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六十九章 月夜聊斋 东京有义女

已是阴历冬月初五,刚傍晚时,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

恰似仙女的蛾眉,还没来得及修饰。

一行三人,在一个山坳的拐角处,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听清风道长讲那关于“乾坤挡”的故事。

清风道长说道:“那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说那玉皇大帝派龙王敖广治理东海,派妙庄王治理东京。

那时的东海,只有现在的一半大,靠西的大洋都是东京辖地。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已多得不计其数,偌大的东海都显得十分拥挤。

敖广早想扩展地盘,无奈北有北海,南有南海,都有玉皇大帝的界碑,界碑上还盖着玉玺印,分毫挪动不得。

唯有东海与东京的壤界,因海陆分明,玉帝没有立碑。

那东海龙王偶掀风浪,东京就会有干百亩土地塌陷,倾刻间变成沧海,那妙庄王也不理论。

只是敖广怕妙庄王去向玉帝告发,所以,也不敢多骚扰东京地界。

忽有一日,龙王巡察西界,在镇西将军七须龙王处痛饮灵芝仙酒。

两人杯来盏去,说东道西,不知不觉中,就凑出一个并吞东京的计策来。

此后,东海龙王一反常态,与妙庄王忽然亲近起来,不时派人送些奇珍异宝、琼浆玉液到东京。

还将自己的第六个女儿,送给妙庄王做妃子。

妙庄王因迷恋龙女的姿色,渐渐地不理朝政。

多少年以后,东京辖内道德沦丧,盗贼横行,怨声载道。

东海龙王得知东京衰败的消息,好不欢喜。

暗中上奏天庭,恳请玉帝下旨塌掉东京,澄清玉宇。

玉帝当即准奏,正要派大臣去东京行事,这时,被上八洞神仙吕洞宾挡住了。

吕洞宾奏道:“玉帝将东京全部陷为东海,岂不冤屈了个中善者?”

那敖广却插言道:“目前东京辖内,哪有什么善者好人?”

吕洞宾朗声说道:“想龙王终年居住水晶宫,从未涉足陆地,不知凭什么断定东京没有好人?”

敖广一时语塞。

吕洞宾又对玉帝道: “容老朽即刻下凡,去东京看看有无善者。”

玉帝准奏,钦点吕洞宾为检察大臣,三年后,来天庭复命。

那吕洞宾变个老者模样,悄悄来到东土,先走进了岳阳城里。

找了一处姓辛的酒肆,每日只管喝酒吃菜,大醉以后也不给钱,扬长而去。

那酒肆主人敬他一个老者,也从不跟他要钱。

过了一些日子,他心里极佩服岳阳城内人的纯朴真诚。

忽有一日,他又到了那间酒肆,对那店主人说道:“多负酒债,未能一偿。”

命那酒肆主人拿一个橘子皮来,在上面画了一个仙鹤,然后,贴到酒肆的墙上。

对那店主人说道:“今后只要有客人来了,你可以拍两下手掌,呼唤墙上那仙鹤下来跳舞。

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富裕了,这权当是我还你的酒债了。”

说完,也不喝酒,径自去了。

等到新的客人来了后,半信半疑中,酒肆主人悄声拍了两下手掌,唤那仙鹤下墙来。

那仙鹤竟然应声下地,因为那鹤是画在桔子皮上的,所以,满身黄色。

这黄鹤在酒肆中翩翩起舞,变化多端。

待跳完,又回那墙上去。

众人都很惊奇,纷纷都来酒肆喝酒观看。

一时酒肆里,座无虚席。不到一年,酒肆大富。

有一日,吕洞宾又来酒肆,对店主人问道:

“来喝酒的人可是很多?”

店主人照实回答:“我已经很富足了。”

于是,吕洞宾拿出笛子吹了三曲,墙上那仙鹤飞了下来。

站在吕洞宾的面前,吕洞宾跨上黄鹤,竟乘鹤而去。

店主人神异其事,拿出了挣的钱,就在吕洞宾乘鹤升天的地方,筑了那有名的黄鹤楼。

对此,吕洞宾很满意岳阳人的朴实和真诚。

后来,有人在黄鹤楼上题诗记下了这件事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

*看书网:灵异吕洞宾仰天长叹:“人心贪得无厌,以致于此矣!”

于是,伸手取出井中原来投进去的米,回头而去。

等那老太婆归来,吕洞宾早已走远。

一看那井中:只有井水了,哪还有酒?

对于岳阳后人的人心不古,贪得无厌,吕洞宾很是失望。

再到了后来,为了进一步考察民情,吕洞宾还是变个老者模样。

干脆直接在东海边的东京城里,找了一僻静之处,变化出几间茅屋。

屋里放几口大油缸,门口挂了块招牌,上写“勿过秤油店”,卖起油来。

门上贴了幅对联,上联为:“铜钱不过三”。

下联为:“香油可超万”。

横批为“心安理得”。

凡是来买香油的人,吕洞宾一概收三个铜钱。

至于油舀多少,悉听买主自便。

这般油店谁见过?

东京人把这当作奇闻,一传十,十传百,都到“勿过秤油店”来买油。

有的抱只大瓶,有的捧只瓦瓮,有的提只茶罐,有的甚至挑来两个水桶。

吕洞宾只管收三个铜钱,其他一概不问。

原来,它的油缸是通长江的,只要长江水不干,油缸也不会见浅。

有一天,吕洞宾正要打烊,却见一位少女提着一瓶油进店来。

吕洞宾纳闷的问:“小姑娘,你不拿空瓶来舀油,倒拿一满瓶油来做啥?”

少女答道: “老伯伯,刚才我用三个铜钱换了一满瓶油,心里好高兴呵!

可是,拿回家中娘说我太贪心了!

唔,她在瓶肚上做了个记号,要我把记号以上的油倒还给你。”

吕洞宾说道:

“你娘在瓶肚上做了记号,你就在路上随便把油倒掉一点算了,何必再到这儿来呢?”

“娘说我太贪心,我自己想想也脸红,你一个老人家卖油,要亏本的呀!”

少女说着,嘟嘟嘟倒出大半瓶油。

吕洞宾心头一阵发热,想着:

自己开油店将近三年,不久就要向玉帝复命了,这样好心肠的人还是第一遭遇见。

他问了少女姓名,知道她叫葛虹,父亲捕鱼死在海上,家中只有母女俩相依为命。

于是,他从墙上摘下一个葫芦瓢,又拿了一件衣服交给葛虹说:

“小姑娘,这个葫芦瓢给你,你将它放在门前,用这件衣服盖起来,别人就看不到葫芦瓢了。

以后,你每天去城门口看石狮子,倘若石狮子头上出血了,灾祸就要来了,你就去找葫芦瓢,它会告诉你怎么办的。”

葛虹返家,把卖油老人的话对娘说了。

葛母将信将疑,但第二天东方刚发亮,她还是叫女儿到城门口去看石狮子。

再说敖广回东海以后,立即派七须龙到东京监视吕洞宾。

七须龙想扮个手艺人,但三百六十行,行行不称心。

一天,他看到几个壮汉在杀猪,觉得这个行当正合自己的脾性,从此,就在东京作起屠夫来。

一天清早,七须龙见一少女急匆匆来到城门口,仔细看看石狮子的头,转身又往回走,他心里顿生疑窦。

第二天,七须龙又见少女如昨日一般来去,越发感到奇怪。

于是,他天天跟踪葛虹,到第七个早晨,再也忍不住了,就悄悄走到葛虹面前,和颜悦色的问道:

“小姑娘,我看你天天到城门口来看石狮子,不知为啥?”

葛虹生性纯朴、善良,从不知怀疑别人,见人动问,就实话相告:

“卖油老伯伯告诉我,石狮子头上出血了,灾祸就要来临了。”

那吕洞宾为啥要葛虹每天去看石狮子有否出血呢?

原来这对狮子是玉帝派来的镇城之物。

有这对石狮子在,即使东海龙王兴风作浪,东京城也不会塌掉。

玉帝若准旨要塌东京,必先召回这对狮子,而要让这对石狮子离开城门,必得让狮子闻到血腥味。

此是天机,就是东海龙王和妙庄王也不知此中奥秘。

因为吕洞宾修练功夫精深,才能得此玄机。

那七须龙听了葛虹的话,暗暗高兴。

自己来东京多日,一直猜不透吕洞宾的心思,今日正好捉弄他一番。

当天下半夜,七须龙杀了一头猪,盛了一碗热腾腾的猪血泼在两只石狮子的头上。

那时天蒙蒙亮,葛虹又来到城门口,一看石狮子满头都是血,还冒着热气,顿时惊恐万状。

再一看,那对石狮子竟然活动起来,呼啸一声直冲长空而去。

葛虹慌忙往回走,但听背后轰隆,城门早已倒塌。

葛虹惦记着母亲,急急忙忙往家里跑。

谁知她一路跑,背后的地也一路塌,待她跑到家中,周围已是波涛汹涌了。

葛虹见到母亲,正不知所措,猛想起卖油老人给它的葫芦瓢。

说也奇怪,她一揭开上面盖的衣服,那葫芦瓢就渐渐变大,成了一只小船。

自己急忙拿了一些日常用品,连那葫芦瓢上盖着的衣服,与娘一起上得小船中去。

母女俩在船里,颠簸在汪洋大海之中,那小船漂呀漂呀,不知漂了多少时光。

忽听得一棵千年古樟树上有人喊“救命”。

葛虹用手作桨,向大樟树划去。

只见树枝上坐着卖油老人,浑身湿透,冻得发抖。

葛虹连忙喊道:“老伯伯,快到我船上来!”

卖油老人说:“这条小船太小,哪里还容得下我呀?”

葛虹道:“老伯伯,你放心到船上来,我自有办法。”

说着,她把小船划到樟树下,拿起老伯伯送给她盖葫芦瓢的衣服,他要给挨冻的老伯伯披上。

双手攀住树枝,把老人接到船上坐好,然后用脚一蹬,小船荡了开来。

自己却落在水里,左手攀着船舷,右手划着水。

原来,吕洞宾是有意试试葛虹的为人。

见她如此见义勇为,心里暗暗喜欢,当下施展法术,将葛虹救到船上。

此时,潮水越涨越高,小船竟一直驶到高山顶上。

三人上岸后,吕洞宾对葛虹说:

“快把家用杂物放到地上,越多越好!”

葛虹按照吩咐,在地上支起锅灶,放了瓶、罐、碗、碟。又铺开席子,欲让老人和母亲歇一会。

这时,突然,想起那盖葫芦瓢的衣服,刚才一阵匆忙,竟然没来得及给老伯伯披上。

可是,此刻,那衣服哪去了?找来找去也没找到。

仔细一想:原来刚才光顾得扶那老伯伯上船,衣服放到了那大樟树的树枝上了。

现在到处汪洋一片,还到哪里去找?

待回头一看,那老人也已踪影全无。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