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五十三章 往事如梦 清风心有望

看姑娘已经开始安排了,他也是一个性情中的人,干脆就不走了。

心想:这姑娘也已长大,平时说是把他当作先生,其实,在姑娘的心目中,早就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大哥。

有时有些不太开心的事情,姑娘不好向爹娘开口,总是对他讲讲。

他也总是像对待小妹妹一样,亲切而又耐心地给姑娘讲清每一件事情。

每当这时,姑娘总是对他表示出十分的佩服和尊重。

他自己有时有些别扭的事情,也对姑娘说说。

虽说姑娘讲不出很多的道理,可是,那种温柔的同情,已足可以抹平心中任何伤痕。

想到这里,他摘下头上的斗笠,脱下身上穿的蓑衣,走进屋子。

来到桌子前,打开小布包,拿出那瓶酒,还拿出了一个烧鸡。

姑娘早拿来了酒杯,打开酒瓶,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

正在这时,管家也把下酒的菜端了上来,姑娘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就陪着他喝了起来。

窗外夜色中,雨还在下着。

窗内油灯前,姑娘陪着自己的先生喝酒。

秉烛夜谈,他把自己心中的种种不快,都毫不保留的向姑娘倾诉。

姑娘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他,认真的听着,不时地还用温存的话语安慰和鼓励着他。

在这静寂的夏夜里,雨声中,使他找到了一种在家里的感觉,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回家了。

这酒喝得也痛快,还不到半夜的时候,一瓶酒就被他全喝光了。

起初,还能支撑着说话,到了后来,他基本上就是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

再到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到他稍微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听到外面第一声鸡叫了。

他睁开眼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自己的衣服全被脱了下去,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只见在自己的旁边,那姑娘竟然亵衣不整地睡在那里。

一看那亵衣,竟然还有被撕破的地方。

他心里一惊,一骨碌从炕上爬了起来,随即跳到地上。

似乎觉得有些不妥,又到炕上抓了一条被单披到身上。

这才踉踉跄跄地走到外屋,心有余悸地、坐到昨晚喝酒时坐得椅子上发呆。

听到声响,姑娘也醒了过来。

朦胧中发现先生已经走到了外屋,心中也是一惊:不是先生有什么事情吧?

随手拿了一条被单披在肩上,也走到了外屋。

看姑娘走来,他瞪着惊讶的眼睛轻声问道:“姑娘,我身上这衣服?”

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姑娘抿嘴一笑,说道:

“先生,是姑娘失礼了。

没经先生的允许,擅将先生酒后弄脏的衣服脱下来,洗了。”

“这怎么能行呀?你还是一个小姑娘。”他更加窘迫地说。

“这怎么就不行?先生酒后把衣服吐脏了,学生就不能帮助先生洗一洗吗?”

小姑娘毫不示弱的争辩道。

“那……,我酒后还做了什么?”他又试探的问道。

“先生,你那时已经酩酊大醉了,你除了能说话,到了后来,你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还能做什么呢?”

姑娘好像有些遗憾地说道。

“不对吧?我好像看见你的衣服被撕碎了。”他又试探的问道。

听到这里,姑娘的脸上开始泛出红晕。

支吾地说道:“先生,你怎么能……看姑娘的亵衣哪?

那是我自己……不小心扯破的。”

说完,姑娘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看到姑娘这样,他的心中不免更产生了怀疑。

又轻声说道:“姑娘,你不能欺骗先生,你好好的告诉先生:我醉了以后,到底做了什么?”

“先生,不要再问了,你真的什么也没做。

只是我给你擦洗身上的脏物时,你只是一时的失控,把我当成了你的夫人,刚

看书

要不,我去拿来爹爹的衣服,你先穿上?”

“不用了,穿到身上不一会儿就会干的。

姑娘,你要保重!代我向你的爹和娘问好!”

说完这些,他的心里不知怎么了,也觉得酸酸的。

“哥哥,我的好哥哥,以后你就真的狠心……不来看我了吗?”

姑娘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到了他的怀里,抱着他哭了起来。

“妹子,我的好妹子,哥一辈子都要记住:你对哥的这片情意。

哥也喜欢你呀!为了你,哥今后再也不会来见你了,你要保重!”

说着,打开他带来的布包,从中拿出自己平时从不离身的一块端砚,双手递给姑娘。

然后,说道:“留下做个纪念吧,好好学习写字。

将来若是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我不能来,就让端砚表示我的一点心意吧!”

说完这一切,见窗外晨色中:小雨还在沙沙的下着。

他匆忙穿上自己的衣服,带上斗笠,披上蓑衣,拿起小包就要推门出去。

这时,姑娘不顾一切地从后面抱住他,低声的哽咽着。

他回转身来,抱着姑娘的脸蛋儿,像一个兄长那样:

在姑娘的额头上轻轻地亲了一下,一转身,义无反顾地走到了雨幕之中。

屋里只剩下一个姑娘,泪眼婆娑的、痴痴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远方的雨幕中。

回到府里,他万念俱焚:官场失意也就罢了,可是如今,老朋友也不能见面了。

都是喝酒惹得祸,今后也不能再喝酒了。

那么,令自己开心的事还有什么?

如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了断红尘俗事,找元海大师,出家做道士去。

于是,他请同僚们吃了一顿饭,感谢同僚们多年来对他的拥戴。

然后,写了辞呈,让同僚们把它代交上官。

自己只带着多年省下的俸银,回到老家,见了自己仅有的老娘一面。

当把俸银递给妻子,对自己的妻子说道:我对不起你了,咱俩夫妻的恩情只能到此为止了。

不要责备我的无情,也不要怪我自私,呆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痛不欲生了。

与其死去,还不如让我去学做神仙,我要出家做道士了。

从今以后,你们不要去找我,也不要想我。

娘和这个家就托付给你了,咱俩若是有缘,我等下一辈子再报答你的恩德吧!

说完,只在家里住了一晚,也不顾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怕老娘难过,也没向老娘告别。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只带着几件常穿的衣服,就直奔北面,去找元海大师去了。

身上没钱,不能乘车坐船。

只凭着两条腿,几经转折,历经无数的痛苦。

三年后,等他找到元海大师所住的三清观——

就是今日清风道长所住的、这所青云峰山脚下的三清观时。

元海大师对于面前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中年汉子,已经认不出来了。

当他高喊一声:“元海大师,我总算找到你了!”

从说话的嗓音里,元海大师这才认出了:站在面前的就是十几年前,自己在沧州见到的那个年轻知州。

故人相见,也不需客套,元海大师紧紧地拥抱着他,两个人就相拥着走进了三清观。

那一年他是四十五岁。

行了拜师之礼后,元海大师赐他清风之名。

从此,两人就在三清观里静心潜修。

又过了十年,元海大师驾鹤西去,就把这三清观托付给了他。

这时候,清风道长已得元海大师得真传,道观的香火更胜从前,直至如今。

说起来,这清风道长学仙的意志也够坚定的了。

自从离开山东,他已有三十年没回家了。

更令人佩服的是:有好几次,他出外办事情,也曾从自己的家乡路过,甚至走到了自己的家门口,也打听到了家里的情况。

乡亲们都说现在家里比他走时,家境更好了。

自己的妻子非常尽孝道,一直把他娘养活到九十多岁才离去。

自己的两双儿女也已长大,都已成家。

自己的妻子现在也过得很好。

听到这些,他感到欣慰,可是,他没有回家,他不愿意再打破了家里的宁静,让自己重新跌落红尘,纠缠于理不清的俗事之中。

至于沧州那个乡下钟情于他的年轻姑娘,他也打听到了她的消息:

那个姑娘也真是重情重义,一直在心里怀念着他。

每当想起他,就拿出那方端砚,一边看着,一边珠泪滚滚。

姑娘也没隐瞒自己对他的思念,姑娘早就告诉自己的爹和娘:自己心里就是想着她的先生。

这家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曾几次托人到他的家乡去打听,告诉女儿:

知州是个难得的好人,只要人家同意,你就是去做妾,爹和娘也同意。

无奈,几经打听,人家都说他已出家做道士去了,一直杳无音信。

无奈,直到姑娘好到三十岁的时候,才找到了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小官生,这生活也算是过得荣华富贵。

这几年,清风道长唯一感到不放心的是:自己已经年老。

全真教不求人的长生不老,只求人的灵魂升华不灭。

可是,一旦自己逝去,这三清观就没有人来管了,这岂不是辜负了自己先师——元海大师的一片苦心吗?

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这时,他碰到了杏儿哥。

从他看到杏儿哥的第一眼起,他就看出了:这个小孩儿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后来,通过与他七叔的交谈,还有杏儿哥自己的一番作为。

他算看清了:杏儿哥就是天上派来接他班的神童。

清风道长已下定了决心,虽然,现在杏儿哥的爷爷有话:

只是暂时收留他。

但是,只要让他来学神仙,我就一定能让他成为三清观烟火的继承人。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