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一五五章 古侠遗风 初游和尚山

老和尚从蝎子王手中接过一碗茶水,喝了一口,向空中喷去。

水珠落到地上,变成一群小和尚,手中拿着镰刀,向豆子地跑去。

“刷刷刷”,只一阵工夫,就把地里豆子全割光了,那一群小和尚也不见了。

喜的蝎子王手舞足蹈。

老和尚又喝了一口茶,向空中喷去。

水珠落地,变成无数只小白兔,在豆子地里横冲直撞乱跳起来。

地里的豆子夹全给踩爆了,金黄黄的豆粒落了一地,和尚朝天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蝎子王一边高声叫道:

“快来打兔子!快来打兔子!”

一边追赶老和尚,让老和尚想办法,帮他把落在地上的豆粒收拾起来。

老和尚又哈哈大笑地说:

“不用我帮你收拾了,地里一个豆粒儿也没有了。

不信,你回去看看。”

蝎子王跑回地里一看,果然一粒豆子也没有了,满地光剩下一些东倒西歪的豆秸。

蝎子王气得跑回家病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了。

不过,长工和他们的老婆孩子却吃了好几天饱饭。

因为当蝎子王赶老和尚的时候,大和尚又施了一个法术,让那片豆地的豆粒,全飞到长工们的粮囤子里去了。

大和尚有个蘑菇样的法帽。

每逢遇到旱天,山下庄稼需要水,他就登上山顶,戴上法帽,为山下人求雨,一求就下,可灵验了。

这一年,山下大旱,庄稼快要旱死了。

老和尚老得已经挪不动步了,可是,他仍然惦记着山下的穷苦人。

他戴上法帽,拄着拐杖,吃力地向山上走去。

好不容易挪到山顶,山顶上立刻云雾缭绕,不一会大雨便哗哗地下了起来,山下的庄稼又返青展叶了。

老和尚心中大喜,他哈哈大笑一阵,坐在山顶上圆寂了。

从此以后,他那高大的身体,就与整座山连在了一起,这座山也变高了。

据说,大和尚虽然离开了人间,还时常到这座山上显灵。

每逢久旱不雨,他便腾云驾雾来到山头,人们一看到老虎山头云遮雾盖,就高兴地唱道:

“老虎山戴帽儿,下个三碗两小瓢儿。”

不一会儿,面条雨就哗哗地降到人间,十分灵验。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救苦救难的大和尚,就把老虎山改了名,叫大和尚山。

叫来叫去,按照当地人的口音,最后,又叫成了大黑(he)山。

走在路上,清风道长把这个典故讲给杏儿哥听。

杏儿哥非常理解大和尚救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壮举。

可是,在他的生活经验中,他这是第一次听说过:世上竟会有“蝎子王”这样的人物。

于是,他向师父问道:

“师父,世上真会有“蝎子王”这样的人吗?

那些长工为何非得听他的?”

清风道长听了,沉吟了一下,对杏儿哥耐心说道:

“杏儿,从古到今,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人。

有些地方,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哪!

至于那些长工为何非得听他的么?

这个问题得具体分析:

首先,看那些长工的处境:他们一定是既无地,又无钱,全家需要生存,才给别人干活的。

他们为什么会既无地,又无钱?

可能是因为:他们是逃荒而来的,自然,在当地就没有土地了;

或者是家中遇到天灾**了,原有的土地被变卖了;

还有的,就

’^看书网;小说*风土人情。

师徒二人发现从辽西到辽南,人们居住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一连走了七天,那天黄昏,在夕阳映照之下,当远远地看见巍峨的大和尚山,出现在视野之中的时候,师徒两人都很高兴。

虽说,清风道长曾听过元海大师讲过大和尚山的故事。

就像前几天,自己给杏儿哥讲过的那个典故。

但是,那只是对元海大师讲过典故的一个复述。

真正的事实是:清风道长也是第一次探访大和尚山。

想到还有不远处,就可以到达山底下了,听说那山下面就有一个叫做响水观的道观。

师徒俩只要到了那里,就可以挂单住上几日了。

于是,杏儿哥打开自己的背家,将那清云道长给的干粮,还剩下两块,一块儿拿了出来。

先递给了师父一块,自己吃剩下的那一块,又在一条小河边喝了一点儿水,坐在小河旁稍事休息。

为了挂单方便,与到那医巫闾山时一样:

又从背家中找出道袍等物换上,然后,就直奔大和尚山而去。

不一会儿,师徒二人就来到了山底上。

向一个放羊归来的牧童打听,顺着牧童的指点,二人顺利地找到了响水观。

看那响水观,地处大和尚山的西侧,真是名副其实:

离着那观还有二里多地,刚进山谷,那“哗哗”的水声便顺风飘来。

走到观前一看:整个道观规模不大,院里就是十几间瓦房。

可是,整个道观背倚悬崖峭壁,群崖怀抱,前有潭水,周围是树林掩映。

最壮观的是门前那一潭绿水,泛着清波,还有几片古莲的叶子浮在水面。

也不知是使用了什么方法,在那潭绿水边的山崖上,雕塑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金龙,那金龙的嘴里竟然会往外面吐水。

而吐出来的水,又被莲叶托出水面的一只、也是雕塑地活灵活现的玉蟾用嘴接住。

师徒俩这时才发现:

原来刚进山谷时,听到的那“哗哗”的水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师徒俩此时,都被眼前这美妙的景象吸引过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清风道长才赞叹道:

“真是一个负阴抱阳,左龙右虎,名堂藏气的宝地呀!”

看天色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黑下来了,直到这时,杏儿哥才来到山门前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漂亮的小道士,长相俊秀,两眼有神。

穿了一件青色道袍,头上裹一块浩然巾,看年龄比杏儿哥大不了多少。

开门后一看:外面站着的是一老一少两个道士,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心里就明白了:这是来挂单的。

于是,互相客气的施礼问候,然后,就把师徒二人让到了道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