沙走石,还威胁瑶琴姑娘,如果不停止弹琴,它就把天地搅乱。

瑶琴姑娘又没听它的。

第三天,绿龙张开血盆大嘴,要把瑶琴姑娘一口吞掉。

瑶琴姑娘一点没在乎,反而把琴弹的更响了。

绿龙也没敢把她怎样。

接下去,第四天……第五天…… 。

绿龙从未见过这样硬气的姑娘,在第六天早上,绿龙就被瑶琴姑娘驯服了。

绿龙俯首帖耳对瑶琴姑娘说:

“你回去吧,别再弹琴了,我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瑶琴姑娘想起它平日不可一世的恶行,哪里肯信它的话。

生怕绿龙再变本加厉来祸害百姓,还是一个劲地弹琴。

嘴唇干裂了,双手磨破了,她还是不停地弹着。

绿龙元气大伤,终于无计可施,被废了全部的功夫。

可爱的瑶琴姑娘,也在洞中因饥渴劳累而香消玉殒了。

但她的灵魂,并没有离开身体,身体定型成还在继续弹琴的造型,那是在看管着绿龙。

后来,人们发现了洞中已坐化了的瑶琴姑娘的尸首,才知道绿龙已被瑶琴姑娘制服。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外出逃荒要饭的人,又都纷纷回到了故乡。

从此。百姓过上了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为了纪念瑶琴姑娘舍身制服绿龙,百姓就把这洞叫瑶琴洞。

瑶琴洞里的水声,依稀犹如当年的琴声。

听起来如拨弹琴弦,昼夜不停,如诉如怨。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从外地来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住进了瑶琴洞。

他每天都到附近村屯化缘,用化缘来的银两,修建了响水观。

现在,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游山的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来。

大多数人只知道响水观的潭里,有一条绿龙,张着嘴向外吐水,怪好看的。

不知道绿龙当初张牙舞爪有多么疯狂,瑶琴姑娘的故事外来人也很少知道。”

瑶琴洞的故事讲完了。

站在洞口,听着里面传出的“叮咚,叮咚”的响声,师徒俩觉得那瑶琴姑娘还在里面。

她的琴声,听来还是那样扣人心弦。……

师徒俩今天早上感到真庆幸:

幸亏带了玄灵来,否则,这一出门,便会错过了两处绝好风景。

该上山了。

玄灵在前,师徒俩在后,沿着上山的羊肠小道,往山上走着。

怕师父累着,杏儿哥要过师父背着的宝剑,自己背着,把

看”?书*网男生!阎君。”

太宗皇帝说:

“土地,这一方的酸枣刺儿为什么都是直的?

不好长成弯弯的吗?”

一句话,说得土地佬摸不着头脑。

站在一旁的徐茂公说到:

“土地,因为你管理这片地方,那酸枣刺儿,却划破了我皇的龙袍,你还不知罪吗?”

土地佬不听则已,一听这话,再看太宗皇帝划破的龙袍,真的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急忙一个劲的磕头,嘴里还说:

“小人有罪,小人有罪,小人这就回去叫它们都变成弯弯的,请皇上恕罪。”

“哈哈哈,”太宗皇帝笑着说:

“不怪罪!不怪罪!快回去吧。”

土地佬吓得屁滚尿流跑回地府,宣布把各物种精灵都招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特别是对酸枣树精大发雷霆:

“你们的酸枣树刺都是怎么长的?

把真龙天子的黄袍都划破了,刺儿不好长成弯弯的吗?

快下去吧,把刺儿都长成弯弯的!

一谢真龙天子不杀之恩,二为皇上送驾。”

站在山坡上的太宗皇帝和徐茂公及随从们,正在等待消息。

忽然,只觉得眼前“刷”地一下,这一山坡的酸枣刺儿,竟然全都变成弯弯的了。

太宗皇帝满脸喜悦的、和随从们离开了山坡回军营去了。

从那以后,在大和尚山的那一面山坡上的酸枣树的刺儿,是长成弯弯的。

而这一面山坡的酸枣刺儿至今还是直的,因它没受过皇封。”

故事讲到末了,玄灵说道:

“待会儿,我要领着你们去看看,看山那边的酸枣刺儿是不是弯弯的?

而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被称为:“辽南第一名刹”的观音阁。”

一边说着,三人沿着盘旋而上的一道石阶。

经过了几个转折,在大山的半山腰上,看到了一座漂亮的寺庙。

等来到近前一看:原来那庙宇,是巧妙地利用了半山腰的一个天然石窟。

然后,根据周围的地形,利用山势,就在这山岩上,建造了楼阁、房子、佛塔和庭院等,组成了一个寺院。

那山门上镶着一副联牌,上联写道:

“阁峻人随山月上”,

下联是:

“松高鹤带海云归”。

横额为:“般若”。

写尽了神仙的自在和潇洒,也为来往的游人,平添了一份豁达的胸怀。

这阁始建于辽金时代,重修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看上去,庙宇已有一些陈旧,但是,香火仍旧旺盛,据说每年还定期举行庙会。

因此,看不出一点破败。

一行三人,围着观音阁转了一圈,该看的地方都看了,该拜的神仙也拜了。

虽然寺院地处半山腰,又要经过二、三里地的崎岖山路,但是,寺中善男信女还是相当的多。

在那观音像下的香炉里,香烟腾腾,在那香炉前面,纸火熊熊。

人们膜拜磕头,祈祷声不断传来,把整个庙宇,都罩在了散发着浓重檀香味的宗教肃穆之中。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