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注定

春去秋来,眨眼又过了四年。

想起二废太子时的风波,听晗至今都记忆忧心。 而传说中的十年,也确实在那之后正式开始。

不过,康熙似乎比听晗想象中的更为残忍:自太子第二次被废起,胤祥的人生就真正的跌到了谷底。 康熙先是将他囚禁了二年,在康熙五十三年的时候才把他放了出来,囚禁的原因是“与太子一党”,释放的原因却仅仅只是为了给他医治顽疾——他的关节炎发作得十分厉害,膝盖上还生了疮。

但就在胤祥的病情稍微稳定的当口,康熙不知怎么的,又狠狠的将他呵斥了一番并又关了进去。 如此折腾下来,胤祥本来就所剩无几的锋芒,如今已经全无。

听晗和胤禛曾经买通关系进到养蜂夹道中去探望过胤祥和坚持陪伴住他的淑萍。 胤祥的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了,膝盖上的关节炎比听晗想象的还要严重许多,每每节气到来或是天气不好,就会发作。

听晗看了很是于心不忍,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弟弟一步步的走向那可怕的深渊,哪怕是可以获得解救的深渊,都还是叫人很是心痛,感叹着自己的无用。

但他们夫妻俩却似乎没当回事。 只觉得能够这样隐居于事,彼此还能在一起,过着闲散的日子,苦些也是无妨的。 康熙那折腾人的目的算是彻底达成了。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衰,他们夫妻却能这样想。 却能更为恩爱也是件苦中做乐地好事。 其实他们面上那处之淡然的味道,是叫听晗很是羡慕的默契。

而算起来呢,在这特殊的时期里,某两位同学的造人之路倒可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那般顺利呢: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淑萍为胤祥生下属于他们地第二个儿子,弘晈;仅仅时隔一年,淑萍又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为胤祥生下了的第二个女儿。 女儿地名字又是淑萍取的,叫不凡。

如今。 淑萍小姐她是又~怀孕了,相信在康熙五十五年春节的时候,听晗又会多了个小侄子或小侄女的诞生了!这真的是叫人惊叹的速度与恩爱度啊。 幸亏是在古代,如果在现代,这计划生育的条令还不把他们两人给灭了?

但是真地很羡慕他们呢。 患难与共,欢乐扶持,真的是不论多苦多难多累。 都让人觉得欣慰与值得呢!

+++++

听晗近来的心情已经慢慢的调理过来了。 没有孩子就没有孩子吧,不能改变什么,只能接受。 反正胤禛自从一废太子以后就没有再有任何新的女人了。 那拉氏曾提到过,德妃也有提到过,但都被胤禛拒绝了。 他说不想要了。 听晗的心情便是因此大大的好转过来。 她本就不是特别大度的人,这会终于可以不需要再把胤禛分为nnn+1份之一地与其他女人分享,绝对是她最为乐见的事。

现在的启晗早已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康熙四十年出生的她如今虚岁已经十五岁了。 在听晗的悉心养育下。 她是既有满人格格地豪爽,又有汉人姑娘的柔媚,美丽而自然不做作。

听晗看着这样的她是既开心又担心。 如今是康熙五十四年了,七月一到,就是新一轮三年一选的选秀时间。 启晗如果真的是雍亲王家的格格也就罢了,她可以避免这场选秀。 但问题是。 她只能说是听晗的干女儿而不是雍亲王名义上的义女。 从来就没有入过玉碟,祖谱始终是在她的原家族那。 所以,她理所应当的得去参加选秀。

也不是没有想过让她装病或是来点别地戏码。 可刚正地胤禛是绝不允许这样的事件发生地。 听晗也担心若是被发现了,欺君之罪可不是开玩笑的,实在不想让启晗担受这样的奉贤,最后只得作罢。 心里只盼望着启晗千万不要被选中成为康熙的妃子或是被康熙指婚。 启晗的婚事,听晗知道只有她自己才会真放在心上。

胤禛倒是比较乐观的。 这类选秀康熙一开始根本就不会亲自出马。 最初由那些个太监宫女进行筛选,而后由几位位份高些的娘娘们选,最后才会轮到康熙。 胤禛有把握,即便启晗入了复选。 也不会让康熙见到她的。 等到她出了宫。 婚事自然由他们自己做主。 听晗得了胤禛的保证,心才稍微放松了些。

府里的其他几个孩子。 因着弘昀离去的事件,几个孩子或许是真怕了又或许是母亲们都不同意,总之他们都不再愿意与年若怜亲近。

哪怕胤禛近期还是比较宠年若怜的,年若怜也已经怀有身孕:没办法谁让前段时间年羹尧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为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再次显示出卓越才干,深受康熙的赞扬与赏识。 权衡利弊,胤禛自然不可以怠慢了年若怜。

听晗对此倒没有多大的感触。 这么些年过来了,她还不明白么?年若怜,早就不是历史上所记载的那个年若怜了。 胤禛宠她爱她从来都仅仅只是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仅此而已。 论尊重不如那拉氏,论有感情不如李氏。 和这样的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可怜人计较那么多,根本没必要。

于是,最受孩子欢迎的‘额娘’就成了听晗。 有事没事的,孩子们就喜欢往听晗那里钻。 她的思想一向开明,不会拿那些老掉牙的规矩去束缚孩子们。 孩子们与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感觉特别舒服。 听晗在府上的地位是连那拉氏都不如的,孩子们的那几位额娘更是把不得孩子们能多与她在一起沾点光呢。 胤禛甚至还说了,听晗是个颇有学识的人,多让孩子与她接触,很有好处。

启晗头先在听晗的争取之下,获得了进书房读书的机会,从小获得了良好的学识教育。 她是包括宫里的那些格格在内的唯一能够进书房读书的女孩子。 与年长的弘时呢,因为年纪相近,每每都相谈甚欢。

而年纪较小的两个阿哥里,她则是特别疼爱弘历的。 这也难怪,弘历怎么也是比弘昼聪明些讨人喜欢些的。 四岁的弘历已经破例进到书房里与他们一起学习了呢!加上弘历的性子比较稳妥,弘昼则比较调皮。

当然,这和听晗的有意识无意识指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所以每日下了学之后,这些孩子也是时不时的就来听晗这里的,说笑,游戏,吃点心,很是随性。 当然了,最吸引他们的,莫过于听晗这里的点心。

这日,听晗正在教还未进书房的弘昼习字临帖,孩子们就一窝风全跑了进来。 包括启晗和弘时这两个大小孩,都是满头大汗的。

听晗看着他们便笑了:“瞧你们都这么急。 来晚了还能少了好东西招待你们不成?”说着忙吩咐茗玉他们为启晗他们准备好点心。

“今天的怎么样?”待到孩子们纷纷座定,听晗照例笑问道。

“还不是弘历弟弟年纪最小却博得满堂彩?”启晗闻言闷闷的说,“我都不知道他脑袋瓜子里到底装了什么,怎么就那么聪明哦。 ”

“启晗姐姐过奖了。 ”弘历听的启晗这般说自己,忙不好意思的说道:“弘历只是凑巧答对罢了。 ”谦虚而温和。

听晗看着这样的他,一时有些恍然。 这还是当初刚出生时那小小的皱皱的丑丑的孩子么?现在的他,已经是三个男孩子里最有味道的一个了。 弘时长的未免太过清秀,偏小白脸的感觉。 弘昼顽皮则总是把自己搞得乱糟糟的,没个准样。 只有这个弘历,年纪虽然小小的,样子却清秀的恰倒好处,眉目之间与其父亲有些相似,其他更多的却是威仪。

唉,真是不得不感慨,天生的皇帝,就是这样天成的……

也许是历史注定的吧,弘时与弘历却总显得有些不对盘。 每当这个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弘时总会出言冷嘲热讽。 与启晗不同,启晗虽然有点懊恼,毕竟她年纪最大,又是最早上书房的。 但弘历是她弟弟,弟弟能这样出众,她自是为他开心的。

不过弘历对于弘时的挑衅,总是温和的称是,从来没有逆驳过自己的哥哥。 弘时往往根本就无法将这话题继续下去。

于是听晗不得不感慨,很多东西,其实真的高下是立竿见影。 弘历今年才四岁,撇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老成与有心,他的确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孩子。 比起十一岁的哥哥,他竟那么隐忍与沉稳,实在是难得!

这大概也是弘时注定失败的主要原因吧?

听晗其实曾经试图以自己的力量让弘时变成一个淡薄名利的人,以减少他将来受的苦痛与内心折磨。 毕竟弘时是听晗亲手接生取了小名并看着长大的孩子。

可惜的是,历史终究是历史。 做为名义上雍正长子的弘时,面对那**人的位置,绝不可能没有一点野心。 何况,他原本的性子里,就透lou着与平淡不同的味道。 他向来讨厌他的这个极为聪慧的弟弟。 而只要他讨厌弘历,那么,一切就是注定好的。

所以,听晗最后只能放弃。 但是,听晗会时不时的灌输弘历一些为君之道或是涉及政治的话题。 却不怎么愿意与弘时多提及这方面的信息。 也许,还是潜意识吧。 潜意识的认为,会的太多,反而对他越糟糕!