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十章 一泡热尿 二老喜认孙

原来,今天一大早,七儿回家报信:说是三嫂和**昨晚回家了,等一会儿要过来给二老请安。

孩子也要抱过来,请爷爷给取个名子,让二老做个准备,说完就走了。

虽说是二老已经为九个孩子娶了媳妇,可在平时,老爷子只跟九个儿子直接打交道,与媳妇们打交道的事都交给老太太。

这样做,倒不是因为“重男轻女”,也不是因为孔孟的那一套什么“三纲五常”的虚伪礼教。

而是老爷子总以为:女人的事情要女人来管,才能管好。

但是,今天这个事太特殊,虽然,自己以前已经做了比较周密的安排。

可当三儿媳妇与**两人现在真的回来了,马上要抱着孩子来给老人看,非要爷爷给“孙子“起名。

这”孙子“也不知是个啥模样?尽管七儿说长得很好,这不见了面,叫我这当爷爷的怎能放心?

今天要直接与两个儿媳妇打交道了,真是难死了!

两个老人商量了一早晨,最后决定:一、与两个儿媳妇见面时,老太太必须在眼前作陪;不怕别的,只怕涉及到一些女人的事情,让老爷子无法开口。二、要在议事的屋里见两个儿媳妇。

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老公公见儿媳妇,不能在卧室里见。虽然,北方人不讲究这些,自古以来就有“儿媳妇穿破公公的鞋。”之说。

可是,在刘家不行,刘家还在沿袭着前朝的某些遗风。

二是显出这个事的严肃性。这件事,主要是涉及到刘家能不能接受这个“孙子”,如果不能接受,或者会想出什么办法,为了避免双方的尴尬,议事厅是最好的地方。

于是,老爷子今天穿得很庄重:蓝色的中国式对襟夹袄,六个中国结扣全部扣紧;下穿浅蓝色的灯笼裤,外罩一条黑色的长褂;脚穿一双土黄色的袜子,蹬一双黑色的千层底布鞋。

此刻,坐在屋子北墙中央的方桌旁,虽不是正襟危坐,但,脸上已收起了平时的笑意。

梳理整齐的一缕白色胡须,能看得出是在微微的抖动。整个形象显得有些严肃,拘谨。

这时的三嫂,虽然脸上有些紧张,可是自己问心无愧,心里反而坦然了。

趁着无话,正在悄悄地打量这间屋子:这间屋子比别的房间要大一些,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炕。

除了靠北面墙中央的地上放了一张大八仙桌子,在桌子的左右两边,各放了一把有靠背的方椅子外,现在,公婆正坐在这两把椅子上。

靠墙边还整齐地摆着七八个方凳,自己和**现在坐着的就是这样的方凳。

在北墙边桌子上方,挂着一幅中堂,凭着来刘家的学习,三嫂认得,那是不怎么常见的,宋时苏东坡的一首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中堂左

这不,反正孩子睡觉也醒了,干脆就把这小家伙儿从襁褓里抱出来。正好老爷子走过来了,顺手就把个孩子送到了老爷子的手上。

这老爷子接过孩子,抱在手里仔细一看,也是大吃一惊。

不过,老爷子没有把惊讶在脸上表现出来:这孩子,怎么越看越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在哪里呢?老爷子也开始琢磨起来。

这时,老太太已经知道老爷子的心思,赶快走了过来,夫妻俩对了一个眼神,谁也没做声。

而就在这时,抱在老爷子怀里的小家伙儿,可就没有那么安分了:

他生来就不认生,这时,可找到好玩的东西了。他先是双手抓住老爷子的胡子,然后,又把小嘴儿贴到老爷子的腮帮子上,又是吸、又是啃。

嘴里还“咿呀咿呀”的跟老爷子说鸟语。下面也没闲着,先是蹬腿乱跳,接着,一泡热尿哗哗地尿了出来。

把个老爷子今天刚穿上的衣裤,浇了个不亦乐乎。

这一下,可慌着了两个儿媳妇,刚才有点紧张,把小家伙抱出襁褓时,没给孩子垫褯子,这一来惹祸了。

一个儿媳妇赶忙找东西给老公公擦身上的尿,另一个急忙要把孩子抱回来。

可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老爷子和老太太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然后,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竟然像两个孩子那样“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三嫂走向前来,想过来抱孩子。老爷子不仅没给,甚至根本就没理会儿媳妇。,而是转过脸去,用命令的口气对老太太说:“老太婆,赶快把小被儿拿过来给孩子包上,别冻着咱们的孙子。”

等老太太拿过小被儿递过来,老爷子也不管自己身上有尿,竟然仔细地把孩子包好。

说了一声:“这里冷,回屋里去。”不管别人,竟径直地推开房门,抱着小孩儿往自己的住屋走去。

两个儿媳妇叫公婆演出的这一幕,彻底弄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刚才,还是满脸严肃,一屋愁云;转眼间,小孩儿的一泡热尿,竟然浇得云开雾散,不仅没怪罪两个儿媳妇,反而高兴的像两个孩子。

还说是“咱们的孙子。”这不已经等于承认:这个孩子是自家的孙子了吗?

这究竟怎么了?两个儿媳妇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站在那里愣住了。

“还不快走哪,还等什么啊?”婆婆已经走到了门口,回过头来,笑眯眯地催促着两个儿媳妇。

直到这时,才把两个呆若木鸡的儿媳妇喊醒。两人赶忙跟在婆婆的身后往外走。

**心直口快,看婆婆现在又高兴了,到底还是忍不住了。边跟着婆婆往前走,边张嘴问婆婆:“娘,你二老今天演得这是什么戏呀?儿媳怎么看不懂了?”

“连俺**也看不懂了?看不懂不要紧,待会儿娘一讲你就明白了。”老太太故作神秘地回答道。

说话间,来到了公婆的住屋,老太太推门进去了。可是,两个儿媳妇却不知怎么办了,只得站在门口。

按照以往规矩:凡是老公公在屋里时,媳妇一般是不进屋里的,有事都是在门前与婆婆说。

只有公公不在房内的时候,媳妇才能进屋,甚至上到炕上与婆婆讲话。

看到两个儿媳妇没跟自己进来,老太太从门里又折了回来。“**,怎么你和你嫂子都不想知道:我跟你爹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还没等两个儿媳妇回答,老太太又接着吩咐道:“赶快都进来,把门插好。今天,就咱们这几个人,娘要给你们讲一讲:为什么我们今天这样高兴?”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